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設有航班顯示屏、行李寄存服務以及車站商店,並與圓方商場相連,乘客可以知道即時航班資訊,也可以買東西以及吃東西。 2009年九龍南線通車之後,九龍站同東面的西鐵線柯士甸站不是正式的換乘站,乘客在兩站間轉乘,無論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都當兩段車程處理,並要給再入閘收費。 至於機場快線的乘客在九龍站同柯士甸站之間轉車會有「免費港鐵接駁服務」,乘客可以在本站出閘後經A或C1出口行去柯士甸站;如果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線有效憑證,亦可以搭機場快線穿梭巴士K1線,去柯士甸站免費轉西鐵線。 大堂位於車站L1層,原本會設有客務中心,但投入服務後則改為智能客務中心,不再經常有職員駐守,而其中一側亦設有特大天氣顯示屏。
- 因應九龍塘站換乘人流一直偏高,因此九鐵和港鐵於2001年8月合作與建全新換乘通道,並且在2004年4月15日正式啓用,並分別配合兩鐵九龍塘站的改善工程。
- 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隨屯馬線今(27日)全線通車,亦隨之啟用。
- 車站同時設有停車場,乘客可以揸車去九龍站停車場泊車,然後再轉機場快線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 港鐵於2016年在九龍站L2層設置「港鐵展廊」,參觀者可在不同的展區內了解及回顧港鐵的發展。
- 全長60米的轉乘通道,連接九廣東鐵九龍塘車站新南面大堂和地鐵九龍塘站新D出入口,新通道將有助舒緩原有通道的擠迫情況。
- 隨著屯馬綫於2021年6月末全綫啟用,時任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於同年10月指已有約3成由新界東北前往市區的乘客改用屯馬綫,認為已經紓緩東鐵綫大圍站-九龍塘站段的擠迫情況。
-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分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
車站開放初期,不少市民到場參觀文物展櫃,以致須不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限制在指定範圍內近觀展品的人數,並播放廣播呼籲市民在其他時間前來。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有關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服務。 現時,九龍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快餐店、銀行、咖啡店、書店等,以及行李寄存等服務。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份食肆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港鐵又於2012年6月展開九龍灣站翻新工程,以焗漆板覆蓋站內原有之灰黑色紙皮石支柱及牆壁。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車站舊稱
大堂設有航班顯示屏、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與圓方相連,乘客可在此得知航班資訊,亦可購物及進膳。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而於2014年,港鐵將九龍站大堂原先設有的大型航班顯示屏改裝為商業廣告牌,卻引起部分市民及旅客不滿。 九龍站的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及東涌綫大堂(G層)、機場快綫大堂/月台(L2層)、東涌綫月台(L4層)設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 另一方面,由於機場快綫大堂為旅客而設,因此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及機場快綫大堂的非收費區均設有公眾洗手間供乘客使用。
-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前九鐵及地鐵九龍塘站合併成單一車站。
- 全數MTR Shops鋪位設於大堂非入閘區範圍,主要設於連接大堂與A、B兩出口通道;車站大堂亦設有自動售賣機及自動櫃員機。
- 及後,高銀系主席潘蘇通於2018年4月向高銀金融購入何文田站一期項目的權益,成為首個由私人持有的港鐵上蓋項目。
- 當教育資源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地鐵車站地下大堂擴建部分建成後,會連成一座一體化建築物。
- 爲免影響考古工作,當時港鐵公司停止了考古範圍內工程,只進行配合考古發掘的工序,導致土瓜灣站和相關隧道工程進度滯後。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香港西九龍站啓用,乘客可以由九龍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轉乘高速鐵路,前往中國內地。 九龍站在興建時稱為西九龍站,以反映服務西九龍區,後來才縮短作九龍站。 此外,因東九龍線曾被建議使用該站作為終點站,因此九龍站在興建時有預留樓層。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後來隨着鐵路興建優先次序及定線改變,加上九龍站東南的九龍角填海計劃擱置,而且柯士甸站亦取代了此預留月台的地位,令這個預留樓層可以使用的可能性極低。 九龍站也預留了地底通道通往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及西鐵線九龍南線柯士甸站。 東湧線大堂-大堂位於九龍站建築羣地面,連接九龍站建築羣和東湧線月台,車站大堂內設有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直接往返東湧線月台。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塘站自助服務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1990年代末期,香港政府發現由於過多巴士及小巴路線使用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接駁地鐵,故遂批出土地予前地鐵公司發展公共運輸交匯處、泊車轉乘停車場、商場,以及住宅。 項目於2006年完成,同年2月末,連接地面交匯處及車站的A3出口啟用。 廣深港高速鐵路嘅香港西九龍站喺2018年9月23號啟用之後,乘客可以由九龍站去西九龍總站轉高速鐵路,前往中國大陸,亦將設有行人隧道連接九龍站同柯士甸站,但仍唔會提供東涌綫同西鐵綫之間嘅八達通一程車程轉乘。 九龍站設有6個出口,其中C及D出口位於圓方同Union Square嘅建築群內,而圓方商場更連接行人通道及佐敦道行人天橋,方便乘客前往公共運輸交匯處或渡船角一帶。 而A及B出口就位於車站東涌綫大堂嘅地面,分別去車站停車場或機場快綫穿梭巴士站,同層嘅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上落客區亦可通去西區海底隧道巴士站或西九龍海濱長廊。
而行政長官、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行政總裁金澤培等由月台步入大堂時,司儀李志剛要求在場嘉賓立刻起立,有記者即時揚言「咩事呀,洗唔洗呀(幹麼?不用吧?)」、「升國旗咩依家(現在升國旗嗎?)」及「做多咗啦(幹多了!)」等語句。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2017年11月27日,政府宣布此站將定名為宋皇臺站,讓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黎以德指出,期間留意不少地區人士表示希望車站能夠反映有關宋朝古蹟的特色,因此政府決定將此車站改名為現稱。 同時為了回應地區及議會的訴求,政府亦決定將原先的「馬頭圍站」更名為土瓜灣站,並希望這兩個車站的名稱更能反映地區的特色,及讓沙中綫鐵路更能融入社區。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機場快綫穿梭巴士
何文田站車站結構複雜,車站高低落差達約70米,乘客由車站大堂前往觀塘綫月台須搭乘4條扶手電梯,需時約3分鐘。 (於香港西九龍站暫停開放期間)C1出口:出站後,使用扶手電梯往1樓,跟從路標指示前往柯士甸站。 ,故此站作為沙田區接駁鐵路的中轉站角色已大為減退,來往該區的巴士及小巴服務一直縮減,例如81M及88M合併成281M線、取消82S及82M線,小巴61M線大部分時間縮短至大圍站等,現只剩下80M仍每天全日來往此站及沙田區。 當教育資源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地鐵車站地下大堂擴建部分建成後,會連成一座一體化建築物。 為免三者在銜接方面出現問題,工程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工地地基工程委託地鐵公司進行;屬第二階段的教育服務中心及公共交通交匯處建築工程,則由建築署負責。 )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啟德西北部地底沐元街盡頭至沐安街盡頭,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接駁交通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 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使用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機場快綫旅遊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港鐵於2020年12月提出以興建一條橫跨宋皇臺道的天橋連接北帝街,取代行人隧道方案。 其中一個建議為天橋直接由車站大堂連貫北帝街,技術可行性較低,需時五至六年;另一方案中的天橋只連接將於通車時啟用的地面行人通道,不直通車站大堂,則需時四至五年。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寨城公園
原本通往香港城市大學的行人隧道改為直駁又一城LG1層;而餘下通往地鐵站的隧道則改建為直通又一城MTR層的空調隧道。 又一城後來於1998年11月開幕,相關工程亦於1998年底前完成。 直至九龍南綫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後,由於尖東站成為了西鐵綫中途站,原本可乘東鐵綫直達尖東站的新界東乘客,須於紅磡站轉乘西鐵綫方可到達尖東站,此一不便使九龍塘站的轉乘人流再次增加。 根據區議會選區劃界,九龍城區與深水埗區以港鐵東鐵綫路軌作分界綫,因此車站建築同屬九龍城區與深水埗區的範圍內。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塘站車站出口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港鐵於2014年4月28日加強黃昏及非繁忙時間服務,並於觀塘綫2號月台實施新的「左落右上」上車排隊安排。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月台上每道幕門均貼上橙色排隊線標示位置,車站亦有告示及廣播宣傳,而在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段珀間亦有月台助理指導乘客。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港鐵學院
加上WhatsApp紀錄、閉路電視片段及錄影會面的證據下,認為其中兩名被告有抗爭理念,必定是在知情下犯案,並負責提供支援和供應物資。 最後裁定33歲被告罪脫,其餘3人罪成,判處監禁4年2個月至4年半。 2019年11月12日,九龍塘站車站設施再遭破壞,東鐵綫路軌遭到縱火,月台控制室的物品亦被燒至燻黑。 2015年,為配合東鐵綫過海段(南北走廊),九龍塘站的東鐵綫南面大堂曾進行改建工程,前身為大堂售票處一帶的空間已改為職員區域。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城重建│屯馬線通車宋皇臺站將啟用 南角道食肆有喜又有愁
彩虹站旁建有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泊車轉乘公眾停車場,以及鄰近彩虹站的彩虹交匯處各巴士站,可供乘客轉乘巴士、小巴或私家車前往其它地區。 現時,彩虹站通風口上蓋為商場匯八坊、住宅清水灣道8號、彩虹泊車轉乘公眾停車場及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另外商場地庫亦設有A3出口連接車站。 觀塘綫往黃埔方向的列車由九龍灣站開出是只能夠駛入車站4號月台,而由九龍灣車廠開出往黃埔方向的列車則能夠駛入車站2-4號月台;而觀塘綫往調景嶺方向的列車卻能駛入車站1-3號月台後前往九龍灣站或九龍灣車廠。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塘站擴建工程
本站設有47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請加倍小心上落 此站共有4個月台,東鐵綫的位於地面,以側式月台排列,整個月台候車區皆有上蓋;觀塘綫的則位於地底,以島式月台排列,兩個月台層成直角排列。 2002年6月25日,行政會議建議行政長官將沙中綫的營辦權批予九廣鐵路公司,當時九廣鐵路的方案把何文田站設於佛光街與信用街的老龍坑山山體內。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站車站樓層
由於兩站之間暫無直接的行人通道連接,兩站乘客轉綫必須途經圓方、匯翔道、柯士甸道西或佐敦道行人天橋往返兩站,情況與現時旺角站及旺角東站的連繫相似,由柯士甸站經無障礙通道和佐敦道天橋步行前往機場快綫/東涌綫的月台需時約10分鐘。 自九廣東鐵尖沙咀支線於2004年10月通車後,九龍塘站的轉乘人流得以分流到尖東站。 因為尖東站只能方便往九龍南部及香港島的乘客,未能惠及往返九龍東西部的乘客。 加上轉乘時間較短(尖東站轉乘荃灣線需要步行5-10分鐘)、車費較便宜等原因,不少乘客繼續使用九龍塘站轉乘東鐵線,但在2009年此支線停用。 彩虹站是前地鐵系統中唯一採用同層雙島式月台的車站,包括在兩側常用的兩個月台,以及在中央共用一條路軌的兩個月台。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36B, 42A, 46, 60X, 63X, 68X, 69X, 81, 95, 110及296D線更改總站位置〉[新聞稿],2009年12月14日。 一群九龍城南角道商戶指沙中綫工程封路嚴重影響商戶生意,南角道地盤由2013年開始施工至今,該路段一條行車線被封,另一邊亦改劃為雙黃線。 鐵路施工4年以來不少商戶生意暴跌20%至40%,最少8間商舖結業。 南角道超過50間商戶於2017年11月27日傍晚6時聯合熄燈一小時抗議,要求港鐵賠償。 港鐵公司按沙田至中環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在土瓜灣站工程展開前,在工地指定範圍內進行相關考古工作,於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進行。 兩鐵於2007年正式合併後,港鐵在2009年5月21日宣布經修訂的沙中綫九龍城段走線,由早期建議的土瓜灣道「下路」方案,改為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的「上路」定綫。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車站主題
月台兩端牆壁及支柱換上紅色焗漆板之工序已先後完成,月台內牆壁之翻新工程已於2014年完成。 九龍灣站是觀塘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調景嶺方向或黃埔方向的列車,往返將軍澳新市鎮、九龍東部及九龍中部等地。 C出口附近的非入閘區設有「數碼服務站」終端機,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該出口對開,即客務中心旁已付費區設有「iCentre」互聯網中心暨Wi-Fi無綫上網熱點。 港鐵九龍灣車廠座落九龍灣站旁邊,上蓋為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首個發展的鐵路住宅項目德福花園及大型商場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亦建於德福花園範圍內。 為配合於1993年開始施工的又一城,C出口亦於1995年至1997年期間大幅度重建。
此外,旅客可經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屯馬綫柯士甸站及東涌綫/機場快綫九龍站,往返香港各區。 附近的西九龍站巴士總站和九龍站公共交通交匯處亦有巴士及小巴路綫前往不同地區。 這條免費專線每天上午9時至晚上7時30分、每20分鐘循環來回港鐵柯士甸站D 出口及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J出口(近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西面入口(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 食店雲集的九龍城一帶,以往沒有鐵路接駁,雖然屯馬線未有在九龍城內設站,但宋皇臺站就於九龍城設有出入口。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機場快綫
九龍塘車站一帶的車輛上落乘客,卻有四條專利巴士線和四條專線小巴線以沙福道和多福道為總站,再加上每天有數十班過境巴士在九龍塘站附近一帶上落乘客,引致在繁忙時間擠塞問題尤為嚴重。 工程期間,世運公園曾被徵用作為工地,以建設連接九龍城的地下通道(即B出口)。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而連接世運公園的部分行人隧道並同樣被翻新及重建,以接駁B出口,同時亦加建升降機連接行人隧道。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2025 市民李先生亦認為B出口的路段長,感覺走了十多分鐘,但因兩旁有展板可看,感覺不算悶。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小巴
在兩鐵合併前,這個站曾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和港鐵公司管理;但在2007年12月2號兩鐵合併後,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部份,由九廣鐵路公司租與港鐵公司做鐵路運營之用,併合併成同一個車站管理。 九龍塘站是港鐵其中一個車站,在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同沙福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又一城東面,是東鐵線同觀塘線重要的地鐵換乘站之一。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2025 九龍塘站(英語: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中國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又一城東面,為港鐵東鐵線及觀塘線重要的地鐵換乘站之一。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九龍站與奧運站之間隧道出現沉降
港鐵隨後從善如流,在車站正式啟用前已將黑色浮雕站名以白色貼紙包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有關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服務。 2019年9月22日下午,有示威者由港鐵南昌站V Walk商場去到圓方,高峰時期有近500人參與。 直到當日傍晚6時,當大批市民聚集在圓方連接九龍站的C出口時,車站大堂有約50名軍裝警員戒備,一度舉起黃旗警告。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王臺站」,以車站附近的地標宋王臺命名;「馬頭圍站」則可能以附近公共屋邨樂民新村之名改稱「樂民站」,從而徹底解決兩站站名與所處地名不符的問題。 爲免影響考古工作,當時港鐵公司停止了考古範圍內工程,只進行配合考古發掘的工序,導致土瓜灣站和相關隧道工程進度滯後。 爲了不影響區內遺跡,港鐵公司修改了隧道鑽挖機豎井的設計及調整豎井建造工序。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沙田交通關注組,〈宋皇臺站現提供色盲測試,不合格者可經B出口前往眼科醫院求醫。 6月13日,港鐵舉行宋皇臺站開放日,首節(上午九時至十時)主要接待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的參觀者,隨後則供持票公眾入場,吸引超過三千人到場參觀。 自港鐵於2009年5月摒棄沿土瓜灣道興建沙中綫的「下路方案」,將土瓜灣站改設於鄰近宋王臺的位置起,已有居民認為此站應改名為「宋王臺站」。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車站啟用
九龍站喺起嗰陣已經規劃做一個綜合嘅車站建築群,喺Union Square地面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往返港九各區。 喺圓方商場旁邊,更設有跨境巴士路線去深圳嘅管制站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而車站地面亦設有上落客區及穿梭巴士站,喺機場快綫月台旁設有的士站,方便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嘅旅客使用。 當中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有效憑證下可免費享用機場快綫穿梭巴士往返九龍各間酒店,或者用八達通卡免費轉港鐵去其他車站。 車站同時設有停車場,乘客可以揸車去九龍站停車場泊車,然後再轉機場快綫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月台
香港西九龍站的大堂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此條目介紹的是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1998年新增的九龍站。 关于香港已在1975年停用的九廣鐵路(英段)車站,请见「九龍站 (尖沙咀)」。 关于九廣鐵路(今港鐵東鐵線)在1975年至1996年間稱為九龍車站的鐵路站,请见「紅磡站」。 另外,九龍站與屯馬綫的柯士甸站並非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東涌綫與屯馬綫,無論是使用八達通、單程車票以及港鐵都會票,均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且需要繳納再入閘費用。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位置
但港鐵此次正式公佈站名修改,距港鐵起用新名字已有八年之久。 港鐵指承建商已採取了不同措施及安排,包括盡量維持行人道開放以保持人流、在可行情況下使用半透明圍板以及隔音設備等,讓行人和駕駛人士得知商戶位置。 九龍城地鐵站出口 港鐵指倘商戶認為鐵路工程對其生意造成影響,可根據《鐵路條例》提出申索。
擴建計劃,除了新通道外,九鐵和港鐵還增闢一個新大堂,面積約1,800平方米,以及在多福道增設新出口,整項工程耗資2.8億元。 港鐵方面則耗資1億多萬元擴建九龍塘站的大堂及提供相關的新設施,包括於近D出入口的大堂裝置12部出入閘機、1部闊閘機,以及在轉乘通道增設4間商店。 此外,在該站E出入口亦增設一部供乘客使用的地面升降機,預備將來接連位於交通交匯處上的教育署辦公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