這所校園保健中心奉行「臨床管治」原則,一切以病人獲得適切治療作為最優先考慮,向校內職員和學生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中大保健處2025 在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當中,三成三(33.2%)表示近期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而六成六(66.0%)表示「沒有做準備」。 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一成二(12.3%)受訪市民有做準備,而約兩成五(24.5%)沒有做準備。 與去年9月數據相比,以有意欲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沒有統計上的顯著變化;若以所有受訪者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上升3.1個百分點,但差異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見附表三)。 中大保健處 大學校長論壇為大學領袖提供了集思廣益的平台,讓與會者共同探討創新、教育及創業精神的變革力量,並重新構思大學在瞬息萬變的學術環境中所擔任的角色。 中大一直致力融匯中西學術傳統,目前全球夥伴已超過480所大學和機構,校長論壇進一步加強中大與全球夥伴的合作關係。
- 這所校園保健中心奉行「臨床管治」原則,一切以病人獲得適切治療作為最優先考慮,向校內職員和學生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 「中大創新」冀透過加強創業家與投資者的關係,建構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
- 中大現時有近五萬名職員和學生,保健處則有六十名醫護人員,換句話說,一名醫護人員平均要為八百多人服務。
- 創新日今年獲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和中大創博港上海基地的鼎力支持,增設展覽區導賞直播環節,為北京和上海的政、工、商、學界人士,介紹中大初創企業及各項創新發明。
- 中大校董會亦議決,在委任副校長(行政)繼任人之前,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將會署理其職務,而大學秘書長一職,委任副秘書長黃陳慰冰女士出任,任期由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
為嘉許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付出額外努力以入讀大學,中大每年頒發最多10個一次性獎學金予經任何途徑入讀中大之本地及非本地生,每名得獎人可獲獎學金港幣10,000元。 特別優秀的新生除可獲入學獎學金外,還有機會獲發大學交流獎學金,每項金額由港幣10,000元至港幣80,000元不等。 中大醫院專科門診提供一站式專科應診、檢查及治療服務,專科包括家庭醫學科、內科、外科、肝腸胃科、耳鼻喉科、心臟科、骨科、婦科、腫瘤科、泌尿科、腦神經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呼吸內科、腎科、精神科、感染及傳染病科。 有時經過了若干年,病人提起當年因為聽從我某句話,他便做了甚麼甚麼的。 中大保健處2025 對於這種多年累積下來的信任,我珍而重之,而且兢兢業業,因為我深明信任背後的期望與責任。
中大保健處: 健康影片推介
段教授表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在改善全球醫療保健和生活有很大的潛力。 會議的主題是「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新視野」,反映了通過科學家、工程師和臨床醫生之間的合作,有助為全球面對的健康挑戰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基本能力的表現,當中數學能力是2022年度PISA的主要研究領域。
PISA 2022的問卷調查顯示,53%的香港學生的學校停課超過三個月,僅略高於OECD平均水平(50%)。 實際上,PISA 2022評估進行時,香港正從第五波疫情中復元,當時香港中學只維持半日授課。 在這些干擾之下,36%香港學生表示每周至少有一次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稍多於OECD的平均水平34%。 儘管面臨種種挑戰,香港學校在停課期間對學生學習連續性的支持卓越,有75%的學生每天參加線上課程,這比例明顯高於OECD平均水平(51%)。 然而,保健處提供多元化的專業醫療服務,包括牙科、物理治療,以至小型手術等。 中大保健處 保健處位處中大一隅,卻不因循守舊,無論在設備和管治模式方面,都與時並進,日日新,又日新。
中大保健處: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年會暨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在中大舉行
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位知名學者和行業專家參加會議,分享和討論科學知識及嶄新研究,並探討該領域的發展。 香港教育平等的表現一直位居全球第二,這表示香港成功為來自弱勢背景的學生提供了大量支援,17%社經地位弱勢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中排名前四分之一,與OECD的平均水平(10%)形成鮮明對比。 是次研究與APRU全球健康項目主任、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Mellissa Withers教授合作進行。 痛症患者接受傳統的儀器治療,一般得待上數天,痛楚才逐漸舒緩,但患者接受新儀器的治療,很短時間內便見效。 中大保健處 坊間的物理治療診所都設有這種儀器,但每次服務索價近千元,叫人卻步,保健處計劃只收取成本費用。 根據衞生署資料,2016年香港平均一名醫護人員要服務八十二名市民。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中部A女去年八月出面控訴,廿多年前就讀台中市某明星國中時,遭資優班黃姓導師多次在教室、保健室等處「權勢性侵」,期間長達四年。 之後,又有其他受害者指控,此案被媒體稱為「台中房思琪案」。 監委王美玉、葉大華昨指出,被指控的台中市立大墩國民中學黃姓前校長犯後態度不佳,違失情節重大,因此提案彈劾。
中大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慶晚宴 逾2,000嘉賓見證亞洲高等學府新里程
「我拒絕用『有爭議』或『敏感』來形容我正在做的事情。我的基本責任是傳授歷史真相和普世價值。」她每周都會與學生們共進晚餐,讓他們談論城市裏發生的事情。 她說,由於中國大陸禁止任何有關1989年學運和血腥鎮壓的公眾討論,即便是互聯網也沒有留下那個重大時刻的痕跡,她的旅程相當「孤獨」。 中大保健處 對於這位中國廣州出生的學者來說,香港是1989年天安門民運的燈塔。 在加拿大,她是看著港劇長大的,並目睹香港記者如何報道1989年天安門廣場內外發生的事情。
- 段教授表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在改善全球醫療保健和生活有很大的潛力。
- 大學會進行周年評核,按得獎人表現考慮是否繼續於來年提供獎學金及宿位。
- 部份入學獎學金還包括高達每年港幣45,000元的津貼。
- 新聞稿又指,校董會決定,在委任新的副校長(行政)前,由常務副校長陳金樑署理其職務。
- 與2018年比較,有4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在數學成績方面有所下降,35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則在閱讀成績方面下降。
- 調查數據先後以樣本被抽中的機會率和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的性別及年齡分布作加權處理。
- 我們希望透過一站式保健服務,讓客人有更佳的服務體驗,同時免卻非必要的檢查及開支。
他指校董會主席曾在10月中旬通知他會成立一個小組對他進行調查,但過去兩個月來一直沒有被邀請參與調查或答辯,或被要求提供資料。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吳程副部長,代表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先生,致送紀念品予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段崇智教授。 除上述由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大提供的獎學金,還有由其他慷慨的捐款者贊助的入學獎學金,例如香港賽馬會於2023入學年度開始推出香港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和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 非本地生若在非學術方面,例如運動、音樂、藝術、學科及科技具卓越表現,有機會獲一次性獎學金,金額由港幣50,000元至港幣145,000元不等。 中大會根據學業及非學業表現,頒發入學獎學金予傑出的本地及非本地新生。 大學會物色合資格的新生,並通知獲選者,學生無需額外提交獎學金申請。
中大保健處: 香港學術自由:大學如何在北京的控制下凋零
[1] 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是一種用作衡量癌症發病率於過去某段時間整體變化的方法。 假設某國家十年的某種癌症發病率AAPC是5%,其癌症發病率於過去十年每年平均增加5%。 中大保健處 無論在任何時間遇上急症或意外,應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 遇上危急病症或严重意外,应前往沙田韦尔斯亲王医院或其他政府地区医院急症室,及时接受诊治。
中大保健處: 最新文章
「他們不喜歡我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在2019年後,他們對我們採取了行動。」兩年前離開香港的一位人文學者說道。 中大保健處2025 當時儘管有不同同行的推薦,他仍被拒取得終身教職,即學術界的永久工作。 在2021/22學年,超過360名學者離開了香港八所公立大學。 根據官方數據,流失率達到7.4%,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統治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大保健處: 繼續閱讀
創業日設有創業展覽、創業項目互動展示區、創業大賽和單對單創業諮詢環節等活動。 開幕禮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和Microsoft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陳珊珊小姐發表演講,介紹人工智能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孫教授強調了政府在推動香港創新科技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出鼓勵產學研合作的「產學研1+計劃」。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2025 創業日還展示了近50間師生校友創業企業的成果,包括創科獨角獸商湯科技及思謀集團。 創業日第二天還與上海校友會合辦了滬港兩地聯乘活動,鼓勵香港和上海的企業家互相分享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受教育局委託,早前進行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22的香港研究。
中大保健處: 視頻, 我們時代的學生運動
中大創新日展示中大學者、學生和校友的傑出產學研成果,推動校園創新生態圈發展。 參展的企業超過40間,包括中大初創公司、中大InnoHK研究中心及其他初創企業等,介紹他們的創新項目。 除了展覽,創新日亦舉辦了跨專業座談會、主題講座和電梯募投大賽。 PISA 2022另一個重要的評估領域是移民學生的融合,香港的表現同樣出色,移民學生在所有評估領域中的學術表現與本地學生相若,而且這些學生中有8%是第一代移民,突顯了香港在教育包容和支持所有學生群體方面的承諾。 而保健處除提供基礎醫療,還漸次旁及身心治療、復康和教育。 近十多年來,透過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參與策劃全校的公共健康措施,推動校園保健大使計劃,辦講座、急救班,希望達到健康大學的理想。
中大保健處: 健康教育成果展2024
另外,中大與風險投資專家和家族辦公室等合作,建立聯合投資平台,亦與多家合作夥伴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成為「中大創新」的投資夥伴。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2025 這些夥伴關係不但帶來資金,還匯聚了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寶貴人脈,推動中大的創新和創業。 保健處的病歷和配藥系統實施電子化,當病人覆診或再次求診時,主診醫生便可輕易於資料庫翻查病歷,有利斷症和處方藥物。
中大保健處: 入學獎學金(只限本科生)
中大和香港科技園合辦「中大機械人創科開放日」,向公眾展示中大在機械人領域的領先創新成果,旨在加強大學、政府和行業之間的合作,推進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 在開幕禮上,中大校董會主席査逸超教授感謝香港科技園公司與中大共同舉辦這項活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則表示政府會繼續支持將技術的研發成果轉移及商業化。 同日,香港科技園公司、聯想集團及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亦簽署合作協議,以培育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年輕人才。 中大展示了逾30個前沿機械人項目,包括「自動化樓宇結構檢查和管理平台」、「用於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微型機械人平台」及用於高效穩定地運送貨物的機械人。 作為六十周年慶祝活動,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舉辦第三屆創新日,展示其應用研究和產業合作夥伴,並成立「中大創新有限公司」。 該公司旨在推廣和增強創業文化,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及商業化的支持。
中大保健處: 香港的大學如何在北京的控制下凋零
據相關證人證述,黃姓前校長擔任導師期間,班級經營作風強勢,習慣孤立男、女生,並以不當體罰學生方式,製造威嚇感讓學生恐懼。 獎學金名額共8個,每項金額為港幣50,000 元,頒予經任可途徑取錄入讀中大全日制本科課程之優秀的本地及非本地新生。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8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以表揚具卓越成就的本地及非本地學生,旨在吸引優秀的本地生留港升學,以及優秀的非本地生來港求學。 為期四天的會議設有講座、討論會、演講和展覽,內容涵蓋組織工程、幹細胞療法、生物材料和臨床應用等領域。 與會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行交流及建立合作關係,並從知名的學者演講和討論中獲得深入見解。 中小學校快來完成任務、觀賞、讚好、訂閱、分享GoSmart健康影片,新一輪活動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2日。
他亦表示,自己對參與中大六十周年的非凡里程而感到自豪。 比較去年9月,移居內地的主要本地和內地因素中,兩地消費物價因素的排位均見上升(見附表十五、十六)。 為慶祝建校六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12月9日舉辦「鑽禧校慶活動﹕大學校長論壇」。 這項全球高教界領袖的盛事邀請了來自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32名大學校長,共120多位學術領袖和主管人員出席。 從全球教育體系的角度來看,可以合理推斷那些停課時間較短的國家及經濟體系,受到COVID-19疫情的干擾較少。
大學校園有超過兩萬名成員,要確保人人身心健康,不啻是任重道遠的工作。 中大校內設有保健處,還有中醫診所,校外也有指定診所,讓不幸抱恙的大學成員能得到妥善醫治。 在香港中文大學位於山坡上的龐大校園入口處,七名安保人員守衛著一個崗亭,進出的教師、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份。 吳樹培指他在被解僱當日才得到校方宣佈指有一個三人小組已成立並完成了對他的調查。
先放一個悠長假期吧,每天自然睡醒,重拾一些放過或錯過了的活動及事物。 例如重新學習我那曾經足以溝通但已丟疏的法文,多看一些心儀的文學作品,跟久沒有聯絡的好友見面,到處走走,看看北極光,到到秘魯的馬丘比丘,尋找一些新的經歷。 經過半年的過濾和沉澱,儲足能量後,再考慮怎樣繼續醫療保健服務,但肯定不會是全職的了。 我則選擇了以基層醫療為主的中大保健處,一來因為這兒的工作環境自主開放,可以讓我秉承自己的理念和信念行醫;二來兩個孩子才兩三歲,這份工作可讓我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取得平衡。 中大保健處2025 步進保健處,寬闊的大堂、柔和的燈光,牆壁掛上油畫,一身制服的員工,都可增添病人對保健處的信心。 另外,若職員跟病人談論敏感病情,可在面談室進行,以保障病人的私隱。
中大保健處: 中國防長等多名軍事高官「失蹤」 習近平遇到麻煩了嗎
中大校長段崇智說道,六十年前,創校先賢肩負起創辦一所研究型綜合大學的使命,而幾十年來,中大濃厚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社會責任感,是中大人所擁有的獨特基因。 他亦表示未來中大會繼續發揮人文精神,為香港、國家、全球做出更大貢獻。 PISA所收集的數據,有助參與國家及經濟體系解釋學生的表現差異和檢討其教育系統效能。 研究結果發現,香港學生在最新一輪的評估中繼續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 科學成績在2018年至2022年間略微上升,從517分提升到520分,而數學及閱讀成績雖然分別從551分下降到540分及從524分下降到500分,但仍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熱切歡迎出席論壇的高等教育領袖,並強調科技的急速進展、社會需求的改變、迫切的環球挑戰及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推進高等教育不斷革新。 中大保健處 他指出全球大學領袖肩負著獨特使命,為未來塑造更優質的教育、研究與創新環境,以應對學生、產業,以至社會不斷轉變的需求。 回港前我曾在倫敦大學皇家費爾醫院醫學院擔任兒科講師,也從事研究,並參與建立兒科換腎部門,夠挑戰性,也有滿足感。 但多年的工作經歷令我深深領悟到預防勝於治療;例如我見過因沒有注射疫苗,患麻疹而嚴重失聰以及患腦膜炎致死的病童;而這些不幸都是可以預防的。
保健處另一重要工作,便是與保險公司合作,為員工安排適合及負擔能力以內的醫療保險計劃,以減輕員工住院或接受特別療程的財務壓力。 是次調查亦詢問了受訪市民移居內地的意願,兩成(20.3%)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沒有打算則佔七成三(73.3%),另有6.4%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 中大保健處 中大保健處 經統計檢定,在是次調查中表示有打算移居內地者的百分比與去年9月調查(11.3%)相比有顯著差異(見附表十二)。 論壇的專題講者、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女士,就全球生物技術發展與創業投資的相互關係分享精闢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