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徑第三段攀越西貢西的數個高山,途中除了可遠賞斬竹灣及企嶺下海,也可欣賞馬鞍山的雄姿。 此段是麥理浩徑中難度較高的路段,尤其中後段對體能的要求較高。 路線先繞行岩頭山至嶂上營地,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 及後下降至榕北走廊的十字路口,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亦也有人由荃錦坳行走麥徑第九段,然後經元荃古道的一段路、清快塘村到深井吃燒鵝去也。
麦理浩径启用初期,主要用作训练英军。 据说当时的英军必须在24小时内走毕全程,最快的尼泊尔军只用了12小时多。 1984年后,麦理浩径的民用性质才日益扩大。 之后陆续开辟非军事的卫奕信径、凤凰径、港岛径,以及多条郊游径。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由于博主一个人走,行程比较松散,第一天住在了西湾,所以第二天的路程30公里就比较长了,另外受到野猪骚扰一夜无眠。 这一段起点有北潭凹营地,终点企岭下有水浪窝合法营地,有水有厕所;1/3处也有嶂上营地,但有牛经过,容易被骚扰。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 麥理浩徑第二段可說是麥理浩中最精華的一段,皆因沿途所經的浪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首屈一指最美麗的沙灘,不但水清沙幼,而且遠離城市未受污染,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
-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 线 路 概 况线路全长约100km,累计爬升4400米左右,线路相当成熟,路径明显。
- 麥徑五六段相對易走,但可恨的是麥徑第五六七段中途是沒有官方營地,要走過針山草山到達鉛礦坳才有營地,鉛礦坳營地有廁所補充水源。
右方的浪茄灣沙幼水清,灘後亦設營地,近年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野營及游泳。 由於第一段的終點沒有交通工具可供乘搭,遊者須折返東壩離去或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台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麥理浩徑10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行山者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嘅上落幅度大。
10、营地礼仪需注意,切勿大声喧哗,骚扰他人。 麥理浩徑10段2025 第九段:荃锦公路——田夫仔6.3公里,基本全程公路,一路平路下坡,只有第十段有一段小上升和土路。 林子茂密,很多人周末都来骑MTB山地车越野。 第六段:大埔公路——城门这段只有不到5公里,全程都是公路,没有补给,起终点都有有厕所和自动贩卖机,但路上没有树荫遮蔽。 这里猕猴聚集,路上不要招惹他们,不要进食,相安无事通过即可。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麦理浩下令驻港英军开辟此径,只花了约九个月。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2016年5月3日,国家地理频道邀得二十位行山爱好者,严选全球最佳行山径“梦想之路”,受访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团总裁和作家等,麦理浩径获评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 历 史麦理浩径(英语: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启用的一条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命名、并且由其本人主持剪彩开幕。 麦理浩径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 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
全條徑有100千米,分十段,中間有200支標距柱,每500米就有一支。 麥理浩徑響1979年10月26號開幕,而麥理浩就係最長一任香港總督,佢本身都係一個行山友。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睹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麥理浩徑10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1979年3月29日,即麦理浩径落成前约七个月,麦理浩到北京会见邓小平,得知中国一定会收回香港,香港问题正式出现。 有人认为麦理浩径的开辟和英国对香港前途忧虑有关。 因此有人推测麦理浩径是一条军事防线。 边界是第一线、麦理浩径是第二线、维港是第三线。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此後路線接上屯門健身徑,路旁設置著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休憩點亦漸多。 麥理浩徑10段 沿著引水道,走至地圖資料牌,依麥理浩徑指示左方下走 (直走為屯門徑),最後走過村徑,按地上麥理浩徑的方向指示一直走至何福堂樓,結束麥理浩徑整段行程。 自此是一段頗長而蜿蜒的路段,時而上時而落,沿途多是水庫景色,變化不大。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右側是水壩緩衝區,其外海一邊堆疊著巨大的錨形石。 視線再往外移,則見如被利刃削開的名勝破邊洲。 如從涼亭旁的車道下走,便是糧船灣地質步道。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路線跨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路線的升降幅度大。
麥理浩徑10段: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在東壩盡處的涼亭轉接水泥山徑,經過山坳後,浪茄灣乍現眼前,灣旁的長臂則是岬角罾棚角咀。 麥理浩徑10段 沿著山腹徑行走,便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終點站。
麥理浩徑10段: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中後段可瞥見大欖涌水塘的千島湖景致及尖削的青山。 行走的路段多為林務車道及引水道,路程頗長。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途中除了可下瞰蔚林,也能觀賞遠闊山景。 前段的路徑由艱辛漸轉平緩;後段則由車道轉至泥徑,更能貼近大自然。 先是經經過一配水庫,然後進入一村落。 未知是不是心急的關係,這條只數百米的道路,走來走去的,只是一間間的村屋,好像走極都走不完似的。 既是落斜,又是最後500米,心情頓時時變得輕鬆起來,力氣雖不繼,亦決意要好好欣賞這最後五百米的景色。 將到終點,忽然要上斜,幸好不太長,但絲絲體力已耗盡,好不辛苦。
麥理浩徑10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牛耳石山。 麥理浩徑10段 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從起點向下行,很快便到達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浪茄,說它迷人,只因這裡人煙稀少,風景美麗,而且海水十分清澈,不帶污染,加上人很少,夏天來到這裡游泳,最為舒適不過。 所以每次經過浪茄,心頭都會湧起「純潔少女」四個字。 以前,這兒所有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不喜歡被來電打擾的人可以耳根清靜一下。
第七段:城门——铅矿坳全程6.2公里,部分路段在针山的山脊上徒步,没有树荫遮蔽,容易晒伤,多携带饮水。 起终点都有洗手间和自来水,中途无水。 如果想睇靚景之餘又想挑戰高難度,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第三段啦! 麥理浩徑10段2025 過程當中需要一口氣攀過四個海拔約400米嘅山峰,包括:岩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所以一定要有充足體力先做到。 麥理浩徑10段2025 麥理浩徑10段2025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麥理浩徑10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4、当然也有越野跑或者24小时速穿, 麥理浩徑10段2025 麥理浩徑10段 可根据地图规划线路行程。 第二段:浪茄 麥理浩徑10段2025 —— 北潭凹以山间小道为主,13.5公里,经过两个沙滩,西湾和咸田村、大浪村等,但士多(小卖铺)只在节假日和周末开放,村里洗手间可以补水,最好携带净水器。 西湾村前的半山腰有十字路口,沿公路可通巴士站回城。 务必不要在西湾露营,因为100%有野猪出没,香港野猪受到保护,不怕生人,习惯翻人类垃圾,500米外闻着开封的食物气味就会来。
麥理浩徑10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再沿著車道下降至水壩,再走一段,便見右方的郊遊地圖牌。 由此右轉,轉走引水道(沿車道下走可往掃管笏村)。 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嘅五六日,樂施會都響麥理浩徑搞毅行者。 不過終點唔係屯門,而係掃管笏寶龍軍營,2009年開始,終點改去保良局大棠渡假村。 沿荃錦坳出發,向西行走,步入林務車路。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10段2025 過了田夫仔露營場地,繼續沿林務車路前行,十分鐘後,到達一緊急求助電話,如想離開,可在此左轉,經清快塘村到深井吃燒鵝去也。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係香港新界一條行山徑,由東面西貢北潭涌行到屯門,穿過好多自然美景。
第三日麥理浩徑第四段至第七段,約32公里一開始要先挑戰大帽山,於大帽山段終點有蓮姐士多,但熱食都是杯麵及魚旦燒賣之類。 之後的行程大部份都是馬路為主,難度不高,只想加快腳步盡快完成。 第二日麥理浩徑第四段至第七段,約34公里第二日可說是最艱難的一天,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徑中最難的一段,由於麥四消耗不少,最好準備定乾糧中途補給。 走到中間點獅子亭雖然有士多補給,但留意熱食只有杯麵及魚旦燒賣等輕食。
麥理浩徑10段: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起点有自来水,途中昂平营地无水,在第四段终点前的基维尔童子军营地有溪水,蚊虫较多,须烧开。 这一段的露营点,起点处有水浪窝营地、中途有昂平营地,可以选择在基维尔童子军营地前的烧烤场,但面积有限,如赶上节假日需要另外规划行程。 童子军营地一般不对外开发,无法露营。 下一个露营点就要到第六段的沙田坳的晨练场了(该营地不合法,可能被驱逐)。 第一段:北潭涌 —— 浪茄全程大部分公路,只有一小部分铺装山道,景色以绕万宜水库水库景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