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正向溝通:攀石運動可以讓小朋友學懂欣賞身邊的人,跟隊友互相打氣,並分享每條路線的策略及意見,讓小朋友更健康積極地與朋輩一同成長。 林先生擁有兩個公共政策碩士學位,是兩間資訊科技公司的營運/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 駱先生擁有環境管理及工程學理學碩士學位,從事環境科技業務,亦於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擔任兼職客席講師。 為免將包山中間的包弄跌,影響個人賽的結果,團體賽被安排在個人賽後進行。 2005年冠軍為長洲居民郭嘉明,其正職為消防員,一共搶得51個包子。 至2008年度,個人賽冠、亞、季軍得主,分別是攀石教練黎志偉、消防員郭嘉明和張文翔。
高14.42米,由結構工程師認可的物料和方法搭成,內部的支撐結構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造價約57萬港元。 而包山的構造上取得香港屋宇署、香港建築署、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攀山總會的意見及支持,以確保包山的安全。 何善揮 長洲搶包山是香港長洲一年一度於長洲太平清醮結束後舉行的比賽。 現時搶包山比賽活動在每年醮會第三天化大士之後(亦即是香港佛誕公眾假期之後),翌日的凌晨12時正舉行。
何善揮: 何善揮
即使要關心其他人,都應該是去關心其他人用甚麼方法做到,自己從中學習,這種心態很重要。 專注在自己的攀爬,做好自己,你才是自己最終的對手,但求自我突破,天天進步。 三個攀登項目所需的攀爬基本能力是差不多的,速度賽會較為特別,主要以單套動作訓練。 領攀和抱石由於每場比賽所面對的賽道都是新的,要在看到路線的一刻才立即思考如何攀爬,因此學習運動攀登的小朋友解難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都會特別高,自信心亦會比別人強。
- 賓斯馬沒有參加世界盃,但他以皇家馬德里隊長身分,帶領球隊在上個賽季奪得歐聯冠軍及西甲冠軍等多項球會級別殊榮,同時獲得2022年金球獎。
- 他續指,蘇炳添和香港運動員徐志豪曾在廣州全運會時既互相較量,又惺惺相惜,令學生了解國情。
- 至於青黃不接的問題,郭認為,學校架構仍然有學習空間,亦可在互聯網上找到自學方法。
- 東京奧運首設運動攀登項目,運動員時而鬥快、時而鬥高,相當刺激,原來還可以當是一門老少咸宜的健身運動,還可以挑戰自我、克服恐懼。
-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就影響本港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事宜,向行政長官提出意見,並建議所需措施,以支援及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 他認為在跌倒後,堅持嘗試、請教其他人等等方法讓自己進步,繼續努力才是最有價值的。
Danny聘請了專家為全中心噴上全效的Germagic消毒塗層,此消毒劑獲世界多個檢測單位測試認證,可殺滅細菌及病毒。 此外,中心原先可容納100人,但現在劃分了8個區域,限制每個區域只可容納8人。 而平日中心會提供一袋袋的攀石鎂粉讓學員共用,現在為了衞生起見,改用了內含酒精的枝裝液態鎂粉,雖然成本高了,但一切安全至上。 Danny補充:「我們計劃開辦多些私人班,希望幫補教練們的收入,還有多鼓勵公司在此舉辦一些team building的活動,因為攀石除了可鍛練體能之外,對心理的鍛練更有益處,可以訓練出一份堅持。」Danny的確是最佳的人辦了。
何善揮: 東京奧運專訪更多
已退役的攀石運動員何善揮(Danny)在10年前創辦攀石場「Just Climb」,不遺餘力在本港推廣攀石運動,並且將不怕失敗、勇敢面對困難的攀石精神分享給更多人。 我自己曾經是運動員,明白比賽經驗對運動員會來說非常重要,每個運動員都需要經過很多比賽才有機會進步,因此我們希望舉辦更多比賽給小朋友參加,讓他們有機會挑戰自我,不斷進步。 Danny:攀石並非踫撞性運動,相對例如足球、籃球或欖球這些會有很多肢體踫撞的運動,攀石的危險性可以說是相對較低。
賓斯馬沒有參加世界盃,但他以皇家馬德里隊長身分,帶領球隊在上個賽季奪得歐聯冠軍及西甲冠軍等多項球會級別殊榮,同時獲得2022年金球獎。 何善揮 年度最佳女球員候選人,分別為西班牙的普特利亞斯、英格蘭的米德及美國的摩根。 慶幸的是,Danny 找的畫畫老師,教學理念與自己教攀石的理念有相似的地方,在教芊芊畫畫時,沒有一個框框限制她怎麼畫,亦不會刻板地規定孩子要這樣畫,例如不會說線條要怎麼畫才叫直和美。
何善揮: 何善揮傳揚 永不言敗精神
Just Climb有些路線是專門為小朋友度身訂製,距離適合7至11歲小朋友攀爬。 我們亦有些中心有專門給兒童攀爬的設施及路線,例如新蒲崗,會較適合7至11歲小朋友學習攀石和進行恆常訓練。 運動攀登可以分為三科,第一科叫做領攀或者頂繩攀登,主要是鬥高的,爬得越高分數越高。
何善揮: 黃巴士 — 扮演書中人物走秀 挑戰閱讀擂台 小學辦「悅讀日」令學生愛上閱讀
Danny指不論是藝術還是運動,孩子都不應被框框限制著標準和美的定義,反而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抒發自己的情緒。 有些父母希望子承父業,不過Danny 並沒有奢望子女步自己後塵做攀石運動員。 筆者期望兩位運動員的成功經歷,可以吸引更多運動員踏上創業路,亦期望未來更多運動經理人及運動公關加入,才有望大力推動「運動產業化」。 大部份朋友知道我本業是「運動公關」,一直與團隊致力推動「運動產業化」的發展,所以極度開心見到有兩位運動員從中脫穎而出,以「創業家」的身份贏得今次獎項。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 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何善揮: 香港搶山包最年輕冠軍
教育界面對教師離職潮,或引起青黃不接的問題,新入行的她指,學界固然有不少老師離職,但也有「新血」加入,她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教育界新的力量。 郭續指,新老師在學校架構之下,仍然有學習空間,也可透過網上資源增值。 他是香港體育舞蹈界別連續十年的精英運動員,及亞洲室內運動會的銀牌得主。 薛女士擁有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理學碩士學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分析師認證(CESGA®)。 他表示,初學初平時較少用前臂肌肉,初初接觸攀石時,需用前臂支撐整個人的重量,負荷會比較大;但若小童自小就訓練,早日發展這些肌肉,則問題不大。 不過,無論是成人還是小童,何善揮最希望攀石能帶到予參加者的,都是學習面對困難時應有的態度。
何善揮: 香港仔
至2005年,另外搭建塑膠包山,舉行有異於傳統民俗活動的搶包山比賽。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就影響本港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事宜,向行政長官提出意見,並建議所需措施,以支援及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何善揮 許華傑再度獲委任為主席,其他非官方委員主要來自多個工商專業界別,以及中小企業的參與者。
何善揮: 何善揮傳揚 永不言敗精神
「我覺得作為爸爸的責任是儘快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天賦。如果他希望在那方面發展,我就幫助他、成就他。」何善揮說。 Danny分享了一次芊芊看到他在攀登時跌倒的經歷,女兒十分奇怪為何攀爬了得的爸爸都會跌倒,他就趁機教子女「每個人都有機會跌倒和有做不到的事。」。 「頂繩攀登挑戰的是高度,距離感較大,當小朋友爬到上去,下面的人喊得聲嘶力竭,都要靠自己解決問題。」,他解釋道。
何善揮: 體育即時
完成了一個挑戰,就會更有動力去面對下一個難關,慢慢累積到成功經驗,將來面對所有挑戰都會更有自信。 而居民為了酬謝神恩,便扮成神只在大街上遊行驅趕瘟神,其後每年舉行,成為太平清醮。 何善揮目前開設三間室內攀石場,他亦表示,要找到適合的地方開設攀石場也不榮易,「樓底要高,又不能太難去到,租金又不可以太貴。」他旗下攀石場的總店及兒童學校均在新蒲崗,最近開設屯門店,設大幅室外攀石牆,希望繼續散播攀石的種籽。
何善揮: 個人比賽形式
而要接觸這項運動亦不算難,以何善揮的攀石場為例,月費約為800元,學生享有優惠;主要裝備為攀石鞋,數百元有交易,何善揮的攀石場亦可以租用。 訪問當日還未到下班時間,場內學生主要為小童,有小童進入場內即進入忘我境界,何善揮不斷打招呼,家長也在說:「叫揮sir啦!」他們也沒有理會,望了何善揮幾眼後,就繼續衝向石牆,急不及待要爬上去,可見這幅人造石牆對小孩的吸引力。 《南華早報》在2005年曾發表社評表示,搶包山傳統意義為島民帶來健康與平安;若將搶包山變成體育競技,會令其精神面貌盡失。 由恢複搶包山活動開始,在長州太平清醮期間,均有大量遊客湧入長州,不少人把握了商機,除了加做平安包外,還推出了平安包造形的枕頭、零錢包、飾物等,為長州本土帶來大量商機。 本來於太平清醮中,設立了五座由平安包積成的包山供奉北帝,醮會結束後,包子供居民搶奪,後來因發生事故而取消。
何善揮: 香港3月舉辦兩大抱石賽事勢掀攀登熱潮
何善揮是香港攀石代表隊成員之一,擁有超過10年豐富的攀登經驗,曾多次代表中國香港到外地參加不同類型的攀登比賽,2011年更先後兩次獲得全國攀岩抱石賽冠軍。 何善揮曾代表香港多年,出戰過很多國際大賽,在國內更加不時獲獎,贏過全國攀岩錦標賽,也在2009年贏得長州「搶包山比賽」冠軍。 他退役後仍不忘攀石,開設攀石學校,目前有位於新蒲崗的總店、同樣位於新浦崗的兒童攀石學校,以及今年才開張、附10米高戶外攀石牆的屯門店。 何善揮12歲開始接觸攀石,更以21歲之齡榮登「最年輕包山王」,是前香港攀石隊成員之一,多次代表香港出賽,並曾在全國攀岩錦標賽封王。 對於攀石的熱愛單是自己享受Danny並不滿足,在10年前他創辦Just Climb攀石場,讓更多市民認識攀石運動。
但最令他欣喜的是領略到攀石的吸引力,遠不只於充滿挑戰性,而是每次攀爬也必須依靠個人努力完成,良好的體能、意志力、堅毅、冷靜、分析力、路線策劃等,缺一不可,從中獲得的滿足感份外強烈,更學會如何獨自解決問題,在生活中亦有得着。 香港官員處理搶包山的取態,是將傳統文化承傳變成旅遊收益項目,既無內涵,亦無生命力,甚至連起碼的尊重都欠奉。 學員只能在課堂期間及教練指定活動範圍內攀爬,以確保自己及其他學員之安全。 國際足協公布,2022年度最佳男子足球員,候選人分別為美斯、麥巴比及賓斯馬。 美斯去年帶領阿根廷隊,奪得卡塔爾世界盃冠軍,個人亦榮獲世界盃金球獎。
何善揮: 【香港攀石賽】港亞運代表歐智鋒稱王 中國小將張悅彤封后
新玩的朋友在學習、考核過程中,我們都會教你用一些安全器材,之後再慢慢深化,玩法多變化,總讓人有新鮮感。 Just Climb何善揮 玩攀石差不多超過20年,自小醉心攀石,他在11歲初次接觸攀石後,從此喜歡了這項運動。 12歲時開始學攀石,14歲就開始青少年代表隊,也是前香港攀石隊成員之一。 他早在21歲時成為「最年輕包山王」,在運動員生涯裏,他多次代表香港出賽,更稱霸全國,在全國攀岩錦標賽中奪冠。 Danny開辦課程,最著重的不是小朋友的攀爬能力,而是他們在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學會面對恐懼和挑戰。 「當然攀爬能力都會在課程內,但同時希望帶給小朋友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他解釋道。
何善揮: 香港大專運動攀登賽冠軍誕生
年僅12歲便加入香港攀石代表隊的何善揮,曾奪得全國攀岩錦標賽冠軍及Kailas攀石賽冠軍;更以21歲之齡成為最年輕的“包山王”,運動員生涯可謂相當圓滿。 時至今天,他創辦了擁有兩間分店的專業攀石場,致力在香港推廣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同時為香港運動員提供更合適的訓練場地,在首次將攀登運動列為比賽項目的2020東京奧運舞台上展現更強實力。 出身普通家庭的 Danny 年少時沉醉電子遊戲世界,無甚明確人生目標,然而自 11 歲初次接觸攀 石後,即與攀石運動結下不解之緣,人生更從此有重大改變! 運動員生涯完結後,Danny 將發展攀石界的另一志向,向專業定線員之路進發。 攀爬 線路可謂攀石的靈魂所在,一條好的線路,能激發運動員思考及計劃攀爬動作,甚至令運動員挑 戰極限,有機會以超乎常理的動作完成線路。
何善揮: 體育
【體路 X Junior】隨著東京奧運首次將運動攀登納入奧運項目,令攀石運動走進不少人目光,香港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這項運動。 由前香港攀石運動員何善揮( Danny)開辦的「Just Climb」攀石場,早前進駐屯門,為新界西帶來首個室內攀石場。 除了一般的室內攀石場外,屯門店更設有10米高的頂繩攀登,是全港首幅活化工廈的戶外攀石牆。 Danny:簡單一對攀石鞋,一個鎂粉袋和鎂粉用來吸手汗,就已經可以進行運動攀登。 攀石鞋在尺碼上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這一點關乎到足部攀爬時與石頭接觸的敏感度,專業選手正式比賽時可能會穿比平常小兩、三個碼的攀石鞋。 但對初學小朋友而言,攀石鞋不宜太緊,以免令他們足部不適,產生抗拒感。
他認為在跌倒後,堅持嘗試、請教其他人等等方法讓自己進步,繼續努力才是最有價值的。 他亦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在觀察他面對失敗的態度,從而明白這不是一件羞愧的事,從中找出原因,逐步解決才是要學習的地方。 近期攀石運動場所首度突破20間,而「最年輕長州包山王」何善揮(Danny)早人一步,與2011年創辦JUST CLIMB,目前有4間攀石中心及2間兒童攀石學校。 近期攀石運動場所首度突破20間,而「最年輕長洲包山王」何善揮(Danny)早人一步,與2011年創辦JUST CLIMB,目前有4間攀石中心及2間兒童攀石學校。 隨着香港與內地以至向全球有序通關,香港貿發局於1月份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多場實體展覽和論壇,提供面對面洽商平台,促成各地參展商及買家合作…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32屆教育及職業博覽,於2月2至5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700家參展機構共提供近3,000個就業機會,…
辛尼奧奴上月轉會窗向羅馬攤牌,其後要求轉會AC米蘭不成,欲回馬槍投般尼茅夫亦不果,但他落「馬」意向堅決,最終選擇以2950萬歐元轉會費,轉投還未關窗的土超球會加拉塔沙雷。 23歲的辛尼奧奴登「塔」後,將會穿著17號球衣,目的是要記念一位年僅17歲的加拉塔沙雷球迷Muhammed Emin Ozkan。 該名球迷最近於土耳其大地震中失去寶貴性命,辛尼奧奴更明言為土耳其人和該年輕球迷感到難過,而此舉就為他贏得了不少加拉塔沙雷球迷的讚賞。 港隊劍手何思朗在男子佩劍世界盃預賽,小組5戰全勝,獲得正賽席位。
何善揮: 透過「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獲委任名單
12歲學習攀石的何善揮(Danny),於21歲成為「最年輕長洲包山王」,並是前香港運動攀登代表,推廣攀石近15年,9年前創辦JUST CLIMB攀石學校,現已開設第3間分校。 新校場內設有適合兩歲幼童學習的3米以下攀石場,地上放置軟墊確保安全,另有專供4至6歲學習頂繩攀登的場地。 “攀石給予我很大的成功感、自信心和解難能力,期望將這些由攀石而來的樂趣、力量和得益分享予更多人,開辦攀石場正可達成目標。 ”何善揮直言,利用運動員的身份、個人專長創業確實有一定幫助,既可增強有興趣接觸攀石人士選擇我們的信心,也能吸納有志投身教練行列的攀石愛好者加盟。 何善揮2025 何善揮2025 他補充,攀石在港尚未屬於熱門運動,全職教練的數目不多,現時行內以兼職教練為主,當中不乏專業人士,與他一樣對攀石滿載熱情;而Just Climb亦有團隊提供在職培訓,務求為攀石人士帶來最佳的專業指導與安全保障。
何善揮: 青年委員自薦計劃
教練一般會先教小朋友在下跌時如何做好自我保護的動作,亦會教授一系列攀爬技巧,只要學懂當中的技巧就不會有太多踫撞。 不過擦損撞瘀總少不免,這一點很多運動都會有,但引致嚴重受傷的機會就相對較低。 這項運動其實會觸動到小朋友很多與生俱來的本能,包括在攀爬時會產生緊張和恐懼感,其實緊張和驚慌是用來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唯有高度專注才不容易跌倒,因此這項運動都可以訓練到孩子的專注力,並可以在攀爬過程中瞭解到恐懼是可以接受和克服的。 訓練獨立及批判思維:攀石可以讓小朋友獨立做決定,每次面對一條新路線,他們都要透過對個人能力的理解及掌握,找出合適方法去完成路線。 擁有更多自行做決定的機會,小朋友便能從中學習如何作出選擇並相信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