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定要了解戒律的實質精神與意義,才能自利利他。 老和尚 此外,廣欽也於臺灣其他地方擔任掛名主持、宣教,如大臺北的廣明寺、法華寺及臺灣中南部地區的南投仙峰寺、嘉義廣照寺及高雄妙通寺等等。 1985年,94歲的他首度傳戒於高雄妙通寺,受戒佛教僧侶2200人、出家眾500人,受戒人數在當時皆為破紀錄。 老和尚2025 至今,臺灣宗教研究人士仍認為廣欽對淨土宗的貢獻頗大,尤其在早期的臺灣北部,廣欽法師與李炳南在家居士及煮雲法師,並稱臺灣三大淨土代表人物。 1968年,相傳蔣經國甫受任為行政院院長期間曾多次上山拜見老和尚。 有一回,蔣經國前往美國訪問前夕接獲消息稱有人將在美國對其不利。
- 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著,這個境界就不好了,慢慢就使魔得其便,因為魔知道你喜歡神通感應,他就來找麻煩。
- 中國有句俗話:「寧在人前罵人,不在人後說人」。
- 她去參觀地獄,遇到地獄裡面的鬼王,無毒鬼王。
- 九十九年,西安碑林博物館贈予本寺一千二百七十三種碑拓,包含名家書藝刻石、儒家典籍石經、佛教寺碑、祖師碑記、祠廟家訓碑、墓誌銘、線刻圖畫等。
- 但这五分钟却给我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老和尚长长的胡须,白白的头发,一身百衲衣,一副消瘦的面孔,一口地道的湖南湘乡话,一对炯炯有神的目光,在目光中透出老和尚的智慧和慈悲。
我們從《虛雲老和尚年譜》中得知,曾經親近過虛雲老和尚的一些法師、居士們說,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頭。 所以,他的頭髮很長,衣服領子很髒,油垢很厚,可是聞起來有香氣,這是修行真正有功夫了。 心地清淨,這是五分法身香,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相應,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氣。 我們要想改善環境的污染,從何處做起? 現在眾生的心被污染的程度,絕不亞於地球環境的污染,我這個年齡在一甲子之前生長在鄉下,自然環境是山青水秀,距離村莊大概一里路,前面就是白湖,白湖出產銀魚。 小朋友在外面玩,採野菜,採樹上野生的果實,非常好吃!
老和尚: 中台世界博物館活動訊息
每個人初學時都有這個關口,只要忍耐把難關突破就沒事了,大概總要花費兩、三天的時間來克服。 老和尚 就像打佛七的前三天很辛苦,第四天會好一點,第五天後很自在,所以打一個佛七,功夫很難得力。 頭一個七是關口,要拜佛求佛力加持,業障消除之後一切都正常。
無論在中國、外國,我們遇到許多著魔的人,這是一般醫學上講精神分裂,最後都送到精神病院。 我遇到不少,有人來找我:「有沒有法子幫助?」我問他:「是不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他回答:「是的。」凡是著相久了,會對於神通、感應很在意,這就是著魔的因素。 所以,一切境界相現前時,一概不理,也不必跟人說,就是好境界。
老和尚: 【2022.7.26 中國】
本寺在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的悲願帶領下,致力於保存傳統中華文化及佛法藝術化的推動,歷二十餘載。 民國九十八年,中台山博物館正式落成啟用,舉辦多次特展及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獲得學界、教界與十方信眾廣大的回響。 九十九年,西安碑林博物館贈予本寺一千二百七十三種碑拓,包含名家書藝刻石、儒家典籍石經、佛教寺碑、祖師碑記、祠廟家訓碑、墓誌銘、線刻圖畫等。 為了將寺藏精選佛教造像碑及「千年一拓」的西安碑林珍貴拓本完整展出,永充供養,於民國一百零五年八月十三日圓滿落成啟用。
建議買一套6盒,全面感受老和尚神仙茶的排毒神效。 此茶20年口碑,不寒不燥,任何體質人士均可飲用! 本產品為濃縮粉沖劑,屬茶飲品,並無特定用量。
老和尚: 老和尚,12歲出家,吃苦終成「梵唄第一人」
智光法師在台灣的大陸長老法師中,真正為我上過幾堂課,成為老師的,恐怕就要算智光長老了。 智光長老是江蘇泰州人,一八八九年出生,十三歲出家,十七歲於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除了禪七之外,惟覺和尚也常應各界邀請,開示佛法。 每年的無遮法會、弘法大會,吸引成千上萬的社會人士前來聽聞佛法,許多人在惟覺和尚慈悲、智慧的攝受下,蒙獲法益,踴躍布施房舍供作道場,接引初機,對於轉移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發揮莫大功能。 許多路過的訪客看到竟然有這麼堅忍修行的師父,深受感動,於是開始向惟覺和尚請教佛法或是人生的問題,並發現惟覺和尚智慧如海,總是提供非常圓滿的答案。 逐漸地,訪客變成了皈依弟子,再經由弟子的口耳相傳,惟覺和尚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
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1939年秋,圆瑛法师正在圆明讲堂主持法事活动,日本宪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圆瑛法师和明旸法师,经20多次审讯和恫吓,法师都镇静自若,闭目打坐,表现出中国佛教徒的民族气节。
老和尚: 老和尚荼毗的那天
這些理事,我們要清楚明瞭,「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罪業決定可以消除。 他把房門一打開,告訴大眾,三天之後他要往生。 寺廟的人對他很了解,他無惡不造,破戒犯規,三天豈能往生! 但是看他的口氣又不像是妄語,好像是真的,反正三天的時間不長,大家就等著瞧。 到第三天,果然他請這些同參道友念佛給他送行,他真的往生了! 證明《彌陀經》上所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功,一點都不假。
老和尚: 成就
忍辱仙人沒有絲毫瞋恚心,發願說:「將來成佛時,我第一個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的過去生,釋迦牟尼佛成道,第一個度的就是憍陳如尊者。 世間人是冤冤相報,佛法是以德報怨,你以怨對我,我以德對你。 老和尚2025 真正覺悟之人,對於毀謗、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於殺害他的人,都沒有絲毫瞋恚心,反而更加慈悲去愛護他、幫助他、救度他。
老和尚: 這個和尚用1500天創作出最牛佛樂,一張口震撼了眾多歌壇天王天后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危急关头,圆瑛大师召开中国佛教会的理监事紧急会议,号召中国佛教徒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且担任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团长。 1.虚云老和尚,1936年,全国处于抗战救亡紧急关头,虚云法师提议全寺大众每日礼忏二小时,为前线官兵祈福消灾;全体大众减省晚食,节积余粮,献助国家赈济灾民。 1940年,广州沦陷,至1941年,广州曲江县严重缺粮,饥民甚众。
老和尚: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不是叫你不看,是不必多看,一眼過去就夠了,因為多看會增長貪心,就起了欲的念頭。 六根可以接觸外面的境界,但決定不能起貪瞋痴慢,決定不能有控制、佔有的念頭,這是都攝六根,目的是讓你的心清淨下來,是這個意思。 佛菩薩教給我們,六根不要攀緣外面,應當向內去緣。 觀世音菩薩就用這個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老和尚: 中台山月刊282期 (電子書)
飲時用2包共沖約300毫升熱水待微溫後飲用,茶味微酸甘苦。 配料:靈芝發酵提取物,羅漢果,蜜棗,甘草, 老和尚2025 魚腥草 儲存方法:存放於陰涼、乾爽處、避免陽光照射。 想到這裏,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地回頭對他說:「 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从一般的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 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否则优势也会化为劣势。
老和尚: 修行理念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从19xx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20xx年以《韩非子》中一则寓言引出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再到20xx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料的话题作文。 在20xx年高考中,全国I卷“小兔子学游泳”的作文再次以寓言为材料。 可见训练学生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老和尚: 世界淨宗
佛做一個試驗給弟子們看,城東老母從這邊來了,佛迎面走過去,她馬上轉彎,從別的路走了,絕對不想與佛見面。 到最後佛現四個身體把她包圍,她低下頭來痛哭,也不看佛一眼,這是沒有緣! 佛叫他的學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她與舍利弗有緣,歡喜接受,舍利弗就度了她。 「佛不度無緣之人」,眾生與佛沒有緣,佛也沒有法子。 常言說得好,「禍」、「福」在一念之間。
老和尚: 成就三法得道果
所以,世出世法,一切要以道義為標準,符合道義決定要守信,決定要做到圓滿。 於是我就在佛菩薩面前祝願,果然過了幾年,感應現前了。 法師來請我出家,大概一個半月當中,他派人來請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誠,於是就答應他了。 我受戒也是在佛菩薩面前求的,到有時節因緣時,有人來勸請,所以,我的一生是被動而不做主動。 誠心誠意去求,確實「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我們一定要真誠心求,決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正法久住世間,為弘法利生幫助別人,肯定有感應。
世尊舉例說,一個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個獵人正在追殺一隻兔子。 修學五戒十善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什麼狀況下要用什麼方法,它是活活潑潑的。 關於廣欽的佛教神通與傳說相當多,例如傳說他1947年-1964年於台多次入定,並於修行期間僅以山林野生水果果腹,未嘗食其他種類食物。
老和尚: 教育主題
可見得佛法的修學與世法確實不一樣,真誠能夠感應通達。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現在已經變成佛家的口頭禪,誰都會說。 他在樹上搭個小篷,像鳥窩一樣,住在樹上,生活多簡單! 那時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如同現在的市長),遇到鳥窠和尚,向他請教什麼是佛教? 鳥窠和尚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聽了哈哈大笑,這些話三歲小孩都會說。
這是真的,他是一位非常誠實的人,決定沒有妄語。 他說每天黃昏的時候,鬼就在街頭出現,因為黃昏是鬼的早晨,所以出來的不多。 老和尚2025 晚上十點以後到凌晨兩點之間,非常熱鬧,都出來了;到天快亮的時候,逐漸就沒有了。 有一次在黃昏時,老和尚走路回自己的茅篷,因為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老人家年歲大了,就一個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兩位出家人,彼此都認識。 這兩位出家人手上拿著燈籠,看到老和尚就問:「老法師,天這麼黑,你還一個人走路!」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所以永遠保持光明,他沒有感覺到天暗了。 經他們一提,他愣了一下,一剎那天立刻就黑了。
後來他說:「兩個兩個比,猶太人第一;三個三個比,日本人第一。」這個意思就是說,中國人雖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是不團結。 這就證明了,除非你未見性,要是見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 佛法之可貴處,佛法之真實處,就在此地。 佛教學並非要傳授我們知識,而是要啟發我們真實智慧,啟發我們明心見性之法,這才可貴! 《華嚴經》的標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圓教初住的地位。 你有這種本事和定慧,就可以去參學,因為你決定不會受外面環境的干擾。
我的母親給我準備的一床被子,一件灰色的毯子,被子只有三斤重,毯子是墊底用的。 所有的學生生活在一起,所有需要參考的資料,都到圖書室去尋找,無需自備。 若樣樣都要自備,就增加身心的負擔,妨礙心地的清淨平等覺。 我們追求的是清淨平等覺,若在實際生活上,還製造許多障礙就錯了。 定西法師就把這個工作派給他,可是過了沒幾天,他就跟倓老與定西法師告假。
營隊屬短期學習,為使產生長遠學習功效,更為各個年齡層開辦常態研習,深入家庭、學校、社會各個層面,使每一個人都能涵泳在善良的環境中,落實心靈提升的目的,創造生命真實的快樂。 陳呂競選總部事後則是表示遺憾,認為在佛門清淨地高喊連宋凍蒜並不恰當,宗教與政治應保持適當距離,「同樣的熱情應該去傳遞佛陀的智慧」。 為使禪門心法普利群生,自 老和尚2025 1987年於靈泉寺舉辦精進禪七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授心法,大振法錫,帶動社會大眾禪修的風氣。
所以,這不是講無相念佛,而是講念佛的總綱領、總原則。 答: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一概不理會,就是好境界,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 《楞嚴經》講,如果稍稍執著都是魔境界。 讓你生煩惱、生疑惑,讓你起妄想、分別、執著。 老和尚 如果境界現前,你不生妄想、分別、執著,你已經成佛了。 你如果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兩句就全毀了。
老和尚: 淨土就是禪
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過去世騙他,他今生騙我,這個帳歡歡喜喜結了;一種是我過去生中沒有騙他,但是他今生來騙我,這也沒有關係,來生他會還我。 你生活在這個世間,快快樂樂、歡歡喜喜,沒有吃虧,也沒有上當,也佔不到任何便宜。 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通三世,要明白這個道理。 「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其意思不同。 不落因果是沒有因果,過去造的惡不受惡報;不昧就是明瞭我受的果報,清楚知道這個果報,是過去什麼業因感得的。 《高僧傳》說到安世高大師,曾經兩次來到中國,在廣州還命債,這就是不昧因果。
“把裤子穿上,告诉你,以后谁也不许碰她,”又转身对老七说:“还有你。 从刚才老七的出卖,以前高义的出卖,没有人对自己珍惜,反而是这个自己看不起的社会流氓能够像起来保护自己。 陈三送白洁到门口,要送白洁回去,白洁摇了摇头,陈三没有勉强,但是在白洁的耳边轻声说,“一会儿晚上我去看你。 ”白洁一愣,没有说话,陈三叫了自己一个兄弟开车送白洁回家,白洁也没有推辞,毕竟自己这样的打扮,坐别的车子,安全都无法保证。 肯定是三个一起上的,走后门了,整疼了。 ”
老和尚: 老和尚
臺灣戰後時期,持續佛教修行的廣欽法師因為見到臺灣佛教受台灣日治時期期間神道教、日本佛教的介入而「僧俗不分」、不如往昔,所以發願渡海改善此一情況。 1948年,他依諾成行傳燈於臺灣,並先後於該地多處創立佛寺,如:臺北縣新店獅頭山山腳的廣明寺[4]與土城天上山山腰的承天禪寺、萬里的金海禪寺等。 ④修行是要有境界來才有得修,自參自悟、煩惱即菩提,修行是在修這些。 當有人在刺激我們時,心中自然平靜不起,這就是了。 不是說,修我每天拜幾拜、念念多少佛號而已,但此也是需要的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