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位於項目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項目地盤面積約44.9萬平方呎,規定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可建樓面約123.7萬平方呎,規定設不少於1,652伙單位,當中661伙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平方呎,限呎比例約40%。 錦上路站住宅項目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呎,提供約2,692伙,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呎,建築物高限為69米(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錦上路河背村 九巴251A線於2012年3月31日投入服務後即途經東匯路至八鄉路之間的錦河路,惟同樣未有設站;直至翌年3月10日,該線於港鐵八鄉車廠對開增設分站。 錦上路河背村 錦上路河背村2025 兩個月後68E線投入服務,駛經錦田公路與八鄉路之間一段錦河路,並於上述分站設站。 71號小巴除了可於元朗泰衡街總站乘坐外,亦可於錦上路西鐵站C出口對出的小巴站上車,但天氣好的日子,人多時,較大機會上不到車。
此站原本計劃命名為「錦田站」(Kam Tin Station,KAT),惟鑒於此站地處錦田、八鄉之間,兩地居民對此站之命名爭持不下,最終決定以附近路名錦上路命名車站。 此站附近有已荒廢的育英學校及馬鞍崗幼稚園,沿村路可前往河背灌溉水塘;另與大欖隧道轉車站亦相距約15分鐘的步程。 著名地點有錦田紅磚屋、日本千葉園、旦王花、蓮花犬舍、財利農場、黎氏大屋、植桂書室、南苑海鮮酒家及上村公園等。 民间曾有团体香港公共专业联盟建议在锦上路一带兴建广深港高铁车站[4],称为贯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并没有被采纳。 现时,虽然港铁在区内设有重铁车站,即屯马线锦上路站,但区内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并没有跟其他港铁车站一样于建站时急速发展,至今车站上盖物业也是兴建中。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九廣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將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錦上路河背村: 新界區專線小巴71線
河背,香港一村,喺新界八鄕,田夫仔之北,英文寫Ho Pui。 錦上路河背村 2015年12月18日下午4時40分,一輛貨車駛至錦上路西行至東匯路交界處時,疑未有遵守燈號十字路口突然駛出,由東匯路北行駛出的九巴雙層巴士及時剎停。 2015年12月18日下午4时40分,一辆货车驶至锦上路西行至东汇路交界处时,疑未有遵守灯号十字路口突然驶出,由东汇路北行驶出的九巴双层巴士及时刹停。 2022年10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發表該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擬興建中鐵綫,路線會由錦上路站開始,並會經葵涌東北部(梨木樹、石籬一帶)直達九龍塘站[16][17]。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綫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錦上路河背村 為方便乘客駕駛私家車或騎單車轉乘港鐵,車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而停車場內設有約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11];而在B出口外亦設有約200個單車泊位的單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新界專綫小巴71線自1986年開辦起,一直以河背村為總站,途經馬鞍崗村、石湖塘等地。
錦上路河背村: 總站站景
本站設有1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每個月台可以容納一列9卡的列車停泊,現時因屯馬綫列車只設8卡,故列車靠站時只會使用月台頭8卡位置,務求使駕駛室剛好對準職員專用區域,以方便各種車務安排盡量在職員區域內進行。 市场由港铁主办,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开幕[2][3]。
而目前該跳蚤市場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營業[10]。 另外,在2號月台(往烏溪沙)路軌旁並設有預留予興建北環綫月台的平台基座。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改善工程
錦上路站(英語:Kam 錦上路河背村2025 Sheung Road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元朗區錦田東匯路,鄰近八鄉,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雖然錦河路早於2002年左右通車,但一直沒有專營巴士駛經,直至九巴51線於2008年9月7日延長至錦上路鐵路站,途經此路往返錦田市中心,但未有設站。 錦河路全長3.4公里,沿港鐵屯馬綫軌道西面而建,與軌道東面的錦莆路分庭抗禮。 錦河路除可通往錦上路站(在此路沿途設有泊車轉乘停車場)、港鐵錦田大樓及八鄉車廠等鐵路設施外,亦是進出馬鞍崗及河背村的主要途徑。
- 九巴251A線於2012年3月31日投入服務後即途經東匯路至八鄉路之間的錦河路,惟同樣未有設站;直至翌年3月10日,該線於港鐵八鄉車廠對開增設分站。
- 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布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項目,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項目[20]。
-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 河背,香港一村,喺新界八鄕,田夫仔之北,英文寫Ho Pui。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錦上路河背村: 前往河背水塘家樂徑交通
九廣西鐵規劃興建之時,當局預料使用錦上路站的乘客約80%皆以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接駁,故錦上路站兩側皆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不過錦田巴士路線於2014年末進行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由10月4日起51線改為循環線並縮短至上村,而251A線改以錦上路鐵路站為總站,雙雙撤出錦河路。 九巴同時開辦251B線以取代251M線大部份時段,提供接駁大欖隧道路線之服務,並來回程取道錦河路往返錦田公路及錦上路鐵路站(西)。 68E線則於同年11月22日延長至青衣鐵路站並同樣撤出此路,自此只餘下251B線駛經錦河路並設站。
錦上路河背村: 香港巴士大典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國瑞路河背村(Ho Pui Village Kwok 錦上路河背村 Shui Road)巴士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大窩口國瑞路河背村外,港鐵大窩口站對面,是一個單向東行中途站。
錦上路河背村: 出口數目
錦上路站在西鐵規劃和動工初期時候本稱「錦田站」(Kam Tin,代號KAT)。 錦上路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1號月台往屯門方向,2號月台往烏溪沙方向。 2號月台路軌旁設有預留月台的平台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台,而此站南面渡綫後的中間位置亦有預留橋面,容納擬建之北環綫。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佈置
於早上較少人時到達,配合陽光照射下來反映在竹葉上,真的很美。 於不能旅遊的日子,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到了河背水塘迷你版嵐山竹林,影相打卡,止一下旅行癮。 河背水塘是香港面積最細的灌溉水塘,亦是香港少有的 S形堤壩水塘。 圍繞河背水塘走一圈只需1小時路程,而且環塘的路況平坦,十分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此站曾是城巴60R線的循環線折返點[1],一度誤稱為「大窩口地鐵站,國瑞道」(Tai Wo Hau MTR Station, Kwok Shui Road),後於2002年春季修正為「國瑞路」。
錦上路河背村: 使用情況
九廣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但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根據河背村的站牌,71A線形同循環線,雖然只於往長莆村方向繞經河背村,但河背村乘客可登車前往大欖隧道轉車站及錦上路站。 河背村(Ho Pui 錦上路河背村 Tsuen)小巴總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八鄉南部,河背村村公所外,鄰近籃球場及河背村遊樂場,為一小巴總站,村路出入口位於錦河路。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2][23]。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興建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米,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免責聲明: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由作者所提供,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因此,本站對所有博客張貼之資訊內容、立場、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由元朗泰衡街乘 71號小巴(車費$7.8)到河背村總站下車(約需1小時)。 於河背水塘家樂徑的中段有個小竹林,種在河背水塘家樂徑兩邊的竹子形成一條竹林隧道。
錦上路河背村: 道路結構資訊
71與71A線於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64人。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6輛小巴提供服務。 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新界專線小巴71線是由棉記汽車營運的一條元朗區專線小巴線,來往元朗(元朗泰衡街)及河背村,經凹頭、錦田、錦上路站及石湖塘。 而71A線則屬71線的短途班次,往返錦上路站及長莆村。
錦上路河背村: 大堂
2017年4月18日,港鐵公佈以代理人身份,代表錦上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翌日起就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招收意向[19]。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布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項目,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項目[20]。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著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為了帶動錦上路站一帶的人流,港鐵在車站旁的空地設立了一個跳蚤市場,該跳蚤市場於2008年5月1日開幕,為港鐵首個以及目前唯一一個由港鐵管理的跳蚤市場[8][9]。
錦上路河背村: 接駁公共交通
該路綫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8]。 大堂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大堂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堂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錦上路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完整道路名稱命名的車站[3]。 錦上路站(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其中一個車站,建於新界元朗區錦田西南面四排石,鄰近八鄉車廠與港鐵錦田大樓,車站與屯馬綫其餘位於新界西北區各站同屬架空設計。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2輛小巴提供服務。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命名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道路西起錦田公路近與錦田市街交界,東至上村公園錦田公路尾端近林錦公路及荃錦公路交界,途經祠堂村、波地路、吳家村、石湖塘、大窩村、元崗村、水盞田、牛徑村、蓮花地、黎屋村、曾屋村、謝屋村、上村新村等多個人口的地區。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為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錦上路河背村: 路線資料
现时,市场只在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营业,以带动车站一带的人流。 # 註:八鄉路盡頭路及錦河路盡頭路均於未客滿或有乘客要求落車方繞經,惟無論任何情況下,司機均須繞經錦上路站。
錦上路河背村: 資料來源
2019年開辦的71A線亦繞經此站,兩線現一同提供接駁大欖隧道轉車站及錦上路站的服務。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實際是兩個不同地方,石湖塘在錦上路、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馬鞍崗山腳,靠近河背水塘,附近地方可看到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總站則在村公所旁。 锦上路(英语: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区八乡主要道路之一,连接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长5.5公里,1962年1月通车[1]。 道路西起锦田公路近与锦田市街交界,东至上村公园锦田公路尾端近林锦公路及荃锦公路交界,途经祠堂村、波地路、吴家村、石湖塘、大窝村、元岗村、水盏田、牛径村、莲花地、黎屋村、曾屋村、谢屋村、上村新村等多个人口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