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單位數量較少,只有約 個單位,每翼6至9伙,每層18至25伙不等。 而李鄭屋邨的孝廉樓和孝慈樓亦是所有Y型樓宇中層數最少的兩座(只有24層 , 比其他Y4型少11層)。 至於單位方面,每標準翼設8個單位、每個標準樓層24個單位,但部份樓宇(尤其是1988年及以後落成的Y3型大廈,但不包括抽起改作居屋出售樓宇)的A、B及C翼(其中一至三翼)尾端一至兩戶被分間成合共3至6伙一人單位(而該等單位俗稱「劏房」),使一層可以有多於24伙。 而在屋宇設備標準方面,每座Y型大廈均設6台升降機,並以每2部升降機為一組,每隔3層設立層站;而升降機機房設於上層天台(而緩衝區則設於天台層),使升降機可直接服務最頂層。
- 多次誕生「公屋王」的黃大仙公屋鳳德邨,新近錄得一宗成交,單位實用面積153平方呎,獲一對睇樓半年、擔心樓價再升溫的90後新婚夫婦購入,自由市場價269萬元,呎價高達17,581元。
- 種種恩素造就鳳德邨單位價格飆升,其中只有百多呎的納米單位補價後,成交呎價曾直迫2萬元,以呎價計算,比附近私人屋苑更高。
- 單位間隔設計以Y3型作藍本,但佔地較各款Y型大廈為小,故此較適合用於市區佔地較小的地盤,而大、中、小型單位比例亦較其餘3型平均,部份大型單位更可以間三間睡房,適合各類家庭人數的需要,並且較Y3型有更大互換性,方便隨時改作居屋出售。
- 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設計階段進行廣泛的環境研究,確保該項目的整體發展與四周環境協調。
- 有地產代理指,購樓人士可以預先了解單位內情況,以作準備。
- 鳳德邨位於鑽石山鳳德道111號,由房委會發展,屬租置計劃公屋,於01/1991開始入伙。
- 房委會會在單位出售前進行修葺工程,保證樓宇結構穩定完整,並提供7年的樓宇結構安全保證,期內會負責所有結構構件的結構修葺工作。
截至2023年6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鳳德邨單位面積2025 在未興建前,所在的位置於2001年起,以一連串爆石鑽山等方式平整山頭[3],地底設有一條隧道,把爆石鑽山產生的大石及泥沙以隧道送至彩德邨現址的臨時碎石廠進行處理[4],再以輸送帶方式把略經處理的大石及泥沙運往舊啟德機場的地盤。 平整山頭的工程完成後,該隧道改建成行人隧道連接彩霞道至彩興路,隧道現時已開放予公眾使用。
鳳德邨單位面積: 單位直擊|90後新婚夫婦怕遲買會貴 斥269萬購鳳德邨153呎納米戶
在1992年4月天耀邨一期及德田邨(藍田南一期部份)完工後,由於大埔運頭塘邨二期(包括第6座 – 德雅苑)施工進度落後,要到同年12月23日才入伙,因此成為最後一批廣義Y型大廈,較首批和諧式大廈遲一個月落成,亦較屬於最後一份Y型大廈建築合約的天耀邨一期遲半年以上完工。 Y2型大廈最高的一層原本設有空中花園供住客享用;譬如祥華邨祥德樓35樓就設有一個,為當時香港公共房屋之中最高的花園,花園內除了種植植物外,更設置康樂設施予住戶使用,例如氹氹轉、乒乓球檯等[4]。 不過大部份屋邨因保安問題而封閉,最後不作開放而導致花園荒廢;而在後來落成的Y3及Y4型大廈,天台更不再設計空中花園於頂層供住戶使用。
另外,由於1980年代居屋需求殷切,令為數不少Y2型、Y3型及Y4型原出租公屋大廈在居屋供應不足(即每年供應未滿10,000伙)時改裝作居屋出售。 直至1998年,房委會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居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皆為1982至1992年或之前落成(東頭邨其中三座,以及翠屏(北)邨翠樟樓除外),所以大部份獲得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都是由Y型大廈組成的公共屋邨。 Y型大廈(英語:Trident[1],簡稱「TR」),舊稱三叉型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尤其是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公共屋邨,即可拆售公屋)及居者有其屋(居屋)最為常見。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鳳德邨單位面積: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在今年的出售綠表置居計劃當中,房委會把租置單位出售對象擴展至所有綠表人士。 房委會於1998年年初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讓公屋租户以低折扣價購入其租住公屋租住單位。 後來為配合政府於2002年重新訂定的房屋政策,房委會於2005年終止這項計劃。 現時,本邨83%人口是已購買單位的業主,當中有部份以綠表或白表資格購入本邨單位而遷入本邨[7]。 此外,年長居民佔本邨人口確實減少了,但邨內休憩設施於日間時分仍坐著一些長者,形成了邨內老、中、青、少、幼不均等的形態(有人說從邨内商場開設多間補習社中,可知兒童人數不斷增長,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並不是居住在邨內)。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同時附上換算成平方呎(ft²)後的數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此款樓宇最大特徵為每層電梯大堂面積不一,每三層一組由上至下、由小至大排列,呈三角形設計。 鳳德邨單位面積 首座採用後期型設計、並附有延伸水缸的Y3型大廈為景林邨景桃樓,1990年10月入伙;而最後一座採用早期型設計大廈則為鳳德邨碧鳳樓,1991年4月完工(上述兩條屋邨亦是全港僅有兩條兼具兩款設計Y3型大廈的屋邨)。
鳳德邨單位面積: 升降機塔
自領展接手管理鳳德街市後,多間小商戶不敵租金加幅而結業,當時街市有很多空鋪。 所以部份居民也會前往大成街街市、雙鳳街街市或慈雲山街市購物。 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指,裝修對附近一帶的居民,尤其長者特別不便,應分階段局部裝修。
鳳德邨單位面積: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伙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鳳德邨單位面積: 黃大仙區
張英才1934年出生於香港,早年就讀香港華仁書院,翌年與電影演員金雷為同學。 鳳德邨單位面積 1950年,16歲的張英才加入香港電影圈而正式出道,1960年代的開始涉足邵氏電影粵語片組的當家小生之一,張英才曾與胡楓、呂奇等齊名。 張英才高大英俊,戇厚樸實的形象討好女觀眾,所以被稱為廣東話版的關山等,與林鳳一齣《街市皇后》將二人演藝事業推上高峰。
鳳德邨單位面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鳳德邨位處港鐵黃大仙與鑽石山站之間,鄰近龍翔道,地理位置優越,一街之隔已是私樓如悅庭軒、星河名居,龍翔道另一邊更有豪宅現崇山。 種種恩素造就鳳德邨單位價格飆升,其中只有百多呎的納米單位補價後,成交呎價曾直迫2萬元,以呎價計算,比附近私人屋苑更高。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鳳德邨單位面積: 鑽石山 @中原樓市片區
該部份土地於1985年末開始進行爆破平整工程[6],屋邨興建工程由 年間展開,名為「鑽石山北1-3期」。 鳳鑽苑(英語:Fung Chuen Court)為鳳德邨第6座,是鳳德邨發展計劃內的單幢式居屋屋苑,於1991年10月落成。 鳳德邨單位面積 鳳鑽苑是香港最後一座撥作居屋出售的Y4型大廈,其樓宇建築設計與雪鳳樓一樣。 鳳鑽苑(英語:)為鳳德邨第6座,是鳳德邨發展計劃內的單幢式居屋屋苑,於1991年10月落成。
鳳德邨單位面積: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鳳德邨(英語:Fung Tak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項目編號為KL10。 屋邨屬香港房屋委員會租者置其屋計劃,在1998年將單位出售予當時的住戶,現由鳳德邨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管理公司為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鳳德邨銀鳳樓(第7座)及斑鳳樓(第8座)是香港最後一座以135度相連的廣義長型相連大廈,而兩座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內設通道互通兩者(但地下不能互通;一樓為老人中心,能互通,但不對外開放;二樓為商場,不能互通,但對外開放)。 鳳德邨落成至今,從未進行大型維修工程,而隨著港鐵屯馬綫通車,鳳德邨亦不斷打破居屋第二市場租者置其屋單位成交記錄。 鳳德邨(英語:Fung Tak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項目編號為KL10[4]。
鳳德邨單位面積: 樓宇
由於為方便管理,以及遵循「通用設計」原則等原因,房委會陸續將部分已騰空的「劏房」單位還原為一般單位;有關「還原單位」如若是屬於租置屋邨,新租戶或2021年及以後資助房屋計劃申請人可購入這些單位。 鳳德邨單位面積 以上形式的「劏房」可按當區房屋需求靈活配合,由最少半翼尾端[18]到全部三翼尾端改裝均可,而且兩邊單位可以有不同的改裝方式[19]。 首批設有「劏房」的Y3型大廈為良景邨良偉樓及良俊樓,1988年6月完工;最後一批則為天耀邨耀富樓及耀民樓,以及德田邨德盛樓,1992年4月完工。 在此期間,一共有24幢(原訂為25幢,後來鳳德邨硃鳳樓因安置戶反對而未有加建)設劏房的Y3型大廈落成。
鳳德邨單位面積: 九龍城區
本選區分佈比較獨特,鳳德邨7座樓宇及鳳禮苑獨立為鳳德選區,而鳳鑽苑則屬於龍星選區的一部份。 星河明居A座高層1個517呎單位於2019年12月以913萬轉手,平均呎價約為17,700元,該單位屬屋苑中的細單位。 另外1個同屬A座的超高層1027呎同於該月以1868萬成交,平均呎價約為18,000元。
據代理提供的相片,該單位空間相當狹小,甫進入單位,左邊即為一張碌架床,右邊放置雪櫃,至於開放式廚房則位於大廳窗口旁邊,站在大門處整個單位「一眼睇曬」。 市區公屋一人單位,因銀碼細少,入場門檻低,基本上一放盤即獲承接。 多次誕生「公屋王」的黃大仙公屋鳳德邨,新近錄得一宗成交,單位實用面積153平方呎,獲一對睇樓半年、擔心樓價再升溫的90後新婚夫婦購入,自由市場價269萬元,呎價高達17,581元。 既然下半年二手公屋市場造好,在此不妨介紹三個具指標性的公屋屋邨,讓大家了解多些。 這些屋邨包括長發邨、鳳德邨和華貴邨,分別位於港九新界,並有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意見。 儘管如此,現時租置計劃屋邨的租户仍然可以購買其單位。
鳳德邨單位面積: 位於黃大仙區的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該部份土地於1985年末開始進行爆破平整工程,屋邨興建工程由 鳳德邨單位面積2025 年間展開,名為「鑽石山北1-3期」。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0]。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1],較重建前的1,600伙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2]。
鳳德邨單位面積: 單位直擊|90後新婚夫婦怕遲買會貴 斥269萬購鳳德邨153呎納米戶
只有富善邨、山景邨、利東邨的Y1型大廈包括在租者置其屋計劃之內出售,而樂華邨、美林邨及長康邨因時間不合或其他不明原因而悉數繼續出租。 Y1型大廈樓高35層,標準單位設計劃一為編配給2-3人家庭的小型單位,間隔與舊長型23平方米單位相似,但整體單位面積、露台及廁所面積均有加大。 彩德商場樓高7層,提供200多個車位及約4,200平方米的商鋪,包括地下佳寶食品超級市場、OK便利店,5樓設日本城、屈臣氏、7-11便利店、自動櫃員機、餅店、藥房、診所等,方便居民購物。 彩德邨第一期的兩座大廈(彩誠樓、彩信樓)使用智能卡及密碼雙門禁系統,該智能卡以藍綠色設計,與同期入伙的彩盈邨及彩福邨第一期是極少數採用智能卡門禁系統的公共屋邨。 彩雲道的公共房屋發展項目在香港工程師學會和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聯合結構分部舉辦的「卓越結構大獎」中,奪得嘉許獎。 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設計階段進行廣泛的環境研究,確保該項目的整體發展與四周環境協調。
鳳德邨單位面積: 位於黃大仙區的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彩德邨由兩個發展區域——彩雲道2區(英語:Choi Wan Road Site 2)及彩雲道3A區(英語:Choi Wan 鳳德邨單位面積2025 Road Site 3A)合併而成,分3期興建。 第一期共有6座樓宇、一個中型商場以及一間幼稚園,由2010年7月23日起分階段入伙。 由於硃鳳樓(第1座)、碧鳳樓(第2座)及鳳禮苑水平較高,到達鳳德商場需要使用紫鳳樓停車場的升降機到達,但因為不足以應付人流及經常故障,故此在1999年加建一座升降機塔,並設有兩部升降機,方便直達地下。 【租置/鳳德邨/星河明居】黃大仙鳳德邨是東九龍的公屋樓王,是租者置其屋計劃下的焦點屋邨。
鳳德邨單位面積: 升降機塔
鳳德邨落成至今,從未進行大型維修工程,而隨着港鐵屯馬綫通車,鳳德邨亦不斷打破居屋第二市場租者置其屋單位成交記錄[5]。 鳳德邨(英語:)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項目編號為KL10[4]。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