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於南港島綫(西段)的興建時間尚未明朗,而港鐵公司亦在2009年11月回應位於黃竹坑惠福道的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之訴求,修訂復康中心對開一段的走線,將兩條高架橋合併為一條,並將高架橋降低高度及移離復康中心,變相放棄上述同層跨月台轉乘的設計。 因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與臺灣經濟快速發展,大量人口湧進臺北市郊,縣內許多鄉鎮因人口激增升格為縣轄市。 而臺北縣的總人口數也不斷成長,先在1979年突破直轄市設置門檻(當時施行的《市組織法》規定為100萬人),1980年底達到225.8萬人,超越臺北市成為全臺第一大縣市,更於1990年5月突破300萬人[13]。 經過地方人士不斷爭取,臺北縣先於2007年10月1日列為準直轄市,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更名「新北市」[14],成為臺灣北部第二個直轄市。 迨清朝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沈葆楨奏請添設臺北府,始有「臺北」之稱,蓋以位居台灣北部,因以得名。 日治初期,仿清領時期臺北府之制,設臺北縣,為「臺北縣」一名首度出現。
2016年11月21日,港鐵公司公佈南港島線的票價詳情,出現「短貴長平」的情况。 使用成人八達通往來海洋公園站和金鐘站區間的車費為5.3元港幣,由海怡半島往金鐘車費為6.7元。 其中海怡半島站往旺角/美孚港鐵收費14.2元,較同路線的巴士收費貴逾3元。 而就遠程車票車費方面,海怡半島到上水或天水圍的票價分別為22.6元及27.9元[20]。 黃竹坑車廠 港鐵公司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南港島線和其他線路一樣,票價會逐遠遞增;而當涉及轉線時,由於其港鐵複雜的計價方式會導致票價原則未必一樣[21]。 黃竹坑車廠2025 黃竹坑車廠2025 在興建南港島綫(東段)前,城巴48線往海洋公園的特別班次曾途經南朗山道以東的整段香葉道東行,後因鐵路工程改為繞經黃竹坑道,該改道措施於南港島綫通車後變為永久改動;工程期間各條往返黃竹坑總站或深灣的公共交通路線曾一度要繞經南朗山道以東一小段香葉道。
黃竹坑車廠: 車站藝術
由於新北市的外來人口眾多,故各陣營在不同的區域中互有領先[27]。 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直轄市更名新北市,第一任市長由中國國民黨籍的朱立倫當選;2014年,朱立倫順利連任;2018年,國民黨籍的前副市長侯友宜當選第三屆市長;2022年,侯友宜順利連任。 新北市政府是新北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屬直轄市地方自治位階,由行政院管轄。
- 基座設佔地51萬平方呎的商場「The Southside」,而第3、4期之間將設中央會所及中央花園,讓6期住戶共用[13]。
- 黃竹坑站是南港島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海怡半島方向或金鐘方向的列車,往返港島南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 南港島綫(英語:South Island Line)建設時稱南港島綫(東段)[註 1],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
- 第六期位於物業發展項目的東北面,可建樓面上限為46800平方米(約503755平方呎),提供不多於750伙住宅單位。
- 根據2011年的統計,新北市共有一般醫院(含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58所[130],其中共有二所醫學中心,分別是亞東紀念醫院及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 該線採用中運量系統,其中十四張站至新北產業園區站為高架路線,其他部分(十四張站以東、新北產業園區站以北)則為地下路線。
荷西時期,受到西班牙的統治,於滬尾設立聖多明哥城,後來被荷蘭人給摧毀而再度重建,改名為「安東尼堡」(現今的紅毛城)。 起點與南朗山道會合,沿涌尾大水渠(按:英文版為「Staunton Greek Nullah」)北面,向東行九百呎,直至與將來沿香港仔運動場西面界限興建之道路會合。 本站設有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黃竹坑站以黃色、米白色及青綠色為主調,大堂牆身主要為黃色焗漆板,月台電梯護欄與樓梯間牆身鋪以同色紙皮石,月台牆身及支柱鋪上米色焗漆板,站體建築物則蓋以白色外牆及青綠色玻璃外牆。 大堂內設有中國銀行(香港)及恒生銀行自動櫃員機、唐包點、山崎麵包、東海堂、OK便利店、7-11便利店及鴻福堂[6]。
黃竹坑車廠: 車廠啟用
文化局下設文化設施、文化發展、藝文推廣、文化資產、藝術展演等五個業務科,並有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等五個二級機關。 此外,亦管理新北市藝文中心(板橋)、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板橋435藝術特區、「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及「坪林茶業博物館」等藝文館舍及設施。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立醫院,原為臺北縣立醫院,2010年12月27日改為新北市立聯合醫院[132],目前有板橋院區、三重院區、土城院區三個院區。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新北市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採用無人化自助式服務。 原先的NewBike系統由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建置和營運,2015年4月停用。 黃竹坑車廠2025 [126]取而代的是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提案、捷安特公司負責建置和營運的YouBike系統。
- 環狀線是橫跨台北市及新北市的環狀路線,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主導興建,代表色為黃色,路線代號為Y。
- 較多舆论支持讓新北市譯為「New Taipei City」,即意譯「新臺北市」、不音譯「新北」[8]。
- 然而於2010年,有部分南區區議員反對樓宇過高,恐成屏風樓。
針對分段及全線地方主管機關不同一之情事,台北市府曾提出以萬大線及民生汐止線之經營權,向新北市府交換環狀線第一階段之經營權,隨後遭到新北市府婉拒[註 3]。 另外,交通部也曾提出由「在南北環完工前,由新北市府享有經營權」之建議。 第四期位於物業發展項目的東南面,鄰近第1期,可建2座不多於800伙的樓宇,景觀主要望海洋公園一帶及開揚山景,預計2025年落成。 黃竹坑車廠2025 港鐵於2019年9月23日接獲38份發展意向書,不過到10月23日截標時只接獲6份標書,獨資競投包括鷹君、長實、恒地及新地。 嘉里夥拍信置和太古地產合資,而會德豐夥拍中海外和華懋組財團入標。 [12]同年10月28日,港鐵公布由嘉里建設、太古地產及信置合組的財團奪得項目發展權。
黃竹坑車廠: 巴士總站
另外,由於本線離開金鐘站後下一個站即為海洋公園站,為前往海洋公園的本地居民提供一個便宜、直接的途徑,因此在本線客量之中,有不少皆為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 不過在2019年下半年起,香港受反修例運動影響,訪港旅客大幅減少,令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減少,本線客量開始回落。 其後在2020年1月下旬香港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海洋公園更多次暫停對外開放,同時政府實施嚴格出入境管制措施,訪港旅客近乎絕跡,本線失去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整體客量進一步回落。 2011年5月18日,行政會議通過南港島綫(東段)的財務安排。 政府會批出黃竹坑邨的地皮予港鐵發展,令這個耗資124億港元的工程得以進行。
黃竹坑車廠: 第一期:晉環
此外,南港島綫通車對人滿為患的金鐘站可謂雪上加霜,繁忙時段乘客約需等候最少3至4班車才可上車[71]。 乘客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開啟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 本綫是香港第三條無人駕駛鐵路(首條和第二條分別為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及迪士尼綫),亦是香港首條使用無人駕駛系統的市區綫。 2007年10月27日,地鐵宣布會在海洋公園、黃竹坑及海怡半島三地興建鐵路站,但利東、灣仔及跑馬地是否設站則仍在研究中。 2007年10月10日,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表示[10],南港島綫(東段)(通車後稱為南港島綫,下同)將會落實興建,預計於2011年動工,2015年完成。 新巴黃竹坑車廠(New World First Bus Wong Chuk Hang Depot)巴士站,位於港島南區黃竹坑工廠區香葉道西行新巴城巴黃竹坑車廠外,乃一臨時路邊中途站。
黃竹坑車廠: 車站位置
香葉道原本只是一條大致沿黃竹坑明渠而建,由英美煙草大廈旁的業發街向西伸展的兩綫雙程行車路。 因着海洋公園的興建,政府在1970年代中後期將香葉道東延,以連接海洋公園道。 自規劃署於2010年5月24日就前黃竹坑邨用地作為南港島綫物業發展的建議諮詢南區區議會以來,委員會於過去數年一直與港鐵公司及相關政府部門就有關用地發展進行討論。 港鐵公司於2012年11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黃竹坑綜合發展區」總綱發展藍圖的規劃申請,並於2013年2月8日獲城規會轄下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在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批准申請。
黃竹坑車廠: 香葉道
倡議中之南港島綫(西段)起於香港大學站,經南區西部至黃竹坑站。 《鐵路發展策略2014》初步建議2021年動工,2026年通車,以配合南區人口增長[8]。 2009年11月,港鐵為節省建造時間及成本,減低景觀及噪音影響,並應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要求,修訂復康中心附近一段設計,將兩條高架橋合而為一、降低高度及移離復康中心,放棄黃竹坑站跨月台轉乘設計。 將來若興建南港島綫(西段),只能採用通道轉乘或上下層轉乘。 為方便巿民乘搭南港島綫,政府亦委託港鐵公司由黃竹坑站B出口對面、南朗山道熟食市場附近建造一條行人通道,方便市民和遊客直達逸港居和香港仔海濱公園。 基座設佔地51萬方呎的商場「The Southside」,而第3、4期之間將設中央會所及中央花園,讓6期住戶共用[13]。
黃竹坑車廠: 車站歷史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黃竹坑車廠2025 整個黃竹坑站建築物遠大於車站本身,車站座落西面,而東端是南港島綫黃竹坑車廠列車出入口,位於香葉道與警校道交界附近,港鐵公司將於車廠上蓋發展物業[2];此站亦是倡議中南港島綫(西段)南端總站。 黃竹坑站是一座架空車站,建於香葉道一段已覆蓋的黃竹坑明渠之上。 車廠用地前身為已清拆的黃竹坑邨,而車站原址亦為黃竹坑邨第十座,目前亦正發展上蓋物業港島南岸。 黃竹坑車廠 根據2011年的統計,新北市共有一般醫院(含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58所[130],其中共有二所醫學中心,分別是亞東紀念醫院及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黃竹坑車廠: 文化節慶活動
根據港鐵公司在2012年7月發表的修訂建議方案,黃竹坑站在南港島綫(東段)啟用時會設置一組島式月台[16]。 黃竹坑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連接黃竹坑站地面層,設有巴士站、小巴站、的士站及上落客區等設施,可經A出口前往。 而A1出口原設計設有蓋行人通道連接車站至巴士站,但最後以公帑支付為由消失,故引起部分區議員批評[11][11]。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0年第一次辦理臺北縣眷村文化節,後續轉型為「新北市竹籬笆藝文季」,並於2011年至2015年連續辦理。
黃竹坑車廠: 環狀線 (台北捷運)
環狀線是橫跨台北市及新北市的環狀路線,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主導興建,代表色為黃色,路線代號為Y。 全線分為第一階段(西環段)[參 6]、南環段、北環段和東環段[參 7]。 第一階段(西環段)於2020年1月31日通車,由臺北捷運公司代為營運,於2023年1月31日交回新北捷運公司自行營運[參 4][參 5]。 另雙北市政府達成共識,由一家營運機構執行營運,後續於南北環段完工前1年決定統籌營運事宜[參 4]。 南環段及北環段興建中,東環段已獲行政院核定興建,現在細部設計。
黃竹坑車廠: 車站票務
為減少掉頭次數,2018年2月25日起,該線由深灣/海洋公園開出之班次及新巴78線由黃竹坑站開出之班次離開黃竹坑站後,改為直接沿香葉道東行、海洋公園道北行返回黃竹坑道西行。 黃竹坑站設有三個出入口,A1及A2出口連接地面,B出口則連接行人天橋往鄰近工業區;A出口通道對面設C出口預留位置,以通往建築中之黃竹坑車廠上蓋物業。 新巴城巴黃竹坑車廠(NWFB and Citybus Wong Chuk Hang Depot),俗稱「黃廠」,位於南區黃竹坑香葉道45號,前身為中巴黃竹坑車廠,1998年中巴喪失專營權後改由新巴租用。 現時在黃竹坑車廠旁有一佔地2,400平方米的露天土地,土地上設有入油以及洗車設備;土地旁邊、鴨脷洲大橋東端橋底更有位置供巴士停泊。
黃竹坑車廠: 南港島綫(西段)
港島南岸(英語:THE 黃竹坑車廠 SOUTHSIDE),是香港大型發展項目,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葉道11號,座落於港鐵黃竹坑車廠上蓋。 [1]項目由港鐵公司策劃,各期由不同發展商興建,是一個結合住宅和商場的鐵路上蓋綜合發展計劃。 新北市立圖書館為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圖書館,主管單位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大汐止經貿園區定位為「新北市產業黃金走廊」東區重點計畫,要將既有的產業串聯成北台科技廊帶,希望吸引國際企業總部進駐,進而創造磁吸群聚效應,帶動整體繁榮發展,預計未來增加約三萬名就業人口,兩兆元以上的年產值[38]。 新北市產業發展很早,早期的特殊產業集中瑞芳、平溪鐵路一帶的礦業與鶯歌的陶瓷業,國民政府遷台後,由於原本在大龍峒、南港一帶的五金機械業,外移至新北市的三重、汐止區一帶,開始奠定新北市製造業的基礎。 在當時的獎投條例下,通用設廠不僅獲得政府的行政支援,工業策進會亦協助代辦申請工廠設立及建築許可。
新北市醫療院所及醫事機構開(執)業人員大多集中在淡水河西岸人口較多的行政區。 2011年每萬人醫事人員數,新北市為72.34人,每萬人病床數則是42.00床。 每逢尖峰時段或假日,經常會有大量人潮、車潮流動於市區內或臺北、新北兩市之間,導致市區內各重要幹道常出現交通堵塞的情形。 為求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疏散人潮、車潮,並減少塞車情形,因此除了一般道路外,亦興建多條快速道路與聯外橋樑。
港鐵目前共設有9個鐵路車廠及2個纜車車廠,並隸屬車務處管理,為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輕鐵和昂坪360提供服務。 其中何東樓車廠、八鄉車廠、大圍車廠和屯門車廠原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於兩鐵合併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為了配合南港島綫採用中型鐵路系統,港鐵於2011年7月22日向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訂購10列3節編組,全動力車卡,並且採用無人駕駛系統,內外觀將由法國MBD設計事務所設計。 而列車將採用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為阿爾斯通公司的Urbalis(CBTC)系統[34]),行車時司機毋須操控,列車會以全自動方式控制及操作。 港鐵總建築師楊思偉指出,無人駕駛系統設有多重安全保障,一旦發現接收信號不清晰,系統會假設前方有列車尚未駛出,列車將會自動減速甚至停駛,車站控制中心亦可以遙距控制列車將其重新啟動。
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 2023年1月30日,環狀線第一階段通車經營權交接,席間提起東環段進度,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說明,交通部要求台北市政府說明未來東環段由誰經營,因此尚未核定綜合規畫案。 李四川強調,「東環段卡的部分都已經解決了」,台北市2022年時已經與交通部開會取得共識,完工前3年再決定由誰經營,若台北、新北兩市談不下來就由交通部指定[參 66]。
黃竹坑車廠: 港島南岸
顧問估計當時規劃中之道路系統能夠滿足未來交通需求,整個方案最後擱置。 # 59A線實際上並無任何班次途經黃竹坑站公共運輸設施,乘客可經B出口到南朗山道熟食市場,南朗山道巴士站登車。 港島專綫小巴69A線已於2017年12月27日起縮短回香港仔,但車站街道圖尚未作相應修改。 如同南港島綫海怡半島及利東站,此站是首批全站不設客務中心之港鐵重鐵車站,大堂設有資訊台及三部自助客務機,乘客如遇票務疑難,須透過自助客務機之視像通話功能向站外職員求助。 而由於南港島綫(東段)與西段的工程不是同步進行,故兩綫的月台須分階段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