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持高質素及具士氣的工作團隊,聯網就醫生、護士、專職醫療人員和行政事務人員等不同職系推行改善措施,包括持續增加醫護人手、改善職系晉升前景、加強培訓發展及改善工作環境。 九龍西醫院聯網2025 九龍西聯網擴展服務,除了於仁濟醫院設立耳鼻喉中心,並於廣華醫院增設五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病床,更於聯網不同醫院增加家居血液透析及自動腹膜透析服務名額。 九龍西醫院聯網 )是由英國基督教會倫敦會成立首個婦產科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30號,為香港一間著名的婦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 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1955年,贊育醫院遷址往西營盤醫院道現址。
九龍中聯網服務範圍包括︰油麻地、尖沙咀、旺角、九龍城及黃大仙。 聯網共提供5,549張病床,包括4,874張普通科(急症及康復)病床、250張療養科病床以及425張精神科病床。 香港共設有43間公立醫院、護養院、復康院等醫療機構,在7大醫院聯網為基層及大眾市民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的醫療服務。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整合全港公營醫療機構的連結,方便大家找到相關資料。
九龍西醫院聯網: 服務
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進行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管局作為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核心部分,日常運作經費由政府撥款資助,但部分服務按成本收費,人事聘任則與政府公務員脫鉤,局方可自行制定聘任條件。 九龍西醫院聯網非緊急救護運送服務團隊在人口不斷增長,加上高齡化的趨勢下,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當中NEATS擔當着醫院及有需要的病人之間不可或缺的角色。 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是醫管局聯同衛生署、社會福利署和教育局的合作服務,於隸屬本聯網的九間母嬰健康院、廣華醫院產前診所及圍產期精神健康診所為產前及產後婦女提供心理健康評估、輔導、和轉介專科治療。 目的是及早察覺於圍產期可能出現的情緒或抑鬱症等問題,加強婦女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及社區支援,從而減低幼童的成長障礙。 圍產期精神健康診所設於瑪嘉烈醫院專科大樓及東九龍精神科中心。
- 中心早前稱,會於今年1月陸續啟用6間附屬中心,陳燕萍指「葵聯」、「長青」、「荔景」三間附屬中心已啟用,而「葵涌(西)」、「葵涌(東北)」、「青衣(東北)」三間附屬中心則會在9月前啟用,她強調是按目標開展服務,沒有延期。
-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 行政總監陳燕萍在今年4月上任,接替執行總監潘經光,她原本在瑪嘉烈醫院任職九龍西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退休後加入葵青地區康健中心。
- 復康活動治療中心以復元概念為本,致力提供全面性及多元的個人化復元活動,務求促進復元人士發揮潛能、克服障礙和重過有意義的希望人生。
- 曾用作登記室和診治室的大堂,是廣華醫院碩果僅存的早年建築物。
- 廣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殮房分別於2013年2月及3月採用射頻識別系統,為準確識別遺體提供多一重保障。
2019年8月中,時值香港反修例風波,醫管局表示「尊重員工以個人身份表達意見」,但醫院不是舉行集會的合適場地。 同月23日,醫管局指示「如醫護人員需聯絡羈留病人的親屬,應讓警方知道」。 9月3日,約70個護理人員在瑪嘉烈醫院於午飯時間集會表達政治訴求,有人坦言醫院有白色恐怖。 同月中,保衛香港運動反對醫護人員在醫院表達政治訴求,裝扮右眼受傷導致途人受驚,醫管局對此表示「尊重保衛香港運動對醫管局服務提出意見的權利」。 醫院管理局由香港政府財政支持其運作及管理,在《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宣佈醫院管理局獲得撥款達到360億港元撥款。 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醫管局大會成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命。
九龍西醫院聯網: 香港43間公立醫院及政府醫療機構名單(附聯網資訊+連結)
本網站內提供的資料(包括健康資訊)僅擬作為一般教育用途及參考之用。 你如果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 社區精神科服務採用個案管理模式,由跨專業醫療團隊照顧有不同程度風險和需要的精神病患者,促進在社區中復元。 九龍西醫院聯網2025 復康活動治療中心以復元概念為本,致力提供全面性及多元的個人化復元活動,務求促進復元人士發揮潛能、克服障礙和重過有意義的希望人生。 此外我們亦致力協助復元人士與照顧者及社區夥伴建立一個有效的支援網絡,陪伴復元人士邁向復康旅程。 精神科復康部門的宗旨是透過跨職系醫療隊的専業服務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個人化及以復元概念為本的復康服務。
- 診所亦為面對性健康問題的病人提供評估、輔導、性治療、及藥物治療。
- 聯網共提供4,771張病床,包括3,730張普通科(急症及康復)病床、517張療養科病床,以及524張精神科病床。
- 計畫實行後,在九龍西的九所「家庭醫學專科診所」中,只有約一成半診症病患須被轉介回專科醫治,而瑪嘉烈醫院的骨科輪候時間,則由一二年五月的約一百周,降至一三年八月的約六十周,在○九年至一四年間,九龍西的八所公立醫院,其平均專科輪候時間亦逐步得到改善。
- 九龍西醫院聯網公布16/17年工作計劃,聯網總監董秀英指,截至今年6月30日,九龍西聯網過去一年的醫生及護士流失率分別各為4.9%,與醫管局整體數字相約。
- 自 8 月 1 日起,訪客必須提供 48 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訪客可以到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表明檢測原因為符合院舍探訪要求,以進行免費檢測。
- 它原本一層高,後因病人增加,1919年在兩側偏廳上加建一層。
另外,瑪嘉烈醫院在指定病房試行住 九龍西醫院聯網2025 院病人藥物指令系統,提升用藥安全。 自1923年開始,贊育醫院招收第一批華人助產士學護,直至1937年瑪麗醫院落成為止。 九龍西醫院聯網 1937年,醫院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部門,專門培訓產科及兒科醫生及護士。
九龍西醫院聯網: (招聘日-2月) 三B級運作助理(住院病房服務), 九龍西醫院聯網 – KWC68/23
計劃運用了「共融戲劇」及「論壇劇場」手法,鼓勵精神病康復者及社區人士相互交流,學習彼此尊重和包容。 「共融戲劇」是通過邀請青少年及精神病康復者共同創建劇本和社區演出,促進雙方的交流和了解。 而「論壇劇場」則由精神病康復者以生活經驗編寫劇本,由參加者討論和選擇角色和劇情發展,與社區人士和大專學生進行交流。 計劃期望參加者能增強對身心情況及社會問題的掌握,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和促進社會參與;成為關愛生命、關心社會的公民。 思覺失調服務提供公眾精神健康推廣,並為思覺失調患者提供及早介入、評估和延續治療。
九龍西醫院聯網: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確診新冠病毒
無論在合併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的管理隊伍方面,或在新界東醫院聯網推行藥物名冊先導計劃的工作上,董秀英醫生都扮演關鍵角色。 董秀英醫生早於一九九○年開始從事醫療管理行政工作,在醫療管理各個範疇均有豐富經驗,先後在總辦事處、地區、醫院聯網以至醫院前線服務的層面參與規劃和統籌工作。 董秀英醫生現時擔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之前曾任東華東院醫院行政總監,亦曾在醫管局總辦事處出任行政經理。 目前,贊育醫院提供產科(產前/產後檢查)及婦科專科服務、日間護理中心、產科門診服務、延續性的產前產後醫療及護理服務、舉辦健康教育及產前講座、更年期專科門診、口服糖耐量檢測門診、婦科門診和泌尿婦科門診。 明愛醫院:全科醫院,提供急症、復康同紓緩治療服務,並設有兒童發展障礙服務;九龍西聯網眼科中心亦設於明愛醫院。
九龍西醫院聯網: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確診 正按指引隔離
1907年一群社會賢達建議在油麻地設立中式醫院,以應付九龍及新界急速增長的人口。 醫院最終耗資139,340元,歷時5年才告落成,於1911年10月9日由港督盧吉爵士主持開幕。 廣華醫院第一任值理共6位,包括陳柏朋、方建初、崔秩山、梁植初、余植卿及香文。 各間醫院有清晰的定位,透過醫院之間互相配合及支援,聯網可以理順區內的醫院服務,避免服務重疊,甚至浪費。 例如每個聯網均設有大型急症全科醫院提供全面服務,並由各社區醫院配合提供復康、日間服務及延續護理等服務。 聯網架構亦可因應轄下醫院不同的情況和服務需求,發揮有效的協調作用,靈活調配醫院間的資源以提升效率。
九龍西醫院聯網: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醫生確診 正按指引進行隔離
聯網第八間醫院北大嶼山醫院第一期興建工程於2012年底竣工,將於2013年9月分階段展開服務。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除了在內地引起關注之餘,更有外媒形容為「以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震驚中外。
九龍西醫院聯網: 普通科門診診所
本計劃旨在培育天水圍區內關懷共融文化,加強人力資本、彰顯個人潛能,從而建立跨階層、跨界別的支援網絡、倡議「整全健康」的生活模式,強化抗逆力,建立一個關愛、睦鄰、共融的社區。 計劃旨在消除社區人士對精神病的誤解及迷思,提高廣大市民對精神病的理解及加強對精神康復人士的接納。 透過多媒體視聽、藝術欣賞及角色扮演等項目,參加者能夠從虛擬之視覺及聽覺情景中體會和感受病患者經歷精神病徵狀以及於治療、復發過程的內心世界和掙扎等。
九龍西醫院聯網: 服務資訊
「綜合心理健康計劃」附設於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內,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心理健康評估、個人輔導、小組輔導活動和轉介服務,並配合醫生的診斷及治療,以提升個人的身心健康,從而活出積極及愉快的人生。 本計劃旨在銜接輪候政府精神科服務期間的空缺,為任何年齡及有經濟困難的香港居民提供資助,使他們在輪候政府精神科門診期間,接受私家精神科醫生治療,以免影響病情。 本計劃獲周大福醫療基金、傅德蔭基金及施永青基金共同資助一千一百多萬港元,為期兩年,預計700人受惠。 2016年12月1日,原屬於九龍西聯網的黃大仙及旺角區正式劃入九龍中聯網,包括廣華醫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和聖母醫院,以及相關地區的服務單位。 聯網行政重組的正式實行預期能夠加強服務整合,以減少病人跨網求診的情況。
九龍西醫院聯網: 醫院院牧 (全職/兼職) (編號: EWD/Chaplain/CT)
運送員的工作包括檢查車輛、儀器及設備,並需要清潔和消毒車上的儀器及配備。 九龍西醫院聯網2025 除了擁有有關載送病人的專業知識外,運送服務員也要具備良好的體能,因為他們負責載送行動不便的病人,當中部分病人居住在偏遠或沒有升降機的地方,因而需要搬抬病人。 這些病人經常對員工訴說:「如果沒有NEATS,我們是沒有可能到醫院覆診或接受治療!」對於這些病人來說,NEATS為提供他們往來醫院接受治療更方便的途徑。 而為促進社區參與及鄰里連結,「樂天大使」會在所屬的社群中策劃有關「整全健康」活動,建立參與社區服務的平台,並從中建構一個洋溢著關懷文化的社區。
九龍西醫院聯網: 九龍西聯網
醫管局將於12月1日就公立醫院聯網重新劃界,九龍西聯網將有3間醫院改為九龍中聯網,董秀英強調對病人服務不會有大影響。 葵涌醫院的諮詢會診精神科為瑪嘉烈醫院、明愛醫院、仁濟醫院、廣華醫院、北大嶼山醫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提供精神科諮詢及會診服務; 宗旨為病人及早提供全人醫療健康護理, 提高醫療服務質素,及減低不必要的精神科住院治療。 行政總監陳燕萍在今年4月上任,接替執行總監潘經光,她原本在瑪嘉烈醫院任職九龍西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退休後加入葵青地區康健中心。 中心開幕時稱,希望每年服務5.5萬人次,陳燕萍透露至今會員有3,000人,截至4月底服務人次約1.6萬,即仍未能達到目標的30%,她解釋新冠肺炎疫情對服務人次有影響,因會員未能如平日般到中心使用服務。 中心早前稱,會於今年1月陸續啟用6間附屬中心,陳燕萍指「葵聯」、「長青」、「荔景」三間附屬中心已啟用,而「葵涌(西)」、「葵涌(東北)」、「青衣(東北)」三間附屬中心則會在9月前啟用,她強調是按目標開展服務,沒有延期。
九龍西醫院聯網: 健康申報表
九龍西醫院聯網服務總監麥永禮指出,由於不少病人動輒便到公立醫院的專科看診,由○一年至一三年間,輪候人數上升了四倍,但專科醫生工作時,只有三分之一時間作看診用途,專科新症的輪候時間因而愈來愈長,至一○年時,瑪嘉烈醫院的外科輪候時間為約一百二十個星期。 由於部分病人其實病情輕微,根本不須由專科醫生處理,錯配令醫療資源遭浪費,效率亦大大降低。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服務部門主管姚玉筠表示,為解決問題,他們構思透過「家庭醫學專科診所」協助專科分流,醫生會在輪候名單中選擇合適病人,先轉介至醫院普通科門診的家庭醫學專科診所,病人可自行選擇是否到此看診。 醫生會根據病徵為病患作檢查,使用臨牀超聲波、胃鏡等儀器化驗出結果,如病情輕微,診所會直接以小手術或藥物治療;若病情嚴重,須進行大型手術或化療,醫生便會盡快把病人轉介回專科,病人毋須重新輪候,專科醫生會為其優先治療。 麥永禮表示,家庭醫學專科診所透過分流專科病人及為其診症,成功使病人盡早得到合適醫治,同時減輕專科門診的負擔,包括內外科、骨科及泌尿科。
九龍西醫院聯網: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2014-
1921年11月,廣華醫院首次招收6名護士練習生受訓和實習,為東華醫院集團首次訓練護士。 翌年,醫院獲熱心人士捐助50,580元增設中醫診所,於1923年啟用。 1929年,醫院的新產房落成,提供部份免費的產房服務,同年增建普通病房。 )是香港九龍的一所慈善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區最重要的公立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 醫院管理局於2019年12月12日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俗稱「蝦膏」),病人可查閱個人預約紀錄,支付賬單及藥物費用,預約普通科門診及專科新症,查閱藥物資料或按照處方進行復康練習。
因應今次診所暫遷服務,石硤尾普通科門診診所早前已通知及安排所有定期覆診的長期病患者,暫時轉往新地址繼續接受跟進治療。 九龍西醫院聯網 至於因偶發疾病而求診的市民可如常透過普通科門診電話預約系統或醫管局的手機應用程式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預約診症時間。 2003年2月21日一名廣東广州中山醫科大學(现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退休教授劉劍倫與妻到香港參加婚禮,教授在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門診診所幫忙時,亦曾診治一些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病人,他在同年的2月15日出現類似感冒的病徵,並自行服用抗生素。 他抵達香港後在京華酒店(京華酒店在2006年易名為九龍維景酒店)的911號房住了一晚。 在酒店一天內令10位人士,包括其妹夫受感染,後來被發現為其他地方(加拿大及新加坡)爆發沙士的源頭病人。
在運送途中,伯伯眼泛淚光,志明初時還以為伯伯不舒服,後來才知道伯伯是因為能夠順利回家而感動至哽咽。 計劃目的是希望在社區散播「關愛文化」種籽,培育一群友伴成員積極地於自身家庭及社區中策劃並推行一系列「和諧與共融」的社區關愛活動,履行及宣揚「關愛、共融、仁義」的公民責任精神。 「330健康校園」共融戲劇活動:透過戲劇技巧訓練,讓學生及康復者共同構思劇本,於地區演出,推動社區精神健康。
而病人臨床醫療服務的重組,則於2017年4月1日後,在確保相關系統及支援服務已完全就緒後才會分階段進行,以減低重組可能對病人造成的任何不便。 九龍西醫院聯網公布16/17年工作計劃,聯網總監董秀英指,截至今年6月30日,九龍西聯網過去一年的醫生及護士流失率分別各為4.9%,與醫管局整體數字相約。 她指聯網本年度將一共增聘283個人手,包括120名醫護職系人員,以紓緩人手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