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0.4為堅尼系數的警戒線,如超過則反映貧富差距出現問題。 明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才公布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地政策也繼續強調「共同富裕」重點應該放在增強前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能只看整體數字表現。 香港堅尼系數2025 那為何香港負責勞福政策的官員,去到此時此刻仍在「科普」堅尼系數不同計算方式? 如果橫向比較,香港在發達經濟體中的堅尼系數最高,冠絕英美澳紐。 在亞洲區,香港的貧富懸殊程度超過大陸、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 自有記錄以來,香港堅尼系數一直高於警戒線,逼近UN所說的「動亂」線。
- 不過,由於香港收集的住戶收入資料,亦包括了由財富所產生的收入,換言之,收入不均的資料亦在某程度上反映了財富不均的情況。
- 在一般已發展國家/地區而言,城巿的收入不均情況都會較鄉鎮為高。
- 全球平等城市最為集中的地區是歐洲,多國的城市基尼系數在0.3以下。
- 如果財富累積是個遊戲,在遊戲開始之時大家都沒有資產,要購買資產,便要儲錢,在日常收入中累積。
- 在2018年,政府有兩大扶貧舉措:一是設立了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二是將「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大幅改善至「在職家庭津貼」(職津)。
樂施會一直促請政府建立「酷熱指數」或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停止戶外工作的標準,以減輕工友中暑的風險。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提出,將根據香港暑熱指數制訂指引,要求僱主按照訂明的準則採取預防措施,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 樂施會認爲有關指數除考慮温度外,亦應將濕度、空氣流通、室內環境的高温等因素一併納入考慮,才能全面保障僱員的職安權益。 此外,當局更應將相關停工標準同時納入其中,如外判商拒絕須面對檢控及被扣分,影響外判商下次中標機會。
香港堅尼系數: 貧富懸殊的挑戰
那麽每月收入的多少,便決定個人購買資產的速度與能力。 香港堅尼系數 那麽在一個居民整体較年輕的地區,亦即長者較少的地方,收入分佈是否平均,大約可用收入分佈去界定。 香港堅尼系數 但到了老齡化的社會,像香港與日本的情況,單看收入分布便有不足,因為社會出現不少退休的長者,他們沒有再工作,所以主要工作收入是零。 如果我們單以工作收入來劃分貧與富,他們一定會界定為貧窮的一群。 他們或許擁有大量資產,只要把資產價值釋放出來,便可拿來消費,維持日常生活。 例如他們或許持有收租物業,每月有租金收益;也許持有股票,債券或基金,定時收到股息、利息。
這份題為《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狀況:和諧城市》的報告,首次以堅尼系數作為評定城市財富分配平均程度——即「平等程度」的標準。 這個指數在0和1之間,數值愈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愈均勻;反之亦然。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亦提出將「檢視政府外判服務合約中聘用非技術員工的安排,包括員工薪酬待遇及相關監察機制」。 現時,房屋署的招標文件内,列明工資須跟隨年度工資調整機制(annual fluctuation adjustment)調整。 有關機制下主要根據消費物價指數及清潔工和保安員的工資數據,計算來年加薪幅度。
香港堅尼系數: 千萬富翁多 堅尼系數高 經濟發達 財富不均
而一般分析認為,如果人均GDP是1000美元以下,便算是貧窮地區。 對於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貧富懸殊,有人會用堅尼系數(Gini 香港堅尼系數 Coefficient),這個由0至1的數值,0代表絕對平均,而1代表絕對不平均。 但是堅尼系數也有其局限,正確上只能反映一個地區的收入分配是否平均,不能全面反映貧富懸殊的情況。 而單使用堅尼系數作為政府政策的基礎亦有一定的局限性,這點要注意。
多年來,樂施會一直向政府倡議所有政府外判合約應加入年度加薪機制,以確保工友每年獲得工資調整的機會。 香港堅尼系數2025 同時,當局最爲最大僱主,應帶頭為外判工友提供生活工資,履行社會企業責任。 在一般已發展國家/地區而言,城巿的收入不均情況都會較鄉鎮為高。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巿,亦是世界上主要金融中心,若要比較香港與其他地區收入不均情況,最合理的比較便是比較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的情況。
香港堅尼系數: 每月供款額
最艱苦時,曾經半年沒有工作,收入不穩定,他坦言未至於不能生活,但換來的是能堅持自己想做的工作。 從前,他為一個安身之所花盡心神,港九新界、工廈、唐樓、村屋、私樓都租過,但直至租金升得太快,他才開始意識到收入追不上租金升幅的困境。 香港堅尼系數 要想較多收入的人士徵更多稅,背後要有合理的原因才行。
拉美城鎮地區的平均堅尼系數是0.5,南非則高達0.73。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 自2018年11月17日開始的法國黃背心運動,持續多個月引起世界關注。 香港傳媒中亦有不少評論,更延伸到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 我們得到儲存易Store-Friendly贊助,支持合作夥伴「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推行改善居於劏房的低收入住戶之家居環境項目,協助受助家庭將非必需品暫時存放在迷你倉,以騰出空間為孩子添置書桌及增添一點活動空間。 項目還包括為受助家庭提供簡單家居改善服務,例如更換損壞傢俬等。
香港堅尼系數: 樂施會的支援項目
試想像,一個三口之家擠在連一張桌子也放不下的狹小空間,孩子平日很多活動,例如:做功課、玩耍等都只能在床上進行,這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世界上存在「籠屋」的地方恐怕不多了,人均GDP排在亞洲前列的香港,卻不缺乏這種慘不忍睹的用鐵籠把自己鎖在其中的居所。 八年前,信心滿滿的筆者在China Daily 寫過一篇題為「哪位特首是籠屋的歷史終結者?」(Which CE will be the terminator of cage homes),現在看來是想多了。 記得特區政府正式宣佈香港第一條貧困線的定義與標準,是在2013年。 在參考了歐盟、國際經合組織的標準,把入息中位數的五成定為貧困線的基準。 也許很多人忘了,當年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特首梁振英還信誓旦旦每年搞一次扶貧高峰會,但效果如何,市民有目共睹。
香港堅尼系數: 政府補底 收窄差異
而GDP的計算,是以當地一年之中所有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價值合計而來。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16年5至6月,每月工資的中位數是16,200元,約是人均GDP的55.7%。 這明顯是一個相對概念,如果以絕對數字來劃分,或許可以用每年每人平均國民產值(GDP Per Capita,簡稱人均GDP)去判別,一個國家人民大致上是富裕還是貧窮。 香港堅尼系數2025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2017年6月報告顯示(以2016年數據計算),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盧森堡,平均是101,715美元;最少的是非洲的小國馬拉維,其人均GDP只是322美元。 如果以絕對數來算的話,香港從任何角度來看,不應該是貧窮的社會!
香港堅尼系數: 「貧窮說」公眾教育活動
上星期(4月28日)的網誌亦指出今年法定最低工資調整,對於紓緩收入不均不斷加劇的趨勢有何效果,要待202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公布(約於2022年年中),才有分曉。 若我們要等待這些滯後的數據,才作出政策調整,便只會是追落後,亦有可能愈追愈落後。 當然,制定適時的政策,政府責無旁貸,不過,亦需要凝聚社會的共識,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才得以順暢。 不論是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或是過往數年的香港貧窮情況分析,都顯示就業對脫貧及減低收入不均的重要。 因此不論是財政司司長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的重點之一「保就業」,又或是勞工及福利局加強就業援助,都是特區政府的政策重點。 當然,我們用任何兩地來作比較時,都應知道兩地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及經濟都不同,單是抽取一些指標來比較,會有不同程度的簡化。
香港堅尼系數: 政府措施
其實過去幾年,羅致光已經不只一次撰文叫人注意堅尼系數的計算方式,他在2018年9月曾指坊間評論只看稅前堅尼系數是「基本分析的錯誤」,到2019年5月又比較過香港與法國在除稅與福利轉移前後的堅尼系數。 不過,他今次依然不得不承認《世界競爭力年報》最新排名反映了「香港的貧富懸殊在64個經濟體系中,仍是處於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解釋,除稅後住戶收入是指減去其成員繳納的薪俸稅、物業稅、差餉及地租,而福利轉移則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福利等實物形式福利。 按照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香港平均總住戶每月收入除稅後較原本合計約低7.2%,而除稅及福利轉移後則較原本合計高約4.3%。
香港堅尼系數: 財富堅尼系數
通常,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過這條“警戒線”时,贫富两极的分化较为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从而导致社會動盪。 基尼系数的调节需要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例如对民众的财政公共服务支出和税收等,从而讓收入均等化,令基尼系数縮小。 每年10月17日是「國際滅貧日」,樂施會希望藉着這別具意義的日子,喚起公眾對貧窮的關注,加入扶貧的行列。
香港堅尼系數: 香港貧窮現況
由於香港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數目近年增加迅速,統計處亦會就只包括有經濟活動成員的住戶計算堅尼系數。 另外,亦由於香港住戶平均人數逐年下降,統計處亦會計算以住戶人均收入為基礎的堅尼系數。 由於收集住戶的財富統計資料並不容易,準確度亦十分低,財富組成部分的數字亦不穩定,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所以現時香港只有收集住戶收入的資料。 因此,在貧富懸殊的分析中,我們主要是處理「收入不均」的現象,而沒有處理「財富不均」的現象。 一般而言,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財富不均的現象可能較收入不均的現象更為嚴重。 不過,由於香港收集的住戶收入資料,亦包括了由財富所產生的收入,換言之,收入不均的資料亦在某程度上反映了財富不均的情況。
香港堅尼系數: 樂施會聯同合作夥伴幫助小燕的劏房加裝雜物架,又添置書櫃及把原本放在雪櫃上的電視安裝在牆上,小燕一家的生活空間因此得到明顯改善,兒子也很喜歡參加支援中心的英文班和活動。
根據聯合國的指引,0.3以下情況良好,0.4是「警戒線」,0.6以上則有可能引發社會暴亂。 今年九月,Wealth-X最新出爐的《全球富豪報告2018》指出,在香港,淨資產達2.35億港元(3000萬美元)的有一萬多人。 在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富豪之都,香港力壓紐約、東京、洛杉磯、巴黎,雄踞榜首。
據政府2021年底發布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香港貧窮人口高達165.3萬(政策介入前),貧窮率達23.6%,數字乃歷年新高,情況令人憂慮。 2016年香港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仍高企0.473,兩者同樣創45年來新高,也是各先進國家及地區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 2013年政府首次設立官方貧窮線,訂在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
由於我對法國的認識有限,對於有關法國黃背心運動的前因後果的不同評論,不能判斷其可信程度。 以統計數據及國際比較來說,法國的貧富懸殊的指數可算是十分之低,但是在法國人,特別是當地基層巿民心目中,法國的貧富懸殊問題仍可以是嚴重的。 香港堅尼系數2025 我們亦應留意到上述的堅尼系數,只是反映收入不均的程度(income gap),並非是財富不均 (wealth gap)。 從巴黎聖母院災後復修籌款一事來看,富商的巨額捐款也會引起示威人群的強烈不滿,「仇富」的解說,有一定的可信性。
此標誌可用於申請者的社交媒體、網站或其他宣傳物件上。 僱主可於網上遞交表格,向樂施會申請「生活工資僱主標誌」。 樂施會認為有必要在垃圾站內加入與工作空間分隔的休息空間,並建議政府研究向戶外工作者發放高溫津貼以及建立酷熱天氣下的停工標準,以客觀指標保障工友健康。 上述的讨论与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与评论时,采取一个客观与较为公平的比较。 就如上述洛桑2021报告,采取了一个较为公平的数字,香港的坚尼系数排名便升了12位,不过仍只是在64个经济体系中排名48,显示香港的贫富悬殊在64个经济体系中,仍是处于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香港堅尼系數: 計算堅尼系數不是用來卸責
在一般已发展国家/地区而言,城巿的收入不均情况都会较乡镇为高。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巿,亦是世界上主要金融中心,若要比较香港与其他地区收入不均情况,最合理的比较便是比较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的情况。 香港堅尼系數 以美国纽约巿为例,2015年以它的原住户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为0.551,较香港2016年的原住户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的0.539为高。
香港堅尼系數: 香港有條件令更多人幸福
從上表所見,香港和法國的貧富懸殊情況,以稅前福利轉移前計算的堅尼系數來看,都是相當之高,香港只是稍為高些(0.539相對0.516)。 但由於法國的利得稅與入息稅都遠高於香港,計算稅後及福利轉移後,香港的堅尼系數便遠高於法國(0.473相對0.291)。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全球公認量度貧富懸殊的最重要指標,數的數值介乎0與1之間,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分布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上述的討論與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與評論時,採取一個客觀與較為公平的比較。 就如上述洛桑2021報告,採取了一個較為公平的數字,香港的堅尼系數排名便升了12位,不過仍只是在64個經濟體系中排名48,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在64個經濟體系中,仍是處於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不過,除稅及政府福利後,堅尼系數比五年前下跌0.002,最新數字為0.473,自回歸來首次下跌。 如上述,過往不少的國際比較都是以香港的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系數,與其他國家/地區的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比較。 以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為例,它採取的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堅尼系數。 資料顯示,香港在2016年的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為0.473,兩者均創45年來新高,反映本港的貧富兩極化問題持續惡化。
香港堅尼系數: 香港貧富懸殊之堅尼系數
鄧偉江被多番追問本港貧窮懸殊差距是否日趨嚴重、今屆政府福利政策是否未見成效。 他未有直接回應,僅稱貧窮懸殊是一個複雜的概念,0.539的堅尼系數只能反映現今收入差距擴大,但未有計及低收入、高資產因素、醫療、教育及房屋等福利開支增加。 相反,他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為0.473,是回歸以來以來錄得跌幅:「從未試過」,反映政府的現金支援以及過去經濟暢旺、失業率低的社會狀況。 堅尼系數反映貧富懸殊,介乎0和1中間,數值愈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愈大,收入越不平等。 本港每5年公布一次堅尼系數,統計處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字,計算出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的最新堅尼系數為0.539,而五年前和1971年,香港堅尼系數分別為0.537和0.430,反映香港貧富懸殊進一步惡化。 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及相關政策之時,我們必須對反映這個問題的資料有充分的認知。
如果政府缺乏資源,不能為低收入人士補底,於是要向收入較高的人加稅,補貼收入較低人士,還可以說得通。 但假若技術性為把堅尼系數壓低,於是從收入分佈入手,改變其分佈曲線形狀,希望降低堅尼系數,那麽這種做法便是本末倒置。 這些小幫忙看似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它對基層家庭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大改善。 家中雜物得到妥善存放,減低它們從高處墮下的危險,而釋放了的空間亦同時讓孩子有一個較佳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香港堅尼系數: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
今天看到有媒體評述,扶貧措施「止血但不痊癒」,梁振英、林鄭月娥兩屆政府是「越扶越貧」。 香港富豪們驚艷世界的這類壯舉,多得不勝枚舉,同樣多的是草根階層的滴滴辛酸淚和聲色犬馬背後的無聲歎息。 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璀璨輝煌,與油麻地深水埗土瓜灣的籠屋和劏房,相輔相成。 他認為樓價可以很高,炒風很強,也可以是有錢人的玩意,但政府卻要有適當的政策安置市民大眾的住宿需求,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大展所長,不一定只局限於金融業,政策應能平衡不同持份者的基本利益。 奇怪的是,筆者聽到這個新聞首先想到的,不是香港人有多窮,而是香港人有多富,是那種富得流油富可敵國的富。
香港堅尼系數: 香港女子跳高代表楊文蔚
本會亦呼籲政府及其他有能力的僱主多走一步,向基層僱員支付生活工資(2023年最新水平為每小時不低於60.1元)。 一般的瞭解,財富的多少可以從兩方面計算,第一是每月收入有多少;第二是擁有的資產(財富)有多少;前者是一個會計學上的流動概念(flow concept);後者是存量概念(stock concept)。 如果財富累積是個遊戲,在遊戲開始之時大家都沒有資產,要購買資產,便要儲錢,在日常收入中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