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居帶你認識近親之間的樓宇轉名大法,以及「送契樓」的隱藏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加按」手上物業,套現助子女上車。 假設物業現時估值800 萬元,全現契套現的話,可最高重新按揭6成,套現480 萬元;如果未供甩按揭,又假設尚餘貨款額200萬元,則先要扣除貸款,可套現280萬元。 「長命契」既可免卻遺產承繼手續,又可防止子女取得物業後,隨即變賣物業,形成自己無家可歸。 轉讓契按揭2025 同時,無論受轉讓一方有否在香港持有物業,只需交從價印花稅(DSD),以及3年内轉讓都可豁免額外印花稅(SSD)。 轉讓契按揭 不少人以為送贈契的交益不牽涉任何金錢交易,變相連印花稅都可以慳,有這種想法就真的是大錯特錯。
-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根據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調查顯示,今年4月份H按選用比例報93.9%,創7個月新高,反映大部分新造客戶仍傾向選用H按計劃。
- 由於戶口屬於活期戶口,當有資金需要時可隨時提取使用。
- 樓宇轉名的常見做法,是以「轉讓契」轉讓物業,物業買賣中除了簽署買賣合約,還要簽一份「轉讓契」,以確認業權轉讓。
- 如果想確保受贈人不會收樓後隨即變賣,業主可以不完全轉讓出 100% 業權(如轉讓 70% 至 99%),對方便難以轉售。
- 當地另一銀行Santander今宣布,將通過中介機構撤回所有新業務按揭產品。
- 太天真了,雖然送契樓成交價為 $0,但稅局仍然會按律師樓或稅局的估價徵稅,故用送贈契來避稅是不可行的。
- 至於另一種方法,是用「送讓契」方式饋贈單位,成交價將為0元,或成交價嚴重偏離市價,即是款額遠低於當時樓價,亦有機會被視作送契樓。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另外,發展商在接獲房屋局局長通知,批准有關私人興建資助出售單位的售價後,須在一個曆月內(或房屋局局長決定的其他日期),一次過推出發展項目內所有單位發售,但當局並不會為貨尾單位包底。 這樣做的原因同樣是為了保障新買家,確保如對二手物業有業權相關爭拗,可聲明自己早已有盡力查冊,已非任何疏忽。
轉讓契按揭: 完成買賣交易
因為一旦樓契遺失了是不能補領的,只能透過律師協助進行宣誓而取得副本。 如果樓契有遺失,或核證副本並不被接受,則會成為樓契殘缺下,律師拒絕確定物業的業權良好,銀行也未必願意承造按揭,下手買家需一炮過找清樓價,自然會成為買家壓價的理由,影響物業價值。 印花稅的關鍵在於物業價格高低,業主可以先行向多間銀行要求進行物業估價,之後再根據不同的估價選擇最低的估價所得作為近親轉讓的售價。 一來,日後若稅局質疑樓價偏低,業主可以出示估價證據;二來,如果如果業主想要重新申請按揭,同樣可以提交給銀行。 不同的銀行的估價始終有所出入,所以强烈建議業主先跟28Mortgage按揭專員聯絡。
各區租務市場表現不一,建議多比較不同地段,即上千居搜尋全港筍盤。 就個別住宅單位根據賣地條件的特別條件第 (16)(a) 條發出同意書,地政總署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在當天,買方會取得鎖匙而賣方會取得樓價的餘款(即代表買賣交易完成)。
轉讓契按揭: 近親是什麼?
雖然係近親轉讓,但係就算是夫妻轉名銀行會視作一般買賣去做。 換言之,近親轉讓係可以做高成數按揭和用2022年按揭保險計劃新例,即樓價1000萬以下可以最多申請90%按揭,樓價1000萬-1125萬借最多900萬。 「樓契」是一份把物業由原業主轉移到新買家的一份文件。 通常經律師協議後,律師會把買賣雙方根據「正式買賣合約」的協議轉化成契約,買賣雙方簽署「轉名契」後,新買家便正式在法律上成為「物業持有人」。 買樓印花稅是依物業售價或價值來計算,而一般物業售價是由買賣雙方商議而決定。
送契樓的確能達成目的,讓原業主回復首置身份,但絕對不是低成本。 送契樓成交價為 $0,照印花稅按樓價徵收的道理,原理上似乎不用繳稅。 但現實是稅局仍然會按律師樓或稅局的估價徵稅,故用送贈契來避稅是不可行的。 當然,也有一些處理手法較不良的經紀會刻意隱瞞物業的狀況,這時候就只能靠買家自己「醒水」去查冊。 轉讓契按揭2025 如果稍一不慎簽訂了臨約才發現是轉讓契,而你又無法接受不能申請按揭的限制,就有可能要面對撻訂的結果。
轉讓契按揭: 按揭息率指數報3.41厘 經絡:資金成本壓力增、年內料升至3.5厘
送契樓不享免額外印花稅,如果是送贈日期起計 36 個月內放售物業,仍要支付額外印花稅。 還有一點要留意,假設送贈者破產、送贈契或涉業權問題,有些銀行基於風險考量,一律不批核送贈日期為 5 年內的物業按揭。 所以,想做轉名的夫婦可先到律師樓簽買賣合約,繳交印花稅,律師樓會將合約註入土地註冊處,然後可以把成交期定得很長。 這樣一來,雙方在法律上便成功轉名,但要很長時間以後才正式完成,物業狀態就變成了「待簽轉讓契」(pending assignment)。
轉讓契按揭: 樓宇轉名大法:內部轉讓 3 大竅門,慳稅慳到盡
惟地政總署署長仍可基於個別用地的情況和因應有關用地的獨特因素,對商業部分施加若干轉讓限制。 俗語有云「學壞三日,學好三年」,假若借貸人因拖欠還款記錄影響信貸評級,想要改善信貸評級記錄更不止3年,事實上信貸報告中的負面資料一般會保留5年,而破產紀錄更保留至8年。 為免影響按揭申請,借貸人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每月應準時還款及避免只還Min Pay(最低還款額)。 而銀行查信貸使用度是以信用卡結餘除以所有信用卡的信貸總額所得,消費時避免因只依賴一張信用卡,使信貸使用度過高而影響信貸評分。
轉讓契按揭: 業主要留意關於樓宇轉名的5種稅項
經絡按揭今次與大家分享轉按多項小知識,讓大家申請轉按時更加得心應手。 至於另一種方法,是用「送讓契」方式饋贈單位,成交價將為0元,而即使款額遠低於當時樓價,亦有機會被視作送契樓。 當地另一大銀行Santender周一宣布,將通過中介機構為新業務撤回所有抵押貸款產品。 滙豐(0005)據報上周在英國暫時撤銷通過經紀服務進行的按揭貸款交易後,最近該行重回按揭經紀人市場,但提高了其轉按產品的利率。 太天真了,雖然送契樓成交價為 $0,但稅局仍然會按律師樓或稅局的估價徵稅,故用送贈契來避稅是不可行的。 祖父母和孫兒不當近親,不過如果父母已經離世,可以向稅局申請祖父母和孫兒的關係是近親,最終以稅局批核為準。
轉讓契按揭: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
所以,在買賣物業的過程中,「樓契」是一份相當重要的文件,因為它會作為單位業權的證明。 因此,怎樣去妥善保存樓契,也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學問。 轉讓契按揭2025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樓契的重要性、贖契程序、保存樓契方式、以及轉名除名常見的問題。
轉讓契按揭: 買家的自我保障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為按揭保險「甩保」除了發展商按揭,使用按揭保險上車亦非常普遍,能夠為1000萬以下物業申請高達九成按揭。 不過使用按揭保險需要支付保費用,加上使用按揭保險不能把物業出租,如果「甩保」便能慳息又能靈活運用單位。 另外,如果第1年退保,可退回40%保費,第2年為25%,第3年內退保,可以取回15%保費。
轉讓契按揭: 樓宇轉名要繳多少印花稅?
之後準買家便需要手持臨約,向銀行申請按揭,並一般於14天後,簽訂正式的「正式買賣合約」,再繳付俗稱「大訂」的訂金,一般為扣除細訂後,樓價餘額的1成。 為單位查冊純粹只為確認新買家已了解單位的業權狀況,實際上無法知道單位舊有業主、按揭、成交價、是否兇宅以外的資訊。 不論你需否申請樓宇按揭,如果有意購買二手物業,第一程序是簽署睇樓紙,代表你曾經跟隨某代理視察物業,意義在於如果之後真的購入該單位,即要需要繳付代理佣金,以避免不必要爭拗。 指業主將業權贈了親人,最常見的例如夫婦、親子之間的送贈,成交價為零,在土地註冊處上會以Deed of Gift反映出來。 如果網上查物業資料,除了要看看物業在5年間有沒有以上字眼外,都要看看如屬轉讓契的話,金額有否註明,如沒有,則叫無償轉讓契,也是送契樓的一種。
轉讓契按揭: 【新手教學】3分鐘搞清「轉讓契」VS「送讓契」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相反,如果是以內部轉讓方式賣樓給身邊人,例如老公以八折價錢轉讓物業予老婆的話,稅率就會以轉讓的價錢計算,反而可能比起送讓契更抵玩。 轉讓契按揭2025 內部轉讓或近親轉讓的折扣價錢也有一定限制,如果想聲稱物業交易是內部轉讓,但合約上卻寫以一元交易的話,同讓有機會被視為送讓契而非內部轉讓,各位要留意清楚。 如果本身按揭由丈夫供,妻子無入息,透過延遲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丈夫可繼續供按揭,直至妻子有穩定入息後,才正式完成轉名手續。 要找出物業的真正市價,業主可向銀行或公證行申請物業估價,以最低者作為內部轉讓售價。 取得估價編號後,假使日後稅局因物業樓價過低,向你提出質詢時,你可以提供估價編號給稅局參考,以作自保。
轉讓契按揭: 樓宇轉名要繳印花稅
謹記要有足夠現金存放入戶口內,否則一旦彈票,可構成取消交易的藉口,而被業主追溯賠償。 至於落訂金額高低,除了買賣雙方協議外,也視乎當時樓市環境。 送契是業權轉讓的形式之一,通常家人之間都會有這種轉讓,不過原來送契樓都會有業權風險、按揭困難,如何可得知樓宇是否送契樓? 轉讓契按揭 會以樓價成交價的的轉讓權益對應舊印花稅率計算,如成交價為600萬元,計劃印花稅會以成交價600萬的一半權益作價即300萬,對應稅率為1.5%計算。 雖然原先一方已回復首置身份,但如果再買樓,舊物業每月供款仍會計入供款入息比率(DSR)。
轉讓契按揭: 近親轉讓可以做幾多成按揭?
前段提到,如果成交金額大大少於市值樓價,都有機會被視為送契樓。 即例如成交價僅有100萬元,但銀行估價有700萬元,這些都會讓銀行不批按揭。 相反,若按市價以轉讓契方式做近親轉讓,仍被視為正常物業買賣,例如盡量以估價較低的成交價做參考,大大減少對對方業權的影響。 由於轉名的樓價由雙方自訂,轉讓價越低、印花稅越少。 但樓價不能偏離市價太遠,否則稅局有權於7年內,追討印花稅差價。
轉讓契按揭: 【買樓慳招】用「近親轉讓」慳稅、加按套現的財技操作
雖然說不牽涉金錢交易,但送契樓的動作其實也要透過律師樓去進行,而律師樓在處理時亦會知會稅局並為物業作出估價以作徵稅之用。 轉讓契按揭2025 所以,一般來說銀行並不會借按揭給過去五年內擁有的送讓契,以避免有人明知自己負債纍纍而刻意將物業轉贈再申請破產以套取按揭借款的做法。 送契樓的最大問題,是在於香港法律上的「五年追溯期」。 此追溯期所指的是,如果一個人申請破產,此人在過去五年內擁有的物業將會作廢,並需要變賣物業還錢給他們的債主。
一般來說,轉名沒有實際期限,故有些業主會以拉長轉名期的方式,確保另一半不會即時放售物業。 而大部分銀行考慮到送契樓法律程序需時,故一般拒絕為5年內曾簽送讓契或無償轉讓契的物業批出按揭,大大影響了物業的市場價值。 若想將物業轉予子孫,或夫婦間轉讓,可以考慮以轉讓契方式作近親轉讓。 近親定義包括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及仔女,轉讓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的操作無異。 由於近親轉讓,不論受轉讓的一方有沒有在香港持有物業,轉讓物業都印花稅率都會以舊稅率計算,如物業售價低於200萬元,印花稅只需要100元。
轉讓契按揭: 「轉讓契」無後顧之憂?
業主的遺囑除了要寫明資產如何分配外,也應該要寫清楚執行人權限,例如正式轉名前不能變賣物業,以保障受益人。 雖然就算加入這項條款,執行人依然有權賣樓,但受益人進行民事訴訟的話勝算高,打官司取證時間也短得多。 如果業主是想將物業留給子女,可以「長命契」方式加入對方名字。 這方法既可免卻遺產承繼手續,又可防止子女取得物業後,隨即變賣物業,形成自己老年無家可歸。 打個比方,假設王生和王太已擁有價值400萬元的聯名物業,兩人再購買第二間600萬元的物業,將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90萬元。
轉讓契按揭: 發展商出售一手物業
1,000萬以上:最高按揭成數為五成轉按分幾多類? 轉讓契按揭2025 平手轉按:把餘下的貸款額由A銀行轉移至B銀行2. 轉按套現:由另一間銀行為物業重新估價,透過物業升值套現出現金作其他用途轉按套現的資金應存放在哪兒?
轉讓契按揭: 程序六:尋找銀行 承造按揭
就算套現出來的資金沒有特別用途,亦可以存放在高息按揭存款掛鈎戶口(Mortgage-link),高息按揭存款掛鈎戶口的利息與按揭利率一致,存款額能高達剩餘貸款額的一半。 由於戶口屬於活期戶口,當有資金需要時可隨時提取使用。 而且個別銀行的高息按揭存款掛鈎戶口更容許借款人的家人使用。 如果轉按想選用按揭保險新例(「波叔Plan」),轉按不能套現,但如果轉按目的是甩走發展商按揭或甩名則沒有問題。 如果想套現便要選用按揭保險舊制,即樓價600萬以下最高可借八成。 每間銀行提出的轉按優惠各有不同,個別的按揭利率會較為優惠,部份現金回贈則較高,如果要逐間銀行查問便要花大量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