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行山前,父母需要做好十足準備,因小朋友體力有限,除了因應小朋友設計路線,也要準備好行山所需物品,並且關注小朋友安全問題,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大欖涌水塘的千島湖翠玉生輝,碧水相襯,足可媲美國外名勝。 如此美景須配合炎夏的好天氣,故遊者需忍耐在酷熱下行走較茂密的山徑。 在掃管笏村下車後,沿著斜路上走,一宜走到豎立郊遊地圖牌的分支路。 由此左轉,踏上麥理浩徑第十段(標距柱M187),在第二個轉角處,即澗道前約25米前的山坡,往右從隱蔽泥徑上攀。 大雨過後,雨水混合沙石,在地上沖刷出的深溝,看似古羅馬戰車輪輾過的痕跡,昔日行山人士稱之為「神仙轍」。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麥理浩徑全長100公里,分為十段,是全港最長的行山徑。 其中,最後一段,也是最長的一段路徑(第十段)就坐落在大欖郊野公園,橫跨田夫仔至屯門,全長約15.6公里,需用時約5小時行完全程。 大欖湧郊遊徑2025 除了可前往千島湖清景台,沿途會經過吉慶橋、楓香林,不過路線較長,適合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共同前往。 若是想要縮短腳程,便可利用上述提到的路線,分別從大棠村及白石坑方向出發。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行山路線及交通 元朗大欖涌水塘靚景 清景台來回3小時行完
沿途你會看到草木蔓生的山丘、山徑旁的寺廟、令人歎為觀止的岩石露頭和湧進集水區的溪水。 大欖湧郊遊徑 在終點迎接你的是黃金泳灘的動人景色以及豐富的海鮮盛宴。 [3]2013年3月18日,位於荃錦坳入口附近、全長1.4公里的河背段越野單車徑新段開放,沿途設備跳台及碎石路等;該路段與行山徑分開[4][5][6]。 交通資料起點:可選乘任何途經大欖隧道的巴士,於元朗段隧道口的轉車站下車,往元朗方向的停車場旁有一建築物,那裡便是郊遊徑入口。 終點:沿大棠山道下走至大棠,乘搭港鐵巴士K66號(至港鐵朗屏站)或公共小巴(至元朗千色廣場)離開。
-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 早陣子環繞萬宜水庫走過一趟,這天的目的地是水塘容量排名第四的大欖涌水塘。
- 從大欖郊野公園的入口漫步上山後,便會到達絕美的打卡熱點——楓香林。
- 大欖涌郊遊徑的路程雖然甚短,但途中幾段上落,頗為費勁,沿途三兩處地點可見植林地中的沖溝裂谷。
佔地5,412公頃的大欖郊野公園於1979年成立,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 經過多年的森林復育計劃,此地培育了多元化的植物品種。 公園範圍內有12條著名的自然教育徑和登山徑,通往楓香林和千島湖等景點,供登山者體驗不同類型和長度的遠足行程。 你可以沿路欣賞青蔥草木和延伸至元朗及屯門的7個水塘,更可看到遠至深圳的繁華景致。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清景台
楓香林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大欖林道大棠段,其中在大棠山道和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分叉路,再重新轉入大棠山道的兩旁的楓香樹最為密集,裁植的楓香樹一直到吉慶橋才終止。 該處成為「賞楓聖地」,紅葉處處,於秋冬更是熱爆全港,每天均有大批遊人前來欣賞紅葉[2]。 在大棠山道巴士總站下車後,沿著車路步行上山約60分鐘便會到達楓香林。
每年約12月,楓香樹便會換上新衣,黃澄澄一片的樹林彷彿讓人置身童話世界。 雖然其他時段沒有美麗的楓香葉可欣賞,但也可在濃密的楓香樹葉遮蔽下行走於幽靜涼爽的通道上,享受山澗清新的空氣及美景。 大欖湧郊遊徑2025 大欖湧郊遊徑 大家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至大棠村,再沿大棠山道步行約30 分鐘就能到達大棠燒烤區,接著繼續前行至與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疊路徑,跟隨指示牌便能抵達千島湖清景台。 建議帶小朋友前行的話,可原路折返,若是體力較好的孩子就能繼續沿著山徑前往河背村。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大欖涌郊遊徑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起點由大欖隧道附近的馬鞍崗至吉慶橋,全長約5.5公里。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山腰迷你泳池
你也可以駐足小憩,坐在山徑旁或清景台的長椅上欣賞美景。 在水塘建成前,這裡曾是一片開闊的丘陵,清景台下的小島則是昔日丘陵的山峰。 如果最近有降雨,你可以在清景台的一側看到山水匯成的瀑布懸於鬱鬱葱葱的山丘之上,在另一側遠眺從屯門到大嶼山的風景,甚至能看到更遠處的赤鱲角機場。 大欖(英語:Tai Lam)(有時將欖寫作杬),又稱大欖涌(英語:Tai 大欖湧郊遊徑2025 Lam Chung),是香港屯門區最東南的地方,位於青山公路16英里處,小欖之東,與荃灣區的青龍頭接壤。 大欖湧郊遊徑2025 在大欖郊野公園內第一次看到這個路牌,也對這條山徑開始有興趣。
在掃管笏村下車後,沿著掃管笏村路上走,一直走到豎立郊遊地圖牌的分支路。 由此右轉,走過小水壩,沿著越野單車徑,轉接至平緩的塘畔徑走至休憩點。 大欖湧郊遊徑2025 大欖湧郊遊徑 橫過長長的主壩後,在分支處沿左方馬路上走(右方可下降至懲教處) 。 在地圖資料牌旁跨過小橋,走過竹林山徑後,循著昔日的麥理浩徑第十段行走。
大欖湧郊遊徑: 路線一:麥理浩徑第十段
在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 、大棠山道及麥理浩徑第十段屯門區都設有燒烤場地,其中的大棠山道和石崗燒烤場地因佔地最廣, 而成為區內學校的旅行熱點 。 而在田夫仔 、河背和荃錦坳均設有露營場地供遊客使用,最大的田夫仔營地設有30個營位,而最小的河背營地僅有兩個營位。 苦於附近的路線賞景位置較低,而網上關於千島湖的資料又不多,只得依靠郊遊地圖及衛星地圖,自訂一條登高的路線。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行山路線丨3小時新手路線!大欖涌水塘至清景台+大棠打卡位
大欖郊野公園的大部份地區基岩為花崗岩,表土高度風化,易受侵蝕。 過往公園範圍的土壤侵蝕嚴重,有大量劣地,1950年代,香港政府興建大欖涌水塘,在附近山嶺進行大量植樹工程,以減少水土流失的問題。 部份地方現仍可見較嚴重的土壤侵蝕,如神仙轍及白虎荒丘等地。 吉慶橋建於1868年,在舊時曾是連接元朗至荃灣的重要通道,昔日河道共建有七座小渡橋,因此被居民稱為「七渡河」。 水壩興建時,吉慶橋得以重建,讓世人得以欣賞過往的歷史痕跡。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 戰後首個水塘
此外,這裡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幸運的話,你可能會看到中國穿山甲、豹貓,或穿梭於岩石縫隙間的鋸尾蜥虎和南滑蜥。 大欖湧郊遊徑2025 選擇二則是利用各個山徑交會的便利,從大棠村出發,以大棠楓香林徑為起點,到達麥理浩徑。 民眾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到達大棠村,接著沿大棠山道步行,直至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會處,接著跟隨指示牌便能到達千島湖清景台。 觀賞完千島湖美景後,若小朋友有剩餘體力,可繼續沿著麥理浩徑來到屯門的終點(也可選擇路徑一,在白石坑方向離開)。 在大欖隧道近馬鞍崗的收費站(往元朗方向)下車後,走至車站後的車道,再左轉至避雨亭,便是路線的起點。 走過一段較平坦的山徑後,繞至後方,徐徐上走至分支後直走(右方山徑應可下走至高埔新村)。
大欖湧郊遊徑: 前往大欖郊野公園
熱門打卡勝地大欖涌水塘始建於1952至1957年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興建的首個水塘。 大欖湧郊遊徑2025 沿著清景台左邊高低起伏的山徑穿過樹林,途經嶙峋的岩石露頭和暴雨帶來的溪流。 沿著山徑走到水塘外圍的小路,順著右邊的小溪蜿蜒走下,你將會經過花園,或會遇見溫順的山羊。
大欖湧郊遊徑: 郊遊路線
這天早上雖然雲量較多,但來到掃管笏村時已是陽光普照,又一次比預報相差甚遠。 近年對官方天氣預測的信心一直下降,預測是改了又改,結果只是報導天氣,而非預測。 大欖湧郊遊徑2025 你可以直接從水缸中挑選各款生猛活捉海鮮,並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烹調方式。 其中龍蝦和螃蟹屬必嚐之選 ,推薦以鹽焗、芝士(起司)烤焗或清蒸的方式烹調,最能突出海鮮的鮮美。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500米黑色疤痕
大欖涌郊遊徑的初段就在大欖隧道出口附近,公路上極多車輛駛過,轟隆隆地甚是吵耳,也影響郊遊的興致,於是加快步伐,循徑繞至山後。 大欖涌郊遊徑的路程雖然甚短,但途中幾段上落,頗為費勁,沿途三兩處地點可見植林地中的沖溝裂谷。 大欖湧郊遊徑 此郊遊徑稍欠特色,但可配搭大欖涌水塘或元荃古道等路段以增添樂趣。 大欖湧郊遊徑 所謂中位觀景點,也就是比剛剛高位再矮一點的山頭,距離也比高位山徑近很多,就在上方那顆大石頭,目測應該5分鐘就可以抵達。 從指標處切往麥理浩徑後,沒幾步路立刻分道揚鑣,馬上需要手腳並用。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短路線
清景台是欣賞千島湖美景的最佳位置,一塊特設的空曠區域無景物遮蔽,能夠近距離全面飽覽湖光水色。 大欖湧郊遊徑2025 千島湖南邊是大欖涌村上游的水壩、桃坑峒和小欖,舉目望去的則是大嶼山的景色。 大欖湧郊遊徑 大欖湧郊遊徑2025 不過帶小朋友前往的話要時刻注意小朋友的安全,因為觀景台僅有簡單的防護措施,家長應該避免小朋友太靠近邊緣位置。 行程的終點是黃金泳灘,不少人喜歡在黃昏前來到此處,觀賞夕陽映照著大海和機場的美景。
大欖湧郊遊徑: 千島湖山水與樹木共生
再往前走至,走過兩個山坳,再上走至290米山崗的涼亭,便要開始行走一段較貧瘠的山徑。 輕降至分支,右轉再上攀,及後行走迂迴的山徑下走至大欖涌郊遊徑終點的休憩點,即吉慶橋。 再走過一小段大欖林道大棠段,便要往元荃古道方向右轉。 在往後的支路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匯合大棠自然教育徑,支路續直走(左走可通往大棠),踏上石砌古道,一直下走至南坑排。 大欖湧郊遊徑 大欖涌水塘沿塘都有山徑或馬路可供行走:塘北一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路線;塘南是水泥馬路,兩段的高度都接近水塘水平。
繼 續 往 西 走 , 經 過 茂 密 的 植 林 區 , 到 田 夫 仔 便 踏 進 第 十 段 路 程 。 此 外 , 甲 龍 林 徑 及 甲 龍 古 道 , 由 荃 錦 坳 至 石 崗 , 途 中 可 以 觀 賞 多 樣 的 林 木 。 元 荃 古 道 郊 遊 徑 、 大 欖 涌 郊 遊 徑 以 及 圓 墩 郊 遊 徑 , 則 為 精 力 充 沛 的 郊 遊 人 士 而 設 。 在 郊 野 公 園 西 陲 , 設 有 屯 門 健 身 徑 , 提 供 十 四 個 健 身 站 , 供 遊 人 及 晨 運 人 士 鍛 煉 身 體 。 大欖涌郊遊徑在大欖郊野公園內,起點位於大欖隧道口(往元朗方向)的停車場旁。 郊遊徑全程都是不斷的上落路段,要走過多個山頭,到達大欖涌水塘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