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租戶可向房署投訴,若投訴成立,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涉事租戶會被扣5分。 私樓住戶可以向大廈管理處尋求協助,務求直接解決問題。 不過,如問題未得以解決,可以把事件轉交警方,以便即時採取執法行動。 嘈音投訴時間 住在公屋的住戶,可以聯絡房屋署,對方會派屋邨職員調查,到場了解情況。 投訴成立以後,屋邨職員會對相關住戶作出口頭或是發信警告。
- 本文將介紹環保署採取的建築噪音管理措施、建築噪音許可證及噪音標籤的作用,以及環保署鼓勵業界遵守的良好管理業務守則。
- 準許裝修時間為平日早上7時至晚上7時,不包括公眾假期及星期日。
- 若有關的裝修屬需要使用機動設備的大型裝修,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第6條,承建商必須獲發建築噪音許可證。
- 由住用處所及一般公眾地方所發出的噪音,主要由警方進行執法。
- 除非已取得有效的建築噪音許可證,否則任何人均不可於下午7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使用機動設備進行裝修工程(《噪音管制條例》第6條)。
- 法透亦收到讀者求助,指每晚都受鄰居的噪音所滋擾,但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本文會講述有關嘈音的刑事與民事責任,以及有關的投訴方法。
如果查明投訴屬實,就會按規定作出來檢控,首次定罪,最高罰款 嘈音投訴時間 $10 萬。 不過,如事出突發,有必要緊急地盤工程處理,例如爆水渠等,只要工程獲得環保署簽發的「建築噪音許可證」,便有機會可於限制時段內進行。 嘈音投訴時間2025 家居是休息的地方,辛辛苦苦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都想回到家中能安靜地享受一下。
嘈音投訴時間: 建築噪音
政府會繼續跟隨歐洲聯盟等其他已發展地方,收緊噪音標準。 嘈音投訴時間 如於戶外(於大廈的公眾地方等)玩耍,應避免對別人構成噪音滋擾,尤其應避免大呼小叫,及進行嘈吵的遊戲。 住用處所或公眾地方發出的噪音,包括源自住用處所內的電視機、冷氣機或狗隻等的噪音,以及源自公眾地方的收音機、小販或揚聲器等的噪音。 公屋住戶可向房屋署投訴,當局會派屋邨職員到場調查,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的規例,了解租戶有否違反規例的情況。 如果鄰居有飼養寵物,而寵物經常不受控地不斷吠叫,的確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答:處理爭議的潛在成本有兩種─時間成本及金錢成本。 相對於小額錢債處的審裁官及法官,申索人及答辯人可共同委任具與爭議相關的專業背景的仲裁員,例如工料工程師 。 二、在上款所指的時段外進行打樁工程,不得超出二十分鐘等效連續聲級(Leq)85dB(A)的標準;A計權等效連續聲級按《聲學規定》確定。 居民住在嘈吵的社區必定要容忍一定程度的噪音;所謂「平日一般的舒適生活」會因處所及居民的階層而改變,重點在於添加的噪音是否巨大至構成可遭起訴的妨擾行為。 應先詢問其來意,並可要求到訪警員出示警員證以證實身份,其後應儘量與警方合作,甚至配合警方的搜查工作。 警員在入屋搜查的同時,會給你簽署一份入屋聲明書,以證明你同意讓警員入內執行工作,以及在完成搜查後,經點算並沒有任何損失。
嘈音投訴時間: 警方每年均接約6萬宗投訴
香港的居住密度很高,鄰居之間很容易造成聲音的騷擾,除此還會因為家居裝修、娛樂消遣打麻雀等活動伍成噪音。 人群聚集在戶外或公眾地方,例如跳廣場舞,也會造成 過高聲浪, 造成對 附近住戶的聲音騷擾。 對於其他公眾地方的環境噪音,你於任何時間均可作出噪音投訴,法例沒有明確分貝限制,是否造成滋擾,由警方判斷。
- 第13A及13B條規定:安裝在任何處所內及車輛內的侵擾者警報系統,在觸發後不得響鬧分別超過15分鐘和5分鐘。
- 於限制時間內,在指定範圍使用指明機動設備(例如手提破碎機及泥頭車)及∕或進行指明建築工程(例如搭建或拆除模殼或錘打)均須受到更嚴格的管制。
- 即使到深夜,佢地起床痾夜尿,無論是深夜1點、2點、3點、或4點仍然會拖櫈,跌嘢落地,及敲敲打打。
- 如果有列明周六的裝修限制,業主就必須遵守,否則物管公司有權採取法律行動。
- 即使閣下沒有製造噪音,但閣下容許其他人在您的住所內製造噪音,閣下亦可能會遭受檢控。
準許裝修時間為平日早上7時至晚上7時,不包括公眾假期及星期日。 如需要晚上7點後至凌晨裝修,即是受監管的時間裝修是需要向環境保護署申請牌照,申請費用為港幣$2610, 此費用只是申請費,注意申請有機會不獲批准。 如不獲批准亦於限制時間內進行裝修時,當有人舉報後,環境保護署便會跟進事件, 一經定罪將面臨罰款。 公屋方面,投訴一旦成立,屋邨職員會向造成滋擾的住戶先作出口頭勸諭或發信警告。 私樓方面,住戶可向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投訴,但若鄰居依然不聽勸告,或管理公司態度不夠強硬,無法解決問題,可能有需要升級至刑事途徑,報警處理。 家居裝修如果涉及大型裝修工程,需動用到機動設備,例如「全爆裝修」工程等,因為噪音較大,因此屬於「工程噪音」類別,會受《噪音管制條例》的第6條管制。
嘈音投訴時間: 樓上鄰居嘈到癲 投訴先發現唔係佢單位傳嚟?內行網友:共振效應
屋企住所出現噪音滋擾,可以先用錄音或錄影的方式留下證據紀錄下來,除了錄音以外亦要抄下發出噪音的時間,懷疑發出噪音的地方等,在投訴時作參考之用。 除了上述的兩個例子外,當然亦有部分滋擾並沒有專門的法例規管,但事主仍可以就滋擾問題起訴對方。 只要是物業持有人或佔用人(即租客)就有權作出起訴。 首先,可以向區域法院或原訟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對方進行滋擾。 如果因為對方的滋擾蒙受損失,索償金額不超過50,000元,可以選擇在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
嘈音投訴時間: WFH+疫情居家時間長 樓上有噪音點自救?
特別被列出的場所(下稱特別場所)有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還有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的場所、工程及設施(如風力發電機組),另外特定行為也受到管制,例如放鞭炮、廟會、餐飲、印刷等。 時間成本方面,高效仲裁的解決爭議的時間限定為3個月,遠少於訴訟處理爭議的時間(1年至數年不等)。 假設被告人反對申索(甚或提出反申索),整個小額錢債追討時間可由數月至數年不等。 問:小額追討無力,上庭打官司又可能會輸身家,用高效仲裁處理爭議嘅潛在成本又係幾多呢?
嘈音投訴時間: 住宅噪音投訴:刑事途徑
如欲申請上述標籤,必須以訂明的格式向環保署提出,並須附上支付所需費用的支票。 若環保署信納有關設備的噪音合乎標準,便會簽發噪音標籤。 這制度實際上可逐步取締多類噪音特高的設備,並可把地盤造成的噪音滋擾減至最低。 政府可根據《噪音管制條例》制訂規例及技術備忘錄,以詳細訂明管制準則、量度程序及其他技術細節。 條例由環境保護署署長(獲委任為噪音管制監督)及香港警務處共同執行。
嘈音投訴時間: 寵物相關法例
除非已取得有效的建築噪音許可證,否則不得在限制時間內,即晚上七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或在公眾假期(包括星期日)任何時間使用機動設備進行一般建築工程。 如果住戶違反公契,業主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有權向法庭申請禁制令,要求住戶將相關動物遷出住所。 寵物噪音屬於特定噪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第5條管制,任何時間下只要住所內的動物發出擾人的噪音,即屬違法。 換言之,寵物噪音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只要鄰居的寵物對你造成滋擾,就可以進行起訴。 根據《噪音管理條例》(第400章) 禁止在晚上7時至翌日上午7時,進行撞擊式打樁工程。
嘈音投訴時間: 裝修時間表法例及裝修時間限制、星期六鑽野點算好?
為確保測量騷擾噪音的客觀性,執法人員會按《聲學規定》之要求於受噪音影響的地點(一般為投訴人單位生活作息處),在不通知被投訴人之情況下進行測量工作。 因此,投訴人應提供聯絡資料,以便環境保護局協調在投訴人最受噪音影響之時段到其單位內進行有關測量工作。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除公眾假期外,住宅裝修工程在日間(即上午7時至下午7時)發出的噪音,不在管制之列。 在下午7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或公眾假期任何時間(即限制時間),承建商除非獲發「建築噪音許可証」,不得使用機動設備進行裝修工程。 在指定範圍內(由公告定義的人口稠密的已建區),訂明建築工程(例如錘打),亦在管制之列。
嘈音投訴時間: 法周刊 – 你的法律良師益友 香港法律常識 免費閱讀
可是卻遭到鄰居投訴,表示半夜的沖涼水聲造成滋擾,對方甚至揚言會報警求助。 令網民忍不住表示:「現在連洗澡都犯法嗎?」如果遇到鄰居的無故滋擾有甚麼方法對付? 【本報訊】居民長期受家居噪音騷擾,精神健康問題堪憂。
嘈音投訴時間: 相關文章
有網民認為要鄰居之間應互相體諒,如果小孩喜歡跑跳,可讓他們在床上或梳化上玩,又或著厚底的室內拖鞋。 在拾獲他人的消費卡,應立即交往就近警區,又或交給正進行巡邏的警務人員,如將消費卡據為己有並消費,可能會觸犯《刑法典》第二百條「在添附情況下或對拾得物、發現物之不正當據為己有罪」。 前往就近警司處辦理報失手續,向警方提供遺失日期、時間、地點及失物之詳細特徵,如種類名稱、顏色、牌子、型號、機身編號(如有)、價值等。
嘈音投訴時間: 裝修噪音管制
聖誕、新年、周末等假日期間,不少人都喜歡邀請大班朋友到家中相聚,開 party 談笑風生、睇戲,又或者是進行播歌、打牌、卡拉OK等消遣活動,並且發出喧鬧聲。 然而,在任何時間,只要因進行任何娛樂活動而發出擾人的噪音,均有機會遭受檢控。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嘈音投訴時間2025 首頁 › 自由講場› 樓上每晚噪音滋擾,對方不合作,請問如何解決?
嘈音投訴時間: 住宅噪音定義
如果樓上樓下只是用小型電鑽鑽牆,這種工程就歸類為「使用手提機械用具進行小型裝修」,可進行時間會延至晚上 11 點。 換言之,樓上樓下如果間歇性突然夜晚晚 10 點鑽牆,雖然擾人清夢,但未必即屬違法。 條例將建築工程分為兩類,並透過簽發建築噪音許可證的制度來管制一般建築工程(例如挖土、裝修及道路工程);及撞擊式打樁工程(例如使用油壓錘或吊錘)。 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向鄰居表達受滋擾的問題。
「開機」進行大型裝修,如全屋裝修時要進行的「全爆裝修」工程,產生的噪音分貝較高,故可進行的時間會較短。 嘈音投訴時間2025 上訴委員會的主席及成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無論何時,上訴委員會均不得由公職人員佔過半數席位。
嘈音投訴時間: 住宅噪音規管Q&A
答:不一定,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第四條,受管制時間是23:00-07:00,但同一條例第五條,限制任何時間發出「特定噪音」(例如寵物噪音),所以就算在日間,也可以投訴。 新民黨議員陳家珮亦指,市民難辨噪音高低,憂慮搜證有困難。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回應指,除環保署負責噪音條例執法外,治安執法部門亦能檢控,而環保署設有24小時投訴熱線,人員會於非辦公時間執法。 房屋署方面的《噪音管制條例》有明確管制,住屋以及建築噪音。 條例第4條主要用以管制在晚上十一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或在公眾假期發出而屬這類性質的擾人噪音。 條例第5條賦權則包括動物、雀鳥、樂器、揚聲器、遊戲、經營生意或業務和冷氣機等噪音。
多名立法會議員在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均關注當局如何執行《噪音管制條例》修例建議,限制住宅裝修時使用大電炮及限制鑽牆時間。 環境保護署則回應指會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搜集證據。 除非已取得有效的建築噪音許可證,否則任何人均不可於下午7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使用機動設備進行裝修工程(《噪音管制條例》第6條)。 平日晚上7時至翌日上午9時,周日及公眾假期全日,住宅樓宇內不得進行任何產生騷擾噪音的更改、保養及維修工程,否則罰款澳門幣5,000至10,000元。 住宅樓宇或醫院的200米內,周日及公眾假期,全日以及平日晚上8時至翌日上午8時都不得使用流動或固定的機械設備進行土木建築工作。 如有任何噪音滋擾的投訴,可聯絡環保署或警方:環保署的顧客服務中心 及轄下4 個區域辦事處,負責處理工商業處所及建築地盤噪音的投訴。
自1999年10月1日起,當局禁止在布滿噪音感應強地方的已建區內使用高噪音的柴油錘及蒸汽錘進行撞擊式打樁工程。 嘈音投訴時間2025 若有關的裝修屬需要使用機動設備的大型裝修,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第6條,承建商必須獲發建築噪音許可證。 承建商需根據該許可證的條件進行裝修,亦不可在晚上7時至翌日上午7時 或 在公眾假期的任何時間進行有關裝修。 根據環境保護署提供辦公室或商場商戶的裝修時間同樣是禁止在晚上7時至翌日上午7時,進行撞擊式打樁工程。
(二)“騷擾噪音”是指由存在於某一地點鄰近處的聲源所發出騷擾他人生活安寧及休息的、或令人難受的,又或超出本法律訂定且按《聲學規定》確定或測定的聲級標準的噪音。 最後管理處再次勸籲家長看好小朋友,以締造和諧的居住環境。 而投稿人在帖文中補充,樓下鄰居帶管理處不停按門鐘、拍門投訴,管理處亦每日WhatsApp轉發投訴。 樓上住戶懶理投訴,繼續傳出噪音,「話完佢哋轉頭又繼續跳,嬲到我用膠樽狂敲天花板佢哋先收聲」。
三、如對無法律人格的社團或特別委員會科處罰款,則該罰款以該社團或委員會的共同財產支付;如無共同財產或共同財產不足,則以各社員或委員會成員的財產以連帶責任方式支付。 三、關於違反第四條第二款、第六條及第九條第二款及第三款規定的實況筆錄,尚應附同評估聲學測量的技術報告。 三、在傳統節日或開展其他公共利益項目時,行政長官可例外地許可舉行上兩款所指的活動,如屬民政總署的職責範圍,則由該署許可。 二、在醫院及學校運作期間,在距離其少於二百公尺範圍不得露天舉行可產生騷擾噪音的表演、娛樂或任何類似活動。 事實上,有關通告的英文版本早於上周已在網絡流傳,內容與中文版本相同。
嘈音投訴時間: 通知方式
家住透天,住商混合的地區,隔壁最近1年租給24小時的按摩店,晚上睡覺都會半夜被吵醒,會聽到拍打的聲音、拉門聲、放重物聲,都無法好好睡覺,有報警處理了,可是都沒什麼效果,不知如何要求他們晚上12點過後不能營業。 請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n.d.),〈縣市環保局依噪音管制法第八條規定辦理公告情形〉,《執行現況與政策》。 請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n.d.),〈縣市環保局依噪音管制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辦理公告情形〉,《執行現況與政策》。 若非屬法規上列舉的特定行為,但屬不具連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別人生活的聲音(如寵物吠叫),可以向警察舉報,警察機關因民眾舉報後知道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嫌疑者,就應即開始調查。 答:大型裝修不可以在19:00-07:00及公眾假日施工,小型裝修不可以在23:00-07:00及公眾假日施工;若在周六裝修,雖然不受法例規管,物管公司若有在大廈公契內列明限制,有權採取法律行動。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今日(27日)於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表示,其立法會的辦公室深受噪音影響,又指不少住戶每次投訴處理需時,執法人員抵達時,工序已完成,當局難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