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馬頭圍道「土瓜灣街市」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2017年11月,政府宣布此站定名為土瓜灣站,令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同地理環境。 土瓜灣站以藍為主色,選色呼應土瓜灣的「灣」字,象徵與水相關。 土瓜灣一帶附近盡是民居,故4個出入口鄰近區內主要街道及生活設施,包括牛棚藝術村、土瓜灣街市、土瓜灣體育館、高山劇場及馬頭圍道等,四通八達。
港铁亦证实一名港铁监督人员对承建商削筋仍知情不报,故亦对其已开始纪律程序[23]。 而港铁沙中线土木工程总经理黄智聪表示,已指示承建商凿开涉事两幅墙壁总约320平方米墙身,以确保符合图则[24]。 另外,由车站启用当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间,于土瓜湾站使用八达通出入闸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币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长者、残疾人士及学生)的车费扣减[17]。 土瓜湾站及宋皇台站项目合同由“三星—新昌合营”取得,集团负责工程主要包括建造两个铁路车站以及全长约1.6公里的铁路隧道[14]。
士瓜灣站: 车站艺术
車站鄰近馬頭涌宋王臺與世運道[2],主要服務啟德發展計劃2A及2B區、馬頭涌、馬頭圍及九龍城南角道一帶。 大堂中央為已入閘區,頭尾兩端之非付費區分別通往A出口及B、C出口,並不於站內相連。 車站南面設行人天橋來往兩邊非付費區,由港鐵公司管理但並非鐵路處所;該橋連接貫穿荃灣新市鎮南北之大河道行人天橋,亦各設一條樓梯連接大河道北行車天橋兩邊,通往並無其他連接行人路之荃灣站巴士站。
而大厅内近A、B出口之间的位置设有5间商店;而C出口旁亦设有7-11便利店。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布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士瓜灣站2025 士瓜灣站 [10] 士瓜灣站2025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士瓜灣站: 月台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紅磡站則以醒目的紅色作為點綴,其角色亦將大變身,由現有東鐵線及西鐵線的終點站,轉為日後屯馬線及東鐵線的轉線站,升級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為配合屯馬線全線通車,紅磡站已加建兩層全新月台,並將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前一個星期(6月20日),安排西鐵線率先使用靠站,當日起並會實施新轉線安排。 而香港中华煤气表示证实有4条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处接驳位出现渗漏;而其中两处须更换成韧性较强的聚乙烯管:一处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须更换;而另一处没有用户,因此关闭喉管隔离。 港铁指沉降过去一年平稳无再出现变化,会要求同事翻查资料[28]。 而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站内另一条通道的同类墙壁亦有两个位置,合共约41平方米墙面曾削筋。
- 不過港鐵回覆並未提供包括問題牆身的範圍、導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監管的情況及對結構的影響等資料。
- 香港西九龍站巴士總站旁亦設有30個設有收費錶的非專營巴士泊車位供停泊之用。
-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 土瓜灣站(粵拼:to4 kwa4 wan4 zaam6;英文:To Kwa Wan Station)係香港港鐵屯馬綫嘅車站,喺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同江蘇街之間,喺2021年6月27號正式啟用。
- 不過港鐵及承建商未有按機制停工並繼續工程,而且沒有通報受影響居民[26]。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車站及宋皇臺站。 A出口除設四個分支出口外,本身亦是一獨立出口,連接車站南面之行人天橋,通往B出口、大河道行人天橋及大河道北「荃灣站」巴士站。 車站行人天橋西端近A3出口處,另有一接駁口直通荃灣行人天橋網絡西北段,通往白田壩(荃錦公路)、中染大廈(「8咪半」商場)及愉景新城(柴灣角)等地,但並不獲編配出口編號。 士瓜灣站2025 士瓜灣站2025 荃灣站與屯馬綫荃灣西站間步程約15至20分鐘,但兩者並非轉車站,使用任何車票於兩站間轉綫,車費均作兩段車程計算。
士瓜灣站: 大堂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13]。 而車站的地面出入口原設有玻璃,以讓天然光射進出入口內,惟由於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未啟用的宋皇臺站亦被破壞,港鐵其後以鐵皮遮蓋原玻璃位置,並在鐵皮髹上代表車站的黃色,及印上車站的名稱(當中其中文站名為書法字)。 C出口原計劃以行人隧道接駁至北帝街,但受發現古蹟影響臨時擱置興建,並計劃以行人天橋取代,該行人天橋預計於2023年動工,目標在2026年竣工[4];而A、D出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內[2][5]。 沙中綫九龍城段,即此站及宋皇臺站的車站及隧道土木工程合約於2012年8月1日批予「三星—新昌合營」。 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工程,車站主體結構於2016年12月大致完成。 港鐵稱樓宇結構安全,但只有兩頁紙以解釋事件而未有公開土瓜灣站沉降數據,亦無正面回應傳媒揭發的沉降問題是否屬實[30]。
-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9]對沙中綫的最終方案,車站會與原計劃中的宋皇臺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馬頭圍站」及「土瓜灣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 乘客於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以黃色為車站主要基調的宋皇臺站,位於啟德發展區西南方,毗鄰九龍城區世運道及宋王臺花園。
士瓜灣站: 車站象徵
宋皇臺站為地底車站,設有3大主要出入口,其中B出口直達九龍城核心的南角道,巿民前往食肆、醫院、學校,以及九龍寨城公園等,十分方便。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港鐵亦預告,早前在車站工地考古的文物,將會安排在車站內展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古井更會原址重置,詳情仍有待港鐵公布。
士瓜灣站: 列車服務
1998年6月14日,應前區域市政局議員兼前荃灣區議員鄺國全、香港興業和新世界發展意見,九巴68M線決定把路線改回1982年開辦時的路線,遷回元朗西和荃灣站。 士瓜灣站2025 列車從大窩口入站後會於1號月台清客,繼而駛進此站以西一段雙綫路軌,再調頭經渡綫切換至相反方向軌道後,駛進2號月台上客往中環方向。 荃灣站設兩個側式月台,這是因為荃灣綫規劃時,荃灣站以西還有一荃灣西站作荃灣綫總站,而此站只是路綫尾二之中途站。 乘客於6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乘客於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士瓜灣站2025 為避免遇上人潮,旅客在起程之前,應預早計劃行程及透過不同渠道 (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情況。
士瓜灣站: 車站興建
隨著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涌、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士瓜灣站 馬頭圍站因其位處馬頭圍道而得名,但由於遠離馬頭圍邨周圍地帶,命名被區內人士質疑。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馬頭圍站可能改名為「樂民站」,以車站附近的公共屋邨樂民新村命名;而原本的土瓜灣站就改稱「宋皇臺站」。
士瓜灣站: 車站位置
建議修訂後的走綫,可以服務更多土瓜灣、九龍城及啟德新發展區的人口,讓區內大部分的住宅、學校和工商業區,都位處車站出入口附近500米的步行範圍之內。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車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然而直至同年11月,政府宣布車站定名為土瓜灣站,讓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士瓜灣站: 九龍塘豪宅尚御 名校網4房2套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9]。 士瓜灣站2025 2023年6月,恆基地產以强拍統一土瓜灣落山道72至76B號及土瓜灣道72至76B號項目業權。 [36]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挂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士瓜灣站: 車站色系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士瓜灣站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土瓜灣(英語:To 士瓜灣站 Kwa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士瓜灣站: 香港巴士大典
而路政署於同月5日知悉事件後,於同日及同月7日要求港鐵公司就有關事件提供相關資料。 不過港鐵回覆並未提供包括問題牆身的範圍、導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監管的情況及對結構的影響等資料。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鐵,不滿港鐵未能及時通報有關事故,對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推出馬頭圍至啟德一段走綫之修訂方案,車站將改設於馬頭圍道落山道遊樂場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對出位置。
士瓜灣站: 车站构造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2] 土瓜灣之大致位置為紅磡以北,何文田以東,九龍城以南,啟德以西。 士瓜灣站2025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馬頭圍道近土瓜灣街市設置名為「土瓜灣」的地鐵站,分別為沙田綫及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土瓜灣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17]。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約1.6公里的鐵路隧道[14]。 士瓜灣站2025 而車站最初預計2018年啟用,然而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影響而須延期。
上層月台為上行綫(往屯門)月台,設置三條扶手電梯與四條樓梯連接大堂;底層月台則為下行綫(往烏溪沙方向),設有兩條直接連貫大堂而不停上層月台的扶手電梯,並以一條扶手電梯和四條樓梯連接上層月台。 在港鐵網絡之中,側式疊式月台於港島綫以外相當罕見,另一個港島綫以外的疊式側式月台車站為青衣站,港鐵宣稱如此設計是由於車站所在地的地下空間有限。 士瓜灣站2025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此站後,將由原屯馬綫一期(馬鞍山綫)所採用的右上左落,回復成原西鐵綫的左上右落。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宋皇臺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8]。 現時土瓜灣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則為由香港藝術家梁美萍小姐製作的《家》。
士瓜灣站: 車站藝術
土瓜灣站內亦融入社區特色,逾100位街坊提供家中物件的照片及背後獨一無二的故事,與藝術家梁美萍共同創作的《家》,將車站變成時光錦囊外,亦展現土瓜灣獨有活力。 車站設施方面,所有出入口均設有升降機或扶手電梯,共設6部升降機及10條扶手電梯;車站大堂的付費區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方便「人有三急」的乘客。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3]。 2018年6月12日,港鐵被揭發於車站連接月台及大堂的扶手電梯與樓梯之間的分隔牆疑未依照圖則進行,結構牆兩層鋼筋的其中一層被剪走,全幅牆身大約高20至30米,但港鐵的監工未有上報。
不过港铁回复并未提供包括问题墙身的范围、导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监管的情况及对结构的影响等资料。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铁,不满港铁未能及时通报有关事故,对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此站原计划名为马头围站(英语:Ma Tau Wai Station),而政府于2010年11月宪报刊登的沙田至中环线铁路方案中仍继续显示其原称马头围站。 以其所在的马头围道而得名,唯车站实际上远离马头围邨,加上邻接的宋皇台站更接近马头围邨,以马头围作为车站名称并不能达至指向作用,更被区内人士指出将会误导乘客及公众,引起争议。
旅客可由香港西九龍站步行到柯士甸站或九龍站,轉乘港鐵前往各區。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2010年11月,政府憲報刊登嘅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中,則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以其所在的馬頭圍道而得名,唯車站實際上遠離馬頭圍邨,加上鄰接嘅宋皇臺站更接近馬頭圍邨,以馬頭圍作為車站名稱並唔能達至指向作用,更被區內人士指出將會誤導乘客同公眾,引起爭議。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九鐵)
士瓜灣站: 服務時間
前地鐵公司1993年完成翻新荃灣站,大堂商舖外形設有瓦頂、樑柱及畫有山水的橫樑,甚具特色,更是當時地鐵網絡之中唯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地鐵站[2]。 目前此站是前地鐵網絡中,僅有三個地面車站的月台可直接貫通路面出口[3],月台位於西樓角路路面旁,採用側式開放設計,並無空氣調節設備;而配備空氣調節的車站大堂設於月台上層,接通站外行人天橋網絡連接周邊建築物。 士瓜灣站2025 1873年,土瓜灣與紅磡、鶴園創立紅磡三約,在今日差舘里附近合資興建觀音廟,并於1902年成立「紅磡三約公所」。
士瓜灣站: 九龍巴士6C線
隨着車站附近多個商場(如:南豐中心等)落成,以及行人天橋網絡分階段啟用後,荃灣北部幾乎取代荃灣中部成為區內最繁盛地區。 土荃線在福來邨提供免費「轉車」服務,方便乘客於川龍街轉乘同線小巴前往土瓜灣,葵涌則於禾塘咀街(近萬寧分店)免費轉車前往土瓜灣;下鄉道亦提供免費「轉車」服務,方便乘客於土瓜灣轉乘同線小巴前往荃灣。 士瓜灣站2025 士瓜灣站2025 另外,營辦商設置電話熱線,方便乘客預先「留位」及查詢路線詳情。
由藝術家林嵐創作的雕刻玻璃裝置《失而復得》,將會分佈在車站不同位置,展現站內旅客絡繹不絕的特色。 2018年8月8日,有传媒揭发2017年中港铁撰写的顾问内部报告,指出土瓜湾站附近出现大沉降。 引发多达23幢周边楼宇及地下喉管沉降超出容许上限,当中有7个位置超标;另有3处喉管沉降超标,但港铁未有通知煤气公司[25]。 不过港铁及承建商未有按机制停工并继续工程,而且没有通报受影响居民[26]。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2017年9月,於港鐵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本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4],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5]。 土瓜灣站(粵拼:to4 kwa4 wan4 zaam6;英文:To Kwa Wan Station)係香港港鐵屯馬綫嘅車站,喺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同江蘇街之間,喺2021年6月27號正式啟用。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由於匯民道非專營巴士上落客區不准停車等候,非專營巴士可使用上述泊車位短暫停泊。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以下市區的士車費是按照大約車程距離所作出的概略估計,只供參考。
連接大堂及1號月台的全新客用升降機於2018年5月底啟用後,輪椅乘客可自行來往月台及各出口。 宋皇臺站(英語:Sung Wong Toi Station),建造初期曾稱為土瓜灣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世運道,是一個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該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分,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私隱為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直到同月18日,路政署接獲港鐵通知,以公眾假期為由推遲至翌日提交,署方表示失望及不滿[21]。 時任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港鐵延遲提交報告的做法並不理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