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並考慮到市民期望享有更佳居住環境,我們已更新了三大類土地用途的土地需求預測,即房屋、經濟用途,以及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休憩用地和運輸基建。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最終的估算顯示,由二零一九至二零四八年,整體土地需求約爲6 200公頃。 「都會生活區」是元朗南最近元朗新市鎮的社區,建議規劃作中至高密度住宅社區,提供各種社區及商業設施,包括街舖,為未來居民提供服務之餘,亦照顧元朗新市鎮及周邊鄉村居民的需要。 北環綫:北環綫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北環綫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 建造業議會將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為業界提供平台,引進創新科技,提升生產力。 元朗南未來發展 住的問題亦影響了家庭結構,扭曲了價值觀:不少人的目標就是盡量賺錢買樓供樓,青年人選科和擇業都要向錢看。
此外,亦提供了一份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以便檢查各項建議緩解措施的成效。 元朗南未來發展 是次環境影響評估,對本工程項目在施工和營運期間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提供了有關其影響性質和範圍的資訊。 政府於一○年曾建議將7區的工業用地改劃住宅或綜合發展區,包括上述屯門巴士廠,有關地盤鄰近西鐵屯門站項目,預期未來屯門市中心一帶不乏新供應。 元朗南未來發展 在都會區裏,由於土地用途多元且佈局緊湊,居住和就業人口及企業高度聚集,可以帶動鄰近地區經濟發展 。
元朗南未來發展: 基建配套
地區委員會界別在投票結束後,投票站工作人員會確保已上鎖和密封的投票箱不受干擾,直至地方選區投票結束才會開始點票,以避免對地方選區選舉結果造成影響。 本屆區議會選舉亦是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再次沒有選區自動當選,所有選民均需要投票,亦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沒有民主派人士參選[1],也是首次沒有現任立法會議員參選。 縱觀藍圖有提及造價5800億元的交椅洲人工島,但着墨並不多,相信背後是當局明白到以當前財力,根本難以支撐兩大項目的資金缺口,故一方面拒絕估算北都基建造價,以免引起公眾不安,另方面集中資源推進北都基建,默默用行動釋出先發展北都,後發展交椅洲的取態。 上星期講到屯門的大型發展,今次講元朗區,現時有三個新開發區正在進行規劃及建設,其一是地跨屯門元朗,位於天水圍以西,青山公路以北的洪水橋新展發區,其二是青山公路及元朗市以南的元朗南新發展區,其三則是錦田南新發展區。 新處理設施的位置,必須安排在北側的污水進水管和東南側的淨化水出口之間。
- 對外交通方面,目前以公共巴士服務為主,設有路線來往港九新界以至機場;政府同時落實興建屯馬綫洪水橋站,初步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通車啟用,日後往返市區就更加方便快捷。
- 區內生活配套完善,有公共圖書館、體育館、大會堂、游泳池、元朗公園、元朗劇院等文娛康樂設施,當然少不了大型購物商場、街市、電影院、醫院等。
- 2021年立法會選舉,新思維及民主思路的成員皆成功入閘參選,狄志遠更成功當選立法會議員。
聯盟通過搭建交流合作、抱團發展、協同創新的共享平台,發揮以點帶面「倍數效應」,放大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實現各地全方位各領域無縫對接,增強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 瀋陽市渾南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瀋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任立輝宣讀了《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發展聯盟章程》,瀋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廣傑宣讀了《黨建引領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倡議書》,19家國家高新區共同進行聯盟倡議簽約。 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了《產融合作平合高新區支持專區簡介》,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佈《東北地區新賽道報告》。 山社武表示,作為國家電網直屬科研產業單位,南瑞一直致力透過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技術及產品,為業界提供不同的項目以提升業務水平。 按照框架協議,南瑞將透過最先進的遠動終端裝置,參考國家電網現行的設計,提供方案以提升港燈電力系統的遙距監控,從而邁向全面自動化。 元朗南未來發展 另外,為配合香港政府計劃在未來由內地輸入更多零碳能源,港燈正積極準備,着手研究和規劃如何能夠安全穩定地把由內地輸入的零碳電力接駁上本身電網。
元朗南未來發展: 政府
短中期方面,政府透過更改土地用途和提升發展密度,包括透過檢討土地用途物色的210多幅房屋用地、啓德發展區、鑽石山綜合發展區、3個石礦場的重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項目等,合共可提供超過38萬個住宅單位。 由於洪水橋的地理位置與天水圍、元朗及屯門緊密連繫,政府屬意將其打造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根據規劃,將會提供約6萬個新住宅單位,容納約218,000人,首批居民預計於2024年入住。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商業方面,亦已預留大面積的土地用作開拓物業、企業及科技園區,發展高增值的現代化物流服務及港口後勤和科技園等,提供大量工商業樓面供應作辦公室、零售、酒店及特殊工業等經濟用途,以發揮其鄰近深圳和大灣區的策略性優勢。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北部經濟帶接壤深圳,包括了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是香港未來二十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當局亦擬在元朗十八鄉白沙村以南的土地,設鄉村遷置區,以以補償符合資格屋地業主;而可容納棕地作業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及露天貯物場地,則選址在天水圍屏山唐人新村附近及洪水橋,前者亦鄰近豪宅柏巒及柏巒2期的柏逸。 藝人周潤發亦有參賽,他表示,氣氛很好,自己成績達標,好滿意亦好開心。 半馬方面,黃啟樂以1小時09分50秒,取得男子半馬全場第一名,他表示,雖然比起自己個人最佳紀錄慢大約兩分鐘,但受到濕度影響,結果是預期之內。 元朗南未來發展 她賽後表示,雖然濕度高影響表現,同個人最佳紀錄相差大約3分鐘,但都很開心,滿意今日表現。 然而,棕地並非閒置地,承載著露天貯物、物流運作、停場等多種功能和活動。
元朗南未來發展: 建議發展大綱草圖
此舉除可讓我們在新界發展背景較為相似的用地試行有關模式外,亦有助更多新發展區的換地申請得以及時完成,從而加快房屋土地供應。 為促進機場捷運A20興南站周邊地區發展,桃園市府辦理桃園機場捷運A20站區段徵收工程,歷時4年多工程今年9月已竣工,工程包含整地、道路、共同管道與汙水及景觀等,及興建2座停車場與8座生態公園。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前往視察表示,興南站距離中壢市區及高鐵、機場接方便,未來能成為優質社區及商業區。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元朗南未來發展 市府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A20站區徵基地範圍北至桃園大圳、西至老街溪、東至新生路、南至生活圈二號計畫道路,面積五十三. 九三公頃,工程內容包含整地、道路、共同管道、排水系統、污水及自來水、交通號誌及路燈、滯洪池四座、箱涵長度四二六七公尺、景觀喬木植栽三二九一株,並興建二座停車場及八座公園。 在推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進程中,國家高新區發揮着重要的科技創新載體和創新驅動引擎作用。
- 根據2018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將注資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包括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
- 政府會繼續推展多項工作以促進九龍東轉型為香港另一個核心商業區,包括研究釋放政府設施用地的發展潛力,以及進行各項加強連繫和改善環境的工程項目等。
- 文件又提到,為配合元朗南及附近地區發展,渠務署將會興建元朗南淨水設施,為一所高達三級淨化污水水平的設施,亦配備有機廢物、污泥共厭氧消化設備和太陽能發電裝置以產生更多再生能源。
- 市府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A20站區徵基地範圍北至桃園大圳、西至老街溪、東至新生路、南至生活圈二號計畫道路,面積五十三.
- 2 根據新發展區採納的「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現時適用於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一般來說,政府會把所有規劃供發展的私人土地收回及清理,並在市場出售規劃作私人發展的土地。
- 除了這三個發展區外,現時元朗還有兩個大型的公屋計劃,包括前朗邊中轉房屋地盤,現時已經拆卸,將會興建公屋,另外一幅位於丹桂村附近的地盤,也是以公屋發展。
現時區內雖然未有購物商場、電影院等商業配套及圖書館、體育館、大會堂、游泳池等文娛康樂設施,但基本民生所需如街市、超市、餐廳、藥房等都一應俱全;選擇搭乘輕鐵前往配套較為齊全的天水圍或元朗,車程都不過10至15分鐘。 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在利得稅兩級制方面,企業首200萬元的利得稅率將由政綱 所建議的10%進一步降至8.25%,即利得稅率的一半,其後的利潤則繼續按標準稅率16.5%評稅。 前稱落馬洲邊境購物城,佔地約420,000平方呎,是一個以貨櫃屋建築概念而成的購物城,當中商品以家居用品、服飾、書店、美妝護理及餐廳為主。
元朗南未來發展: 區議員有Say 元朗區林偉明:成立專責部門 助大廈法團做好管理
有關白沙村鷺鳥林的保育問題,報告指近白沙村的鷺鳥林,與擬建的土地平整工程或建造工程,相距超過120米,對該鷺鳥林造成的間接影響只屬低等。 但為避免影響鷺鳥主要飛行路線,大綱圖已設有地區休憩用地 、鄰舍休憩用地以及非建築區域,而這些地帶內的建築物最多只可樓高3層。 政府昨同時公佈發展區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指共有697個具潛在土地污染的地點,其中超過90%為露天貯存場、貨櫃場及倉庫用地。 但政府指由於潛在污染地點位於私人地段,所以現階段未能進行實地勘測,而場址經營者亦不允許到場勘察。 加強聯盟各國家高新區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重點產業的互聯、人才科創的互動。
元朗南未來發展: 政府委任
政府亦會參考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的補償及安置方案,考慮為受影響的清拆戶提供特設的補償及安置安排。 「一地多用」措施有助推動落實涉及多個公共設施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多層大樓項目,現已漸見效果。 我們的目標是在年內向立法會尋求批准撥款,開展位於安達臣道前石礦場的聯用綜合大樓的建造工程,以期為社區提供體育、文娛及社福設施。
元朗南未來發展: 選舉論壇
重整和釋放棕地作發展用途的目標是善用棕地潛力並改善鄉郊環境,同時為相關行業提供適當用地。 現正推展的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涵蓋約340公頃棕地。 元朗南未來發展 本屆政府致力於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亦務求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元朗南未來發展 政府計劃透過多層樓宇等方式,整合部分受影響的棕地作業,並會參考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先導模式。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元朗南未來發展 總括而言,是次環評認為,若能在本工程項目的施工和營運階段實施各項建議的緩解措施,本工程項目會符合「環評研究概要」和「環評技術備忘錄」的要求。
元朗南未來發展: 活動速遞|「URDU XMAS PARTY」限定店 登陸尖沙咀海港城 勞蘇、三眼仔陪你過聖誕
擬議的項目位於中山紀念公園和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之間,涉及440米長的臨海路段。 項目包括園景花園、連貫性海濱長廊、特色遊樂與健體設施,以及配套設施。 此外,為凸顯政府致力推動優化維港海濱的工作,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海港)一職已於二零二二年一月正式改稱「海濱事務專員」。 政府在二零二一年三月推行一項先導計劃,以「標準金額」徵收舊工業大廈(工廈)重建所需的補地價,這項新嘗試旨在加快完成修契程序。 由於反應正面,我們會將「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選項延伸至新發展區「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下的原址換地申請2。
元朗南未來發展: 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
為應付內地旅客對本地商品的需求,新田購物城選址鄰近落馬洲口岸,於2013年由政府提議發展,經過多年規劃,新田購物城在2018年2月3日開始試業,購物城提供合共逾200間商舖,包括多個本地及進口知名品牌。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根據主辦單位預計,本地客源將佔約45%,預料有待全面落成後,閒日入場人次可達1萬日次,並創造2,500個就業機會。 此外,政府也致力於市中心以外的元朗多個地區,發展新市鎮,包括洪水橋、元朗南、錦田,以及有望動工的港鐵北環綫沿站等,未來20年有望提供多達10萬伙住宅單位,發展潛力可謂無限。 我們計劃於二零二二年二月就擬議西營盤東邊街北休憩用地的發展諮詢本委會員。
元朗南未來發展: 工程範圍簡介:
拓寬基層單位信息互通、工作聯通的平台,利用「互聯網+」深化跨區域合作,實現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聯盟集群之間的互聯互通。 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遼寧省科技廳廳長蔡睿、吉林省科技廳副廳長呂義、黑龍江省科技廳副廳長韓金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一級巡視員黃彥斌、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周舟分别致辭。 工信部、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領導共同為「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發展聯盟」揭牌。 鄭祖瀛表示,南瑞在內地及海外擁有高端技術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深信透過雙方合作交流,一定能夠發揮優勢,協助港燈全面強化電網,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配合香港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同時亦為未來由內地輸入零碳能源,及早做好規劃。 12月14日,港燈(2638)宣布與國家電網旗下南瑞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和國家電網南瑞集團董事長山社武共同簽訂協定。
元朗南未來發展: 第一屆「觀光亮點獎」32處揭曉 將加強國內外行銷
為了盡量縮小建築規模,會把污水進水工程安排在元朗南淨水設施的北側,以縮短污水進水主管道的距離,並把淨化水的出水口安排在現有元朗明渠附近。 元朗南未來發展 因此,新設施的位置會作如下安排:進水工程位於元朗南淨水設施的北部;初級和生物處理設施位於中部;三級處理設施位於南部。 █ 西灣河站:加設牆為透明玻璃站外升降機,連接聖十字徑地面及車站大堂。
港鐵公司決定把東鐵綫12個車站進行翻新及美化工程,以融入大自然為設計主題,並更新大堂及車站設施提升服務。 東鐵綫(白石角站、羅湖南站以及遷移羅湖站):於教大運動中心附近興建東鐵綫白石角站,並探討將東鐵綫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以及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 對外交通方面,目前以公共巴士服務為主,設有路線來往港九新界以至機場;政府同時落實興建屯馬綫洪水橋站,初步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通車啟用,日後往返市區就更加方便快捷。 早在1970年代發展的元朗,雖然整體社區規劃不及其他新市鎮完善,住宅及商業樓宇混集,樓齡亦相對較高,但區內配套已足以應付區內居民生活所需;加上內外交通四通八達,又有著多個美麗的自然景觀,可以暫時逃離城市的喧囂。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南規劃研究8年終完成 首批居民2028年才遷入
住的問題也是香港最嚴重的安全隱患, 不少家庭走投無路,甚至要住在工廠大廈內的劏房。 元朗南未來發展 機管局的「SKYCITY航天城」項目佔地逾25公頃,將成為集酒店、零售、餐飲和娛樂於一體的專區。 未來,元朗將有多個重點發展區,較矚目的包括元朗南、洪水橋發展區。 根據初步規劃,單計上述兩區,預計合共將有約9萬伙新住宅落成,預計人口將超過30萬人,並提供逾220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首批居民預計可在2024年至2028年之間入伙,整個發展預計最終在2038年全面落成,屆時將為元朗區帶來更強大的消費力。 為確保適時有序地發展元朗南計劃,政府會參考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實施模式,考慮採用「加強版的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
上述的收地規模是繼過去三年( 至 年度)已收回的近120公頃土地上的新增數量,亦遠較之前五年收回的20公頃土地為多。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香港地少人多,無論哪一區即將有新盤落成開售,都會立即成為市場焦點,紛紛討論新盤的投資價值,如該區的社區配套、交通規劃、其他值得入手的筍盤及日後發展潛力等。 在多個即將有新盤落成的地區之中,以新界區未來布局最為矚目,特別是發展空間較大的新界西北,洪水橋一帶近年積極起動,加上毗鄰早已發展成熟的元朗,舊區之內又有新發展區,新舊交融之下,再次牽起不少置業人士對「大西北」的興趣。
香港馬拉松今早舉行,全馬賽事方面,肯尼亞男跑手以2小時10分47秒取得第一名,另外兩名埃塞俄比亞男跑手包辦二、三名。 區內生活配套完善,有公共圖書館、體育館、大會堂、游泳池、元朗公園、元朗劇院等文娛康樂設施,當然少不了大型購物商場、街市、電影院、醫院等。 假日想親親大自然亦非難事,如每年秋天都會吸引一大班人前來影紅葉打卡的大棠郊野公園、新興行山打卡熱點千島湖、情侶拍拖手牽手看日落的下白泥、電影電視取景勝地的南生圍等,全部都是元朗市的「後花園」。 在推動企業投資科研方面,創新及科技局會就研發開支獲額外扣稅的建議諮詢業界,建議首200萬元的合資格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則獲 元朗南未來發展 200%扣稅。 大灣區城市關係變得密切,隨著相關政策及配套日漸完善,元朗區角色漸漸變得重要,在旅遊、物流、商業等多個行業發揮優勢,為區內龐大潛在人流提供服務。
與去年初的草圖相比,政府亦計劃增加6.5公頃的公共設施用地,至85公頃。 聚焦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聯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互相學習、借鑑先進工作經驗和特色做法,對標找差,取長補短,形成合力。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促進技術、人才和平台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實現東北地區國家高新區聯盟之間的融合發展。 【Now新聞台】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多位議員關注政府擱置北港島綫及放棄於南港島綫西段採用重鐵。
元朗南未來發展: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
為加快區內房屋發展,規劃署亦建議將錦上路以南3幅用地用途改為住宅用途,並劃一以地積比3倍發展,將合共興建27幢住宅,涉及約9,000伙單位。 為應付香港房屋及經濟的需要,我們繼續廣泛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條例》)(第124章)及其他相關條例訂明的法定收地權力,收回私人土地作不同發展項目(包括各新發展區項目和公營房屋)。 展望未來,我們計劃在二零三零年或之前為處於較成熟規劃階段的發展項目收回多達700公頃土地。 具體而言,我們計劃在 至 年度的五年期內,收回約500公頃土地,當中包括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其他階段、元朗南發展區初期階段,以及多個公營房屋發展項目。
住宅及混合用途用地雖比去年草圖減少5公頃,但住宅單位增加800個至28,500個,其中61%為公屋,39%為私人房屋。 透過早前與內地合作設立的大灣區備案制度,多間特區政府認可名冊內的建築及工程顧問公司以及相關註冊專業人士已相繼完成備案。 深圳前海及珠海橫琴亦推出類似的備案制度,涵蓋範圍包括特區政府的認可承建商。 我們會繼續與內地當局緊密聯繫,為香港建造業界拓展商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除了透過「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財政支援,我們已要求所有價值超過3億元的新基本工程合約採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以加強項目監督。 截至目前,已有約100個總值共1,600億元的工務工程合約採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