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便有一名女士誤信投資貼文並按下連結,進了了一個名為「KKR 環球財經交流群-68群」的群組,群內的「客戶服務員」游說她下載虛假投資App,最終損失超過600萬元。 中心指,騙徒除了假冒學校職員或老師外,亦會假冒公私營機構職員致電或發信息給商家要求墊付貨款代訂。 公眾不應單憑騙徒提供的電話號碼便相信其身分,應該在公眾網頁向相關機構查證,並留意銀行的「可用餘額」是否有該筆款項。 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指,近日接到不同公私營機構報案,指收到自稱學校職員或老師的騙徒來電,訛稱需要訂購大量食物及用品。 騙徒為了減低賣家疑心,經銀行入票機將空頭或無效支票存入賣家帳戶,進行假轉帳。
- 政府亦提醒市民,最遲須在今年10月31日或之前符合累積「合資格消費」要求。
- 已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可透過指定網站 按此 查詢其已登記用作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資料。
- 使用八達通的市民如已遺失/退回已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或有關八達通卡已失效,可 按此 透過指定網站更改其登記紀錄,以另一張八達通卡領取2023年消費券計劃發放的第一期消費券。
- 公眾不應單憑騙徒提供的電話號碼便相信其身分,應該在公眾網頁向相關機構查證,並留意銀行的「可用餘額」是否有該筆款項。
- 亦有讀者將尾期1,000元無法領取的原因,歸咎於八達通公司不願派發消費券,將市民本應取得的金額「袋住先」,甚至質疑挪用收息。
- 消費券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舖,例如零售店、街市攤檔、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店、餐廳、快餐店、咖啡店、娛樂設施、美容院、公共交通、的士、停車場等。
運輸署指,有短訊冒充「HKeToll」名稱發出,並附有超連結至偽冒網站(GOV.eTollHK.xyz),企圖欺騙收件人付款及騙取其車牌號碼及信用卡資料。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由於八達通卡有儲值限額(現時一般為3,000元),市民可因應其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在領取期限(2023年9月30日)前多於一次拍卡領取已發放的第一期消費券。 公共消費、政府收費、教育開支等類別,即包括公立醫院、郵政局、政府隧道、停車咪錶、罰款等,並不適用於消費券。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消費券查閱
及後兩人發現其銀行戶口在不知情下被轉走1.2萬元及9,000元。 有關市民可在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消費券在2023年4月16日發放後,以其用作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經指定渠道(按此)拍卡領取。 市民的「合資格消費」(按此)累積總額在指定日期之前不少於3,000元或1,500元,如同時符合2023年消費券計劃的資格準則(有關資格準則會於稍後公布),便可在2023年7月16日開始按下列時間表獲發第二期2,000元或1,000元消費券。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政府已向逾200萬合資格市民發出短訊通知,提醒他們可於6月16日起拍卡領取第二期1000元消費券。 未使用完消費券的市民可繼續於6月至10月內累積總額不少於4000元的「合資格消費」,便可在達標後下一個月16日拍卡領取第二期1000元消費券。 合資格登記人在上述指定渠道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後,消費券會以儲值額形式存入有關八達通卡內。
- 我們先在4月16日利用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登記資料,向合資格市民發放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消費券,餘額會在7月16日開始向符合2023年消費券計劃資格準則(有關資格準則會於稍後公布)的合資格市民發放。
- 透過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大約二百萬人未能如期於上周四(16日)領取第一階段的一千元餘額,八達通Facebook專頁上留言近四百條信息,幾乎全是市民求助。
- 而最後期限為10月31日,即屆時仍然未能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11月16日便不能領取,該1,000元則將「送返」政府處理。
- 請注意,市民必須使用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同一款儲值支付工具收取2023年消費券計劃的第一期消費券,不能在此階段轉換儲值支付工具,而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不可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登記作領取消費券之用。
金管局及八達通公司今日(21)分別指出,網上再出現假冒八達通卡公司發出的欺詐短訊,內附連結讓市民點擊至未經授權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要求客戶輸入手機號碼、驗證碼及其他個人資料。 金管局並提醒市民,若曾向有關網站、流動應用程式或短訊,提供個人或戶口資料,或進行任何交易,應向警方報案。 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會透過應用程式推送通知(合資格登記人需已啟用應用程式內的推送通知功能)/手機短訊/電郵,提醒合資格登記人消費券已發放到其帳戶內。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有市民使用Android手機登入毒App購物,結果被盜取銀行存款。 警方facebook守網者表示毒App最近以「嘉壹百貨」名稱出現。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領取消費券
假app誘騙顧客輸入銀行登入名稱、密碼及理財PIN碼,騙徒其後登入銀行其戶口轉走存款。 明愛醫院收到市民通知,指收到以錄音形式發出聲稱來自明愛醫院的電話,要求他按指示提供個人資料領取文件,院方已就事件向警方報案。 消費券會按特定的時間表發放到合資格登記人(包括現有及新登記人)指定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按此查閱消費券發放時間表)。 請注意,市民必須使用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同一款儲值支付工具收取2023年消費券計劃的第一期消費券,不能在此階段轉換儲值支付工具,而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不可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登記作領取消費券之用。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市民可繼續透過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下提供的方法查詢消費券的發放、領取及使用紀錄,詳情請按此。 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推行2023年消費券計劃,向合資格市民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或2,500元的消費券。
有熱心市民在網上「教路」說,未能領取1000元的市民,可以到八達通網頁檢查消費額。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網民「Emily Tong」表示,自己曾遇到明明八達通卡已經變負數,仍無法領取的問題,但只要下載八達通app,然後在上面查詢還欠多少錢才夠合資格消費的4000元,再增值「差價」到八達通消費,只要在本月底前用完,下月16號就可以正常領取消費券餘額。 2023年消費券計劃消費券的發放、領取(只適用於八達通卡)和使用方法,以及適用範圍等與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安排一樣。 不少市民自覺已合格地用夠之前$4,000卻然無法領取尾期,甚至以為已失去領取尾期資格。 下文將逐一解釋各種「合資格消費」洐生的疑惑,查清做足每一步以於下月16日領回最後的1,000元。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消費券詳情及領取
中銀香港解釋,近日市面上發現有騙徒以不同藉口欺騙用戶於其流動裝置安裝附有惡意軟件(Malware)的手機應用程式,取得客戶網上銀行登入資料,新規定為保障客戶利益,該行提別提醒用戶切勿用Jailbreak(越獄)或Root機等手法改裝流動裝置。 在消費券發放當日,你可於收到政府的短訊通知後,使用已登記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透過不同途徑以八達通拍卡領取或以手機八達通於八達通App一按即取。 該公司建議市民,可在八達通服務站、八達通網站,或在八達通App加入已登記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查閱其「合資格消費」的交易紀錄。 已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可透過指定網站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按此 查詢其已登記用作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資料。
你可於由政府發出的確認短訊查閱登記參考編號,如你的參考編號是RTAQWERTYQAAM97,請輸入最後的8個字TYQAAM97。 透過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大約二百萬人未能如期於上周四(16日)領取第一階段的一千元餘額,八達通Facebook專頁上留言近四百條信息,幾乎全是市民求助。 圖:(左)消費券尾數一千元日前已開始發放,市民紛紛到港鐵站拍卡領取。 (右)曾報失八達通讀者向《大公報》反映,「合資格消費」已滿4000元,但仍無法領取1000元餘額。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八達通
警方觀塘警區拘捕一名「彈票黨」成員,37歲被捕男子在社交平台,經一個「搵快錢」廣告被詐騙集團招攬,多次透過銀行匯入與交易不相符金額的空頭支票,試圖欺騙賣家寄貨。 警方facebook守網者發文指出,港人熱衷炒股,騙徒便看中股民心態,在社交平台假扮名人、財經分析師、藝人發出投資貼士帖文,引人入局後便叫股民安裝投資App,轉帳款項作投資本金,結果股民無法提取款項。 警方短短一星期內,便接獲逾150宗網上投資騙案,合共損失高達1.1億元,包括八旬婦人被騙走逾300萬元。 換言之,在10月31日前最後限期前,只要每個月最後1日,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便可於下個月的16日領取尾期1,000元。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至於上述的機制,亦於接下來第二階段再度出現,即選用八達通的市民,領取尾期前,同樣需要消費滿4,000元。 警隊網絡安全罪案調查科的facebook專頁「守網者」在11月1日發帖,過去一週,警方接報超過110宗網上投資騙案,總共損失金額逾$1億元。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消費券2023︱八達通負錢都拎唔到?一文睇清要點先符合資格取尾期2000蚊
打開手機睇facebook,充斥不少假專頁,「六叔」、「青姐」、「沈大師」、「十優港姐」、「女明星」,齊齊教你「投資必勝法」;就連不少高官名人都被挪用身份,成為了廣告主角,「失去了一切」、「證實了這個消息」、「他不知道正在錄影」。 現凡於2023 年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30 日期間,於指定商戶購買 49″ Odyssey G9 曲面電競顯示器即送以下禮遇。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消費券計劃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以八達通領消費券的市民,如在5月31日或之前已累積滿「合資格消費」4000元,今日(16日)起可領取1000元消費券,惟多名市民一早到便利店領取消費券尾數不成功,一度鬧爆八達通社交專頁。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八達通表示,發現主要原因為部分市民「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並未達標。 以八達通領消費券的市民,如在5月31日或之前已累積滿「合資格消費」4000元,今日(16日)起可領取1000元消費券,惟多名市民一早到便利店領取消費券尾數不成功,一度鬧爆八達通社交專頁。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八達通早前已解釋,分開3次派發消費券,為政府制定的機制,強調所有消費券的金額,包括最後的1,000元,必須在市民符合領取資格後,政府才按期交給八達通公司,再可派發給市民,因此不存在「袋住先」的說法。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消費券的發放、領取及使用
八達通公司表示,第二期消費券開始領取後,市民的各類型查詢比平常多,至今已處理逾千宗不同類型的查詢,當中包括未能領取第二期1000元消費券的查詢。 而未能領取的主要原因是「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並未達標,又或其消費包含了非「合資格消費」項目(詳見表)。 使用八達通的市民如已遺失/退回已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八達通卡或有關八達通卡已失效,可 按此 透過指定網站更改其登記紀錄,以另一張八達通卡領取2023年消費券計劃發放的第一期消費券。 中國銀行(香港)公布,已暫停個人及企業手機銀行在Android裝置的螢幕截圖及錄影功能,直至另行通知。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八達通服務站
我們先在4月16日利用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登記資料,向合資格市民發放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消費券,餘額會在7月16日開始向符合2023年消費券計劃資格準則(有關資格準則會於稍後公布)的合資格市民發放。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相信有不少市民為了區分開日常使用的八達通卡儲值額與消費券,會特地申請新卡領消費券。 不過要留意,即使消費券金額花光,市民仍可再次到便利店、港鐵站等地點充值,只要消費符合資格,累積滿4,000元,便可領取尾期1,000元,不存在「失去」的說法。 消費券尾期2,000元昨日(16日)起發放,有市民取得後已經立即使用,購物或吃飯,但政府日前亦表示,有100萬市民需待下月才能領取,相信仍有不少以八達通取消費券的市民、長者表示,不知為何未能取得尾期2,000元。 八達通提醒,市民可繼續於6月至10月內累積總額不少於4000元的「合資格消費」,便可在達標後下一個月16日拍卡領取尾數1000元消費券。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手機八達通
其中兩名男受害人早前在社交平台看到平售燒乳豬的贊助貼文,經WhatsApp與賣方查詢訂購。 賣方隨即提供連結要求二人先下載毒app「嘉壹百貨」,並在App內搜尋貨品及支付運費25元。 他們不虞有詐,經App展示的虛假銀行登入頁面,輸入銀行登入名稱、密碼及理財PIN碼。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八達通App
7月16日起發放的消費券領取期限均為2024年6月30日,如市民未有在期限前領取已發放的消費券總額,將被視作放棄有關消費券餘額。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由於八達通卡有儲值限額(現時一般為3,000元),如果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已達儲值限額,市民可以先使用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當其低於儲值限額時再拍卡領取已發放但未領取的消費券金額(包括過去消費券計劃下發放的消費券,如適用[註2])。 市民可因應其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在領取期限前分開多次拍卡領取每期發放的消費券。 一般來說,已成功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會在2023年4月16日透過其已登記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直接獲發消費券。 有關市民亦會在消費券發放當日收到手機短訊或應用程式推送通知。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查詢消費券領取及消費紀錄
有關市民會在2023年4月16日透過其用作登記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收到第一期3,000元或1,500元消費券,有關消費券的有效期至2023年10月31日。 有關登記人如符合2023年消費券計劃的資格準則(有關資格準則會於稍後公布),會在2023年7月16日收到第二期2,000元或1,000元消費券,第二期消費券的有效期至2024年2月29日。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政府早前曾公布,約100萬名使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市民,由於6月30日或之前合資格消費未滿3000元,而未能第一時間領取尾數。 最後一個截數日10月31日或之前,若達到「合資格消費」滿3000元,則可於在11月16日起領取尾期消費券。 八達通指,今日已處理逾千宗不同類型查詢,當中包括未能領取消費券尾數。 八達通公司發現,有部分市民的累積消費中涵蓋非「合資格消費」項目,如其他公共機構包括政府醫院、郵政局的消費,或在政府隧道及停車咪錶等政府收費。
騙案無休止,幾乎每日都會收到詐騙來電,「入境處最後一次通知」、「消費券提醒你」、「順豐多次未能聯絡你」、「大灣區地產有樓盤介紹」,即使cut完線,但轉頭又響過不停。 【點新聞報道】消費券計劃接近尾聲,使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的用戶須留意,尾期消費券攞咗未? 若今年10月31日截數日符合消費條件,則可於明日(11月16日)起領取2000元尾數。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根據市民在社交平台上的評論總結,未能領取消費券1000元「尾數」的市民,大多數是明明已經花完4000元,但仍無法領取,以及不知道自己的消費是否屬於「合資格消費」。 市民可致電消費券計劃熱線185000以郵寄、電郵或傳真方式索取「更改登記資料申請表格」,並將填妥及已簽署的表格,連同有效的香港身分證複本,郵寄至「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5000號 消費券計劃秘書處」。 由於八達通無法區分消費券與儲值額,因此卡內的金額不受限制,市民可自由使用,在不適用的商戶或服務付款。
當中最高單一受騙款項超過910萬元港幣,自稱銀行數字資產高級分析師的騙徒在網上以租樓名義,接觸一名80歲女退休人士,取得信任後要求受害人匯款,得手後卻不知所終。 若10月31日截數日或之前符合消費資格,最快便可在11月16日領取尾期,否則需要延至12月16日才可領取。 消費券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舖,例如零售店、街市攤檔、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店、餐廳、快餐店、咖啡店、娛樂設施、美容院、公共交通、的士、停車場等。 如有疑問,可瀏覽八達通網頁或致電其熱線查詢(按此查詢八達通聯絡方法)。
註2:2023年消費券計劃下在4月16日透過八達通卡獲發放的第一期消費券的領取期限為2023年9月30日。 只要在6月30日前,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便可在7月16日再領取。 而最後期限為10月31日,即屆時仍然未能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11月16日便不能領取,該1,000元則將「送返」政府處理。 亦有讀者將尾期1,000元無法領取的原因,歸咎於八達通公司不願派發消費券,將市民本應取得的金額「袋住先」,甚至質疑挪用收息。 有讀者留言指,其八達通卡內的消費券已花光,但經查詢後,發現合資格消費未達4,000元,認為已失去領取尾期的資格。
有讀者留言指,平日只用作搭車買餸,認為合資格消費已滿4,000元,甚至有讀者的八達通卡已負錢,不解系統為何顯示不合資格。 佯稱透過手機按掣就可賺取佣金的「刷單騙案」套路,至今仍然有人中招。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CyberDefender 守網者最新上載《刷單受害人.中伏七部曲》,提示「搵錢之餘都要識睇路」。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 香港文匯網
政府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添馬台」今日(17日)發帖,建議市民需留意關鍵日期和累積「合資格消費」總額,若此前累積「合資格消費」總額未達3,000元,需在今個月底前達到要求,翌月16日就會獲發第二期消費券,如此類推。 政府亦提醒市民,最遲須在今年10月31日或之前符合累積「合資格消費」要求。 八達通負數消費券2025 八達通公司強調,這些網站與該公司無任何關係,並已通知香港金融管理局。 八達通重申,絕對不會透過短訊或其中所載的超連結,要求客戶核實個人或賬戶資料。 社交媒體冒起兩個聲稱出售「香肉」的專頁,警方接獲漁農自然護理署轉介,經初步調查,懷疑有騙徒開設社交專頁,藉出售「香肉」之名要求顧客轉賬繳付訂金,或傳送連結誘使顧客下載懷疑虛假手機應用程式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