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數方面,非住用的樓宇數目為2幢,而有綜合用途的樓宇則會有12幢;其中非住用樓宇將會有不多於11層,而綜合用途樓宇高度則建議放寬至西面不多於151米(主水平基準上)、東面不多於146米(主水平基準上)。 較為值得留意的是,該地塊鄰近鐵路系統相關設施,料落成後交通便利。 近年來社會各界都批評公屋輪候時間太長,劏房戶生活環境差、租金貴等問題等,「簡約公屋」無疑是快速解決他們困境的過渡方案,使他們輪候到正式公屋前能有更合理舒適的居住環境,不論是人均居住空間、通風、用電及消防安全等環境都必定有大幅提升。 市區新公屋2025 坊間質疑與其推「簡約公屋」不如多建公屋的說法,對劏房戶而言只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他認為位於市區、深水埗填海區的一個公屋項目,有潛質成為下一個綠置居選址,最快明年推售,涉2,600伙。
- 若屋苑樓齡 19 年或以下,銀行較願意提供九成按揭,以及最高 25 年還款期;但 19 年以上單位,由於臨近房委會擔保期,銀行未必會批足九成按揭,或者需要削減還款年期和壓力測試。
- 房委會按機制檢討公屋申請人入息及資產限額,因應本港經濟仍受疫情衝擊,房委會認為有必要凍結2023/24年度的公屋1至5人家庭入息限額,由12940元至37180元不等。
-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富心思的設計令此邨於60年代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九座大廈及道路均以顏色命名,緊扣邨名之餘,亦富詩意,紫薇、丹鳳、碧海……邨內仍有多家舊式小商店,其中最具特色的為金碧酒家,依舊提供已沒有多少新式酒家還會炮製的懷舊手工菜,例如錦鹵雲吞、八寶鴨等。 房委會最近決定一次性地容許部分已登記的申請者將其公屋選區更改為「市區」。 房委會今日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據申請文件所示,日後該土地的擬議住用總樓面面積可達38.46萬平方米,並建議將地積比率放寬至約5.6;而擬議非住用總樓面面積則可達4.47萬平方米,地積比率放寬至約0.65。
市區新公屋: 輪候時間長
至於2025/26至2030/31年度所涉的240公頃土地,佔地頭三甲為具短中期房屋發展潛力的個別用地(86公頃)、已物色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的棕地群(45公頃)、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37公頃)。 其餘土地則來自東涌新市鎮擴展、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啟德發展區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等。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今日(五月二日)通過,容許在二○一三年九月三十日或以前已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可更改其公屋選區為「市區」。
他認為本港經濟仍處於下行,此舉將令基層生活方向百上加斤,故贊成凍結家庭入息限額。 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市區新公屋: 最新消息
附近美景花園、藍澄灣亦有巴士、小巴開往青衣站、荃灣站或葵芳站,時間約8至18分鐘。 如不想乘搭地鐵,亦可以先到長青巴士總站,再轉巴士往來港島、沙田、觀塘及機場等地。 其中,葵青區青鴻路項目為「綠置居」項目,後來命名為青富苑,由兩座分層住宅大廈組成,樓高43層,一梯36伙,面積由187至471平方呎,在2019年推出時,價單定價由81.77萬至272.61萬元。 號地盤,位於荔枝角道及東京街交界,西南面為西九龍走廊,西北九龍填海區第1號地盤,將會提供多達2,600個單位。 在2022年3月底,約有147,5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 附近美景花園、藍澄灣亦有巴士、小巴開往青衣站、荃灣站或葵芳站,時間約8至18分鐘。
- 此項目更於建造業議會舉辦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成就嘉許禮上榮獲兩個獎項。
- 而2019/20至2023/24年度則合共有72,700伙落成。
- 不過,目前項目附近的麗瑤邨步行去葵芳站亦需要15至20分鐘路程,故區內有小巴或巴士來往葵芳站。
若屋苑樓齡 19 年或以下,銀行較願意提供九成按揭,以及最高 25 年還款期;但 19 年以上單位,由於臨近房委會擔保期,銀行未必會批足九成按揭,或者需要削減還款年期和壓力測試。 而20年以上的樓齡,銀行則視乎餘下的擔保期,提供較短的還款期以及較低的按揭成數,或需要簽下協議,要求申請人當居屋過了擔保期,便要令按揭貸款降至6成。 若是30年以上的居屋,銀行一般只能做到最高六成按揭,並會要求申請人進行壓力測試,而已經補地價的當私樓計算則不受影響,可以申請按揭保險。 至於房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則以2024/25供應最多,共提供約9,700伙,當中安達臣石礦場為「大戶」,共佔約4,800伙。 根據運輸房屋局最新預測,在未來4年間,房委會共有67,600伙公營房屋落成,而房協則有10,000伙,即合共可供應77,600伙。 不過,按去年底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目標,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供應目標為30.1萬伙,即上述4年的每年供應仍然不達標,料未來6年要「追落後」逾22萬伙才足夠。
市區新公屋: 元朗區
而深水埗劏房住戶表示,簡約公屋的四大選址基本設施欠奉,難以說服居住市區的不適切居所街坊入住,擔心若上水和元朗一帶簡約公屋因地方偏遠而導致極低入住率,加上昂貴建築費用,變相倒錢落海。 過百位劏房居民來自中西區、南區、油尖旺、深水埗、葵涌及屯門,今日到訪上水蓮塘尾、元朗攸壆路、屯門第3A區近輕鐵青松站,以及屯門第54區近菁田邨的簡約公屋選址。 有來自中西南區的街坊表示,只有屯門菁田的選址勉強可接受,因鄰近公屋邨,配套相對齊全及可達性較高,其它「送俾我都唔去」。 其中上水蓮塘尾的選址最偏僻,交通購物配套不足,街坊說即使退休也不會考慮,因為「病都搵唔切醫生」。 有街坊更認為「上水蓮塘尾嘅簡約公屋,如果入住率有20%已經叫執到」。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今日(5日)舉行簡約公屋選址探索團,邀請過百位劏房居民到訪4個新界偏遠簡約公屋選址。
市區新公屋: 元朗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有意申請公屋的朋友,一般會比較關心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 根據房委會現行的限額,1人/ 2人/ 3人家庭的每月入息不能超逾HK$11,540/ HK$17,600/ 市區新公屋 HK$22,390。 由於公屋是供應緊絀但需求極大的公共住屋資源,因此收入限制亦較嚴謹。 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市區新公屋: 簡約公屋爭議:政府稱土地原規劃不受影響
已撥予房委會興建居屋的啟德、安達臣道地皮,首批兩項目共3,700伙,有望2023/24年度落成;有房委會委員料深水埗區一個公屋盤,日後有條件轉作綠置居出售。 公營房屋建設量持續插水,政府2019/20年度起的5個年度房委會公營房屋起樓量,共9.53萬伙,僅達《長遠房屋策略》十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約3成。 租戶若因家庭成員刪除戶籍而成為「寬敞戶」,便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人數的公屋單位。 為鼓勵「寬敞戶」調遷,所有「寬敞戶」在遷往細單位後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並在資源許可下,可獲提供調遷至新屋邨的機會。 受收回「一型長者住屋單位」影響的住戶,可獲編配二型或三型「長者住屋單位」或其他獨立單位。 住戶如因社會或醫療因素申請調遷,倘個案屬緊急情況,如家庭發生悲慘事故、暴力事件,而須緊急遷出現居單位, 個案將獲優先處理。
市區新公屋: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更重要的是,簡約公屋其實跟過渡性房屋一樣,某程度上已是暫時解決劏房戶的住屋問題之餘,既不直接收地,又不永久改變土地用途的折衷辦法,可是部分建制派仍要編造出各式各樣的反對理由,罔顧草根階層的權益。 若香港在完善選制之後,所謂建制派便因為不便描述的理由,毫不掩飾地為本地既得利益服務,甚至赤裸裸地淪為財閥鷹犬,香港即使成功不讓境外勢力培育的馬前卒混入建制,亦會因為所謂建制派的種種表現,造成階級矛盾被激化,最終影響政治的社會穩定。 有人以之前興建的過渡性房屋,至今入住率仍然未滿,作為反對興建簡約公屋的理由,其實亦是同樣道理。 先不說現時港府提出的三個簡約公屋選址,本身都臨近市區,跟對方提出的元朗過渡性房屋沒可比性,若對方以多少建築物將來還有用,或者某個過渡性房屋的入住率不足,作為支持或反對興建簡約公屋的理由,這理由理應適用於所有簡約公屋,乃至於過渡性房屋之上。
市區新公屋: 申請公屋須符合什麼資格?
由填寫申請表當日起計,直至獲配公屋並簽訂新租約該日為止,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香港並無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市區新公屋 住宅樓宇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房委會於2021年度,僅編配了約2.3萬伙公屋單位,較原先估算的約3.1萬伙少逾8000伙。 消息指,編配量大跌是因為白田邨及海達邨,涉及逾4000個單位未能如期入伙。 有消息指,2022年度房委會預算可編配3.1萬伙公屋單位。 市區新公屋 )接下來將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市區新公屋: 屯門
地鐵前往港鐵金鐘站,亦只需要25分鐘車程,位置亦算方便。 市區新公屋2025 景觀方面,屋苑背山面海,部分單位可望到藍巴勒海峽及貨櫃碼頭。 其餘東、北方向望樓景、東南方向青沙公路、西北面向山,部分低層單位面向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青富苑位於青衣青衣路18號,附近屋苑有藍澄灣及美景花園,亦有區內10多年來首個的新盤明翹匯。
市區新公屋: 申請資格
消息指,房委會於2019/20年度最終只編配了24,100伙公屋單位,達標率只得7成,原因是政府使用了火炭駿洋邨作檢疫中心,而本來打算用作檢疫設施的粉嶺暉明邨亦被破壞,加上西九龍海達邨落成時間延長,故有6,650個單位仍未能如期入伙。 在資源許可下,房署申請分組每年會推出一次遍及全港屋邨的「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以自選單位形式編配單位予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者,但新界區住戶只能揀選新界區或東涌的單位,擴展市區或離島住戶不能揀選市區的單位。 市區新公屋 市區新公屋2025 符合資格並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的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將不受區域限制,可選擇遷往任何地區。
市區新公屋: 大埔區
有風水學家認為這歸功於華富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位處港島南海邊,吸納南方水源,有旺財效果。 風水之說,無從稽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裏環境一流,背山面海,坐擁的優秀地段與豪宅平分秋色,鄰近瀑布灣公園,園中瀑布奔騰,有「扶林飛瀑」之名。 華富邨亦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都市傳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居民集體目擊者 UFO,為這公屋添上傳奇色彩。 雖然這樣文章,可能會得罪人,甚至是政治不正確,但是自從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全新的「簡約公屋」之後,近日坊間卻出現不少反對之聲。 若說這類反對和批評的聲音,只是來自民主黨和其他傳統反對派的話,尚可同情地理解,因為反政府是他們爭取支持的法門,但縱觀現在跳出來反對的意見,不少卻是來自標籤為所謂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整件事便變得有點耐人尋味。 輪候公屋可長達數年時間,如期間經濟收入有改善,不妨留意二手市場放盤,若遇上業主劈價盤,隨時可低市價一成買入,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筍盤,抓緊機會上車做業主。
市區新公屋: 海達邨海華樓/海昌樓 市區西北九龍填海區
文件又指,房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中,約23%位於市區,約54%位於擴展市區,及約23%位於新界區。 至於按單位類型劃分,5年期的房委會公屋或綠置居項目,2至3人單位佔37%,3至4人單位佔30%,即佔整體67%。 一些想加快獲配公屋的家庭,可以自願參加特快公屋編排計劃,房委會會從中抽籤,讓中籤的申請人提早獲配公屋,但是必須要注意,計劃所提供能提早上樓的單位,必然存在一定的負面因素和瑕疵,例如凶宅。 如果選擇參加計劃後,成功獲分配公屋,住戶於 3 年內不可搬遷,期間亦不能以綠表申請居屋。 而且由於政府希望達成公共房屋政策目標,讓輪候公屋申請人能夠於 3 年內獲派單位,所以必須縮小每個單位,以便興建更多數量的單位。 18 至 57 歲申請人,可以參考「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計劃。
不過,房委會估算本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數量逾3萬伙,當中有不少位處市區,包括黃大仙富山邨、東匯邨等,而海達邨部分單位更享有海景,更有罕有的港島新公屋樓盤會分配予申請人。 房署提供調遷機會給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照顧。 凡居於公共屋邨的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兒女配偶申請是次調遷計劃,而年青一代家庭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申請調遷。 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將以通告形式通知居民。 市區新公屋 成功申請的住戶在接受編配遷往另一單位後,可獲發搬遷津貼。 公屋住戶遇上家庭狀況轉變或發生特殊情況,而難以在現居單位繼續居住,可經下列調遷計劃申請搬到另一單位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