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承認,部份排水喉淤塞,以致未能及時排走雨水,曾於出現了滲水後情況,辦事處即時暫停該扶手梯運作及圍封該位置,已疏通喉管。 曾在2020年9月21日當天紅色暴雨生效期間,蘇屋邨荷花樓通往綠柳樓的扶手電梯對上的玻璃漏水,雨水濺到扶手梯行人通道,令有蓋通道變成通空一樣,擔心行人會不慎滑倒。 有住戶直斥房屋署和物業服務經理早已知悉問題,惟未有跟進,罔顧居民安危。 房屋署指,該邨的物業服務辦事處周一接獲1宗報告,投訴該扶手電梯對上的玻璃簷篷滲水,職員檢查後發現排水喉淤塞致未能及時排走雨水,暫停扶手梯運作及圍封該位置。 辦事處翌日再派員詳細檢查,發現有硬物阻塞排水喉,喉管疏通後,排水功能已即時回復正常。
- 城巴在此站設置站長室及派駐站長管理,故此站是少數設有多於一間公司站長室的九龍區巴士總站。
- 有地區人士指出該邨「三大問題」,批評屋邨落成至今,社區服務仍未進駐,約六層高的社區綜合服務大樓一直空置,淪為「鬼場」,而邨內幼稚園遲遲仍未招生,恐未能趕及新學年9月入讀,另欠缺「搵食車」月租車位,困擾住戶生活[12]。
- 女死者是家庭主婦,與報稱商人的丈夫結婚12年,搬到香港居住約7年,2名子女在港出生,同就讀馬頭圍一間小學,成績及品行尚算良好,家長與學校有密切聯繫,校方已知悉事件,已與教育局啟動應變機制。
- 百合樓(P)、彩雀樓(Q)及荷花樓(R)三座大廈於1959年8月接受申請,1961年入伙,提供729個六至九人房(主要係八人房)嘅較大型單位,喺2013年2月拆樓。
- 東港警分局長張世儒表示,民眾如發現道路障礙,可向相關單位反應,警方獲報會協助在一旁警戒、疏導,呼籲民眾勿在現場圍觀,以免影相車輛通行。
- 朱氏夫婦分別36歲及32年,已結婚12年,朱透露2人早年在內地認識,太太隻身來港,與他共諧連理,並在港誕下一對子女,峯仔及恩恩,太太來港後全職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
- 長沙灣是本港製衣及成衣批發基地,長沙灣道和工廠大廈內有多間服裝店專門做批發,亦可以散買,價格較專門店低。
- 杜蘇芮颱風昨發展出明顯雙眼牆結構,吳聖宇指出,這導致颱風走向呈現搖擺不定的擺線狀運動,移動速度也跟著比預期要來得緩慢許多,南部風雨出現時間明顯延遲,昨天白天期間風雨都不大,一直到傍晚才開始有風雨的感受,晚間到今天清晨隨著偏南風湧入,風雨顯著加強。
蘇屋邨的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繼華富邨、愛民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3]。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司徒惠建築師樓負責蘇屋邨的海水沖廁系統設計,海水泵房位於長沙灣海濱,而海水供水管則沿興華街抽上海拔280米高的尖山水務署海水配水庫,再分配給蘇屋邨的用戶。 蘇屋邨蘭花樓2025 當中由徙置事務處先遷拆19間木屋及安置共222名居民,並於稍後時間清拆另外60間木屋及安置共800名居民。
蘇屋邨蘭花樓: 政府新冠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 將於5.13起停止運作
不過早前因施工期間被驗出焊料含鉛,需要全面更換喉管,加上天雨頻繁,延誤至2016年9月入伙,第二期地基工程則會於2014年開工,至原定在2018年完工後已延遲到2019年2月才可能竣工,另設有約10,000平方呎商場[11]。 本來,房屋署早前宣佈重建舊蘇屋邨後,一直有意見認為應將該地皮改建私人樓宇,以地盡其用(因為舊蘇屋邨的估值超過300億元,同時亦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處大型的住宅用地)。 不過,隨着金融海嘯衝擊,將公屋地皮轉為私樓的壓力降低,因應公屋需求未來將會增加,房署決定把蘇屋邨地皮重建公屋。 本來,房署早前宣布重建蘇屋邨後,一直有意見認為應將該地皮改建私人樓宇,以地盡其用(因為蘇屋邨的估值超過300億元,同時亦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處大型的住宅用地)。
蘇屋邨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配置,設有四個長約150呎的月台,全部月台均建有混凝土候車亭,附設4呎高矮牆,分隔候車乘客和鄰線的巴士。 城巴在此站設置站長室及派駐站長管理,故此站是少數設有多於一間公司站長室的九龍區巴士總站。 九巴站長室設於2號線站位旁,為永久建築物;城巴站長室為設於九巴站長室旁的玻璃纖維站亭。 商場樓高兩層,設有酒樓、便利店、餐廳、超級市場、髮型屋等設施;唯有部份商店仍空置中。 為避免發生交通事故,警方立即拉起封鎖線,並於現場警戒,疏導交通避免發生事故,經30分鐘後順利排除,恢復暢通,用路人感謝警方處置得宜,紛紛稱讚。 受杜蘇芮颱風影響,造成不少縣市農業災情,根據農糧署最新統計,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共5139萬元,若以縣市受損情況區分,花蓮縣損失2410萬元(占47%)最多,其次為屏東1474萬元(占29%)、雲林縣450萬元(占9%)。
蘇屋邨蘭花樓: 大廈須強制檢測
杜蘇芮颱風橫掃台南地區,強勁風勢造成許多災情,也影響供電設備及線路,造成44675戶停電,目前尚有4137戶積極搶修復電中。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27日深夜11時許發文示警,杜蘇芮逐漸加速移動,嘉義以南從27日晚間到28日上午陸續轉南風,「毫無山脈保護下,南部風雨預計會很有感」,而且剛好強碰通勤時間,請民眾注意安全;此外,澎湖會非常接近颱風核心,風雨勢必非常大,因此要更加小心。 朱先生至今情緒仍未平伏,他接受訪問時語氣低落,他表示昨日在醫院看到妻兒知覺全無,十分難過,是人生最大難關,他整夜失眠。 朱氏夫婦分別36歲及32年,已結婚12年,朱透露2人早年在內地認識,太太隻身來港,與他共諧連理,並在港誕下一對子女,峯仔及恩恩,太太來港後全職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 而她在香港只有一名較親的阿姨,其父母均在內地,仍未知如何安排他們來港善後。
政府宣布,本港目前5個新冠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將由下周六(13日)起全面停止運作。 有關場地停止運作後,將回復至其原有的社區及康樂用途;至於早前釋放的80個社區及康樂場地已經全數交還予場地管理人。 吳聖宇表示,今天(28日)隨著颱風往福建沿岸登陸,上午這段期間偏南風直接影響的南部、東南部地區仍要注意較大的雨勢以及較強陣風的情況,預估中午過後隨著暴風圈脫離,風雨情況就會逐漸趨於緩和。 澎湖、金門一帶風雨會持續較長時間,可能要等到下午或傍晚之後才會逐漸緩和下來,尤其金門受到颱風直接侵襲的影響,白天這段期間風雨應該都會相當明顯。 關於杜蘇芮的最新動態,中央氣象局預報員趙紘表示,杜蘇芮颱風目前在澎湖的西南西方約 80 公里之海面上,以每小時29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 其暴風圈正籠罩台灣苗栗以南、南投、花蓮、台東陸地及澎湖、金門地區,並構成威脅,各地風雨持續中。
蘇屋邨蘭花樓: 大廈納強制檢測公告
2023雲林海洋音樂祭原訂7月29日開幕,連續2個六、日周末假期,但受中颱杜蘇芮挟帶強風豪雨影響,致活動場地狀況不佳,不僅現場保安林積水,加上沙灘活動區又鄰近海域,恐危及遊客安全,雲林縣政府審慎評估後,緊急宣布活動順延一周,改於8月5、6日及8月12、13日舉行。 員警到場,發現該處有電線垂落在車道上,研判應是被強風吹落,立即通報相關單位前來處理。 蘇屋邨蘭花樓 當時強風吹襲該處不時有車輛經過,強風將電線吹得四處飄散,上方的電線還不時冒出火花,嚇得用路人紛紛閃避,所幸現場並無發生災害。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 2005年9月,房屋署展開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目的在於了解樓齡較高屋邨的樓宇狀況,並確定所需的修葺及鞏固工程,使樓宇可繼續使用一段合理的時間(15年)。
- 舊蘇屋邨的興建工程分五期落成,全部建築於1960年至1963年間建成,一共有16幢樓宇。
- 當中會保留蘇屋邨入口牌匾、昔日用作售賣火水的白色三角屋及記載整個前蘇屋邨面貌的一幅大型天花壁畫[4]。
- 而她在香港只有一名較親的阿姨,其父母均在內地,仍未知如何安排他們來港善後。
- 杜蘇芮颱風挾帶強風豪雨襲台,各地陸續傳出災損,根據農委會最新統計,截至今(28日)17時為止,農產損失5088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1588公頃,其中以花蓮縣損失2410萬元最多,主要受損作物為西瓜與香蕉,損失金額各超過1400萬元。
舊蘇屋邨的興建工程分五期落成,全部建築於1960年至1963年間建成,共有16幢樓宇。 在地盤平整之前,這裏曾是一大片耕作用的農地及寮屋區,佔地約7.8公頃,是當時遠東最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 發言人續指,新冠現被視為上呼吸道疾病進行管理,政府決定全面停止運作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符合疫情最新發展及風險管理原則。
蘇屋邨蘭花樓: 清拆或重建計劃
此外,房委會亦於1987年在保安道興建另一居屋屋苑寶麗苑,基座附設保安道市政大廈,設有街市、圖書館等社區設施。 翌年聖誕夜石硤尾發生大火後,殖民地政府大舉清拆寮屋,建七層高徙置大廈。 1955年8月9日準備興建李鄭屋徙置區的建築工人,在近東京街尾山坡,無意中發現一座東漢墓穴,成為香港2,000年前已有中華文明傳入之鐵證。 蘇屋邨蘭花樓 該墓穴經整修後,闢為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開放供市民參觀;但代價是李鄭屋徙置區少了兩座大廈,約一千個單位,足夠安置幾千人[1]。
蘇屋邨蘭花樓: 深水埗區保安道380-號蘇屋邨蘭花樓1 座PO ON ROAD寬頻覆蓋、報價及5G寬頻網絡
邨內有充裕的設施,包括休憩場地、商舖、銀行、診所、學校、郵政局等。 蘇屋邨當年建築費超過5 000萬港元,被形容為當時亞洲區內最大型的綜合式住宅發展計劃。 蘇屋邨重建工程在2013年初展開[5],興建共14棟公屋,預計2016至2019年分批落成,提供合共6,985個租住公屋單位,供約19,500居民入住。
蘇屋邨蘭花樓: 設計
咁嘅設計令大部分座數嘅單位都可以向南及睇到海景,並為住宅單位提供充足嘅光線及空氣,呢道重提供咗大量嘅室外及有蓋休憩空間,以及喺P、Q及R座地下及一樓提供兩間設有24個課室嘅官立小學,呢兩間小學嘅業權由政府向屋建會買,以紓緩屋建會嘅投資負擔。 楓林樓(E)、丁香樓(F)、金松樓(G)、綠柳樓(H)及櫻桃樓(I)五座大廈於1959年5月接受申請,1961年4月入伙,提供1,030個可容五及七人嘅中小型單位。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由於情況較為嚴重加上樓宇老化,考慮過樓宇的整體狀況過後、分別於2010至2013年期間清拆重建。
蘇屋邨蘭花樓: 小學
例如時事今日,谷穎詩又指於屋邨於2018年遇上颱風「山竹」期間,幸好沒有釀成任何事故,並稱「每次風季來臨前,我們都會修剪樹枝,令樹冠平衡和疏風,不易吹倒。」[10]。 此外,她亦指出重建後蘇屋邨不但沿用舊蘇屋邨原有樓宇名稱為樓名,並種植相應的樹木襯托富有花名特色的樓名,例如「蘭花樓與蜘蛛蘭、牡丹樓與山茶花」等。 至於重建後新蘇屋邨的園林環境方面、則由房屋署園境師谷穎詩着手進行設計。 房屋委員會已經安排提早搬遷舊蘇屋邨的租戶,把部份家庭調遷到當時所屬興建新公屋落成的富昌邨以及海麗邨,空置單位亦不再出租。 房委會亦安排元州邨第2期、第4期、長沙灣工廠大廈重建項目(元州邨第5期)、石硤尾邨第2至第5期、佐敦谷彩盈邨及牛頭角下邨定為接收屋邨,以接收舊蘇屋邨重建而要搬遷的居民。 房屋委員會考慮過樓宇的整體狀況(即使維修最多僅可維持十多年)、所需改善工程規模、費用(將蘇屋邨壽命增加15年的費用高達2.5億港元),以及工程可能對住戶造成的滋擾程度後,決定清拆蘇屋邨。
蘇屋邨蘭花樓: 香港巴士大典
2010年11月,時任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重新表示蘇屋邨維修成本高昂,並非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故全面最後考慮拆卸重建[6]。 已停辦的九龍專綫小巴11M線,及其後繼者45B線均途經蘇屋邨山上的蘭花街一帶,惟自2008年因應蘇屋邨重建計劃而居民悉數遷出後,45B線不再途經蘇屋邨內道路(丁香街、彩雀街、蘭花街),其後甚至出現有線無車情況。 蘇屋邨蘭花樓(Orchid House, 蘇屋邨蘭花樓 So Uk Estate)總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蘇屋邨蘭花街,蘭花樓迴圈外,為專綫小巴總站。
蘇屋邨蘭花樓: 颱風來襲樹倒阻礙交通 里港警積極立即排除
2008年2月20日決定於2011年尾封閉第二期(百合樓、彩雀樓、荷花樓、杜鵑樓、海棠樓及茶花樓),但由於新的接收邨(元州邨第五期及石硤尾邨第二及第五期)於2012年4月底才開始落成,該範圍的租戶於2012年6月前搬遷,所以它們於2012年11月26日起清拆,即是比原定清拆計劃延後了一年。 由於工程浩大,蘇屋邨當年由五大建築師樓聯合興建,其中由甘洺建築師樓負責整體設計。 屋邨混合多種不同類型設計,包括相連長型大廈,其中五幢為首批「Y」型設計的公屋大廈。 蘇屋邨由南至北順山勢而建,樓宇分佈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大部分單位均可向南及享有海景,並充分顧及採光和通風效果。 2005年9月,房屋署展開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目的在於了解樓齡較高屋邨的樓宇狀況,並確定所需的修葺及鞏固工程,使樓宇可繼續使用一段合理的時間(15年)。 但由於維修費用過於高昂,因此房屋委員會決定重建蘇屋邨,並分兩期進行。
蘇屋邨蘭花樓: 蘇屋 (蘭花樓) 總站
政府今日(17日)表示,為應對嚴峻的新冠疫情,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與渠務署連同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近日已加強在各區採集污水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並發現於多個地區檢測到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蘇屋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 – 蘇屋邨蘭花樓 「屋宇建設委員會」繼北角邨及西環邨後興建的第三個公共屋邨,屬香港早期的「廉租屋」,為希望改善生活環境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居所。 另外,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由於情況較為嚴重加上樓宇老化,考慮過樓宇的整體狀況過後、分別於2010至2013年期間清拆重建。
蘇屋邨嘅海水沖廁系統海水泵房位於長沙灣海濱,海水供水管則沿興華街抽上海拔二百八十米高嘅大埔道對上嘅水務署海水配水庫,再分配畀蘇屋邨嘅用戶。 特殊幼兒中心暨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兒童之家、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中度及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展能中心。 蘇屋邨建造於1960至1963年,共有16幢相連長型或Y型大廈,樓高8至18層,單位約有5,300個。
涉事單位今日整日重門深鎖,門外有人擺放香燭及生果拜祭,亦有兩盤焚燒過的冥鏹灰燼。 峯仔及恩恩就讀的土瓜灣獻主會小學王校長今早表示,得悉噩耗後,師生均感難過及悲痛,校方已即時啟動「危機處理小組」,學校教師﹑社工﹑輔導人員及教育心理學家已即時為有需要的學生提拱輔導,協助疏導情緒。 據悉,警方仍未為朱先生錄取詳細口供,但初步調查得悉,家庭無債務問題,家人感情亦融洽。 剖屍工作會在明日進行,警方將會調查3名死者是否曾服食藥物,以了解真正死因。
警方表示,案件列謀殺及自殺案,死者家庭過往沒有家庭糾紛紀錄,正調查死因,交深水埗重案組跟進。 經過建築師樓們就有關住宅單位類型,大小及相關的標凖的商議,達成共識。 全邨均由瑞安建業有限公司承建;而大廈以非標準型設計,結構外型分別為6幢長型、4幢L型、3幢T型及1幢相連I型大廈;住宅單位則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Modular Flat Design),主要提供1/2人,2/3人,1睡房及2睡房出租公屋單位。 單位室內面積由14.1至38 m2(152至409 sq 蘇屋邨蘭花樓2025 ft)不等。
蘇屋邨由南至北順山勢而建,樓宇分佈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大部分單位均可向南及享有海景。 全數16幢樓宇都以花卉命名,以呼應屋邨的名字——「蘇」(可解作一種香草)。 至於第二期,則於在2019年2月落成,並早已展開預派單位程序;但是,絕大多數單位將暫時抽起,並撥為白田邨9-11及13座重建受影響居民的次要安置屋邨,供提早遷出者調遷。 蘇屋邨的建築工程在1955年展開,第一幢大廈於1960年落成及入伙,到1963年整個屋邨正式完成,歷時約八年。 蘇屋邨共有16幢樓高八至十八層的大廈,共提供5 000多個租住單位。
杜蘇芮颱風來襲,屏東縣東港鎮朝隆路27日晚有電線掉落噴出火花,影響行車安全,東港警分局獲報處理,發現該處上方的電線還不時冒出火花,嚇得用路人紛紛閃避,立即拉起封鎖線,連絡相關桿位處理,經30分鐘排除,路過民眾紛紛豎起大拇指向員警道謝。 長沙灣是本港製衣及成衣批發基地,長沙灣道和工廠大廈內有多間服裝店專門做批發,亦可以散買,價格較專門店低。 [3]區內工業隨八十年代香港工業北移而息微後,部分改為內地廠房支援辦公室,亦有部分改建為迷你倉或OUTLET特賣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