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掀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狂潮! 來自台灣的Maxpro Venture美國時間10月8日在那斯達克(NASDAQ)新掛牌;而今年6月間,前喜康生技董事長黃瑞瑨也聯手美國邁可‧戴爾家族辦公室籌集2億美元的SPAC;另外,盛弘集團旗下的敏成也將轉型為SPAC公司,加入國際併購賽局。 另一方面,旗下熔噴布大廠敏成今年在疫情中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公司擬定研發、製造、行銷「三支箭策略」:致力於高階奈米抗菌材料之研發、導入智能化生產及綠色製造系統提升效率達到節能目標、並主打高價值產品及新應用為行銷主軸。 此外,配合台美防疫合作,敏成與防疫國家隊成員合作,計劃輸出成功模式,將前往美國設廠,目前亦與東南亞國家洽談設立PPE產業鏈。 盛弘日前董事會通過2021年合併財報,2021年集團合併營收38.50億元,年減少6.0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33億元,年減6.08%;每股稅後純益(EPS)2.04元。
盛弘表示,使用此系統的就診民眾無須安裝任何APP,只要接收簡訊及點選連結兩步驟即可開啟與診所醫師連線進行醫療或衛教諮詢,與坊間利用一般通訊軟體APP相比,操作更加簡便、功能更加完善(支援多方視訊、畫面截圖及筆畫功能等),免去民眾舟車勞頓親赴診所看診,避免群聚感染風險。 透過視訊診療系統整合,地區診所執行視訊看診服務的作業程序與實體診療相同,診療作業完成後,健保申報資料、時戳、簽章、電子病歷亦同步完成。 不過,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的發展與疫苗施打的普及,帶動個人PCR篩檢及企業自主篩檢的量能大增,以及施打疫苗的人數快速成長,持續貢獻集團獲利,因此2021年集團的營收與獲利仍然維持與2020年相當。
盛弘集團: 中國大陸稅務監管趨嚴 金稅四期全面提升查稅力度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盛弘醫藥(8403)今日公告,將透過旗下精準健康公司以換股方式參與經營原富邦集團旗下的富醫健康管理公司,盛弘將攜手金控霸主富邦集團共同搶攻精準預防醫學市場大餅,雙強聯盟進入健診市場,為民眾的健康把關。 不過,此次KKR與盛弘的結合,除了盛弘也能輸出類似彰基的醫療專業知識與管理know how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國際資本運作模式,透過股權收購大陸民營醫院的方式,不僅可以加速整套管理模式的複製與內化,更能夠取得管理績效提升的資本回報,這對於台灣醫療產業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將是一股更大的力量。 盛弘集團 楊弘仁表示,全台有40萬失能人口,長照機構僅1500家,總計11萬張病床,大部分還是社區及居家照顧,而大部分都要靠人力,未來5~10年這些醫療機構都必須數位轉型,看好轉型商機,華碩物聯網事業部也將提供系統整合服務,與諾亞克合作進軍長照商機。 盛弘 (8403-TW) 集團再啟動併購案,今 日宣布轉投資公司盛雲電商併購國內躍獅連鎖藥局,對於未來併購布局規劃,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後續將再啟動併購案,併購是集團成長的過程之一,並非最終結果。
此外,還將結合集團旗下的智慧穿戴裝置、大數據分析等等資源,為病患進行健康管理,並提供醫師相關判別數據。 例如:醫電數位轉型推出的智慧手錶,可以監測健康狀況,在病患同意之下,經過方鼎HIS系統的數據串接連線至醫院端,醫師就能得知病患平日的健康數據紀錄,可以擬定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未來桃園新院區將有敏盛醫院的菁英醫師進駐,並建置新世代雲端電子病歷,結合行動支付和躍獅智慧藥局,此外,哈佛健診以及高端長照也都會進駐新院區,提供綜合性醫療健康服務,不論民眾到桃園新院區就診或健檢,後續領藥、保健品補充都可在智慧醫療城一次到位。
盛弘集團: 醫藥電商平台
盛弘表示,下半年將陸續正式營運的台南盛佑診所與桃園新院區2座智慧醫療城,即是盛弘「大健康產業」布局的成果展現。 其中,盛佑診所是盛弘與高雄長佑醫療共同成立,主要提供成人與兒童復健業務、並與精準健康合作成立哈佛健診台南院區、以及與躍獅健康成立智慧藥局,將會是一棟結合藥局、健檢、復健門診與復健治療中心的迷你智慧醫療城。 盛弘集團2025 盛弘集團2025 這是盛弘跨出北台灣的第一步,透過盛佑診所建立與在地醫療合作的聯合診所模式,未來將複製相同模式向外投資新據點,創造智慧醫療科技健康產業的領導品牌。
- 盛弘日前董事會通過2021年合併財報,2021年集團合併營收38.50億元,年減少6.0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33億元,年減6.08%;每股稅後純益(EPS)2.04元。
- 盛弘表示,桃園、台南兩據點將作為盛弘發展智慧醫療城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不僅下半年即可開始貢獻集團營收,未來更可將經驗輸出到台灣各地的醫療院所,發揮集團近年布局規畫,建立大健康生態體系。
- 何俊聰強調,盛雲電商導入AI智慧科技,兩年來不斷試驗優化商業模式,提供客製化的精準行銷服務,今年疫情以來,業績仍不斷上漲,持續創新高,顯示新零售時代來臨,以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蓬勃發展,台灣醫療產業走向數位化的新經濟模式將會加速。
- 盛弘表示,桃園新院區與台南盛佑診所實現集團近年布局的智慧醫療城概念,同時集團旗下的哈佛健診、躍獅藥局、盛雲電商也同步拓展服務據點,尤其跨足到南台灣的台南盛佑診所,宣示盛弘的營運地區跨出北台灣,隨著智慧醫療城在各地拓展,集團的營運規模也將加速成長。
- 盛弘集團積極呼應政府「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打造醫療產業生態圈,包含診斷、治療、智慧醫療、照護與精準預防五面向。
敏盛集團透過楊弘仁的運籌帷幄,推動盛弘醫藥上櫃,以收購納入藥局、健檢、藥品採購等面向,從地方醫院發展到醫療集團,在迅速發展的前提上,直面高階人才難覓的窘境。 為保持人才戰力,他持續透過給予員工艱鉅挑戰激發潛能,來鍛鍊員工潛能,同時提升組織的潛在成長力,可謂人才再發展的親身見證,可作為HR發展人才的借鑑。 楊弘仁指出,台灣七千家藥局、一萬家診所藥品供應鏈都還用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數藥,因此盛弘旗下的盛雲電商,就建置躍獅數位 YesNET 採藥網,專為診所、藥局服務,看中的就是每年採購藥品金額達 300 億的市場規模,現在已經有 4,000 家診所加入,目標成為亞洲醫藥界的亞馬遜平台。
盛弘集團: 桃園翰品酒店將化身智慧醫療城 盛弘集團五面向打造
楊弘仁表示,初步規劃尋找上、下游進行策略合作,如防護手套原料的橡膠廠、產品組裝的設備廠等,都是洽談對象,長期目標要進軍海外國家,在當地建立防疫物資產業鏈,藉此也可望受到政府扶植。 另外,率先台灣公司在美國掛牌的Maxpro Venture,今年6月在美國註冊,7月送件申請掛牌,以每單位10美元發行900萬單位,其中包含1股普通股,以及可以在11.5美元執行的權證,透過IPO募集9,000萬美元。 該公司掛牌後將鎖定「2億美元到20億美元間,位於歐洲、美國或亞洲的生技醫藥公司」。
盛弘集團: 盛弘集團攜手中華電信 打造遠距醫療照護鏈
Maxpro Venture的團隊中,包含曾任職於宣捷集團、心悅國際代理營運長的陳鴻榮,前台安生技總經理鍾裕民,外界認為,其資金來源應是科技業。 據了解,由於Maxpro Venture的IPO將於美國時間10/12以後正式完成,屆時即會對外公布相關訊息。 台灣口罩國家隊在今年武漢肺炎疫情來襲時,可說是大出鋒頭、名利雙收,包括敏成、恆大及康那香等口罩相關業者,今年上半年的獲利表現都相當出色。
盛弘集團: 中國出口訂單雪崩 工人時薪砍至26元
除了醫療服務,盛弘也將集團資源整合到新園區,哈佛健診提供精準健檢、躍獅智慧藥局的智慧照護、醫電數位轉型推的智慧手錶串連個人健康資料,做到主動照顧亞健康族群的Smart Care。 同時也將廣邀電子業及生醫新創公司進駐,打造元宇宙醫療場域及體驗中心,並保留原本翰品酒店高樓層的旅館客房,規劃未來可搭配觀光醫療、智慧銀髮住宅及醫護人員宿舍,成為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帶來全新概念的醫療服務。 而集團精準大健康體系的架構,除了敏盛醫療系統之外,精準健康發展預防醫學,經營哈佛健診與打造健康產業平台;躍獅連鎖藥局則是社區照護的重要通路。
盛弘集團: 產業分析》大摩:電視面板可能提前漲價 看好群創
敏成以雙主軸搶攻美國口罩商機,首先鎖定美國大型通路醫療口罩長期需求,包括零售業龍頭 Walmart、大型連鎖賣場 Costco、藥妝連鎖通路 CVS 及連鎖藥局 盛弘集團 Walgreens 等;另外也看好後疫情時代商標授權市場,目標瞄準美國職業體育聯賽的商標授權口罩商機。 此外,SinoCare剛成立,已完成一大型醫院併購案,日前斥資1.7億美元收購安徽和天醫院集團三家醫院多數股權,而楊弘仁亦將出任和天醫管總經理,未來將目標擴大範疇至醫療資源不足的三、四線城市,以提昇及滿足醫療服務之品質。 諾亞克科技2日在醫療科技展中,展示長照機構、居家照護、社區照顧3場域長照系統服務,讓長照不只限1500家長照機構,也擴大到居家服務業核銷與管理、日間照顧家屬聯絡簿APP等服務,社區則有托育及派車系統APP等,擴大服務版圖。 其他則包括躍獅連鎖藥局、基因檢測中心哈佛健診、盛雲電商、不織布材料商敏成、學名藥生產及銷售通路商瑪科隆及醫療軟體商方鼎資訊等。
盛弘集團: 美國大選前先蹲後跳 精準醫療中長線展望佳
敏盛集團在 2020 年成立「醫電數位轉型」,請來擁有交大資工系及台大資工所背景,並在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擔任主任的何偉光負責數位轉型工作,初期已將資通訊電子技術導入醫療健康產業,讓醫療人員透過穿戴裝置回傳的數據,判讀病患的身體健康狀況。 回頭來說數位轉型,楊弘仁分享,當企業遇到困難與挑戰,只好逼著自己去做轉型,但轉型也有陣痛期,像醫院去中心化可能就需要少一半的病床,導致醫院經營者抗拒這樣的未來到來,但前往醫院看診的人數只會隨著數位化越來越少,所以困難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態和思考模式的改變。 公司於2017年5月成立醫療採購平台盛雲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為診所採購的醫藥電商平台,亦提供配貨、庫存分析、醫材租賃等服務。 盛弘表示,JCI是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 盛弘集團 由醫療、護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國際專家組成,用於美國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附屬機構。 集團執行長楊弘仁指出,新冠疫情改變大眾的生活消費習慣,口罩成為生活必要配備,隨著美國已過半成年接種新冠疫苗,今年底可望逐步恢復正常經濟生活,球賽及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也將陸續開放,屆時周邊商品需求將逐步回溫。
盛弘集團: 療科技展 盛弘集團率體系六家公司參展
盛弘表示,這是敏盛醫療體系十多年來第一次拓展新院區,桃園翰品酒店位於桃園火車站周邊,是桃園在地居民活動的中心位置,敏盛醫療體系服務桃園地區民眾40餘年,本次選擇在桃園的核心區域拓展新據點,打造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將帶給桃園民眾全新概念的醫療服務。 盛弘表示,桃園、台南兩據點將作為盛弘發展智慧醫療城的概念驗證(Proof 盛弘集團2025 of Concept,POC),不僅下半年即可開始貢獻集團營收,未來更可將經驗輸出到台灣各地的醫療院所,發揮集團近年布局規畫,建立大健康生態體系。 楊弘仁指出,盛弘看重健診市場的發展潛力,在去年耗資近億元合併在大台北的健診領導品牌「哈佛健診中心」,提升盛弘集團在健診領域的市占率,服務範圍由桃竹地區跨入至大台北重鎮,尤其可大舉推展精準基因健檢項目,將預防治療的切入點往前拉至未發病階段,進而有效管理健康。 盛弘醫藥(8403)旗下哈佛健診今(16)日宣布,本月中旬正式取得JCI國際醫療品質認證,成為台灣首家具有國際品質認證的獨立健診中心,代表台灣健檢正式與國際品質接軌,建立健檢服務新標準。 敏成健康表示,透過購入躍獅健康股權,除符合公司轉型目標外,有助於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及持續整合醫材生技公司,可望帶動子公司敏成公司由傳統製造業轉型,同時躍獅健康近年來營運穩定成長,亦可對公司帶來立即性效益。 位於桃園火車站附近的「敏盛智慧醫療城」,由楊弘仁負責的盛弘醫藥今年初砸下近12億元買下桃園翰品酒店後,4月完成產權點交,將著手把此酒店改造成智慧醫療城,以資通訊技術(ICT)運用於醫療照護,提供趨向個人化的醫療或健康管理服務的Smart Care,由20位菁英醫師進駐。
盛弘集團: 盛弘去年營收新高 今年聚焦醫療服務
而精準大健康生態系以人為中心,像是敏盛醫院、躍獅藥局、哈佛健診服務的都是同一個人,只是因為不同的生命週期和需求而去不同的地方,就像是新零售講的是實體結合虛擬,看中的就是同一群客戶,所以就想把 O2O(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運用在醫療健康產業。 醫電數位轉型今年開始進行健康資料串接機制,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數據資料,目標就是要讓敏盛醫院、躍獅藥局、哈佛健診的病患資料串接,透過大數據及資料分析轉換成為有效的資訊,也就是讓每一位病患都能擁有一朵屬於自己的「盛弘 AI 健康雲」。 公司旗下擁有多家轉投資公司,包括:口罩濾材及不織布製造商「敏成」、中南部醫藥通路商「瑪科隆」、藥用棉花紗布廠「騰旺」、特殊醫材通路商「緁邦」、遠距照護及影像判讀服務商「雷特捷」、醫院健診設計推廣商「盛弘管資」、醫療機構管理諮詢公司「亞太健康」以及醫美診所「健康好」等。
盛弘集團: 業務部門
由於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唯一的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資金後,專門去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讓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借殼上市。 因此,創投界認為,像已經撤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台微體、伊甸生物醫藥(原喜康生技)、百略、安成藥、泰合藥等,都有機會獲SPAC公司青睞,重新架構後掛牌。 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及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彼得杜拉克管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的楊弘仁開玩笑地說,或許是受到電影《華爾街》的影響,過往外國人對台灣產生的品質總帶點存疑,但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改變了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方面,品質更是獲得國外政府與業者的認同。 九月下旬,楊弘仁在高雄看了不少廠房,希望找到合適的現有廠房,趕緊裝置機台,進一步提升敏成的產能,協助政府做好今年秋冬防疫的準備。
盛弘集團: 昭揚建設不見了? 桃園人求解,建商高層出來說真相其實是…
「這次的合作,是台灣醫管輸出的具體呈現。」楊弘仁指出,帶領台灣醫療打世界盃,是盛弘和敏盛近年來的首要目標,現在這張支票即將兌現。 未來將靈活運用累積的成功經驗和豐沛的醫療資源,協助KKR在中國醫院市場中快速發展,建立跨國性的醫療體系。 盛弘集團 沈家平表示,該美國股東有56間連鎖長照據點,加州市占率5~8%,諾亞克也將開發美國長照醫療資訊系統,結合當地的ERP及周邊耗材業務,搶吃美國服務商機。 諾亞克科技由電機系的沈家平與家醫科醫師朱家緯在2012年共同創立,天使投資人是前台虹總經理江俊彥,創業初期就鎖定長照護理系統作為研發方向,2018年獲得美國連鎖長照機構集團天使投資,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也為諾亞克出海提前鋪路。
盛弘集團: 中國「民族驕傲」C919民航機試飛 爆引擎故障
盛弘(8403)打造智慧醫療城跨出一大步,下半年將有桃園(原翰品酒店)、台南盛佑診所兩個新據點開業,結合盛弘醫院管理的know-how與集團旗下藥品、健檢、藥局等資源,未來並將經驗輸出到台灣各地的醫療院所,發揮集團近年布局規畫,建立大健康生態體系。 盛弘集團 盛弘今年初斥資近12億元取得桃園翰品酒店產權,預計將於4月中旬點交,並改造為前瞻性智慧醫療中心,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幕。 除了桃園新院區,盛弘的台南盛佑診所也將於下半年開業,這將是盛弘跨出北台灣的第一步。 盛弘與台南當地復健科醫師合作,將集團資源運用到盛佑診所,盛佑診所會是一棟結合藥局、健檢、復健門診與復健治療中心的迷你智慧醫療城。 盛弘表示,桃園新院區與台南盛佑診所實現集團近年布局的智慧醫療城概念,同時集團旗下的哈佛健診、躍獅藥局、盛雲電商也同步拓展服務據點,尤其跨足到南台灣的台南盛佑診所,宣示盛弘的營運地區跨出北台灣,隨著智慧醫療城在各地拓展,集團的營運規模也將加速成長。
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原預計今年 4 月將產線遷移至美國,不過當時政府希望能將產能留在台灣,因此暫緩計畫,近期隨著政府規定鬆綁,有機會年底前完成計畫。 楊弘仁指出,疫情讓防疫物資備受關注,如疫苗、口罩、防護衣等,雖然旗下子公司敏成在此次疫情中,業績顯著成長,但若公司僅在產業單打獨鬥無法茁壯,因此需借重其他業者力量,打造完整產業鏈。 盛弘 (8403-TW) 集團董事長楊弘仁今 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防疫物資需求提升,正積極尋找上、下游業者共同打造個人防護設備聯盟 PPE,中長期目標要打國際盃。 此外,「ALTC長照網」是仿效Airbnb的共享經濟模式所成立的長照機構搜尋平台,目前合作機構超過300家,已成為全台最大的長照媒合平台。 ALTC長照網首創長照機構免費體驗與住民評價制度,透過消費者評價提升機構品質,讓需求者減輕實地搜尋的時間,透過網路及評價可快速找到合適機構。 「ALTC長照網」是仿效Airbnb的共享經濟模式所成立的長照機構搜尋平台,目前合作機構超過300家,已成為全台最大的長照媒合平台。
盛弘集團: 政府出錢好好用 「這8項檢查」拿健保卡就免費!
但楊弘仁並未因此而滿足,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偉大的計畫─帶領台灣的個人防護裝備相關廠商一起跨出國門打世界盃。 鮮為人知的是盛弘集團旗下熔噴布大廠敏成,在中國口罩業者的削價競爭下,原本有意結束口罩業務,但是卻因為疫情重新打響了「Made in Taiwan」的名號,意外成為許多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 公司於2015年10月引進白內障手術重裝設備,與桃園敏盛醫院合作成立「無刀飛秒雷射白內障治療中心」,並規劃於2016年在台北地區開設眼科診所。
旭聯教育科技集團日前舉辦人才永續高峰座談會,邀請到敏盛醫療集團執行長楊弘仁與旭聯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黃旭宏進行對談,也介紹旭聯科技應用於HR的嶄新平台,可利用AI協助企業人資精確管理,共同為人才永續發展提出解方。 敏成去年底攜手美德醫 – DR(9103-TW),在菲律賓廠設立熔噴產線,供應口罩過濾層,進行 PPE 生產流程的垂直整合,依循此商業合作模式,敏成再與德州台資口罩廠合作,布局美國市場,打造國際防疫物資供應平台。 過去,台灣因為醫療水準明顯超前,也有不少醫療團隊受邀到大陸進行各種輔導,其中以彰化基督教醫院最為知名,彰基早年就成立國際醫療推廣中心,負責大陸業務推廣,並派出許多台灣醫療專家深入至大陸各地,將彰基的醫療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等平台輸出並授權,確實獲得很大的成果。 楊弘仁指出,盛雲電商併購躍獅連鎖藥局,整合線上、線下系統,朝向虛實融合 OMO 商業模式,未來還會有新的併購案,讓集團健康生態系更完整。 桃園新院區也將廣邀電子業及生醫新創公司進駐,打造元宇宙醫療場域及體驗中心,並保留原本翰品酒店高樓層的旅館客房,規劃未來可搭配觀光醫療、智慧銀髮住宅及醫護人員宿舍,成為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帶來全新概念的醫療服務。
醫電數位轉型則整合醫療照護與資通訊產業,將分散式的單項業務,轉化為整合型的平台服務,連結各事業體,作為「大健康產業」的數位服務平台與應用驗證場域。 接下來盛弘亦將積極進行集團與跨領域產業的醫電整合,以迎接5G智慧醫療時代,拓展大健康產業的龐大商機。 數位轉型的目標就是打造「大健康生態系」,楊弘仁選擇垂直整合醫療資訊軟體商「方鼎資訊」、電子商務平台「盛雲電商」、社區照護據點「躍獅藥局」,以及「哈佛健診」、「精準健康」來串起每個人因為不同需求都會接觸到的健康產業,讓人們以後只要在家就能接受「大健康生態系」的完整服務。 盛弘指出,這座智慧醫療城的智慧化將包含手術室建設、電子病歷、遠距醫療、影像傳輸、AI系統等五大面向,首要著重在資訊網路的建置,初步會先從流程的改善開始,從掛號、預約、看診、行動支付、檢驗資料連線、提醒回診等都將整合在網路裡,減少民眾等候時間。 展望未來,楊弘仁指出,台灣的防疫成績揚名國際,讓全球各國注意到台灣生技產業的實力,生技結合科技(BIOICT)將是台灣邁向國際的新契機。
盛弘集團: 打造去中心化的醫療健康生態系
盛弘將持續聚焦於集團數位轉型、期結合精準健診之優勢,從疾病往前拉至未病階段,利用精準檢測掌握健康預測,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照護,期二年內完成健康服務電商化的目標,使每一個人都有一朵屬於自己的「盛弘AI健康雲」。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導致人們盡量避免前往醫院就診,打破過去醫院集中化服務的照護模式。 敏盛集團有別於傳統醫療體系,垂直整合醫療產業,開創台灣首個「大健康生態系」,讓地區照護點遍地開花,透過「健康配」App 把病患資料串接到敏盛醫院、躍獅藥局、哈佛健診,讓非急重症的病患在家就能接受醫療完整服務。 個人防護裝備之外,楊弘仁指出,台灣的防疫成績揚名國際,讓全球各國陸續注意到台灣生技產業的實力。
盛弘集團: 健康雲
這次與富邦集團合作不只是加法,資源共享互惠可發揮乘數效應,未來結合富邦集團的金融保險資源,共同改變台灣預防醫學服務的運作結構,建立新的預防醫學生態圈。 桃園新院區與台南盛佑診所的智慧醫療城概念,是盛弘集團布局大健康生態系的成果展現,隨著智慧醫療城的拓點,集團旗下的哈佛健診、躍獅藥局、盛雲電商也同步拓展服務據點。 下半年智慧醫療城開始貢獻集團營收,並帶動子公司營運規模增長,將為盛弘集團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何俊聰強調,盛雲電商導入AI智慧科技,兩年來不斷試驗優化商業模式,提供客製化的精準行銷服務,今年疫情以來,業績仍不斷上漲,持續創新高,顯示新零售時代來臨,以大數據、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蓬勃發展,台灣醫療產業走向數位化的新經濟模式將會加速。 在今年疫情中表現亮眼的口罩熔噴布大廠敏成亦展現成為防疫國家隊成員的榮譽,敏成擁有業界第一的熔噴不織布技術,亦展出研發「黃金奈米科技」濾材應用的階段性成果。 敏盛集團執行長楊弘仁分享當年為了轉型,從美國第二大連鎖醫院離職回到之後,帶回美國連鎖企業透過併購做大醫院的想法。
躍獅健康為生技醫療產業,主營業務為躍獅連鎖藥局Yeschain之藥品買賣及經營管理,躍獅連鎖藥局於民國78年成立,為台灣第一家連鎖藥局,於107年與盛弘集團聯合攜手,在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結合智慧科技及建立創新服務之下,躍升為全台三大連鎖藥局之一,通路已近100家。 另外,看準未來智慧化、數位化轉型浪潮,盛雲也同步完成併購躍獅連鎖藥局,並著手整合具20年專業通路經驗的中型醫藥批發商。 未來盛雲將走向「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商業模式,積極打造台灣首家AI數位化醫藥平台,標誌在跨領域資源的整合下,台灣醫藥健康產業邁向國際化數位轉型的重大里程碑。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世界潮流帶動各國企業或通路的整併潮,產業皆朝向「規模經濟」發展,尤其醫藥、大健康產業在新冠疫情後更受重視且成長可期。
盛弘集團: 大陸港口空櫃堆積如山、台灣港口未見 因為都在等大陸出貨
台鐵局將於2024年1月轉型為公司,交通部日前討論子法中有關公司章程時,發現台鐵在公司營業項目中幾乎列出百工百業,除運輸… 樂天桃猿專屬啦啦隊「樂天女孩」成員林襄,自出道以來就因為天使般的外貌、魔鬼般的身材,在網路上擁有超高人氣,每次亮相更是「流量密碼」,就連日本也有大批粉絲難敵她的女神魅力。 不過,近日就有網友翻出一張林襄上節目時的側拍照,竟無法在第一時間認出她,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今(19)日午後新的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南下,中部以北有「乍暖還寒」的感覺,這波東北季風將持續影響至下週二(21),接下來幾天北部、東半部,大台北地區及桃園降雨機率提高。 兩波冷空氣接力報到,首波將自今(19)日下午起南下,強度直逼大陸冷氣團,北台灣明顯降溫,預估影響至週三(22日)清晨,低溫將下探10度左右;另一波冷空氣則在週五(24日)起逐漸南下,影響228連假天氣,週末將又濕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