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低頭向前,看自己的胸口,但不要聳肩,一樣停留5秒。 變得不敏感:鈍鈍的,變得像腳底的死皮一樣沒什麼感覺,或是像戴了透明手套一樣,變得怪怪的、有如隔了一層膜。 腦中風:血管收縮也會讓血壓高低起伏,進而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增加中風發生的機率,有發生過腦中風,或是有高血壓病史的朋友,都要記得定時測量血壓並且注意保暖。 手麻那隻手的手掌往上翻,像要跟人擊掌一樣往前伸,直到手肘伸直。 以另一手輔助,讓手麻手的手指往後壓,數10到15秒。
這個動作建議做到「上肢小指側肌肉緊繃」的程度即可,手勢可維持10~15秒,重複2、3次。 手麻怎麼舒緩2025 手麻怎麼舒緩 當神經受到壓迫,若沒有適當處置,久了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讓機能無法再回復。 汪國麟提醒,手麻不要掉以輕心、迷信偏方,或是使用未經證實的療法,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手麻原因百百款,雖然機率不大,但有時可能是中風等重症前兆,或是糖尿病、神經損傷的訊號,若時常無緣無故手麻,最好趕緊就醫診察。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 坐在椅子上讓頭往後仰,像是想盡可能去看身後的東西,覺得到極限就停,維持5秒。
手麻怎麼舒緩: 延伸閱讀:
如果真的感覺非常麻、又不能短時間退去痠麻感,就有可能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頸椎長了骨刺,頸椎分支出來的神經受到刺激與壓迫,因而感到手麻,或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致。 「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是腕部的屈肌側腕束帶壓迫到正中神經導致,正中神經會經過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尤以前三指為主,因此會覺得手腕跟前三指酸麻刺痛,嚴重時連手掌都有可能疼痛。 在桌上趴睡結果手麻腳麻的情形你一定遇到過,這是因為長時間壓迫血管,流通不暢引起的現象,通常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但若常常出現手腳麻痹感,千萬不可以輕忽!!
汪國麟表示,當打電腦或寫字寫很久,手感到麻木時,請馬上停下工作,站起來把手甩一甩,能改善正中神經被壓迫的情況。 手麻怎麼舒緩 或者,可以拉伸手腕肌腱,能將腕隧道的空間騰出來,讓正中神經不再受壓迫。 手麻怎麼舒緩 還有一點,很多人在夜間感到麻木,是因為晚上睡覺時,肢體隨意擺姿勢,就容易壓迫到正中神經。
手麻怎麼舒緩: 足底筋膜炎都不會好?你的腳可能得了「隧道症候群」!醫師:3種「腳跟痛」,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種
平常不感覺手麻,偏偏睡覺的時候,身體翻這邊睡也手麻,換邊睡還是覺得麻,意味著睡覺的品質很差,應從睡眠方面著手,找出無法入睡的原因,這時可能需要去看身心醫學科,設法改善睡眠品質。 建議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白天提醒自己勿折到手腕,睡覺時宜戴護具以免壓到正中神經。 因為頸椎病造成的手部酸麻感還會伴隨疼痛、無力,有時候可能會拿不住東西,不過通常都只有單側,同時會是從頸部一路延伸下來,算是比較好判斷的疾病類型。 而腕隧道症候群會因為手腕彎曲而加重症狀,因此在晚上睡覺時症狀通常會更明顯,因為手腕容易不自覺的彎曲,導致睡一睡被麻醒。 如果常因為晚上手麻而睡不好,很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若想判斷自己的手麻是什麼問題,先注意麻的部位在哪裡:手指內側麻(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大拇指處)就是腕隧道症候群;手指外側麻(小拇指、無名指靠小拇指處)則就可能是尺神經壓迫的「肘隧道症候群」。
但當急性發炎反應時,可能就需要打針緩解水腫、發炎的狀況。 若經過上述治療後無改善,最後可能就需要靠「微創手術」的方式治療。 安南醫院沈佩諠中醫師分享一個簡單的姿勢緩解手麻:手肘彎曲,手掌反手向後拉開,做成眼鏡狀。
手麻怎麼舒緩: 「腕隧道症候群」讓你手麻、晚上麻醒!看哪科?按摩可以改善嗎?9大QA一次看
汪國麟診所院長汪國麟表示,許多民眾都經歷過手掌心以及指尖麻木、刺痛、痠脹的異樣感,嚴重甚至影響夜間睡眠,一般人以為是「氣不過」的問題。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神經受到壓迫的徵兆,差別只在於壓迫位置,和氣過不過沒關係。 末梢神經炎的麻木感就比較特別,雖然跟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麻木感一樣都集中在末梢神經,但還會有一種「被包圍」的疼痛、刺痛感,像是戴上內面有刺的手套跟襪子的感覺。
- 導致手麻腳麻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心臟血液循環不良、神經壓迫、腦幹中風後遺症都有可能。
- 國睡局強調,麻痹感是很常見的不適情形,不管什麼時候出現這種慢性麻木,不要緊張但更不要忽視,即便不是嚴重疾病造成的麻痹感,長期的麻痺仍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話甚至會讓人睡不好。
- 骨科醫師廖志祥表示,想必大家都有手肘不小心撞到、整隻手瞬間又痛又麻,甚至產生觸電感的經驗,這就是撞擊到尺神經的結果。
- 網路上很多人在問「手麻怎麼辦?」可見手部發麻是很多人的老症頭,除了上面說的趴睡壓迫,包括現在很多人長時間拿手機、平板電腦追劇、看小說也可能導致肘隧道症候群。
- 手麻是常見的不適症狀,可能由許多因素引起,如睡眠姿勢不正確、手部壓迫、疾病等。
- 上班族常出現肩頸、腰背痠痛的狀況,最大原因可能就是久坐、姿勢不良造成。
坐著時,脊椎受力是平躺的五倍,若是坐著又往前傾,受力更是七倍左右,長期累積對健康的威脅相當大。 手麻怎麼舒緩 民眾遇到手麻的問題,可以通過醫師的看診,診斷出是否為病理性的原因。 這些原因中,有些只要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復健,即可得到改善。
手麻怎麼舒緩: 睡覺手麻原因
而肘隧道症候群不像腕隧道症候群如此常見,其常見於重複用手肘、彎曲伸直者(尺神經拉緊、受力大),長久不適當的受力下,就會造成手部痠麻,如拉小提琴等音樂家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鍾佩珍指出,長時間壓到某部位太久,使得血管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好,就會感到痠麻感,此時只要起身動一動,麻的感覺就會退去。 總在睡覺時感到手麻,多半是因睡眠品質不好,因熟睡者並不會感覺到手麻或不麻。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表示,中風不會單單只以手麻來表現。
手麻怎麼舒緩: 手指痠麻恐是滑鼠手引發 醫師教伸展腕隧道運動舒緩
醫師表示,這時可請職能治療師量身訂做一個夜間使用的副木,這能將手固定在一個固定的角度,怎麼翻也不會壓迫到正中神經。 輕微的病人使用這個副木,說不定症狀就會改善,甚至自我痊癒。 手麻怎麼舒緩 汪國麟繼續解釋,導致手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上肢的正中神經在腕隧道受到壓迫。 另外,頸椎神經根壓迫、手肘尺神經壓迫、糖尿病神經病變、酒精性神經病變,都可能手麻。
手麻怎麼舒緩: 頸椎病:手麻一路從頸部沿著手臂到手指,睡覺時愛舉手
至於中樞神經病變造成的多發性硬化症,則是好發在年輕人身上,如果發現手麻在休息後沒有改善,甚至麻痛的部位擴大,最好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進一步惡化,嚴重可導致癱瘓。 你可知道,傷害神經組織有時很簡單,某些神經分布於很表淺的部位,容易受影響,比如「尺神經」。 骨科醫師廖志祥表示,想必大家都有手肘不小心撞到、整隻手瞬間又痛又麻,甚至產生觸電感的經驗,這就是撞擊到尺神經的結果。 其實尺神經受壓迫也是大家中午趴睡手麻的原因之一,別以為只要等它恢復就好了,若長期壓迫,不只會使手麻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造成手指無法伸展、無力! 不只是趴睡,很多生活中的壞習慣都會影響尺神經,導致「肘隧道症候群」。 更精密的檢查則會做神經學傳導檢查來檢視神經是否受刺激,若受刺激,神經傳導速度會變慢,看正中神經受影響的程度,由此判斷是否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怎麼舒緩: 舒緩手麻
腦中風顧名思義是腦中血管的問題,不論是出血或阻塞而導致中風,症狀不可能只有手麻而已,會侵犯到一整邊的身體,表現出沒有力量與感覺異常等症狀。 手麻怎麼舒緩2025 透過適當的休息和運動、控制姿勢、溫熱水浸泡、身心放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緩解手麻,保持手部健康。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手部保健,減少手部擔憂手麻影響工作和生活的人,可以嘗試以上方法,並且也要注意減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手部的影響。 大多數人認為手麻是中風的前兆,擔心自己是不是急性腦中風! 元氣網整理了關於「手麻」的3個問題,一起來看看你的手麻是什麼原因造成。 上班族常出現肩頸、腰背痠痛的狀況,最大原因可能就是久坐、姿勢不良造成。
手麻怎麼舒緩: 健康雲
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會造成手腳感覺異常,不過通常會同時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如果怎麼檢查都找不到手麻的原因,加上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 當手臂或手部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就會對周圍的神經造成壓迫,進而引起突然手麻的狀況。 另外,手麻還可能是因為脊髓受損、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神經損傷所導致的。 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造成的手麻,屬於感覺遲鈍的類型。
手麻怎麼舒緩: 腕隧道症候群:手腕+拇指、食指、中指酸麻,是睡覺手麻的最大元兇
手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重複同樣動作的工作者,為高風險群。 家庭主婦、廚師、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之民眾,常會因手腕的過度使用而面臨這樣的問題。 手腕的橫腕韌帶(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在手腕過度使用的情況之下會慢慢增厚,造成正中神經的壓迫、引起手麻的問題。 正常手部的擺放姿勢應和桌面成九十度,因此桌面不能太高或太低。 滑鼠的使用也要特別留意,壓力大的人習慣壓著滑鼠,手腕受力比較大,長久下來就會引發該處的壓迫、造成神經的影響,也就是「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顧名思義,就是神經在一個隧道裡,隧道旁邊有許多肌腱、韌帶,某些狀況下,壓迫到正中神經因而引發痠麻的現象。
手麻怎麼舒緩: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時間看診肌肉緊繃 頸椎椎間盤突出半夜痛醒無法睡
許多醫療院所一再提醒大家,手腳發麻、頭暈、臉歪等都可能是中風前兆,很多人手麻腳麻的時候,第一個會擔心的是自己要中風了嗎? 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將這種因為中風造成的感覺異常描述為「灼燒或刺痛感」,常出現於四肢,通常是無痛的,所以很容易被輕忽。 手麻怎麼舒緩 但若合併口角歪斜、頭暈、半側肢體無力等情形,就要有所警覺了,須盡快就醫急救。
手麻怎麼舒緩: 自律失調恐增中風、罹癌風險!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看什麼科?
腕隧道症候群因處於局部體液增加的情況下,甩甩手讓體液往末端發散,體液壓迫神經的情形就可能會因而減少;而推拿也是同樣原理,不僅可將體液甩開,還能讓肌肉放鬆,對於精神面也有幫助。 但是還是要注意,如果出現手麻的狀況久久沒改善,甚至是演變為手指無法做精密動作,就一定要就醫檢查並診斷。 不過如果搞不清楚到底是單純的肩頸酸痛還是頸椎病,也可以觀察自己睡覺時喜不喜歡「舉手」,如果把手高舉過頭才覺得躺起來比較舒服,或是醒過來時發現自己總是維持舉手姿勢,就很有可能是頸椎病造成的。 頸椎病包含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退化狹窄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壓迫到神經而造成手麻。 手麻怎麼舒緩2025 「麻」是一個包含不同面向的感覺,但通常都跟神經敏感程度的變化有關,可能是因為受損而導致神經變得比較不敏感,或是因為持續被刺激而比較敏感,產生的原因跟詳細的症狀都會不太相同。
日常可以透過適度的伸展按摩、補充B群以及熱敷、泡熱水澡的方式來幫助減緩手麻和抽筋問題,但也別忘了尋求專業檢測,來檢視自身狀況,才能真正由內而外守護身體健康。 手麻怎麼舒緩 手麻怎麼舒緩2025 導致手麻腳麻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心臟血液循環不良、神經壓迫、腦幹中風後遺症都有可能。 亞東醫院神經外科岑昇信醫師表示,手麻的成因有很多種,這其中有的是因為生病,身體給我們帶來的警訊。 腕隧道症候群並非只會發生在上班族身上,其實更容易出現在女性,以及會有重複動作者(如廚師炒菜、切菜等)。 而重複性的手腕動作,都會讓手腕的韌帶變厚,造成韌帶壓迫下方的神經。
網路上很多人在問「手麻怎麼辦?」可見手部發麻是很多人的老症頭,除了上面說的趴睡壓迫,包括現在很多人長時間拿手機、平板電腦追劇、看小說也可能導致肘隧道症候群。 去年有一位高二生,就是因為長期用兩隻手肘撐在桌上用平板看小說,結果手肘與前臂又麻又痛,且造成無名指及小指無力。 手麻是一種感覺異常,通常被描述為刺痛、麻木或刺激感。 手麻通常發生在手臂或手部,但有時也會影響到其他身體部位。 單手麻在睡眠中尤其常見,且可能會導致人們在半夜醒來。
手麻怎麼舒緩: 神經科
頸椎退化、狹窄造成的神經病變:頸椎退化、狹窄造成的神經病變,也屬於感覺遲鈍的類型。 手麻怎麼舒緩2025 長時間需要低頭、固定同一姿勢、缺少適當頸部休息的民眾,其頸椎退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快,這類型的民眾,也更早面臨頸椎狹窄所造成的神經病變。 手麻怎麼舒緩 頸椎退化、狹窄的患者,除了會有上肢感覺遲鈍的問題,也常常伴有頸部痠痛的情況。 糖尿病:糖尿病的患者常常會有手部及腳部感覺遲鈍的問題。 手麻怎麼舒緩 病患會覺得手掌、腳掌好像穿了手套和襪子一樣,接觸東西時感覺不如以往敏銳。 糖尿病病患出現這樣的問題,往往是因為長期的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周邊神經病變。
手麻怎麼舒緩: 睡覺手麻解決
肘隊道症候群雖然不是大病,嚴重起來卻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醫師指出,肘隊道症候群的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包含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藥、減少手肘彎曲的時間,或是使用輔具固定手肘角度、局部注射類固醇等,當保守治療無效時才會考慮動手術,比如手術局部減壓、尺神經繞道,或是切除部分手肘內側的骨頭以達成減壓效果。 造成麻痹感的原因有很多種,國睡局表示,除了血管不通暢與中風,其他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神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纖維肌痛症、甚至是使用高劑量的維生素都可能是兇手! 手麻怎麼舒緩2025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的手指、腳趾會出現麻木、疼痛,或有灼熱感、針刺感、冷、緊、螞蟻咬噬等感覺,而這些神經症狀會在夜深人靜、天氣太冷、太熱時變得明顯。 而血壓飆高也可能造成手麻,血壓通常在早上起床兩小時內逐漸升高,到晚上逐漸下降,如果手麻常發生在早上剛起床時,就可能是高血壓。
手麻怎麼舒緩: 疾病百科
手麻是常見的不適症狀,可能由許多因素引起,如睡眠姿勢不正確、手部壓迫、疾病等。 採用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舒緩手麻,如改善睡眠姿勢、穴道按摩、加強運動等,同時也需要注意均衡飲食和保持手部溫暖。 如果手麻症狀長期存在或伴隨其他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及早治療病因,以避免病情加重。 手麻是許多人常見的不適症狀之一,當手部或手指感到麻木或刺痛時,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還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因此,了解如何舒緩手麻至關重要,下面將介紹8個有效方法幫助你快速解決手麻問題。
手麻怎麼舒緩: 經常手麻無力?簡文仁教你1招 舒緩上肢不麻不痠痛
但長期不斷過度使用手部,就易導致發炎,讓手麻變成持續性的,就算休息、甩動,刺麻的感覺也不會停止。 另外,家庭主婦若因過度做家事也可能發生腕隧道症候群。 大家都有睡覺時因手麻而驚醒的經驗,而且久久無法退去,影響睡眠品質。 如果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手麻,代表自身的免疫系統正在攻擊神經,因此會有比較明確的疼痛感。 通常會集中在末梢神經,例如指尖、手掌,但通常也會同時包含下肢的疼痛,不單純只有手麻。
手麻怎麼舒緩: 健康 熱門新聞
國睡局強調,麻痹感是很常見的不適情形,不管什麼時候出現這種慢性麻木,不要緊張但更不要忽視,即便不是嚴重疾病造成的麻痹感,長期的麻痺仍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話甚至會讓人睡不好。 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多發生在晚上,可能睡到一半手被麻醒,起來甩一甩會比較舒服,若遲遲無處理,就可能在手部運動方面出現問題(如用筷子夾東西夾不起來)。 除了俗稱「媽媽手」的腕隧道症候群之外,肘隧道症候群也會造成手腕、手指的酸麻,不過位置會換成無名指跟小指,可以分辨一下自己酸麻的位置來判斷。 但並非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就需要開刀治療,除非症狀明顯,如已神經受損、肌肉萎縮就需要趕快開刀。 但若真的等到症狀嚴重(如運動功能已受到影響),開完刀後恢復的速度就會很慢(一般來說麻的情形幾乎隔天就會改善)。 手麻怎麼舒緩 剛開始可能只是覺得手麻,休息一下,或甩一甩手就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