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雖然知道亞都麗緻就在中山國小站不遠的吉林路旁,但經過幾百次好像卻也從沒進去過….今日借米其林之便一探究竟。 本貓特愛「天香樓」廿多年來的招牌小點溏心蛋,以茶葉及桂花燻香,蛋白香氣濃郁迷人、蛋黃膏稠鮮甜,好開胃! 1927年「武津天香樓」創設於杭州西湖畔,以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詩句「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得名,後由孟永泰接手,傳承至女婿韓桐椿時遷往香港,改名「香港天香樓」。 此外,常聽說的「文人四藝」——品茶、焚香、插花、掛畫,四種常見的日常生活,也在宋代被提升至藝術境界。 由於宋代經濟的繁榮,帶動了飲食文化的興盛,不僅各種新興菜式紛紛出現,更帶動了不少以飲食為主題的專書出版。
整體天香樓的裝潢風格,雖是採中式裝潢,但仍混入了西餐廳的典雅細緻,大氣明亮且舒適,不論是宴客或是情侶吃飯都很適合。 掌上腹魚珍明珠,老母雞、瘦肉、火腿、鮑魚與鵝掌汁,鵝掌汁與鮑魚用文火煨煮2-3天,出餐時以原汁慢火收乾。 天香樓2025 坦白說以前我不太愛這類料理,老覺吃不懂鮑魚及鵝掌,但這道讓我完全了解重點在於那費時費工燒出的醬汁鮮甜,鮑魚的鮮脆、鵝掌的綿化完全是迷人醬汁的配角,又或只是單純的口感相輔。 搭配的餐茶則是餐茶 南投‧著涎凍頂,可能是剛嚐到一道較油豐的料理,這金黃的茶香前韻、茶香也相較豐厚。 作法是將鱸魚切短絲,微過油把鱸魚絲滾成半生熟,再和筍絲、銀芽一同放入調和的羹湯內,看起來有一點像杭幫菜著名的宋嫂魚羹,吃起來卻完完全全是兩回事。 天香樓 看盤在如今台灣高檔餐廳裡早不是什麼鮮事,但你可知「看盤」文化起於唐代稱「釘食」,至宋朝稱之為「看盤」。
天香樓: 米其林評審員推薦臺北臺中素食友善餐廳
所謂蟹粉,指的是從螃蟹取出蟹肉、蟹黃、蟹膏,並且要炒出蟹油後再加入薑末與調味料製成。 好的餐館蟹粉的製作是非常講究的,天香樓自然不例外。 時令蔬筍粳炊飯,選用南投竹山扁尖筍與時令綠竹筍,以蔥薑爆香後加入火腿、開陽調味成高湯與米同煮,粒粒圓實的米粒,吸附著高湯飽食香氣,出餐前再以青蔬、什錦野菇拌入。 這炊飯和日本常見的炊飯,完全兩回事,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都介於炒飯和日式炊飯之間、濕潤的飯粒吸滿青菜、野菇的鮮甜,卻又能粒粒分明,入口又帶著菇、筍炒過的油香及火腿的鹹潤,像菜飯又像炒飯,真是妙不可言,即便當時已然八九分飽,依舊三扒兩撥的吃完。
- 後者是酒釀湯圓的滋味特別的是在調味間加入香蕉圓潤了酒釀的酸勁,那橙肉猜想是挖空橙盅的果肉。
- 選用嵌著均勻油花的帶皮羊腿肉,切片後,以碎蔥、薑、酒、鹽去腥提味,透過浸泡手法軟化肉質,口感軟糯的盞蒸羊,藉由陳皮的去油解燥,呈現順口的豐美肉香,呈現羊肉鮮美柔嫩的本質,最後以與「盞」為概念的容器盛裝,復刻宋人宴飲饗宴。
- 不知道來過天香樓的朋友,是不是知道天香樓的裝潢中暗藏著著名的杭州西湖八景?
- 天香樓從2018年米其林登台後便連續五年奪得米其林一星的殊榮,今年總共擁有219間各式客房亞都麗緻再靠「法式料理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奪得第二顆星,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來嚐嚐。
- 吃起來非常軟滑,和一般魚丸完全不同風味,來店必點。
墨瑞鱈魚產於澳洲,是最大的淡水魚,肉質細緻,沒有過多的調味並且有醋的酸味,接在大閘蟹粉花膠羹算是恰當。 不得不說這個醃蘿蔔真的是很好吃,吃起來不死鹹但是又很入味,還有種會回甘的感覺,單吃也很棒。 不曉得看倌有沒有看過這本「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天香樓的這一次茶宴有不少料理、和茶宴的文化,書中都有不少篇幅的著墨,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看看。
天香樓: 台灣 7 位有著特殊職涯的米其林推薦餐廳大廚
東坡脯之所以得此名是據說曾是大文豪蘇東坡喜愛的料理之一。 天香樓2025 作法先醃魚入味,再把魚皮與魚肉切條滾過香料淀粉、麻油揩過表面,讓醃料滲入魚肉內,風乾後,上桌前再半煎半炸,吃將上來酥脆帶咬勁,鹹香帶著魚皮的鮮味,非常非常非常的特別,不管是味道還是口感。 天香樓 天香樓2025 首屆《臺北米其林指南》結果,早前剛剛公布,台北有十七家餐廳獲得一星,供應杭州菜的「天香樓」是其中一家。
- 改裝的設計以杭州西湖為概念,將「西湖十景」融入餐廳中,像是綠色地毯顏色分為深淺,代表西湖的深淺處。
- 這個在許多食譜中被描述為「超簡單」、「零廚藝」的料理,其實有許多讓美味更上層樓的製作秘訣。
- 餐廳還有書法老師,以瘦金體現場揮毫的菜單及寫上客人名字的紀念菜單(需訂精緻套餐),以前老聽宋徽宗的瘦金體,原來寫出來這麼秀氣這麼好看。
- 用帶皮的豬五花肉,加上花雕酒、醬油與調味料後,密封於陶罐燜煮好幾個小時,達到軟爛入味。
- 秋天是品嚐螃蟹的季節,秋蟹中又以大閘蟹最為嬌貴,是老饕們舌尖上的最愛。
秋天是品嚐螃蟹的季節,秋蟹中又以大閘蟹最為嬌貴,是老饕們舌尖上的最愛。 在台北市若想品嚐大閘蟹,「台北亞都麗緻飯店天香樓」乃是首選,連年獲得「米其林1星」的榮耀。 天香樓的荷風雋品蟹宴套餐,一個人吃算是吃的非常飽啦,特別是最後的東坡肉還配了一碗飯。 雖說3800元要價不斐,但每人有一隻5兩以上的大閘蟹,再加上一次可以享用到天香樓好幾道招牌菜,也算是值得嘗試。 天香樓的大閘蟹粉花膠羹,除了大量的蟹粉外,還加入了花膠這種昂貴食材,喝一口滿嘴裡都是螃蟹的香味,不過才剛吃完整隻蟹,要是覺得有些膩口,可以搭配剛剛的紹興酒。
天香樓: 天香樓
雪蛤本身是沒甚麼味道啦,不知道甚麼是雪蛤的可以點這邊。 根據服務人員表示,這是天香樓的招牌菜,幾乎可以算是天香樓最著名的菜色。 用帶皮的豬五花肉,加上花雕酒、醬油與調味料後,密封於陶罐燜煮好幾個小時,達到軟爛入味。 一樣式天香樓著名的功夫菜,特別點來嘗嘗,這個杭式燻魚需要先經過醃製,醬燒,然後再去炸,並且沒有魚刺,吃起來偏甜,小朋友也可以吃。 天香樓 亞都麗緻天香樓的荷風雋品蟹宴套餐,每人有一隻5兩以上的大閘蟹,再加上一次可以一網打盡天香樓好幾道招牌菜,包括天香樓鎮店的花雕罐香東坡肉,雖說每人要價3800元,但仍是值得嘗試的體驗。 不知道來過天香樓的朋友,是不是知道天香樓的裝潢中暗藏著著名的杭州西湖八景?
「天香樓」菜色多樣、做工精緻、滋味鮮美,加上重視「以茶入菜」以及「餐茶搭配」,確實是間很用心的中餐廳,請書法家現場書寫菜單讓客人帶回家做紀念品也非常棒。 得到「米其林1星」實至名歸,雖然價錢稍高,但絕對值得一嚐。 堅持蟹膏肥美時,才是天香樓秋蟹宴開賣的時機,每隻重達5兩以上的女山湖蟹,無膏黃包退換!
天香樓: 全台唯一米其林杭州料理「天香樓」2022全新菜單!釀筋衣、蟹釀橙、東坡脯…再現宋代雅致飲食文化
這裝潢對於去過杭州四次的我來說,真是佩服的無體投地,驚嘆連連。 如門口的「柳浪聞鶯」(兩張照片左側),又如「南屏晚鐘」(第一張照片右側),其他六景就待看倌親自到天香樓尋找。 天香樓從2018年米其林登台後便連續五年奪得米其林一星的殊榮,今年總共擁有219間各式客房亞都麗緻再靠「法式料理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奪得第二顆星,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來嚐嚐。 當您持續瀏覽本站時,說明您已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 天香樓 來評估與蒐集訊息,提升用戶體驗,以便能根據您喜歡的內容來為您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這款由江浙經典年菜轉變而來的菜色,不僅美味,也能做成適合攜帶的春捲,野餐、騎自行車、健行時帶上,美味又滿足。 天香樓 螃蟹性寒,吃完大閘蟹後會送上一杯薑茶,還有楊主廚特別勾對調製的紹興酒,喝了身子會暖起來。
天香樓: 天香樓亞都麗緻 – 3800元大閘蟹荷風雋品蟹宴套餐 (內有菜單) #米其林一星杭州菜 #花雕罐香東坡肉
今年台北天香樓,以12道菜餚書寫宋代豪華宴席,結合展演《大觀茶論》7湯點茶法,完全呈現宋朝茶宴的繁華。 食物與裝潢相映成趣,完美呈現出杭州菜重手工的特點,宋嫂魚羹、天香東坡肉、龍井蝦仁均非常出色。 主廚亦會選用在地食材,創造出別具特色的獨門菜,例如糅合經典菜色火朣神仙鴨和魚丸湯特色的神仙鴨魚丸湯。
天香樓: 天香樓 米其林一星
羊肉在飲食記載中扮演著富華榮美的角色,歷史上宋仁宗「思食燒羊」的記載、蘇軾傳世的文章中對羊脊骨滋味念念不忘。 天香樓2025 天香樓2025 選用嵌著均勻油花的帶皮羊腿肉,切片後,以碎蔥、薑、酒、鹽去腥提味,透過浸泡手法軟化肉質,口感軟糯的盞蒸羊,藉由陳皮的去油解燥,呈現順口的豐美肉香,呈現羊肉鮮美柔嫩的本質,最後以與「盞」為概念的容器盛裝,復刻宋人宴飲饗宴。 例如這次推出的全新菜單便是透過反覆研讀《山家清供》、《中饋錄》中的飲食細節,從文本脈絡、挑選菜品、試做、改良、豐富現有名餚,呈現一道道清甜醇美的料理於饕客面前。 天香樓的核桃糊香濃有層次,旁邊那個白色像果凍的東西就是雪蛤,服務人員建議可以先單獨嘗一口雪蛤,之後把它倒入核桃糊中一起享用,可以增加芝麻糊的口感跟層次。
天香樓: KLOOK 台北優惠
龍井蝦仁是「杭幫菜」的名菜,以龍井茶香烘拖蝦仁的鮮脆。 這些蝦仁都是當天早上現剝,使用兩種不同的河蝦,將蝦仁裹上蛋白及太白粉,再配上龍井茶,滋味清香、口感爽脆,看似簡單卻很不容易做,是「天香樓」不可錯過的一道招牌好菜。 天香樓2025 最後再以起源於北宋京城內經常食用的宮餅——菊花酥餅,帶來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四重享受,內含香鬆軟糯的濃郁芋頭或清甜綿密的細緻綠豆黃,外貌清雅似菊,油酥、油皮層層堆疊的鬆香與綿糯內餡口感交織,與質樸麵粉香氣融合為典雅滋味縈繞舌尖,久久不散。 天香樓2025 繁複的作工、簡單的味道,顯出食材挑選的講究、低調內斂的煮食功夫,一如友誼的積累,綿長悠遠而日常,細緻而美好。 宋代以前食蟹佐橙已蔚為風潮,橙黃與正肥的蟹紫相映,可窺見彼時即知以酸中帶甜的滋味平衡蟹的膏滿黃飽。
天香樓: 天香樓 菜色
「天香樓」不但將茶入菜,也重視餐茶搭配,客人可以單點茶品,也有整套的餐茶搭配(Tea Paring,如同西餐的 Wine Paring)。 天香樓 台北「天香樓」的行政主廚楊光宗師傅(宗哥)擅長「杭幫菜」(杭州菜),為人相當謙和,他還對茶葉及酒有深厚的認識,以茶入菜是他的拿手絕活。 自古以來宴請友人,自是海味齊上、山珍盡出,賓主盡歡。 詩人蘇東坡所創作的經典美味,嚴選活菌豬的帶皮五花肉以紹興酒、醬油、蔥、薑和糖調味,封於砂罐內以文火燜煮數小時,開蓋時撲鼻而來的紹興酒香,打造聞名海內外的天香樓經典杭菜。
天香樓: ■ 杭州料理の美
使杭州料理發展為中國富裕生活代表的精緻飲食。 天香樓的筋肚捲腱子是牛肚包裹牛筋和牛腱的功夫菜,使用紹興酒與特製滷包,手工綑綁後再經過長時間滷製,製作費時,吃起來入味,並且牛肚牛筋和牛腱不同的彈性與口感一起,滿特別的一道功夫菜。 天香樓2025 最後佐茶的茶點是菊花酥及白玉酒釀浮圓子;前者吃起來有一點像在雲南嚐到的鮮花餅,餅皮很是油酥,裡面是不甜不膩的蓮蓉。 後者是酒釀湯圓的滋味特別的是在調味間加入香蕉圓潤了酒釀的酸勁,那橙肉猜想是挖空橙盅的果肉。
天香樓: 天香樓 菜單 1680元無限享用
改裝的設計以杭州西湖為概念,將「西湖十景」融入餐廳中,像是綠色地毯顏色分為深淺,代表西湖的深淺處。 天香樓 牆上裝飾書法家的作品,展現西湖文人雅士的丰采。 「香港天香樓」可說是全香港第一間賣大閘蟹的餐廳,帶動香港人吃大閘蟹的風潮。
餶飿是宋代著名的餶飿料理,類似我們常吃的餛飩,麵皮同為肉餡及蝦仁,口感滑順、味道鮮甜。 天香樓2025 無論吃元宵或湯圓,取的都是其團圓與完滿的吉祥意涵。 在台北與台中的米其林推薦餐廳中,就有不少可以吃到美味元宵或是湯圓的店家。 想吃酥脆的炸元宵,或是溫暖甜美的酒釀湯圓,或是飽滿的客家鹹湯圓,都能找到好選擇。
大閘蟹粉蟹釀橙,逗趣的擺盤,像是海浪拍打後沙灘上覓食的小螃蟹,櫬托起的蟹釀橙是南宋宮廷菜,因蟹、橙是同一季節,橙子成熟時,恰好也到了品蟹的季節,因此宋朝人吃蟹常常搭配橙,便是此道料理設計的理念。 天香樓2025 餐廳還有書法老師,以瘦金體現場揮毫的菜單及寫上客人名字的紀念菜單(需訂精緻套餐),以前老聽宋徽宗的瘦金體,原來寫出來這麼秀氣這麼好看。 這個在許多食譜中被描述為「超簡單」、「零廚藝」的料理,其實有許多讓美味更上層樓的製作秘訣。 以「杭式花雕醉雞」為招牌前菜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天香樓主廚楊光宗,以及以「紹興醉雞」為「鎮店之寶」之一、屹立一甲子的台中必比登推介沁園春主廚翁志長,和我們分享箇中秘訣。 名菜杭州魚丸是將草魚去骨、打泥、過篩、手打,很不好做。
天香樓: 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寒舍食譜-2020米其林推薦餐廳(內有菜單)
例如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就是代表作之一,他在書中推廣山野人家待客用的清淡時蔬所展現不同於大魚大肉的飲食新風貌,也展現了宋代追求「清雅」二字的生活美學思想。
天香樓: 米其林評審員推薦香港必吃叉燒
今年推出的《明蟹秋江宴》套餐含一隻白灼大閘蟹。 以薑、陳皮、花雕酒滾水煮蟹,搭配特製薑茶以及天香樓秘傳精釀,佐秋蟹飲用暖心頭,更延續天香樓開創開蓋無膏黃包退換的傳統,是承諾品質的保證。 廚藝團隊手工剔淨近千隻大閘蟹,製成豐富的蟹料理如前菜《香柚鮮蟹》,搭配柚香清涼開胃、以細緻的蟹肉絲和花膠融合而成的《海鮮蟹肉花膠羹》,口感滑順,富有層次感。 細緻入微的《蟹粉鮮貝芙蓉盅》,飄香四溢的蟹粉滋味,製作過程將蟹肉絲絲剝下,與特級上湯與花膠等美味元素相融,口感清…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台北亞都麗緻的天香樓,源自杭州湖畔以杭幫菜引領風騷的三十年老餐館天香樓。 2019年重新開幕時,耙梳歷史脈絡,軟體以南宋首都杭州為藍圖,以文人四藝「點茶」、「掛畫」、「插花」、「焚香」為主軸,重現宋代文化藝術復興,復刻典籍經典名菜。
原來,魚羹可以如此清爽不膩口,而且這麼鮮這麼好喝,是我以前誤會了杭州名菜宋嫂魚羹。 原來,只是我以前沒有嚐過好吃的鮑魚汁與鵝掌汁。 原來,有一種飯界於炒飯和炊飯間叫「粳炊飯」,讓我在九分飽的狀態,仍以光速扒完整盤。 原來,宋徽宗不止會寫書法,還很懂喝茶《大觀茶論》7湯點茶法。 總之,「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天香樓」傳承自正宗杭幫菜,更專精於大閘蟹料理,與市面上的江浙菜館有明顯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