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區議員黎煒棠指出,將軍澳交通網絡完善,居民一向依賴鐵路服務,尤以過海為甚;而巴士公司未有提供跨公司及過海隧巴690線之轉乘優惠,也限制居民的乘車選擇,降低使用此站的意欲,故此主要受惠者只得享有兩條新路線的將軍澳南居民,人數相對較少。 隨著政府於2016年開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政府決定斥資1,300萬元在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興建一個巴士轉乘站,以及進行一系列道路改善工程和行人連繫設施,以紓緩發展石礦場用地可能帶來對交通的累積影響。 其中東行站興建共2座升降機塔連4部升降機,以及一組有蓋高架行人道連接至秀茂坪道;西行站興建1座升降機塔連2部升降機,以及一組有蓋高架行人道連接至連德道。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特設701R、796R號線及城巴特設20R號線 配合11月紅館大型活動〉[新聞稿],2020年11月20日。
- 為方便秀茂坪及藍田居民使用此站,無需使用現時簡陋的臨時行人路,候車區旁邊現正興建通往連德道的升降機。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往將軍澳方向)十月二日啟用(附圖)〉[新聞公報],2020年9月23日。
- 一個方案是在沙田多石設出口,好處是隧道長度較短,但多石一帶因為地質問題,使建築成本和難度大大增加。
- 過海隧巴680線是最後一條有熱狗行走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線,於2000年3月至4月全冷;非過海路線方面,最後一條全冷路線乃83X線,於1998年9月28日直接由全熱變為全冷。
- 第一期四組設施設有7組行人天橋、11座升降機塔、2組自動電梯及2條行人隧道,以鼓勵更多居民以步行方式往返巴士轉乘站與區內不同目的地,並吸引居於山腰的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居民使用,從而以減低他們對觀塘區內短程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釋放路面空間。
約一個月後方修正為目前之顯示,即中文「將軍澳隧道」、「轉車站」,以及英文「TKO TUNNEL」、「INTERCHANGE」。 轉車站啟用後一個月,巴士公司錄得在此站使用九巴轉乘優惠的平均每日人次約為230,使用新巴/城巴轉乘優惠則約310人次,可見未受乘客歡迎。 和巴士轉乘站之間的行人連繫,土木工程拓展署建議分兩期興建行人天橋連升降機塔/自動電梯組成的行人連繫設施。 第一期四組設施設有7組行人天橋、11座升降機塔、2組自動電梯及2條行人隧道,以鼓勵更多居民以步行方式往返巴士轉乘站與區內不同目的地,並吸引居於山腰的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居民使用,從而以減低他們對觀塘區內短程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釋放路面空間。 大欖隧道連接汀九(荃灣區)及元朗區,全長 3.8 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收費由 24 元至 183 元不等。 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及經營,於1995年開始營運,並由三號幹線 ( 郊野公園段 ) 有限公司管理。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巴士路線數目
長山隧道連接沙頭角公路交匯處及打鼓嶺,全長0.7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龍山隧道連接粉嶺及沙頭角公路交匯處,全長4.8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南灣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隧道全長1.2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
三日後(6月29日),原途經獅子山隧道的九巴89A線由途經大隧的80X及89X線取代;同日九巴又開辦全新路線82X及83X線服務廣源邨,於平日繁忙時間行走,其中後者亦在假日日間提供服務。 大欖隧道巴士路線的乘客於二小時半內(城巴則為二小時)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可在同一方向轉乘以下路線(同一路線或用”/”劃分的組別除外),特定轉乘車站為大欖隧道轉車站(251A、251B及251C線須徒步來往八鄉路總站進行轉乘)。 隨著八達通日漸普及,九巴率先於2002年3月29日起增設八達通轉乘優惠,而乘客更可於青山公路-荃灣段沿線巴士站轉乘往返荃灣及葵涌的路線,不再局限於此站轉乘;轉車票轉乘安排則在同年4月11日終止。 九巴於翌年4月19日加強轉乘優惠,往市區方向若次程車資較首程為低,次程將免收車資。 兩者皆得名自橫跨元朗區、屯門區及荃灣區的大欖郊野公園,並非位處屯門區大欖,如需前往屯門大欖的乘客切勿乘搭途經此站之路線。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路線資料
1996至1997年間,九巴因應當時沙田區議員否決城門隧道巴士空調化計劃,開辦三條以空調巴士行走的晨早特別路線248P(已於2013年8月24日取消)、273P及278P(第一代),其中278P線因乘客量大增,於1998年11月1日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的278X線。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隨着空調巴士開始普及,城門隧道巴士空調化計劃最終於2000年9月全面展開,首條改為全空調服務的全非空調城隧巴士路線為73X線。 與其他收費隧道不同,途經城門隧道的路線均由全非空調服務直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而非像其他隧道般,大部分路線均經過冷熱混合的時期。 原因是城門隧道轉車站啟用後,由於提供了優惠的轉乘費用,為免對乘客構成混亂,因此所有巴士路線不能提供非空調與空調巴士混合服務,一轉便要全線空調化,而且全部路線要同時盡快轉換,加上當時空調巴士仍未普及,因此所有原有巴士路線均曾只提供全非空調巴士服務。
- 城門隧道巴士路線由非空調巴士服務直接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的整個計劃,至2001年6月11日隨47X線改為全空調服務而完成。
- 至於此站往九龍方向啟用首天同樣正值公眾假期,使用人流仍是不多,但觀塘區議員葉梓傑表示已較往將軍澳方向車站首天啟用時明顯增加。
- 則由兆康站開始駛出,會一直經過良景、寶田、建生、大興等,但就不會駛往龍門路而直接經兆山苑,轉入隧道。
- 另有區議員擔心,此站啟用會加劇將軍澳隧道的塞車狀況,幸當晚交通大致正常,轉車站尚有足夠空間容納多部巴士同時上落客,運作暢順。
- 車站分為四層,由頂至底分別為大堂、觀塘綫月台、轉車層及沙田綫月台,呈十字形相交 。
通車後,加上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觀塘繞道與東區海底隧道,構成一條貫通新界東北及香港島的走廊——二號幹線。 另外,因中央路軌為東九龍綫及觀塘綫共用,亦有助兩綫開出聯合特別班次。 當觀塘綫西行列車駛進鑽石山站的中央路軌後,可掉頭駛進東九龍綫的主綫前往港島林士站。 現時,有關中央路軌已作為觀塘綫往黃埔方向路軌,而車站月台島的闊度亦比正常為闊。 1970年,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研究報告中,擬建的東九龍綫將在鑽石山站與觀塘綫交匯,並將終點站由禾寮坑縮短至鑽石山站。 直到1975年,「修正早期系統」列明需要鑽石山站預留結構用作東九龍綫擴建之用,因此出現了預留大堂及月台。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九巴命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配合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專營巴士的服務安排〉,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119/22號,2022年11月。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將軍澳隧道轉車站(往九龍方向)啟用 九巴14條路線設站及新增轉乘優惠〉[新聞稿],2021年4月2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往九龍方向)啟用〉[交通通告],2021年4月30日。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啟用 新巴開辦特快797號線 新巴城巴十多條路線新增八達通轉乘優惠 連接將軍澳及各地區〉[新聞稿],2020年9月23日。 截至當晚6時,運輸署錄得在此站上車人數約650人,下車則有630人,運作大致良好。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運輸署擬推不停車收費 或拆收費亭
隧道命名為「大欖隧道」的原因只是因為隧道穿越大欖郊野公園,大欖隧道並不能通往位於屯門區青山公路16咪的大欖,兩者亦無顯著關聯。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推出大老山隧道「八達通巴士轉乘」計劃〉[新聞稿],2000年12月28日。 享用此優惠後若轉乘任何一條龍運A線往機場,後者仍可享用「龍運機場巴士及九巴轉乘計劃」,但若先享用該轉乘計劃,則不能再享用此優惠;除此及互轉70K/273A/273D線的部分組合外,此優惠不能與其他轉乘優惠同時使用(包括88↔E42轉乘計劃)。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12歲以下小童優惠額折半計算;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轉乘組合變相沒有轉乘優惠。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將軍澳隧道轉車站
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 (一至五號),共提供673個私家車泊車位(包括12個傷殘人士泊車位)、25個電單車泊車位、14個輕型貨車泊車位及21個預約的士泊車位。 一號停車場為時租停車場,其餘停車場可於停泊前二十四小時至七天前進行預約。 旅客停泊車輛後便可前往旅檢大樓完成相關的離境程序,再轉乘穿梭巴士前往珠海口岸及澳門口岸。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綜合手機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及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的車位空置情況。 屯門-赤鱲角隧道連接屯門區及離島區大嶼山,全長5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巴士站
雖然大欖隧道通車分流新界西元朗繞道前往港島的車輛,而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亦分流新界東來往香港島的交通,惟隨著大網仔路、馬鞍山新市鎮、九龍灣、觀塘商貿區及將軍澳新市鎮進一步發展,本隧道仍維持不俗的使用量,在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都會在出入口出現排隊等候進入隧道的車龍。 不過近年大老山隧道以及隨後的觀塘繞道塞車情況日趨惡化。 因此部份繁忙時間巴士路線也開始改行八號幹線以及西區海底隧道前往香港島。 運輸署及九巴經過多番討論,在1991年初提出在城門隧道收費廣場設立轉車處,並重組城門隧道路線。 當局認為此舉有助向乘客提供更直接的行車路線和更多的目的地選擇,並預期有七成乘客的車程時間可有20分鐘以內的縮減。 九巴於大欖隧道通車時大幅重組元朗區往返市區的巴士路線,當時除53、新開辦的63X及一度暫停服務的68A仍服務青山公路及屯門外,其餘所有路線於1998年5月26日起改經大欖隧道,以及新設多條全日巴士路線行經大欖隧道,並推出「大欖隧道巴士路線轉乘優惠」。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使用情況資訊
該巴士轉車站位於車速限制每小時50公里直路路旁的巴士停車灣,停車灣與右外邊主要行車道之間設有附設廣告牌或欄杆的分隔島,而停車灣位前後路段均設有防撞欄。 按現時巴士站運作及經檢視有關停車灣出口安排後,署方計劃使用部分主要行車道路面空間延長有關分隔島,以優化巴士司機的行車視綫。 此外,署方計劃增加於收費廣場路段前面的黃色橫條標記,以加強提示駕駛者進入車速限制為每小時50公里的有關路段前需要減速。 另外,隧道公司亦會移除部分設於巴士轉車站(往元朗方向)較前位置的廣告牌,以騰出更多空間予候車乘客進出巴士站。 近日,一條來往馬鞍山至長沙灣的286C開始投入全日服務,令途經青沙轉車站全日服務路線新增至7條。 社交專頁「大埔交通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Transport in Tai Po」近日發文指,眼見青沙轉乘網絡的全日服務巴士路線已經覆蓋火車沿綫各住宅區,如沙田、火炭、上水及馬鞍山,但來往大埔仍只得繁忙時間服務的路線,以及前往西九龍站的W3。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第一連接點
除了後來中標的金門-西松-港通-中建-新世界發展聯營外,尚有新世界-華潤-青木朝郎建設-禮頓(第二輪招標被淘汰)、瑞安-中信,以及熊谷組-長實等六個財團,以競投上述經營權。 有心水清的網民驚覺,在旺角街頭懷疑隨街小便的「滴滴仔」,與城門隧道轉車站旁懷疑大便的「大解男」,兩人所穿著的藍色雙間黑底運動長褲款式相若,於是根據髮型、身形和衣著,估計兩者有可能是同一人來。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由於事發地點疑似於港鐵車廂內,港鐵公司回應《星島頭條》查詢時表示,不清楚有關相片的來源、拍攝時間及地點,但也呼籲乘客顧己及人,不應在鐵路處所内作出影響別人的行為。 一名男乘客日前在車廂內施展驚人臂力,在車廂扶手玩「人旗」,持續至少7秒。 有網民以「介紹一下,甚麼是人體力學」為題,在facebook專頁「將軍澳主場」放上長7秒的短片,當中見到一名黑衣大隻佬在車廂凌空躺平玩「人旗」。 位於台北士林夜市附近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於2022年8月開幕後,已吸引不少人前往參觀。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九巴客務站與洗手間
乘客如使用九巴月票轉乘,如第二程車無須補付車費,將不會計算合資格車程;需在轉車時補付車費之車程,會視作一程合資格車程。 受惠於兩元乘車優惠的乘客若使用相關八達通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65歲或以上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路線變相沒有優惠。 以上車費屬於分段收費,乘客須於城門隧道轉車站轉車才可使用,在其他車站轉乘均須按該站車費顯示器所示繳付車資。 2021年,九巴為此站的排隊欄杆編配月台編號,A字頭為沙田方向,B字頭為荃灣方向。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隧道設計
前立法會議員的陳偉業於2002年向當局提問,當時政府解釋,因大欖隧道地形限制及預計乘客逗留時間短為由,並無預留地方設廁所。 轉乘同一條或同一組別巴士路線,或由九巴非過海路線互轉新巴/城巴非過海路線,或日間路線互轉通宵路線(A29互轉N796除外),則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聯營過海路線690/690P線:於將軍澳區乘搭九巴及新巴以下指定路線,轉乘690/690P線往港島,兩程收費合共 $16.00。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隧道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往九龍方向)五月一日啓用(附圖)〉[新聞公報],2021年4月2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書面回覆:要求政府部門公開匯報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工程進度及啟用後的交通安排,並促請當局盡快完成轉乘站工程並投入服務;要求於將軍澳隧道轉車站增設通風系統〉,2020年11月。 至於此站往九龍方向啟用首天同樣正值公眾假期,使用人流仍是不多,但觀塘區議員葉梓傑表示已較往將軍澳方向車站首天啟用時明顯增加。 候車乘客主要是希望藉轉乘節省區內繞圈車程的將軍澳南居民,或居於鄰近轉車站的藍田屋苑居民。 轉車站設有洗手間、候車上蓋、座位及預計巴士到站時間的顯示屏。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行車方向
此外,為紓緩大老山隧道交通擠塞,運輸署已於繁忙時間在隧道範圍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當中包括於往九龍方向近收費亭的左一及左二線之間放置臨時交通筒,防止其他車輛阻礙巴士駛入巴士轉乘站,以及由隧道管理公司安排職員在巴士轉乘站的出口指揮交通等。 另一方面,為讓巴士轉乘站的使用更為暢順,運輸署正安排路政署擴闊巴士轉乘站入口,減少因巴士等候入站而導致隧道擠塞的情況,有關工程預計在2020年年底完成。 耗資19.6億港元的大老山隧道建造工程於1988年7月11日展開,並於3年後完成。 大老山隧道在1991年6月26日晚上正式通車,6條巴士路線亦於翌日(6月27日)改行新隧道,包括服務大埔的九巴74X、75X線,以及服務沙田區東部的九巴84M、84X、85C及89C線。
251A及251B線分別於2012年3月31日及2014年10月4日投入服務,兩線雖與其他九巴大欖隧道路線設有轉乘優惠,但本身屬元朗區區內線,不駛入大欖隧道轉車站,亦不途經大欖隧道,而是在青朗公路橋下的八鄉路設置總站(68E線亦曾於八鄉路設置總站,但現已延長至青衣)。 乘客須步行約一分鐘來往該處轉乘,是本港眾多隧道及收費道路巴士轉乘優惠中相當獨特的安排。 八鄉路亦設有的士站及專綫小巴總站,位於八鄉出口(即三號幹線的6A出口)。 為了紓緩獅子山隧道的擠塞問題,港府在80年代中期落實修築大老山隧道,由鑽石山通往小瀝源,是第二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 大老山隧道全長3.95公里,是一條雙管雙程行車隧道,每條管道內各有兩條行車綫,兩端出入口連接著觀塘繞道及大老山公路,收費廣場設於隧道沙田出入口與大老山公路南面起點之間,附設巴士轉車站。 屯門公路在九十年代頻頻出現的嚴重擁堵問題迫切解決,同時有需要興建道路連接赤臘角新機場、青嶼幹線及新界西北。
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曾於2010年申請並獲批在大欖隧道轉車站巴士站上蓋安裝92塊燈箱廣告牌,每塊廣告牌大小不得多於1.86米乘1.27米。 路訊通亦於2012年與三號幹線公司訂立特許協議,由2013年3月開始代理三號幹線沿線廣告牌。 你可以搭巴士, 觀塘綫 KWUN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TONG LINE.
由於要利用鑽石山站之預留結構進行擴建工程,需封閉龍翔道部分行車線作明挖工程達數年,再加上連接大老山隧道的行車天橋的地基已經設於預定的走綫上,為避免影響繁忙的交通以及降低建造工程的風險,最終決定改於前大磡村的地皮下增設沙中綫月台。 另外隨著有多條往返西貢區的巴士路線將市區終點站設於鑽石山站,車站亦成為前往西貢區郊區(如西貢市中心、香港科技大學及清水灣等)的交通樞紐之一,亦為車站帶來不少客流量。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聯營過海路線690/690P線:乘搭往康盛花園方向的690線,轉乘九巴及新巴以下指定路線,第二程免費。 於黃大仙站或以後乘搭E22A、E22S線,轉乘任何一條停靠將軍澳隧道轉車站的新巴路線,兩程收費合共 $8.90;若轉乘A29線,則兩程收費合共 $10.00。
另外,車站設有兩個客務中心,但屯馬綫大堂客務中心僅於繁忙時間開放,其餘時間乘客只可使用觀塘綫大堂客務中心。 大老山隧道是現時沙田區居民來往東九龍及港島的重要路線。 當區區議員李子榮指,現時隧道往沙田出口的轉車站最多只能同時停泊四輛巴士,建議擴闊巴士站,開闢一條行車道,增加巴士停泊數量。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大埔前往葵涌 繁忙時間在城隧轉車需等三四班車
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已盡力確保本網頁的資料準確,但香港特區政府不會明示或隱含保證或擔保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 港珠澳大橋由香港口岸至珠海口岸及澳門口岸全長約42公里,途中不設掉頭、加油站或加氣站,以及洗手間設施。 若駕駛人士在出境香港前須使用加油站或加氣設施,可前往位於香港國際機場或東涌市內的加油站或加氣站,車程距離香港口岸為7至15分鐘。 以出境車輛為例,貨車及私家車須分別按指定行車線進入車輛通關廣場;貨車須使用左邊行車線離開通關廣場,並循高架橋駛入行車道最右邊的行車線(俗稱「慢線」);而私家車則使用右邊行車線離開通關廣場,並循另一條高架橋駛入行車道最左邊的行車線(俗稱「快線」)。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2025 兩類車輛經過約一公里長的獨立高架橋後再次匯合,在匯合時車輛已轉換至「右上左落」右邊的行車道之行車安排,並在適當的行車線上行駛。
大老山隧道連接小瀝源(沙田區)及鑽石山(黃大仙區),全長 4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由 15 元至 35 元不等。 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於1991年開始營運,並於2018年移交政府管理。 40X線與43X線間之石門轉車站轉乘優惠不適用於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兩線往馬鞍山方向的乘客如在城門隧道轉車站使用非現金方式轉乘仍須扣除以上分段收費。 優惠分段收費不適用於轉乘第二程為848、屯門方向的868、荃灣方向的33R、青衣方向的279S線,以及農曆新年深宵路線N48。
於清水灣半島前巴士站乘搭796X、796P、797線,再轉乘793線,兩程收費合共 $11.70。 於將軍澳區乘搭793、795X、797、798/798A/798B線,再轉乘694線,兩程收費合共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16.00。 〈運輸署完成兩隧道可行性檢討 大老山隧道北行綫宜實施潮水式行車〉,《華僑日報》,1992年11月28日。 2012年10月24日:上午近4時,大老山隧道管道內發生的士與寶馬房車頭尾相撞意外,由於當時管道內實施單管雙程行車,兩車在意外中衝過對面行車線,幸當時未有車輛駛至,意外中的士司機受傷送院。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使用狀況
1988年5月13日,政府邀請承建商遞交申請書,招標承投建造大老山隧道九龍引道,並會在這些引道與太子道東/觀塘道之間闢建太子道交匯處,以便接駁觀塘繞道與東區海底隧道。 政府於6月24日批准興建大老山隧道,耗資19.6億港元的隧道建造工程緊接在7月11日展開,運輸司梁文建在沙田小瀝源地盤主持動土儀式;翌年9月27日,港督衛奕信爵士主持隧道貫通典禮。 除此以外,大隧九龍出入口設有高架引道向南伸延,掠過彩虹巴士總站上方,接駁太子道東/觀塘繞道近九龍灣麗晶花園隔音屏。 該段引道亦獲命名作「大老山隧道」,與管道組成「隧道區域」;然而,坊間不少地圖把該引道錯誤標示為觀塘繞道。 由市中心開出,一程12元,為六條線中最平,其餘幾條「A」線,每程貴三元。 「E」車不同之處是會駛入東涌及國泰城,之後才再進入機場。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轉乘優惠資料及安排
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當中包括一條連接禾寮坑至尖沙咀的鐵路線。 大佬山隧道轉車站 車站分為四層,由頂至底分別為大堂、觀塘綫月台、轉車層及沙田綫月台,呈十字形相交 。 翻查區議會文件,在2014至15年度的大埔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上,有區議員曾建議前往旺角柏景灣的72X號線改道行經青沙公路,不過更改路線計劃最後擱置,並改為新增來往大埔及尖沙咀、只在繁忙時間行駛、途經青沙公路轉車站的2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