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須於2022年6月1日起,按所屬出生年份組別分階段申請樂悠咭,以繼續享用二元乘車優惠。
- 香港社會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形容現屆政府積極解決問題,「我暫時會給佢(政府)合格先。」但她也言政府尚有很多地方須續改善,特別是增加公屋供應及扶貧方面進展較慢,希望政府未來要加快做好這兩方面工作。
- 諮詢文件提及由世界銀行提出的退休保障框架,而該框架下的第四支柱包含「個人資產」(例如自住物業)及「家庭支援」(例如子孫供養)等項目。
- 提高未停讓行人罰責,汽車未停讓行人罰鍰上限由3,600元提高至6,000元、記點3點;致人受傷或死亡罰鍰加倍,並處吊扣銷駕駛執照處罰。
- 直至2012年的特首選舉,其中兩位候選人的政綱中都提到「特惠生果金」的理念。
- 最新7月制度《ETtoday新聞雲》整理懶人包,帶你一次掌握。
- 雖然長者裝修津貼唔係全數資助,但你亦無須擔心工程公司坐地起價,市建局除左判斷工程種類是否合乎津助資格外,亦會審核工程公司報價有否偏離市場價格,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石屎剝落引致居住者受傷的新聞亦屢見不鮮,有津貼當然好,就算無津貼,為左家人安全,都必須認真正視。
- 重要分別是,前者是「不論貧富」,而後者則有資產及收入限制。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關愛基金推出「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正分階段擴展至所有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首階段涵蓋80歲或以上長者。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2025 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免費鑲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為年齡在65歲或以上或嚴重殘疾或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這項計劃包括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等。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津貼2023|10個長者資助計劃:醫療券、長者咭、電費等|每人最少拎31,415元!附申請方法
若長者將其自住物業參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安老按揭(逆按揭)計劃,每月所領取的金額並不會計入申請長者生活津貼的收入部分。 政策理由有二,一是在長者生活津貼下,長者自住的物業不計算在其資產之內,而安老按揭實質是運用自住物業作為保證來「借款」,所謂收入實質是分期收取的「借款」,而非「收入」;二是為鼓勵長者運用其自住物業的價值改善生活。 每位合資格長者自住業主最高可獲港元 $40,000 的津貼。 有關津貼亦可用作償還申請人名下於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 或市區重建局 (市建局) 的樓宇維修貸款。
- 每位合資格長者自住業主最高可獲港元 $40,000 的津貼。
- 政府屢指以往的貧窮線未如實反映現況,施麗珊坦言:「我覺得政府係驚畀人講話『你成日愈扶愈貧』。」她同意以往的貧窮線未必反映所有,亦同意可訂立更多指標量度貧窮狀況、扶貧政策成效,但原有貧窮線作為一個比較、了解社群狀況的數字,有其參考價值,應予以保留。
-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 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的資產狀況(不包括自住物業)載列於表六和表七。
- 護老者要留意,邀請信有寄出日期,一旦申請期過後需再向社署提出,但不一定成功。
香港政府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09年,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由2022年2月27日起,將2元乘車優惠的合資格年齡下降至60歲,惟60至64歲人士需要申請特別為優惠計劃而設的個人八達通「樂悠咭」,才可以2元乘搭交通工具。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2025 長者生活津貼自9月1日起合併,旨在為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金額為3,915元。 上述的設計,正是為了「夾心階層」及基層員工,當他們在退休時的強積金金額不高,透過公共年金與長者生活津貼的配合,便可以獲得生活上更好的保障。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津貼2022|2. 合併長者生活津貼
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但按高額津貼的金額發放,每月入息限額維持不變。 之前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是無需提交申請的,並自動獲高額津貼,換言之,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包括入息及資產限額等,便可以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關愛基金為符合資格的長者,提供8大免費牙科診療服務,包括鑲活動假牙、口腔檢查、洗牙、填補牙齒、拔牙、X光檢查、移除牙橋或牙冠及根管治療(杜牙根)等服務。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而長者完成服務後,負責推行項目的香港牙醫學會會透過其轄下的項目辦公室,直接向提供診療服務的牙醫發放資助,長者毋需支付任何費用。 * 申請人必須為其物業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時候必須是業主身份,物業可以是住用或者綜合用途樓宇內的業主,綜合用途樓宇指商住工業並用。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然而,由於社署沒有備存當時普通高齡津貼受助人所擁有資產的統計資料,我們未能提供關於二○一二至一三財政年度的統計資料。 (三) 根據政府統計處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所得數據,二○一二至二○一四年按住戶人數及居所租住權劃分的長者住戶(所有成員皆為65歲或以上人士的住戶)數目,載列於表八。 (四) 根據《稅務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如欲申領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其受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須年滿55歲;或未滿55歲,但有資格按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 稅務局沒有就受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為65歲或以上者備存提問要求的有關統計數字。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家庭傭工事宜
有關津貼金額每年按物價指數調整,長者生活津貼現時的金額為每月2,600元。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的原意是向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減輕他們的生活開支負擔。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津貼2022|9. 1,000元電費補貼
長者裝修津貼可適用於大廈維修令、更換升降機、消防令維修項目等,即需要全部業主集資維修或更換的公用設備或項目。 *申請人及其合法配偶(如已婚)均居住在申請物業,但申請人不可同時享有公共房屋福利、資助或津貼,例如擁有公屋戶籍或 設轉讓限制的公營房屋業權。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合併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申請,9月起會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 從以上10種津貼,假若年滿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至少可享持續進修基金、醫療券及合併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生活熱門新聞
計劃主要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並加強長者居所的安全。 關愛基金於2011年初成立,其主要目的是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別是那些未納入社會安全網,或雖然身處安全網但仍有一些特殊需要未獲得照顧的市民。 此外,關愛基金亦會推行先導項目,協助政府硏究可考慮納入常規資助及服務範圍,涵蓋醫療、教育、福利、民政及房屋等範疇。 社會福利署沒有明確回答,不過署方再三提醒申請人需要如實填寫婚姻狀況,如申請人的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不論其配偶或同居人士有否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其他津貼,都必須填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個人、入息及資產資料。 有關津貼亦可用作償還申請人名下於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或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物業維修與安全
*長者裝修津貼一般津貼業主的維修工程,工程可分為公用部分或者私人單位內部裝修維修,該工程目標主要提高安全性。 長者裝修津貼一般津貼業主的維修工程,工程可分為公用部分或者私人單位內部裝修維修,該工程目標主要提高安全性。 申請人亦可使用該津貼以償還其向政府申請的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公用地方維修免息貸款」或「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的餘數,及/或用作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 為照顧長者的住屋需要,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分別為長者提供不同種類的公共房屋資助。 1 於2012年2月1日按物價指數調整的高額高齡津貼金額為每月$1,090。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
到2003年,當年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曾研究設立「特惠高齡津貼」,即向不高於訂定資產及收入水平的長者提供當時705元的高額高齡津貼雙倍的金額。 其後,政府在2009年把高額高齡津貼與普通高齡津貼的金額劃一增加至每月1,000元。 直至2012年的特首選舉,其中兩位候選人的政綱中都提到「特惠生果金」的理念。 梁振英當選後便即推行其政綱中的「特惠生果金」,即現時的長者生活津貼2,並套用了當時適用於65至69歲長者的普通高齡津貼的資產及收入限額,並將其取代。 關愛基金為有需要而合資格的病人,提供3大醫療援助項目,包括自費癌症藥物、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用以治療不常見疾病的藥物)以及購買指定的用於介入程序及在體內設置的醫療裝置,而資助會按照合資格申請者的經濟情況作出全數或部分資助。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業主與租客
5 以65歲男士計,按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較早前公布的資料,投入100萬元於公共年金每月可獲約5,800元的金額。 另外,假設投入100萬元於私營終生年金,每月可獲約4,000多元。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2025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津貼2022|申請方法
上星期的網誌談到「公共年金」的理念,說明了「年金」是一種保險產品,所以其面值,就如其他保險產品的面值,在長者生活津貼下都不計算為資產部分。 不過,當長者取消保險並領回面值,就如領回「公共年金」的剩餘價值,則有關款項便會被計算為其資產,若超過資產上限便不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不過,有別於安老按揭的所謂「收入」實質為「借款」,「年金」的每月收入部分可視為一種現金回報,另一部分亦可視為本金的套現,所以在長者生活津貼中會視之為收入的部分。 舉例說,一位65歲的男士,用100萬元加入「公共年金」,再用100萬元加入一個私營的年金,其每月收入便會約有1萬元5,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單身人士收入限額,不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又例如,另一位65歲的男士在退休時有60萬元,則其資產已超過長者生活津貼的限額,但如將其中的50萬元加入「公共年金」,每月可領取約2,900元年金;而由於他手上只餘下10萬元,則會符合資格領取6月1日起實施、每月3,485元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6。 自90年代開始,立法機關及民間不斷爭取增加高齡津貼的金額,1997年後的聲音便愈來愈大。
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 津貼2022|8. 持續進修基金 加碼至25,000元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保良局汪徵祥紀念基金於 年由汪徵祥紀念基金捐款成立,為欠缺支援、遭遇突變及危疾的個人或家庭,特別是長者及兒童,提供緊急經濟援助及改善生活質素。 1973年設立的高齡津貼是最早期的長者現金支援,當時為7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每月55元。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on.cc東網專訊】多位議員指出本港婦女就業最大障礙是照顧家庭責任。
在理念上,這是社會與個人共同承擔(shared responsibility)退休保障的責任。 長者生活津貼將會在2018年進入一個新的重要發展階段,政府會在6月1日起實施每月3,485元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議員陳沛良指很多僱僱主擔憂保費支出增加而不願聘用長者,他澄清實際上勞工保險沒有年齡限制,保費水平因應工種,工資等釐定,建議政府澄清保費誤解,為僱主提供誘因,例如增加津貼、降低扣稅額等,同時調低長者薪俸稅率,使更多長者投入市場。 這種「超標」的情況,在標叔申領長者生活津貼時亦經歷過,長生津設資產入息審查,標叔數年前遇上抽查,因妻子收入超出夫婦入息限額,而被中止長生津。 他坦言,經歷很多次「唔得」感心淡,現時已沒有申領任何津貼。 所以津貼協議未簽之前,切勿展開工程,而申請長者裝修津貼的申請人必須確定工程負責公司或人員有相關牌照,否則市建局就算已審批好津貼,或者已發放該款項,如發現違規或不誠實行為,都有權向長者裝修津貼申請人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