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又發現,18%畢業生從事與修讀學科毫不相關的工種,包括文科(31%)、純科學(28%)等,一方面由相關的招聘職位不多,也反映畢業生搵工時不受本科限制自己的出路,也是新生代就業取態日趨靈活有彈性的特性之一。 大學生平均起薪 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統計,去年8間資助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達30.3萬元,按年急升7.8%,其中香港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最高,達37.1萬元,冠絕八大。 大學聯招(JUPAS)放榜,今年有40,658人申請大學聯招,共有15,492人獲派8間資助大學或公開大學學士。 除了追求知識外,不少人期望大學畢業後可找到一份薪金吸引的工作,到底哪間大學的畢業生平均年薪最高?
旗下UNIQLO 最新宣布香港、澳門薪酬和花紅安排調整。 第四是產業綠色化,環保觀念日盛,綠色永續人才需求大起,新的職務如永續管理師等也因運而生,建議進入大學可進修與ESG相關課程。 鍾文雄的解讀是,中原大學這幾年辦學用心外,行銷上也做得非常好,加上綜合型大學在這幾年愈來愈吃香,以今年表現亮眼的中央及中原來說,都屬於綜合型大學,從工程到文法商都囊括。 在今日企業愈來愈強調跨領域人才,綜合型大學的優勢,學群多元化,學生選修多,進而也帶動人才的素質。 此外,今年在排名變化上,雖然台成清交始終占有一席之地,但國立大學方面,中央大學今年都擠進三大學群前五名,私立大學中,中原大學也表現亮眼,雖未名列前五名,但在三大學群都超越過去表現良好的老牌私立學校;尤其去年新生報到率,相較於其他私校缺額嚴重,中原卻是百分之百報到率。
大學生平均起薪: 工作薪酬表:
根據教資會公布2019/20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8大全日制學士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26.6萬元,每月約22,166元。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聯同其他三家機構最新調查指出,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入職薪金較去年略高,學士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約為1.4萬元至1.6萬元。 僱主品牌顧問Universum於去年11月至今年5月訪問來自香港9所大學的近4500位學生,發表2022年人才調查,列出不同學科學生對未來僱主、工作及薪酬的期望。 【打工仔/月薪2022/薪酬調查報告】來到7月尾,有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已經開始揾工。 雖然香港經濟還未完全復甦,但有調查就顯示畢業生對薪酬的要求卻反升。
但從薪資表現上,住宿餐飲業的薪資待遇還是不高,即使上市櫃的飯店及餐飲業,薪資排名也是敬陪末座;尤其受到疫情影響,服務業是與人接觸的行業,更容易波動,導致現在各大學在招生上,餐飲相關科系及學校也在慢慢萎縮中,剩下國立高雄餐旅等學校。 例如關醫療專業技術人員起薪排名第三,即便疫情期間人才需求強勁,實實薪資不升反降。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設計類人員因「作品論英雄」,若大學畢業生的作品差異不大,薪水增幅有限。 根據勞動部近日公布的2019年7月各職類別薪資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初出社會的新鮮人,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2萬8,231元,相較2018年增加648元、成長幅度2.35%,是首度突破28K。 大學畢業起薪點較高的學科包括:教育、醫科、牙科和護理學科,這些學科畢業生薪酬及就業前景較穩定,失業率亦較低。 當中香港特區政府在工程與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與教育學科學生的理想僱主中排行首位,在商科和資訊科技學生理想排行榜亦分別居第4及第7位;意味公務員職位對各學科的學生都極具吸引力。
大學生平均起薪: 大學畢業生求職必看!完整公布各職系新鮮人起薪|104玩數據
至於各科畢業生薪金水平,物流工程兼管理(榮譽)理學士學位平均月薪升幅最高,按年增19.5%,至18,401元;其次是環境工程及可持續發展學,平均月薪17,855元,按年升16.5%。 至於跌幅最嚴重為航空營運及系統學,月薪14,902元,按年跌10.3%。 有志於職場發展的本科畢業同學,尋找工作情況理想,就業率達至全面就業的98.7%,失業率為1.3%。 由於現時8大資助課程中,只有港大及中大設有醫科,相信是這兩間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較高的原因之一。 大學生平均起薪 大學生平均起薪 綜觀而言,教育程度與所處行業確實會影響薪金,JUPAS去年中公佈香港八間大學畢業薪酬,由教資處統計20/21年的大學生畢業起薪狀況。 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最新大學畢業月入中位數報告,就業人員的月收入中位數從2022年Q1的HK$1.88萬,增至今年Q1的HK$2萬,年增HK$1,200或6.38%。
調查顯示,去年畢業生平均月薪24,320元,較前年21,984元升10.6%;平均月薪最高為跨學科課程事務處的畢業生,達54,804元,其次為商學院26,343元。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首先,大學畢業的初任人員平均每月薪資,以「金融及保險業」3 萬2,519元最高;「電力及燃氣供應業」3萬634元次之;「醫療及保健業」3萬408元排名第三;「運輸及倉儲業」3萬316元排名第四;「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則以2 萬 9,860元排名第五。 就修讀科目與就業的相關程度,畢業後從事與本科有直接關係工作的佔整體受訪者四份之一(25%),主要是醫療(70%)及教育(50%)等需要專門知識及技能的工種。
大學生平均起薪: 護理師「燒聲一周」硬撐上班…醫1舉動網全讚爆
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獲悉此事後十分感動,親自至醫院探望王明誠,並致電學生家長表達感謝。 張光正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能對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老師,自願做出這樣的付出與奉獻,實在令人敬佩,也證明中原大學倡導的「全人教育」精神已經落實。 去年,台灣僑外生畢業人數約有1萬3000多人,留在台灣的外籍畢業生,光是透過「評點配額制」留下的,就達5313人。 若再加上「依一般依薪資、工作經驗等條件申請」留台的畢業生,總共有超過4成的留學生選擇台灣作為生涯的第一個正式職場。 首先,台灣的僑生、外籍留學生,2022年人數就高達10.3萬人,其中正式修讀學位的僑外生,人數也超過6萬6000人。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坦言,若能把畢業僑外生留在台灣職場,確實能適度減緩少子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
- 將過去三年的成長經歷進行盤點,將相關經歷挑選出來;例如,做過哪些自主學習、參加過哪些社團、活動、營隊及比賽,這些都能加分;若沒有也可以另類思考;例如,想就讀財會科系,高中卻沒有加入相關社團怎麼辦?
- 另有2,880人選擇繼續升學,佔整體16.2%,與前年相若;983人(5.5%)未有求職、已移民或返回原居地發展,較前年下跌0.8個百分點。
- 雖然如此,但可以確定的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確實不會太差,而且人工亦可以保障生活水平。
- 2021年受訪的1,010家企業,提供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3.1萬。
-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104升學就業地圖談科系出路及校友分享等,都是最佳的參考來源。
JobsDB最新《2020年大專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於今年8至10月訪問了共1,197名本地大學生及畢業生,本年度大專畢業生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為港幣16,077元,較去年調查的港幣16,692元稍降約3.7%,錄得連續兩年下跌。 醫療及製藥(20,050元)為平均起薪點最高行業,其後分別為屋宇建築及建造(18,500元)及金融服務(18,321元)(見附件一)。 報告同時指出,只有76% 大學生平均起薪 畢業生滿意首份工作,比去年的調查下跌逾一成(11%)。
大學生平均起薪: 最新文章
報告亦顯示work-life balance成爲大學生繼友善工作環境及高潛在收入後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大學生平均起薪 在約14,000名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有288人失業,佔2.1%,與前年相近。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部分大學的畢業生失業率略有上升,其中教育大學的畢業生失業率為2.8%,較前年上升了1個百分點。
大學生平均起薪: 今年大學生易搵工 起薪$1.5萬
最近五年,企業提供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從2017年的2.9萬,增加到2021年的3.1萬,五年增加5.9%。 大學生平均起薪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不過,平減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約3.8%後,最近五年大學新鮮人實質起薪調漲僅2.1%,約合600元。 看完以上近年來的大學生起薪數據結果,不知道各位新鮮人朋友心中有沒有自己的期望薪資呢? 但事實上,一般大家俗稱的「起薪、薪水、薪資」一詞,在《勞基法》中都是統一以「工資」來規範;並且,若要和雇主約定「工資」也有一些眉角千萬要留意。
大學生平均起薪: 相關文章
與往年相約,其中超過四分三(75.1%)的同學已就業;有21.3%決定升學,數字與畢業同學多希望透過進修以增强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的取向吻合。 另外有2.6%的畢業生表示會返回原居地,或有其他理由不打算在港工作。 根據港大2016年嘅收生數據,牙醫學士(BDS)嘅收生中位數為37分(4個核心科和2個選修科成績),是香港神科之一。 考生除了6科成績都要標青,亦需要有一定英語能力,對選修科如生物、化學、物理、綜合科學或者組合科學成績,都有一定要求。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中原大學表示,由於王明誠身邊沒有親人,且因病全身無力無法自理,李東錦和許家瑋主動擔起照顧老師的責任,從協助餵食、推輪椅到醫院各科室檢查、協助如廁與洗澡、復健與曬太陽等等,每一個需要幫忙的動作都無微不至,讓原本連起身都有困難的王明誠,逐漸恢復健康。
大學生平均起薪: 台大獲開放教育卓越獎示範獎 平均74所高中參與「3千人次修課」
中原大學提到,王明誠今年10月10日晚間因血糖居高不下緊急送醫,診斷為急性酮酸中毒,學生接獲消息後趕到天晟醫院,甚至幫忙簽署病危通知。 經過一星期的治療,王明誠又因敗血症引發急性心內膜炎,轉診至林口長庚醫院醫治,目前仍住院治療中。 「人資不只是招募人力、發薪水。」她設計了一整套人力資源運用流程,規畫聘雇員工的標準作業程序,積極幫助新血快速了解公司基本規則,用模式化的方式指引人才快速融入圖靈鏈企業文化。 台灣大學將在2028年迎來百年校慶,校長陳文章今在記者會宣布,將向外界募集「百歲基金」,盼5年內募集25億元推動各項校慶活動與建設。
大學生平均起薪: 薪酬趨勢調查2022|畢業生期望平均月薪高達25K 最理想僱主是…
今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市場系的Jasmine,在5月初開始發出近40封求職信,一個月後已獲10多次面試機會,她坦言:「我不是名牌大學畢業,最後都有3個offer」。 大學生平均起薪 這表明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在職業發展和薪酬提升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 大學生平均起薪 高等教育學位持有者的收入增長速度達到6.1%,而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士的收入增長速度僅為5.96%。 2020年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按年增長2.9%,達HK$27,956,月薪中位數增長4.1%,達HK$22,000。
大學生平均起薪: 【大學畢業生】八大畢業生平均起薪點約2.5萬 港大畢業生搵最多 ! 年薪達37萬元
此外,陳文章也首度宣布,已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大學部半導體國際學位學程,預計最快明年招生,第一年招收50至60名外籍生。 上述報名預備課程學生當中,僅有台大準大一新生可以參加評量測驗,通過可獲得1學分。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根據台大統計,微積分、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分別有363人、147人、124人報名,通過測驗人數分別為217人、59人、43人,通過率則分別為59.78%、40.14%、34.68%。
大學生平均起薪: 教育學士畢業生人工:老師起薪點
同牙醫學士課程一樣,想報讀護理學課程嘅話,選修科如生物補習、化學補習、物理補習其中一科成績要至少達3級。 近年面對醫護人員流失的問題,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更明言要到英國搶人才,冀望增加海外醫生。 根據台大統計,從今年6月1 網頁上線到9月30日為止,超過2萬8000人次瀏覽;在課程報名總人數部分,微積分1571人、普通物理學1085人、普通化學1049人。 其中,台大大一新生報名各科人數占各科總修課人數皆達7成以上;至少採計一科Pre-U數理預備課程學系占比為78.95%,也就是57學系當中,共有45學系採計。
薪資較高的職類為:研發4萬、工程施作3.8萬、資訊3.77萬;較低的是:客服3.39萬、物流/倉管3.37萬、作業員(生產-直接員工)3.2萬。 「老闆說我沒經驗,起薪只能給最低基本工資,剛畢業怎麼爭取公平待遇?」、「新鮮人能談薪水嗎?」(取自104職涯診所)。 畢業季即將來臨, 104玩數據引用104人資學院最近五年每年出版的《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共計調查超過3千家企業,提供以下參考。 大學生平均起薪2025 此外,今年截至6月底,CTgoodjobs.hk畢業生全職職位空缺亦有約5萬份,按年暴升39%;平均起薪點為1.5萬元,按年漲11%,主要集中於酒店及餐飲、零售、資訊科技。
大學生平均起薪: 平均月薪為本地院校中最高
實務上,經常聽到有雇主跟新鮮人說,「因為你沒有工作經驗,先給你起薪28K,通過3個月試用期會再視情況幫你調薪。」但要提醒新鮮人的是,雖然雇主等試用期滿再幫你調薪的作法並不違法,但即使給予較低的薪資,還是不能違反基本工資規定,並且勞健保、加班費、合法休假等也都仍需照法規規定給你。 大學生平均起薪 具有「專上教育:副學位」的人士,其收入增長最為明顯,從2022年Q1的HK$20,000,上升至2023年Q1的HK$21,700。 2022年至2023年期間,具備高等教育學位的人士收入增長速度最為迅速,達到6.1%,即從HK$33,000增至HK$35,000港元。
大學生平均起薪: 暖心!中原大學獨居副教授病倒 學生自發性全天候照顧
▲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聯同其他三家機構最新調查指出,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入職薪金較去年略高,平均月薪由約為1.4萬元至1.6萬元。 對圖靈鏈來說,隨著事業成長,公司開始組織一支「多元民族」混血小隊,網羅了東北亞、東南亞人才,一群年輕有勁的「新台灣幫」,在此已然成軍,成員還包含台日混血外派日本的員工、在台灣清華大學畢業的韓國外籍生。 除了本職學能,多語言、多文化、勇於跨界的人格特質,也讓他們成為企業發展的進化基因。 受到少子化及產業大缺工影響,加上疫後產業重新動起來,其實,今年國內大學畢業生起薪續漲中。 《遠見》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最新獨家調查,發現中央大學工程,人文兩學群均崛起,台大則在多個學群維持領先。
至於大學生最想從事的行業,政府及公營機構連續兩年成為整體受訪同學的就職首選,人數佔14%,較去年稍跌2%;其次為銀行業(8%)及廣告及公關及市場事務(6.4%)。 教育(6.1%)與醫療及藥劑(5.8%)亦比去年更受畢業生喜愛,前者由第九位跳升至第四位,後者則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科大公布2021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調查,獲97.8%(2366名)學生回覆,當中73.1%人表示已獲聘全職工作或屬自僱。
比起鄰國日本,畢業後留在日本就職的留學生尚未達全部畢業留學生的4成,台灣攬才留人的力度不弱。 「製造業、住宿餐飲業分別是僑外生留台工作的前兩大行業,批發零售業則排在第三,他們從事的工作,吻合台灣目前的人力缺口。」蔡孟良說。 其次是產業資訊化,相關科系從資訊、資工、數學、AI學程等起薪也較高,即使大學唸的是文法商科系,也可以透過輔系、雙修等來學習資訊相關科系,為未來職涯加分。 就連學群起薪排名第三的社會人文學群,去年排名台大奪得第一,起薪為3.5萬元,今年也成長到3.6萬元;中央大學今年拿下第二名,起薪為3.5萬元,相較於去年的第二名,也加薪了500元;排名第三為政大及陽明交大,起薪為3.5萬元,也較去年的第三名,起薪加了700元(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