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地交匯處可接駁往藍地段、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或青麟路。 此段位於屯門新市鎮的東部,南端在杯渡路路口接上青山灣段,向北至北端於港鐵兆康站南交通交匯處路口接上嶺南段。 青山道301及303號2025 輕鐵的鳳地支線於此段的側邊,沿途設有鳳地站、景峰站、新墟站及何福堂站。
這段路開始便是屯門區的範圍,由嘉龍村西面的大欖涌至掃管笏青龍路止。 當中由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至小欖橋一段路,通車至今並沒有任何重大擴闊工程,只作重鋪路面及在小欖交匯處附近加設交通管制燈號。 青山道301及303號2025 此路段除大欖角至嘉龍村一段時速限制為70公里外,其餘均為50公里。 由深井浪翠園至近大欖涌東面嘉龍村[8]止,自青山公路擴闊工程後已被擴闊至雙程雙線行車,限速提升為70公里。 由深井雙仙灣(Gemini Beach)泳灘至青山公路青龍頭段近釣魚灣泳灘。 其中途經的主要建築物如麗都花園、碧堤半島、縉皇居、嘉頓麵包廠等。
青山道301及303號: 新界東
另外介乎油柑頭翠景臺連接汀九段和寶豐台迴旋處的一段荃灣段,由於過於狹窄關係,在改善青山公路-汀九段的同時,亦改為單程往荃灣方向;往屯門方向以海安路代替。 當中江南工業大廈至海興路一小段為闊度僅約4至5米(單線行車),應為目前整條青山公路最狹窄路段。 此兩條公路昔日沿路亦設有多塊里程碑,但由於缺乏保護,至今僅存數塊[3]。 里程碑所示距離以英里計算,但里程起點卻並非現時的深水埗起點,而是當時九龍交通要衝尖沙咀碼頭[4]。 在早年新界沿路標誌性建築不多的情況下,市民往往以青山公路多少「咪」(即英里英語miles之粵語音譯)表達所在地,成為青山公路的特點,有些甚至演變為地名留存至今,例如位於荃灣的中國染廠大廈的商場就以其所在位置而命名為「8咪半」。 據了解,此類弧形轉角的戰前唐樓,現時在香港僅存3幢,除上址外,另2幢分別為太子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雷生春」、及深水埗汝洲街269及271號,後兩者分別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及「二級歷史建築」。
此段接担竿洲路路口的米埔段向東北,盡頭至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側的新深路路口,東北端接洲頭段。 青山道301及303號2025 此段相當短,接潭尾段繼續向北走,經過加州花園及米埔村,至担竿洲路路口止,接上新田段。 火警後,被波及的4車輛均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2輛私家車及1輛的士,幾乎付諸一炬;貨車損毀則較輕微。 而上址唐樓的外牆全被熏黑,騎樓底的天花、樑柱、燈箱招牌及街道路牌,均嚴重焚毀,地面遺下大堆已化為灰燼的雜物。
青山道301及303號: 青山道301號 位置地圖
過往青山公路可於上水再次連接大埔公路,通往新界東部甚或返回九龍,惟現時大埔公路已縮短至林村,兩者不再在新界的終點相連。 青山道301及303號 1899年,英國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接管深圳河以南、後被統稱為「新界」的土地,成為香港殖民地一部分。 出於軍事佈防及發展新土地的需要,香港政府隨即為新界地區的交通基建進行規劃,其中包括興建連結新界各區及九龍市區的公路。 繼大埔公路於1902年落成後,青山公路青山(今屯門)至上水段亦於1914年建成;而深水埗至青山段則於1920年完工。
- 由掃管笏管青路至杯渡路,途經新、舊咖啡灣而到達青山灣,輕鐵三聖總站在恒福花園旁,主要建築有置樂花園及華都花園。
- 至今青山公路沿途仍存留不少歷史悠久、仍在使用的舊式郵筒[7]。
- 70年代中期,因應青山公路拓闊工程,新墟段的走線稍微東移。
- 他解釋,因分間劏房時或會增設廁所,一但渠口位、排水位等接駁不妥,將對建築物造成物理性上的影響。
青山道一帶是深水埗及長沙灣主要的住宅區,因此青山道幾成長沙灣舊區的代名詞,紅色小巴也以「青山道」為目的地。 根據富豪酒店國際控股2019年度的中期報告,該公司已擁有此物業的100%業權,以及同街291及293號物業的80%業權[6]。 2022年2月12日凌晨4時,唐樓路邊有雜物起火,火勢波及路邊多輛車,大量濃煙亦攻上唐樓,撲熄後近發祥街外牆及欄杆均被熏黑[8]。
青山道301及303號: 青山道303號
青山公路和大埔公路之興建目的為接駁九龍的彌敦道及新界東西部,方便開發新界,而青山道就是青山公路在新九龍市區內的一段。 青山公路有使用「青山公路××咪」作為地址標示,如釣魚灣是「青山公路13咪」、舊咖啡灣是「青山公路18¾咪」等,尤見於由荃灣一帶至屯門一帶之沿岸。 當中「咪」是英里的英文「mile」之音譯,代表該處與尖沙咀碼頭(經彌敦道)的距離。
青山道301及303號: 香港大廈搜尋
「2020逆時鐘環島機車行」DAY2,此次全線順樁記錄,我們從嘉129-1線順樁方向直入高134線開始記錄,沿途會經過青葉茶業、青山茶業、越稜點(跨越阿里山山脈)、崩塌點、玉打山觀景臺路口、捷徑、馬卡龍平台,最終抵達台29線。 青山道301及303號2025 青山道一帶是深水埗及長沙灣主要的住宅舊區,因此青山道幾成長沙灣舊區的代名詞,前往該區的紅色小巴也多以「青山道」為目的地。 唐楼建于1933年,楼高3层,为香港目前仅存的战前弧形转角唐楼之一,街道交界的外墙为圆角设计。 整幢楼宇向街部分有六枝柱梁支撑露台,而露台仍保留特色栏杆,同时窗框是沿用旧式设计[1][2]。 青山道301及303号(英语:301 & 303 Castle Peak Road),是香港一幢单幢式战前唐楼,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青山道301及303号与发祥街交界,现被评级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現時最小雙數門牌號碼是青山道58號的嘉頓總辦事處,而2號至56號已經不存在,現場所見是一個公園、園圃和安全島等,並設有由深水埗區議會設立的鐘樓。
青山道301及303號: 長沙灣路邊雜物起火波及4車 「二級歷史建築」戰前唐樓受損
此段由洪水橋段近灰沙圍開始,經屏廈路、朗天路以及水邊圍,到元朗體育路和媽廟路的交界為止,接駁元朗段。 此交界曾稱元朗西迴旋處,但於輕鐵興建的時候改成十字路口。 青山公路最短的一段,此段是因經過掃管笏而命名,由掃管笏管青路至青龍路。 初時此段設計限速為每小時70公里,至後期下調為50公里。 至於大澳新村的天后古廟,則建於1722年(乾隆33年),是大澳村民拜祭供奉的場所,除天后古廟外,大澳現時共有10幢已獲評級和未被拆卸的歷史建築,包括舊大澳警署 、吉慶後街關帝古廟、大澳慈善方便院等。 此外,古蹟辦亦擬將薄扶林水塘石橋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翻查資料,政府於2009年刊憲將作為香港首個水塘的薄扶林水塘內的量水站、前看守員房舍及石橋等6項歷史構築物列為法定古蹟,今次擬議評級的石橋同是建於1863至1871年間。
青山道301及303號: 連接街道
另外政府正研究沿荃灣至屯門之青山公路海傍興建單車徑。 而該道路自1998年上半年起成為通往大欖隧道和環迴公路之主要幹道。 青山道301及303號2025 青山道原址由深水埗區大埔道近桂林街路口向西北起,鄰近嘉頓麵包總辦事處及烘焙中心大樓,至蝴蝶谷道路口止,門牌單數為3至505、雙數為58至800。
青山道301及303號: 香港樓宇目錄
此後大半個世紀,大埔公路與青山公路分別以東、西兩線,合組為新界地區的舊環迴公路,也是連接九龍與新界僅有的兩條公路。 該建築物建於1933年,位於青山道及發祥街交界,兩街交界的單位外牆為圓角設計,屬罕有的弧形騎樓,更是香港現存3幢孤形轉角的戰前唐樓之一,另外兩幢分別是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及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汝洲街269及271號。 不過,業主曾於2016年展開裝修工程,將部分單位分間成劏房出租。 青山道301及303號 由掃管笏管青路至杯渡路,途經新、舊咖啡灣而到達青山灣,輕鐵三聖總站在恒福花園旁,主要建築有置樂花園及華都花園。 近香港黃金海岸至三聖墟一段於1990年代初提升為 9 米闊雙線雙程行車道路。 至於三聖墟至屯興路一段路口,最初因道路狹窄,而曾進行擴闊工程,期間因怪石阻路,引致不少意外,所以需要繞過怪石進行[10],而怪石位置現已開闢為麒麟崗公園。
青山道301及303號: 九龍西
2019年3月,古物古蹟辦事處向古諮會提交文件,建議將唐樓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10],並於同年6月13日確定該評級[11]。 深水埗區的長沙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9,54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31,188人。 主要街道包括元州街(長沙灣段)、青山道(長沙灣段)、發祥街(長沙灣段)、福榮街(長沙灣段)、長沙灣道(長沙灣段)、荔枝角道(長沙灣段)、福華街(長沙灣段)、醫局街(長沙灣段)、海壇街(長沙灣段)、興華街(長沙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麗翠苑,李鄭屋邨,南昌邨,美居中心,幸俊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000,年齡中位數為 46.2歲。 1970年代前,青山公路於新界的路段亦名爲「青山道」;其後才易名爲「公路」[3]。
青山道301及303號: 青山道303號 303 Castle Peak Road
樓宇沿用唐樓「下舖上居」的特色[3],地舖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洪慶海鮮燒臘飯店」[4],而樓上現已分間為劏房[5]。
青山道301及303號: 青山道303號 位置地圖
前古諮會成員甚至稱該建築可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形容為「熊貓級」建築珍品。 由凹頭迴旋處開始向北,到錦田河北面轉至新田公路西側北上,經壆圍、錦綉花園及竹園村等,直到攸美新村附近,接駁米埔段。 此段及隨後四段的青山公路(以前統稱之為上元公路,即上水至元朗),在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新界環迴公路)通車之前為來往上水及元朗之主要幹線,角色直至1990年代初期才漸漸被取代。 除紅毛橋限速為70公里,其餘路段均為50公里,兩線雙程行車。
青山道301及303號: 青山道301號 近期成交
直至1970年代末,青山公路沿途各區的近代快速公路(包括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等)相繼落成,其作為區域幹道的重要性才大大減低,但地區內使用青山公路的車流量依然高企。 踏入2000年代,政府亦有繼續為青山公路部分路段進行擴闊及改善工程,以應付增長的車流。 香港政府現正計劃進行青山灣段擴闊工程(將海榮路以南的青山灣段由單線雙程擴闊為雙線雙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