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主人亦需要注意飼養寵物的情況會否違反其他的大廈公契條款,例如禁止對鄰居構成滋擾,即使造成滋擾的是寵物而非主人,主人亦需要負上責任。 ●租客:由於法例訂明不可向其追討違反積極性契諾的責任,租客只需遵守大廈公契的限制性契諾;當然也需要遵守與業主簽定的租約。 業主亦會叫你提供收入證明,可以係銀行月結單、糧單、僱主推薦信等,全職學生就要交學校證明。 如果啱啱嚟到未有工作,有啲業主會要求你預繳相當半年租金。 作為一個雙失中女,我都俾唔少業主問過我冇收入,可以點交租。
而對於業主私藏按金的行為,網民表示:「去市政議會投訴佢」、「最好報稅局話佢用英國物業收租,似乎冇報稅」。 其中一名30歲的學生Isla Kwok,已在今年1月搬到曼徹斯特居住,她在2019年購入當地一間排屋,並利用租金收入應付按揭供款及自己的租樓支出。 她計劃在取得居留許可後,將排屋加按以購買第2間物業,「目前的按揭利率已大減,而只要擁有第1間物業,便可輕鬆創造更多收入」。
英國業主會伏: 律師費
相信上述所有東西都可以滿足大家生活上一切所需, 自住無憂。 但大家可能問專才為什麼不直接到倫敦居住和工作, 投資者為何不直接投資倫敦, 而要選擇斯勞呢? 舉個例子, 斯勞乘鐵路直達倫敦的站點是帕丁頓, 如果根據英國房地產網頁Foxton的調查顯示, 2020年斯勞平均樓價是帕丁頓樓價的20%, 但客觀整個倫敦樓價而言, 斯勞樓價都仍然是倫敦樓價的55%。
- 2017年在英國「曼城」購入物業收租的陳先生(假名),一直透過發展商旗下租務託管公司協助處理租務,近年完約後,因託管公司加徵服務費,他便決心尋找其他公司協助。
- 樓價方面,曼徹斯特的平均樓價比倫敦平至少一半,達20萬英鎊(約HK$2,000,000),港人喜愛選擇接近Piccadilly火車站的樓盤,乘坐高鐵到倫敦亦十分方便。
- 最後一點我們要留意的是,到底發展商對於當地項目要發展的土地或樓宇是否有擁有權?
- 而如果有小朋友的話, 當地有好多優質的公私立學校, 最出名一定是伊頓公學。
- 如果清楚了解房屋的註冊及背景資料正常,購買二手樓的買賣雙方,便會由律師起草房產買賣合約。
- 而就2020年開始到2021年1月, 當區樓價升值16%。
若託管公司並不受該兩個機構規管、或者經申訴後,仍未能解決問題,就只能作民事索償。 正如上文所述,小額錢債法庭會受理申索金額少於10000英鎊的申請,若關乎物業納修則不多於1000英鎊。 在英國,小額錢債法庭會受理申索金額少於10000英鎊的申請,若關乎物業納修則不多於1000英鎊。 若部份情況因租客欠租而想取回租金,業主也在網上作出申請。 電視廣播去年股東應佔虧損8.07億元,按年擴大約25%。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物業團隊
」大呻被騙,指之前剛到埗英國,本來在Airbnb網站上找到1個正放租的單位,於是決定先租住數個月,然後再找長租的住處。 詎料有日業主前來,聲稱要換大門鎖,並解釋指原來在Airbnb網站上放租的人是其租客,對方利用了「租上租」方法乘機賺錢。 至於較為審慎的BNO持有人,可以考慮先租住物業,待完成「5+1」的居留條件入籍後,才考慮購買英國樓。 英國業主會伏2025 雖然仍不及倫敦,但愛丁堡平均樓價已升至超越英格蘭各主要城市,在2020年底達到近29萬英鎊(約HK$2,900,000),除了自住,投資價值亦十分之高。
- 不過,原定入伙時要找清尾數卻發現沒有人追收,開始覺得事有蹺蹊。
- 進入2021年, 我們嘗試集合不同熱門英國樓盤給大家看看, 好讓大家可以很方便地一眼了解最新的英國房地產項目。
- 確保盤源真實,找到心水的單位後,有些細節位也需要注意。
- 和世界各地一樣,在英國租或買樓,地產代理這個中間人也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 但若業主有在租約內要求租客遵守有關的契諾,業主可以因應租約的條款向租客追討。
- 咁倫敦除咗貴,其實都真係有好多好處,始終作為一個大城市,工作機會同待遇比其他城市高,學校選擇亦比較多,生活節奏同香港又貼近,剛到埗而未體驗過英國鄉郊地區生活嘅朋友應該會容易啲適應。
- 今日話自己英國樓專家,聽日加拿大,後日馬拉,毫無道德底線。
若以現時£850租金回報為例, 租金年回報可達5.5厘, 甚至6厘。 部分國家如英國更會向海外買家徵收額外的印花稅,加上當地早前的印花稅假期正分階段完結,置業人士在決定買樓前更應了解清楚,以免有失預算。 相比英國物業較大機率被上調管理費,張氏指日本物業的管理費相對穩定,合約上也會列明,一手發展商不會輕易加價。 若然因一些原因如物業將進行大型維修,也會給予較長時間讓業主準備,如1至2年前已會發信通知,且加幅一般不會很多,讓業主在心理上和財務上有更好預算。 不過有網民都指租客「隔山買牛」十分不智,指「萬一去到冇屋住、貨不對版點算」、「人在外地更加要小心」、「下次經返Agency事租屋,少好多問題」。
英國業主會伏: 租金按金存款保障計劃
相關概念不單在英國樓有出現,其他境外物業也有同樣情況。 因此若樓盤提供類近優惠,準買家應該要問,究竟租務是否由發展商自己包辦;若否,則要查看租務公司本身是否可信,而別相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辭。 英國業主會伏 捉著港人對銀紙貶值的恐懼,很多海外物業來港推售時,都會提供「租金回報保證」。 買家原本把資金存放銀行是沒有利息收入,但透過買入海外物業卻有租金收入。 而且由於相租務回報保證高達七至八厘,不單較投資本港物業為高,買家又不用煩於找租客下,類近推售概念在港人眼中就變得相當吸引。
英國業主會伏: 置業飛航行政總裁接受TVB黃婉曼「搬家」訪問
由於經常帶學員大手買樓,他藉此在當地建立物業團隊,如地產經紀、律師和裝修師傅等,直言業主會在曼徹斯特已稍有名氣,當地經紀會問行家是否認識「Alan from Hong Kong」。 另外,本地居民作全球首次置業或可獲印花稅免稅額(倫敦物業£500,000,其他地區£300,000),詳情請向律師查詢。 首先,需要評估個人財政狀況,清楚了解自己有多少可動用資金,及可申請多少按揭貸款,從而計算出置業預算及目標樓價。 英國房屋有很多類型,包括獨立屋、排屋、公寓等;比較少提及到的有學生宿舍、酒店房間,還有一些很獨特的投資項目未必是我們的目標,因為那些如果將來要出售的話,你只可以找一些「純投資者」才會投資。 二十名苦主於二○一七年底透過一間國際地產代理公司,購入曼徹斯特一幢本為酒店的物業,物業約有二十個單位,每單位價格約一百一十萬至一百二十萬港元不等,以及一間餐廳價值二千萬港元。 英國業主會伏2025 苦主「基仔」(化名)向本報表示,該公司以每年百分之七的固定租金回報作招徠吸引投資,惟他花約一百一十萬元購入單位後,只是在一八年有收到租金外,再無其他任何回報。
英國業主會伏: 樓契內容: 我們的服務
這些人一般都是透過當地英國銀行申請,鮮有香港本地銀行會承擔按揭,大部分銀行都會轉介至海外分行,申請人都是和英國當地分行職員聯絡。 樓契內容 原來英國銀行會提供一種「預批」服務,準業主申請按揭成功的話,就會發出一封名為「Approval 樓契內容 In Principle」(AIP)信件,表示你已經成功預先得到貸款批核。 在英國買樓流程中,買家需向發展商或業主支付英國買樓首期。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物業班
咁倫敦其實都好大,同香港差唔多size,由倫敦西面去東面,可以成個鐘頭先到,仲未計塞車😂住得近地鐵站真係人生勝利組。 如果買家不在英國當地,可以委託地產代理或第三方代為交收。 如果買家買的並非一手樓,地產代理應為買家與賣家安排鑰匙交收。
英國業主會伏: 樓契內容: 兔年轉工兼買樓 打工仔「防炒車」3大貼士【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基仔又指代理公司介紹時,曾稱會翻新該物業成服務式公寓,惟其中一名苦主早前曾飛往當地查看,發現物業殘破不堪,「發晒霉咁」,與其介紹有天淵之別。 他多番向代理查詢,對方竟欲撇清關係,指完成交易後已無責任,但聲稱可資助業主以一百萬港元聘請其指定律師處理,苦主對說法有質疑,故未有接受。 至於買家印花稅,不論英國公民及海外買家都一視同仁,同樣可在2021年6月30日前享有500,000以下首次購買的物業免稅優惠。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四大地產網站
代表租賃業權持有人接管了建築物的管理,但Freeholder仍然擁有建築物和土地。 一旦您的租約還剩不到70年,就很難重新跟銀行安排抵押或出售您的物業,英國的公寓絕大部份是Leasehold的。 Rightmove﹕超過 80 萬套物業,提供成交價參考、尋找經紀、負擔能力估算同供款計算器等免費服務。 另外亦要小心一些特平二手樓,因為這些樓宇的維修費超高,有時會達樓價的一倍或更高。 全球不少知名學府都在英國,精明的家長如果想子女能夠獲得優質的教育,相信也會選擇將子女送到英國。 英國有「校網區房」的制度,所以如果學生居住在指定區域對升讀該區的學校絕對有優勢。
英國業主會伏: 關於我們 – 我們的目標
【按揭利率】一文睇清「P按」與「H按」分別,教你慳到盡! 英國業主會伏 【聯名物業甩名須知】近親轉讓竅門,內部轉讓如何慳盡印花稅! 【延伸閱讀】高成數按揭/按揭保險懶人包【按揭保險費用】一文睇清點計按揭保費,教你計到盡慳到盡【按揭保險】為什麼需要按揭保險?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樓價市場新趨勢|解析3大英國樓市投資關鍵
由於目前大部份的新建樓宇的租約都是這種情況,在暫時可見的將來應該不成問題。 如果屬意的物業現在已經因上述的不定額地租問題而不能承造按揭,建議直接放棄比較好。 英國業主會伏2025 即使目前並沒有問題,亦應該了解物業的地租計算方法條款及明白其潛在影響將來出售或借按揭的風險。
進入2021年, 我們嘗試集合不同熱門英國樓盤給大家看看, 好讓大家可以很方便地一眼了解最新的英國房地產項目。 事件開端是租客自己透過網上相識不久的網友介紹下,而連繫到該名港人業主。 由於業主一家短期內不會到英國,於是物業空置,可以出租。 租客亦考慮到單位的地點與女兒校址相近,且租金合理,於是決定以包傢俱的形式簽下一年死約。 據該業主自稱「隔山買牛」,屋內實際情況業主本人亦無從得知;另外,業主又表示自己沒有收到通知,把收到的按金按照英國規定存入政府指定的「按金保障服務」。
我們翻查當日陳先生跟託管公司簽定的合約,「服務」一欄中的「第七點」明確指出託管公司會協助收取租金,並定期轉交業主。 「第十四點」指出託管公司會定期巡查物業以確保一齊合規及符合租約條款,而「第十五點」則指出遇上違反租約或欠租事宜,託管公司會採取合適行動作解決。 除了可以透過民事索償外,業主也可選擇購買「業主保險」,當中一類保險為「租戶違約保險」,就是如果租客連續兩個月沒有交租,一般的租金保險可支付最多12個月租金,但前提就是必須遞交租客背景調查。 在香港,買樓收租就多屬全包宴;但在英國,除了水電煤要自己繳付外,租客還要自行繳付市政府稅,以及電視牌照的費用,所以為免有任何爭拗,在簽訂租約時也記住要清楚列明由哪一方支付。 有些朋友會說,問題既然出在地產代理的身上,那選擇一間信譽較佳的代理不是就可以解決嗎? 因為一個樓盤要符合心目中價錢地段間隔等要求已經不容易,而由於獨家代理業主一般可付較少佣金,很多業主都會讓地產做獨家代理。
不少港人誤以為賣出港樓後,然後「Cash Buy」英國樓以省去繁複按揭程序,但其實仍有不少伏位,其中欠缺外牆防火審查表,即大廈外牆有否含有易燃物料,日後或需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若欠缺該表格更無法承造按揭。 [2021年1月7日更新] 因應有不少Leaseholders要負擔高昂地租的不公平情況,政府宣布地租改革,Leaseholder可以選擇續地租最多990年並且繳交零地租。 全國疫苗接種計劃推出後,英國新冠肺炎的感染個案開始下跌,買家親身視察樓盤的需求亦會與日俱增。 英國上下針對疫情所實施的措施信心大增,經濟重開在即,賣家因疫情而暫停的活動亦會恢復。 英國業主會伏 由於疫情受控,買家有更明確的計劃為置業打算,英國日後樓盤需求將會更大,而以上種種因素將為2021年樓市發展打好基石。 在云云多個地區的樓盤需求都呈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倫敦就成了例外,該區的樓盤需求出現下調。
相反地,英國租屋並不容易,傳統英國業主都會嚴選租客及調查租客背景。 最基本要求是要有英國本地工作入息證明,並需要提供本地居民身份證明及現時英國居住地址證明等文件。 未有找到當地工作的朋友可能會較難租樓,如果未能在啟程前預先租得合適的住宅物業,當抵達英國時只能暫住租金高昂的酒店或Airbnb。 購買二手樓申請按揭,在提交基本資料、入息證明後,銀行會發出初步貸款同意書(AIP),手持AIP就像在香港買樓持有本票一樣,出價可以更加進取,賣方的議價空間會更多。
其後,當投資者付了首期超過 50%後卻未能如期「收樓」,繼而出現「爛尾樓」的情況。 到底香港市民要隔山購買英國物業,無論 是一手樓及二手樓,有甚麼需要注意? 合資格人士可以申請按揭,而按揭最高可達樓價的7.5成,利息方面則根據銀行而定。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業主會伏: 英國買樓程序 5大注意(二手樓):
他多番向代理查詢,對方竟欲撇清關係,指完成交易後已無責任,但聲稱可資助業主100萬港元聘請其指定律師處理,苦主對說法有質疑,故未有接受。 他建議第一次涉足英國物業的港人,可先專注一手物業,因發展商通常提供數年樓宇保養,初期不需要花錢維修;二手樓則因當地天氣長期濕冷,降雨多,舊樓多有漏水問題。 另外,花園和草地可能日久失修;為暖氣提供熱水的熱水器可能要更換等,都需要一筆資金。 他們透過地產代理公司於英國曼徹斯特購入一幢物業後,未有收到代理聲稱的每年租金回報,追查下方知當地發展商被申請清盤,每人至少損失逾百萬港元,更有人損失二千萬港元。 有苦主向代理公司查詢,對方稱自己完成交易已無責任,質疑其有意隱瞞,又擔心近年不少港人有意移民英國,會遇到類似事件。 據本地媒體早前報導指出以及英國地產行業業內人士資料,原來購買英國樓的香港人,有7成日都會申請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