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灣站通車初期只有A、B出口,而非收費區通道是設於大堂外近觀塘道的走廊。 後來當德福廣場於1997年翻新及擴建時,為疏導人流及興建升降機連接商場與大堂,便於大堂中央位置興建C出口,並於大堂內增設連接所有出入口的非收費區通道。 而位於近A、B出口位置的售票機原本是設於出入閘機附近,後來為了騰出空間增設商店,售票機重置於A、B出口連接德福廣場的扶手電梯對出空間。 2003年至2004年,九龍灣車廠曾經為部份第三代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H-Stock)進行迪士尼綫改裝工程。
- 本線的開辦可追溯至運輸署於「1990年至1991年度青衣區公共交通服務發展計劃」中提出,策劃時路線編號為41B,以青衣碼頭為總站。
- 同時,此店設有品牌首個開放式烤餅工房,每天自製蛋糕和蛋撻,客人可以觀賞到整個製作過程。
- 「綠在區區」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9種常見回收物。
- 店如其名,位置時代廣場對面的銅鑼灣cafe,四通八達,行過附近很易上來喝一杯,他們的咖啡也深受上班族歡迎。
- 觀塘的Coworking Space主要集中在開源道一帶,交通便利,但人煙稠密,經常出現人車爭路情況,空氣普遍會較混濁。
- Naked Hub的內部設計亦充滿港式情懷,室內有不少中文字的霓紅燈,牆身亦有一些仿如報紙徵騁廣告的牆紙。
其中1999年和2001年的車廠開放日均開放給所有市民參觀,而2012年1月8日的車廠開放日只邀請港鐵友禮會特選會員參觀。 市民於使用智能回收設備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 如要成為綠綠賞會員,只需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於任何綠在區區的回收點提交2公斤的回收物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
九龍灣 coworking: 月台閘門
而且就算 被鐳射槍打中,只會發出光效和聲效,而不會有實體子彈打在身上的痛楚,絕對安全, 就算小朋友都可以放心掃射。 1981年12月,首批九鐵3094型列車(今港鐵中期翻新列車)到港,在兩鐵協議下,該等列車在本廠進行組裝。 1979年至1997年,前地鐵網絡車務控制室設於本車廠辦公區內。 在靠近港鐵總部大樓一端,設有牽引變電站(共設四個露天變壓器間,其中三個有安裝變壓器),為觀塘線供電。 現時全港各區已設立超過120個回收流動點(每週定時定點運作的回收街站),回收流動點主要位處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單幢式及「三無」住宅樓宇附近。 「綠在區區」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同時,亦讓虛擬進駐(virtual membership)的單位得以在進入CIT時,有預留的工作區域,於是進行交流。 於事件發生的翌日,有自稱九巴車長的網民於論壇發言,指公司收到十多封投訴該名站長的投訴信,而該名站長亦被車務主任要求問話[10],但另一論壇則有資深巴士迷指消息並非真實[11]。 另外,在該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東方日報於3月19日報道此事[12]。 藍田站開經:鯉魚門道、迴旋處、鯉魚門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青山公路、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青荃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涌美路、青康路、青衣西路及寮肚路。 至2000年代末,日出康城各期相繼落成,該苑居民投訴巴士運作所發出之噪音影響他們作息,因此當局在2010年3月25日一次區議會會議中[15]正式落實將九巴將廠連同旁邊的新巴車廠一併遷往第26區永久巴士車廠。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透過刺激槍戰,小朋友不止需要大量體能去追擊敵人和躲避激光子彈,更要與隊友合作 計劃進攻路線,從中可以訓練到大小朋友的冒險精神、團隊策略、眼明手快!
九龍灣 coworking: 交通好方便(apm旁)及海景觀塘 Co-Working Space
特色設計令空間充滿寬敞感,讓食客可靜心舒適地品嚐咖啡和美食。 位於太古坊的The Great Room佔地二萬四千呎,地利優越之餘,裝潢亦非常豪華。 與其說它是一個共享工作空間,倒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間星級酒店,因為一桌一椅,都予人一種時尚舒適感,因此十分適合各種會議、社交聯誼活動。 The Executive Centre(TEC)自1994年在香港成立,已經深深紮根於此,因此營運手法已是相當成熟,入住率超過90%,是頗有聲望及口碑的共享工作空間之選。
- The Loft 主要為初創企業提供工作空間,設施和服務也相對基本和一般,例如會議室、電郵服務、個人儲物櫃等。
- 在2010年以前,由於北區低地台巴士數量不足,九巴曾經在98A線及692線抽調巴士,於早上繁忙時間支援978線的前身373A線。
- 旺角Cafe
- 同時,亦讓虛擬進駐(virtual membership)的單位得以在進入CIT時,有預留的工作區域,於是進行交流。
- 此事件後被各大巴士討論區討論,惹來很大爭議[7][8][9]。
The Hive 的設計清新,木板、桌椅及書架採用自然木材,感覺舒適。 其特別之處是它部分辦公點設有戶外天台位置,客戶可隨時呼吸新鮮空氣。 另外,the Hive更特別提供the Hive Studios拍攝場予攝影師使用,為不同職業而設的co-working space。 九龍灣 coworking 公共工作空間,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不同人共同工作,簡單地說,它是一個開放式的辦公室,讓大家共同分享一個工作環境。
九龍灣 coworking: 香港Coworking space!共享工作空間最佳推介
最值得一提的是,The Hive有戶外天台位置,當自己工作感到疲勞時,就最適合躺在椅子上,感受露天日光浴,自然精神為之一振。 THE OZONE 範集了先進科技及建築美學於一身,例如4米高的大堂,締造非凡氣派。 Campfire除了有攝影Studio及錄音室等等工作配套,更設有Wellness Floor,配有健身室、bar area,讓用戶可以做做運動,舒展筋骨!。
TheDesk提供不同價格的套餐,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案。 TheDesk更設有茶水間供應飲品,當中禮頓中心更設有戶外活動空間,讓用戶可於陽光下工作。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WeWork的配套齊全,專屬辦公室、私人辦公室,亦有租金較低的流動辦公桌,亦有娛樂設施、飲料、咖啡免費提供。 另外,WeWork亦會定期舉辦歡聚時光、社交活動,幫助會員拓展人際網絡。
九龍灣 coworking: 開放日期: 2月28日至3月26日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1期1樓東翼及羅馬圓型獻技場
旺角Cafe 很多,數環境清靜、坐得舒服的,就是Knockbox Coffee Company。 旺角Cafe 很多,數環境清靜、坐得舒服的,就是Knockbox Coffee Company。 Craft Coffee Roaster供應不同種類的咖啡及簡單的早餐款式,老闆是超級咖啡迷,會飛到不同咖啡產地選豆,也樂意與客人分享他們日常的製作咖啡過程。
九龍灣 coworking: GameZone 遊戲天地
除此之外也有打印和掃描服務,足不出戶也能坐上一天,完成手上工作。 Erba 以其服務的簡單性和便利性為核心,亦設有 24 小時空調和休息室,讓用戶可以有充足精神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 YoofHex 採用色彩豐富,溫馨及富創意的設計,部份辦公室更可望海景。 YoofHex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亦會定期舉辦各樣活動,連結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初創企業家,促進彼此合作以及發展。 當球體滾動時,它的顏色和聲音都會產生變化,發光的球體就能演奏一場管弦樂表演。
九龍灣 coworking: 免費送你1對1外籍老師線上英文體驗課
固定工作枱除了有一定的私隱度,更可享用私人儲存空間,可無憂地投入你的工作。 CIRCOOP 提供自然採光的環境,亦有栽種不少綠色植物,有助於提高創作力和生產力。 而且收費靈活,有不同小時的套餐,按不同需要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組合。 TEC 設計豪華高級,把復古風格帶到現代都市商業界。 另外,這裡提供舒適的貼心服務,為不同的專業的人士提供針對性的支援。
九龍灣 coworking: 三星專門店 – 荃灣
Brew Bros Coffee對咖啡製作一絲不苟,會定期在世界不同地方採購咖啡豆、咖啡過濾器等,是咖啡迷熱愛的小店。 外國流行的Espresso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Bar,香港未算普及,這間Fuel Espresso是小數具名氣的。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其以招牌的濃縮咖啡飲品為主,上班上到打恰睡,來這裡喝一小杯濃縮咖啡,立即充滿能量。 Common Ground雖位置較偏僻,但勝在私隱度高,咖啡食物又有水準,保證這個地方會成為你的消遣好去處。
九龍灣 coworking: 車廠翻新
廠內設有74個維修車坑,提供近560個泊車位[2],目前為九巴樓面面積最大的車廠,達768,038平方呎[3]。 由於九龍區及將軍澳往返機場的服務由城巴營運,故此九龍灣廠內(包括其分廠)沒有任何屬於龍運巴士的車輛,為目前唯一一間由九巴獨立運作的車廠。 STOREASY歡迎所有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商務旅行人士或創業團隊進駐,我們也將提供您一切工作上所需設備與服務。 共同工作空間,是一種新興的商務中心,與迷你倉的型態不謀而合。 九龍灣 coworking 工作者們共享空間,採用月租、季租、年租的方式租借桌椅、會議室或空間,共用辦公設備。 主要提供給個人工作者、新創事業、小型工作團隊或旅行出差者……等在工作之餘,期待與其他工作者交流、激盪想法者,彼此若有共同價值觀且志同道合的共同工作者,多半會在共用工作空間自然產生合作。
九龍灣 coworking: teamLab 香港展覽2023「teamLab共創!未來園」
自 2012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九龍灣 coworking 年成立開始,「混hun 共同工作空間」一直都在企劃「不一樣」的共享空間。 一座有別於傳統辦公室的僵硬,也有別於在家工作的孤離感的空間。 混hun,是一個「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
九龍灣 coworking: 觀塘 Coworking Space
相當多,Mansons Lot鋪面雖不起眼,但咖啡卻是一流,選用澳洲得獎咖啡豆,周末吸引不小咖啡愛好者「潮聖」。 「大和堂蔘茸藥行」自於1932年建立,因為別具香港特色,成為不少港產片取景拍攝地點。 2017年藥行老醫師離世結業,幸得有心人改裝成cafe,店舖的手造鐵閘、中醫執業證、長凳和牌匾等悉數保留,中藥玻璃瓶改為盛載咖啡豆、百子櫃則擺放著茶葉,整個環境充滿香港昔日的舊區情懷。 Desk One 溫室,在荃灣,旺角及銅鑼灣都有分店。 這處共享工作間採用大量透光玻璃窗,有自然光伴隨工作,自然令你更有工作動力。 場內提供花茶、咖啡、小食和飲品,更貼心設置微波爐供大家翻熱食物。
九龍灣 coworking: 九龍灣室內遊樂場智遊天地e3 club $150任玩波波池+大迷宮+彈床
這一間趣工作空間的起源是在2016年,創辦人Daniel離開十幾年的網路行銷工作,決定挑戰不一樣的創業人生。 長期對著電腦工作的Daniel,其實一直對實體空間及與人面對面交流的場景懷抱興趣。 在離開公司自行創業過程中,發現台灣一直沒有舒適又有溫度的工作空間,因此特地找了曾在美國常春藤主修建築的哥哥,共同打造「趣工作共同工作空間」。 九龍灣 coworking 期望為台灣的創業家、自由接案者、遠端工作者與新創團隊等,提供一個質感效率兼具的舒適工作環境。
九龍灣 coworking: 回收環保站
維修車坑兩側與停車坑一樣均連接觀塘線正線,由一幅牆壁分隔停車坑和維修車坑。 本廠東面三分之一位置,設有14條泊位軌道,用作停泊各觀塘線列車(而在平日日間,會有數抽列車停泊在靠近洗車機一端待命),而該停車位兩側均與觀塘線正線連接(北面出入口需經專用隧道及彩虹站中央月台軌道)。 而鄰近九龍灣站的兩條露天軌道則用作列車調試及調度之用。 港鐵九龍灣車廠(英語:MTR Kowloon Bay Depot)是觀塘綫的車廠,位於德福花園平台之下,旁邊是觀塘綫九龍灣站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大樓。
九龍灣 coworking: 港鐵九龍灣車廠
本廠為九巴最後一個全空調巴士的主廠(因轄下16線於2012年5月9日凌晨全冷,16線為香港史上最後一條全冷的專利巴士線),最後一間管轄12.8米車輛車廠(由於初期12.8米車輛壞車後無法被拖車拖入廠所致,唯2020年1月起獲得解決)。 MegaBox智遊天地室內遊樂場集遊戲、教育及家庭樂於一身。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即睇九龍灣MegaBox智遊天地(e3 club)室內遊樂場設施。 九龍灣 coworking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列車在駛進2號月台時其中兩節車廂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前地鐵系統營運以來首宗列車出軌事故[25][26]。
九龍灣 coworking: 九龍西分校隆重開幕 學院再鑄輝煌
KICK 九龍灣 coworking OFF Coworking Space位於中崙高中與金華城旁,搭乘捷運至南京三民站步行約5分鐘可到達。 提供共同工作空間、2–4人團隊辦公室、7–8人團隊辦公室。 空間環境使用磁卡式門禁系統配有辦公桌椅、網路、Wi–fi、冰箱、3D列印等設備並提供免費會議室使用。 同時不定時免費提供公共區域的咖啡、飲料、零食且24小時開放。
觀塘是共享辦公室主要聚集地,交通非常便利,巴士與小巴能夠到達的地方多。 大部分觀塘共享 office與地鐵站距離非常近平均只需要5-7 分鐘;而且有些觀塘共享空間更有海景配郵輪碼頭景觀。 大部分觀塘共享工作間裝潢設計時尚、Chill,感覺有活力;觀塘共享辦公室的形式也比夠多元化,基本設施和服務也齊全,包括會議室、電郵服務及免費上網。
九龍灣 coworking: 維修工場及維修車坑
由Plan b建立與營運的CIT(Center for Innovation 九龍灣 coworking Taipei)提供創新型態的辦公空間,透過誘發每一位參與者好奇心的機制,讓各產業的單位、各領域的新創公司、自由工作者,在衝突性交流下找到永續發展的空間。 除了提供共享創意工作室(Coworking Space)外,也主辦各式講座、工作坊與展演;並以最友善的方案提供兼具品質與功能的活動場地,可籌辦中大型活動,讓實踐者有呈現的機會。 同時我們致力於媒介通道的建置,讓更多人注意到在台灣許多角落萌芽的創意與熱情。 MoSo Space是為創業者與數位編輯全新打造的學習交流中心,空間寬敞且室內四米二挑高 ,標準可容納60~70人,而最高可達80~90人。 坐落於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22號B1樓(何創時藝術大樓)。
無論你是創業者、自由工作者、斜槓青年,想找一個好地方落腳,不用花大錢也可以享受諾大的舒適空間,或是在茫茫賺錢旅途,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都可以使用共享工作空間。 九龍灣 coworking 自2005年在舊金山開啟的第一個共享工作空間後,這種自由辦公空間的型態就如雨春筍的在世界各地展開。 而台北身為整個台灣的新創重鎮之一,也有許多類似的空間。
至1990年代中期,客量上升和他線更改新款巴士等因素,令丹尼士巨龍12米巴士(3N)成為本線主要派車,與路線相近的龍翔道、呈祥道另「飛龍」38號看齊。 這些超低地台巴士當年因符合政府訂立的排放要求,已先後被派往行走中環、尖沙咀及旺角等路線。 因應本線的龐大客量,於2021年3月正式獲派12.8米巴士,用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500 MMC 12.8米(3ATENU)。 九龍巴士X42P線為42C的繁忙時間特快班次,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青衣(長安邨)單向開往藍田站,不停畢架山花園至啟業邨,是42C線直達觀塘區的「跳蛙公車」版本。 第2代九巴將軍澳車廠位於西貢區將軍澳第85區,即百勝角環保大道日出康城領都對面,將軍澳基本污水處理廠及新巴舊將軍澳車廠之間。 當時所處的土地於新市鎮規劃中,一直被列作臨時車廠,因此政府在早在開始規劃將軍澳新市鎮時已將第26區(即運隆路、寶康路、寶順路與將軍澳隧道公路所包圍的地段,電訊盈科電話機樓對面,門牌為運隆路15號)劃為永久巴士廠用地,但一直未有實行。
九龍灣 coworking: 辦公室外的另一種選擇:台北Coworking Space共享空間大收集!
車站鄰近的德福花園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有不少往返九龍灣工貿區穿梭巴士、巴士及小巴路線以此為終點站。 九龍灣站(英語:Kowloon Bay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九龍灣與牛頭角交界,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2]。 而近車站西旁則為九龍灣車廠、德福花園及港鐵總部大樓。 西營盤Cafe、獨立澳式咖啡店TIL – Today Is Long位於西營盤地鐵站對面,設計靈感來自澳洲北部紅土中心烏魯魯,夕陽西下灑落紅土大地,設計團隊因而選用橙紅色作為店舖的主題色彩,輔以幾何圖形設計,與舊區建築相映成趣。 這家位於跑馬地的cafe,室內外設計以米蘭復古風格為藍本,青綠色外觀與時髦摩登的室內裝潢帶來濃厚歐式風情。 Cafe以大理石幾何地板、胡桃木與水磨石檯面、掛牆古董鏡、工業風吊燈等擺設,呈現古典與時髦兼具的義式風情,值得打卡。
九龍灣 coworking: 三星專門店 – 九龍灣
The 九龍灣 coworking2025 Hive在香港同樣有多間間共享工作空間,主要在港島區。 The Hive的設計風格簡約而清新,木地板、桌椅及書架一率用上自然木色。 此共享工作空間同樣為startup公司而設, 因此也提供私人公司租借服務,見客空間亦不少。 這間coworking space跟設計師Fiona Hardie合作,設計出靈活的工作空間。 TEC在中環華懋中心佔據了共12層,以復古意大利風融入現代都市商廈;而同樣處於中環的冠君大廈,TEC這間共享工作空間更以水晶元素混合大地色系,有着星級酒店的設計。 The Garden 為區內最平共享工作空間之一,裝修設計亦頗高級,部分辦公室更有海景,所提供的服務絕不輸蝕,非常適合一眾在學期間便已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