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於1989年成立,本著「社區照顧」的宗旨及「以人為本」的精神下,旨在為長者提供舒適安全的住宿環境、提供膳宿、起居照顧及高質素的專業護理服務。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僅設3伙,實用面積由315至487平方呎,間隔種類與標準戶相同。 共有72伙,分佈於5至31樓A至C室,實用面積為331至487平方呎,間隔分為1房2廳及2房2廳兩種。 紅磡必嘉街與黃埔街一帶為飲食小店的集中地,除著名的時新快餐店外,亦包括中日韓台美食,吸引不少年輕人。
銅鑼灣分行暫時遷往北角渣華道108號渣華道108號商業中心11樓,其他分行將暫停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九龍城體育館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九龍城市政大廈3樓(毗鄰賈炳達道公園),於1988年4月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位於九龍紅磡鶴園馬頭圍道37-39號,發展商為長江實業,管理公司為佳定物業管理,興業建築師樓設計,於1982年落成,是區內歷史悠久的商場之一,商場共有4層,包括一層位於地庫。
紅磡馬頭圍道: 體育館
由於倒塌樓宇旁的45G及H號唐樓結構並不穩固,鋼筋、窗戶等搖搖欲墜,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對於進行搜索及拯救的人員(特種救援隊、坍塌搜救專隊)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威脅。 可是搜救人員仍然冒生命危險,不斷努力搜查和挖掘生還者和物件,受到香港消防處和公眾表揚。 特首曾蔭權、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及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 曾分別到紅磡聖匠堂社區中心,探望受塌樓事故影響災民。 民政事務總署透過華人慈善基金向每戶發放1,000元;樂善堂也向每個住戶發放5,000元現金支票。 紅磡馬頭圍道 而有關受影響的32戶約共70名災民被政府安排入住紅磡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或油麻地梁顯利社區中心暫住,並準備轉往新界西葵涌石籬邨中轉房屋。 紅磡馬頭圍道 紅磡馬頭圍道2025 倒塌事故後一個月,馬頭圍道(近北拱街一帶)仍然封閉,鄰近未有結構問題的唐樓以臨時支架支撐,鞏固結構。
- 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
- )位於九龍紅磡鶴園馬頭圍道37-39號,發展商為長江實業,管理公司為佳定物業管理,興業建築師樓設計,於1982年落成,是區內歷史悠久的商場之一,商場共有4層,包括一層位於地庫。
-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 成交紀錄冊的目的是向公眾人士提供列於紀錄冊的關於該發展項目的交易資料,以使公眾人士了解香港的住宅物業市場狀況。
位於紅磡市政大廈3至5樓,於1996年4月15日啟用。 香港其他位於市政大廈內的體育館,均以「地方名+體育館」的方式命名,然而由於「紅磡體育館」一名已成為位於紅磡站旁的香港體育館之常用別稱,為免引起混淆,此館便定名為「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 設施包括多用途主場(可提供2個籃球場/排球場或8個羽毛球場)、舞蹈室、兒童遊戲室、設有2張乒乓球桌的活動室、2個壁球室和1個乒乓球室。 大廈地下及1樓為紅磡街市,2樓是紅磡街市熟食中心, 3至5樓為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6樓為紅磡公共圖書館。 成交紀錄冊的目的是向公眾人士提供列於紀錄冊的關於該發展項目的交易資料,以使公眾人士了解香港的住宅物業市場狀況。 此成交紀錄冊所列載的個人資料不應用於其他用途。
紅磡馬頭圍道: 馬頭圍道2號的交通站點
方面,樓盤附近的舊樓及學校高度較低,中高層單位預計可享開揚景觀。 其中部份中高層單位向東北可望避風塘海景或啟德及九龍東商貿區;而向西單位主要望樓景及何文田一帶山景。 單位供應以一房戶為主,共佔50伙,實用面積由315至339平方呎;兩房單位設25伙,實用面積均為487平方呎。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315至487平方呎,樓底高度均為2.975米,間隔包括一房及兩房,戶戶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各配置23至51平方呎窗台。
- 容妻王燕群本同被控謀殺,後因證據不足獲撤銷。
- 銅鑼灣分行暫時遷往北角渣華道108號渣華道108號商業中心11樓,其他分行將暫停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 從傳媒向災民播出中轉房屋住所的片段看,部分單位天花剝落,內部設備簡陋,不少災民登時情緒激動,並感到不滿。
- 而45A號部分單位出現石屎剝落,未知是否與倒塌事故有關。
- 在1965年10月17日前馬頭圍道及土瓜灣道的交匯處為八字型的大型迴旋處,為改善該處的交通情況把馬頭圍道在東九龍走廊分拆,馬頭圍道北部的車輛須要轉入漆咸道北,土瓜灣道的車輛須要轉入馬頭圍道南部。
- 1991年5月,業主以650萬元購入馬頭圍道45J整幢唐樓業權,多年來將唐樓單位放租,有人將單位改成多個單位分租,每戶設有獨立廁所及廚房,而挖牆及鋪設地板水管工程則使得樓宇間隔面目全非。
- 屋宇署表示經視察後認為安全,未有封樓的必要,但會密切監察。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因此在傍晚開始改為使用重型機器進行挖掘。 紅磡馬頭圍道2025 然而,由於現場狹窄,消防人員只能夠徒手及用吊機吊走瓦礫。 然而隔壁的45G及H號唐樓結構上有危險,隨時可能再倒塌,消防人員需要先鞏固大廈,方才可以繼續進行搜索及拯救任務,過程需時大約兩小時。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紅磡馬頭圍道2025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紅磡馬頭圍道: 紅磡公共圖書館
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 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 塌樓前的馬頭圍道45J號唐樓(2008年11月),地舖掛上「新OXO」帆布的一幢樓宇為45J座範圍,另相連的一幢屬45H座。 2013年,沙田至中環綫正式動工,介乎漆咸道北至上鄉道的一段成為沙田至中環綫工地,多達四條行車綫被徵用,而連接的道路亦進行封路、改道。 雖然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工程已於2019年完工,但部分路段隨即交予水務署及其他承判商進行管道及公用設施更換及更新工程,有關工程已於2021年完成。
紅磡馬頭圍道: 紅磡街市熟食中心
19世紀末期該處設有九龍船塢,後來由黃埔船塢收購。 營辦商可自行釐定服務時間、收費及行車路線。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紅磡馬頭圍道: 地產博客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位於紅磡馬頭圍道11號紅磡市政大廈3至5樓(毗鄰是家維邨),於1996年4月15日啟用。 紅磡是由大環和紅磡灣組成,最初只有大環是陸地。 1884 年開始,香港政府便開始於紅磡灣填海,當時並未有紅磡的名稱。 紅磡馬頭圍道 據說1909 年,當時有建築工人打一口井時, 發現湧出來的井水是硃紅色的。 有風水專家歸咎於動土傷了龍脈,流出的是龍血。
紅磡馬頭圍道: 物業地圖
而鄰近項目的和黃公園,是位於大環戴亞街的公眾遊園地,亦是不少該區住戶熱門休憩之地。 樓書顯示,包括63伙開放式及62伙1房標準單位,最細單位分布頂層以下C室及D室開放式戶。 同時,該盤亦設部分連平台或天台特色戶,當中頂層28樓有4個單位,當中最大面積為B室,面積334平方呎,屬1房間隔,平台及天台面積分別72與356平方呎。 另5樓A室一房特色戶單位,實用面積232平方呎,卻設有平台526平方呎,即平台面積較單位的實用面積多約1.26倍。 景觀主要以望城市樓景為主,料少數向東高層單位可望看到維港海景。
紅磡馬頭圍道: 大廈資料:寶怡大廈
2010年1月29日,鶴園馬頭圍道45號J一幢樓齡達55年的六層高唐樓全幢倒塌,造成4人死亡,2人受傷。 紅磡馬頭圍道 2003年5月,容家倫被裁定謀殺罪成,依例判處終身監禁。 容妻王燕群本同被控謀殺,後因證據不足獲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