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水泉澳公屋地盤開始動工,在2014年至2016年分4期落成,提供約11,000個單位,供30,000人提供居住。 另外,也會建造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塔,連接毗鄰的博康邨[9]。 水泉澳邨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及獅子山郊野公園之間, 邨內共設有9條行人天橋及6個升降機塔和10組扶手電梯。 它們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行人網絡系統 ,貫通全邨 ,邨民在邨內和邨外往返都甚為便捷 。 由屋邨西面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更有多條行山徑,包括麥理浩徑、衞奕信徑、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及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可供行山人士選擇,更可接觸知名的獅子山和望夫石。 水泉澳一帶為熱門行山路徑,以奇形怪石著稱,包括飛來石及裂石(試劍石)等,在山上亦可俯瞰沙田市全景。
雖然看起來不矮,行起來比看起來輕鬆,惟先要經過一個攀爬位,不要盡信繩子,用雙腿借力不太困難就通過到。 根據資料,2021年1月20日下午水泉澳邨、插桅杆村、插桅杆新村及多石村對上山頭一帶都被山火波及,事隔近一個月仍是滿山灰燼,接近沒有生機。 沙田圍站沿水泉澳街上,轉入博泉街左轉沿博泉徑(GPS顯示行錯路,轉入博泉徑才對)。
水泉澳山: 香港巴士大典
起初間中有陽光,不消一會,天色有變,春季天氣的確難掌握。 水泉澳山 雨水「話嚟就嚟」,幸好在中途的十二笏村公廁,接上衛奕信徑有間士多可遮風擋雨,一陣幸福感油然而生。 水泉澳山 之前曾介紹沙田坳往蝌蚪坪,今次再推介鄰近沙田的行山路線,連走水泉澳和饅頭墩,有興趣更可登上慈雲山。
其後更有人到儲水池中提取山水,而大媽亦是旁若無人,繼續浸浴,行為令人側目。 沙田水泉澳邨的後山,是山友往來慈雲山行山路線的熱點之一。 近日網絡上就瘋傳多張相片,拍到有大媽竟全裸在水泉澳後山的山澗中浸浴,其行為令人側目。
水泉澳山: 水泉澳 (上) 總站
水泉澳標高372米,其北坡危立一塊鵝卵狀的大石,名「飛來石」。 水泉澳山2025 水泉澳山 俯瞰慈雲山一帶
- 走過水泉澳南脊一段較清晰的路徑反,上引的山徑又再茂密起來。
- 水泉澳(Shui Chuen O)位於新界沙田區東南面,馬鞍山郊野公園和獅子山郊野公園之間地段,原指多石村後方標高372米的山峯(英文名稱為「Sugar Loaf Peak」)。
- 各座樓宇依山而建,與沙田新市鎮已發展區域有一定距離,居民對公共交通服務非常依賴。
- 在此留意山邊地上的「慈正邨」指示,循細小的山徑緩降,在分支右轉續下走。
- 但大家行經時,要保護環境,切勿污染水源,而行山時亦要注意個人安全。
部分路段甚斜,浮沙碎石頗滑,需以行山杖或靠兩旁植物扶助。 一口氣上山,途中無舒坦休息位置,接近山頂時更驚見繩索! 原來是有心人放了一條廢棄車胎於一大石下讓遊人借力踏上,再加繩索借力,是全程最難的位置。
水泉澳山: 路線資料
大老山上有飛鵝山道,輕鬆漫步可賞雲海、影日落,上落方便,可謂都市人「速食」熱點。 水泉澳山2025 如果往南方走可以到達饅頭墩,而我們選擇向北落山,留意途中有多條隱徑,而馬毛草又長得甚高,很容易會偏離路胚,而有小部分路段都比較斜,必須小心。 商場於2016年2月開始對外開放,截至2016年6月中,已有多間商舖開業,包括惠康超級市場、日本城、大快活、兩間雜貨店,以及玩具店、藥房、酒樓等。 第2期共有5幢住宅大樓,樓高26至31層,分別名為城泉樓、河泉樓、明泉樓、月泉樓及映泉樓,合共提供3459個單位。 住宅大樓分別名為清泉樓、朗泉樓、欣泉樓、喜泉樓及樂泉樓,樓高25至31層,合共提供3039個單位(當中47伙列入2013/14年度公務員公屋配額,優先派予基層公務員)。
由於位處屋邨中央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尚未建成,所以暫時以博泉街水泉澳邨欣泉樓外作臨時總站;及至8月24日總站正式啟用,九巴將該線總站搬遷至位於水泉澳廣場北翼的水泉澳公共運輸交匯處。 近年公屋輪候冊內輪候人數屢創新高,公屋供應卻未能追上增長。 由於當時居屋設計工作將近完成,顧問合約已告批出,勘探工作亦已展開,房委會因而白白損失七千萬元[6];而第52區土地,此後繼續閒置達十年之久。 水泉澳邨屬高密度大型屋邨,提供11,123個出租公屋單位,可容納人口達28,500人[1],不論規模抑或人口,皆是同區屋邨之冠。 各座樓宇依山而建,與沙田新市鎮已發展區域有一定距離,居民對公共交通服務非常依賴。 運輸署同時制定了6條巴士路線服務本邨,其中過海隧巴682B線早於2014年1月投入服務,但只是以附近的博康邨博泰樓作臨時起點,直至上述巴士總站完工,才會延伸至該處。
水泉澳山: 水泉澳山 x 慈雲山 風光明媚走一回【晴報】
水泉澳(Shui Chuen O)位於新界沙田區東南面,馬鞍山郊野公園和獅子山郊野公園之間地段,原指多石村後方標高372米的山峯(英文名稱為「Sugar Loaf Peak」)。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水泉澳山2025 由沙田圍站起步,循水泉澳坳街上行再轉乘升降機至水泉澳邨廣場(乘撘巴士至水泉澳邨起步亦可)。 沿博泉街上走,接左方的博泉徑,在道徑盡頭轉接水務署的水泥路,在右方的第二個登山口上攀(第一個登山口的路向不明),經過一些水泥梯級後,在分支處左走,接較清晰的山徑,至分岔口右走 (左方山徑應通往溪澗)。 此後的路段較茂密,行走數步後又遇上分岔口,繼續直行上攀(左右兩方的水泥徑均通往山墳),沿浮滑的崎嶇山徑上行至飛來石。
水泉澳山: 樓宇
2014年12月,長遠房屋策略正研究將整幢出售新落成的公屋樓宇,並通過當時擬定的綠表置居計劃,全部售予綠表公屋家庭[17];到最後房委會委員認為水泉澳邨建築中之樓宇,並不適合作該計劃的屋苑,成為首個被否決的「綠置居」屋苑選址。 水泉澳邨(英語:Shui Chuen O Estate)[1]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水泉澳(沙田第52區),為沙田區最大規模的公共屋邨。 2015年4月28日投入服務,暫以博泉街水泉澳邨欣泉樓外之路旁停車灣為總站;至8月24日,總站遷入當日啟用的水泉澳公共運輸交匯處。 事實上,多石街長時間暢通無阻,水泉坳街則水泄不通,在繁忙時間不時出現長長車龍。
水泉澳山: 路線數目
沙田水泉澳邨是去年才完全落成的新屋邨,旁邊便是水泉澳山。 邨內色彩繽紛,商場舒適;然而登水泉澳山的路卻一點也不舒適,近半路段是陡峭的浮沙碎石路,更有攀爬位置,令人卻步。 登頂後可前顧群山、後瞰沙田;其後逐登饅頭墩,接上「真•慈雲山」,俯瞰九龍。 是次路綫景物豐富,全程約6.3公里,不算長,但路況較難走,較耗體力,適合有經驗行山者。 商場名為水泉澳廣場,樓高3層,設有58個商舖及1個街市,總商用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商場內設有多個園景平台,提供綠化空間,並可以連接其他樓宇;而在欣泉樓對出也有一個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商舖[20]。 連接博康邨的行人天橋在2017年7月對外開放,全長70米,是香港公共屋邨中跨度最大的行人天橋,並成為邨內的地標[19]。
水泉澳山: 單位地台質量問題
想節省體力的可以坐巴士在水泉澳邨起步,約節省15分鐘。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隨著邨內居民數量與日俱增,巴士班次卻不足以應付需求,導致早上候車上班的人龍愈來愈長,不少居民擔心情況會持續惡化。 水泉澳頂上的視野不俗,可遠及船灣淡水湖、大帽山、針山、草山、馬鞍山和黃牛山等山峰,更不失為觀賞慈雲山及大老山的好地點。 由此左走(右方水泥徑通往茅笪村),經觀坪路走至沙田坳道(麥理浩徑第五段)。 在此留意山邊地上的「慈正邨」指示,循細小的山徑緩降,在分支右轉續下走。
水泉澳山: 慈觀古道 水泉澳 饅頭墩
2000年,政府決定在52區內一幅2.5公頃土地興建環保居屋,擬在2004年或以前推出第52區的房屋單位;並於完成提供2500個單位以供8000人居住[12]。 房委會亦為此舉辦名為「公共房屋新紀元-水泉澳建築設計比賽」徵集設計,興建具特色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 由葉福全建築工程師樓夥拍Heerim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的設計勝出[13][14],而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是其中一間參賽機構[15];而勝出的原因是設計意念創新,既能克服地盤的限制,亦能盡量發揮地理上的優勢[12]。 但政府於2002年宣佈停售居屋,接近完成設計及勘探的水泉澳建屋計劃被迫腰斬。 當時曾經考慮把原來的居屋項目改作為小型出租公屋單位,但因興建出租公屋未能符合該區發展密度及不符合成本效益,地皮最終交回政府。 同時,立法會亦一併通過水泉澳及新九肚的平整工程,並於2003年動工。
水泉澳山: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令人驚喜的是,該屋邨除了為三萬名居民帶來安居之所,同時亦為他們提供了一處舒展身心的好去處。 2011年,水泉澳公屋地盤開始動工,合共興建18座樓宇,沿用2000年得獎之非標準設計大廈(Y字型)樓宇核心設計為主、以及非標準設計大廈(X字型)樓宇核心設計為輔(但不會沿用單位設計),在屋邨範圍種植地方使用雨水循環再用灌溉,以節省用水。 水泉澳山 當時預計2014年至2016年間分4期落成,將提供約11,000個單位,供29,000人居住。
水泉澳山: 行人通道
至1979[9]及1981年[10],兩個挖泥區分別逐步停止開採,當中前者平整後得以納入郊野公園範圍,而此用地在1985年完成平整及鋪設簡單道路後遭到丟空[11],用作土地儲備。 2015年,政府將沙田多石村南面的山坡之上,面積9.4萬平方呎的綠化用地改為住宅地。 土地在2016年8月4日截標,由新地以23.6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5448元。 該土地將發展為提供196伙分層住宅的豪宅,預計2022年落成[10]。 至2020年尾,該屋苑正式命名為瓏珀山,為水泉澳一帶唯一一個私人屋苑。 全邨共18座並已在2017年初全面入伙的沙田水泉澳邨位處山上,環境優美,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近年一個大型公共屋邨發展項目。
打卡後留意絲帶可從右邊小斜坡落山,由於比較陡峭,可以拉着前人留下的麻繩而落,穿過一小段密林,再穿過小村莊到達愉翠苑完成今次旅程。 水泉澳山2025 很快便到達慈沙古道,初段平緩易走,留意左邊絲帶轉入山徑,先攀上一小段斜坡,需手足並用,到達分叉路,右邊路是饅頭墩,而我們再靠左轉上水泉澳。 天朗氣清,既然最難的都捱過了,也不怕多走一點路上山吧! 水泉澳山2025 這座山高488米,初段是石屎樓梯,及至山頂,又遇上斜度甚高的浮沙碎石路,要小心翼翼地登上。 走過無綫電站後,來到一段開闊平坦的路,可180度欣賞牛頭角至九龍塘一帶,美不勝收,能賞此景絕不後悔。
水泉澳山: 設計
2016年3月至11月,第2期5座(城泉樓、河泉樓、明泉樓、月泉樓及映泉樓)及第4期1座(嶺泉樓)出租公屋樓宇入伙。 水泉澳山2025 水泉澳邨共分4期興建及管理,第1及2期樓宇由水泉澳邨辦事處管轄,第3及4期樓宇則由水泉澳邨辦事處分處管轄。 吊鐘花是本地野生灌木,常生長於開揚的山坡及灌木叢,屬杜鵑花科,在每年一月至三月期間開花。
2019年起,水泉澳邨附近空地開始興建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的永久校舍,預計2022年落成(但該校須於2018年在美林邨循理會美林小學舊址先行辦學三年)[11]。 早在1978年,政府已將沙田的核准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位於水泉澳旁的沙田第52區和第34區分別劃作住宅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1][2]。 水泉澳邨位置前身是石礦場,所以附近有路取名為多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