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仲景創造的三部診法。 因此叫做仲景三部診法。 因為我們其他也是三部。
所以問,我們人上有幾個三部九候? 那應該是有兩個三部九候。 一個遍診法的三部九候,一個寸口的三部九候。 第四個診脈的部位,叫做寸口脈診法。 寸口脈診法,又叫做氣口,也叫做脈口。
寸關尺位置: 位置
(圖:這是肘關節,肘橫紋,這是腕關節,腕橫紋,腕橫紋還前面一點,診這個地方。寸口診脈法。)診脈的部位是在這個地方。 這個部位分為寸、關、尺三部。 剛才我們簡單的看了一下。 這個地方,關前就為寸,關後為尺。 寸關尺位置 摸的時候,這個地方高出來一點,指頭從這個地方滑下來。 高的這地方,我們把它稱為關。
頭、手、足,全身也有三部。 三部裡面各有三候,那就是三部九候。 這個三部,你說三部診法,我是講的哪一個三部? 所以加上一個仲景三部診法。
寸關尺位置: 什麼是寸關尺?
那麼從關,到前面,到魚際,我不是講的腕橫紋,魚際應該在腕橫紋的前面一點。 這是腕橫紋,魚際還應該在前面一點點,這個邊緣。 這個大拇指就像一個魚的肚子,魚的肚子這個邊緣,大約是一寸,或者說是九分。 所以把前面的叫做寸,寸是什麼意思呢?
- 道理是都可以去解釋的。
- 或者不叫做右手肺脾命,左手心肝腎?
- 其次,脉的形状,是粗还是细?
- 頭、手、足,全身也有三部。
- 按三個指頭分佈的話,那就是每個指頭大約下面是六分多一點點的樣子。
- 一個遍診法的三部九候,一個寸口的三部九候。
- 但是小腸、大腸和三焦,到底配在哪個地方?
臨床上現在考察不是很嚴格。 這個你都沒有掌握,你不算中醫。 寸、關、尺是中醫脈診術語,是中醫師把脈時按診症者兩手手腕寸口的位置。 「關」為手腕橈骨突起(橈骨莖突)的位置,「關」之前為「寸」,「關」之後則為「尺」。
寸關尺位置: 脈診概論
這樣加起來,診脈的部位是一寸九分。 以關為界,因此叫做寸關尺。 寸關尺位置 寸、關、尺,脈學術語。 「寸口」脈分成三部的名稱,橈骨莖突處為關,關之前(腕端)為寸,關之後(肘端)為尺。 寸、關、尺三部的脈動,分別稱為「寸脈」,「關脈」、「尺脈」。
一摸手上,因為脈搏跳動很明顯,把手一伸就可以摸到,所以這個地方很容易診脈。 因此選擇一個地方,比選任何地方都好,是最理想的部位。 從部位,從解剖上來說,這個地方很好。 它方便於診脈,不受“禮”的拘束。
寸關尺位置: 中醫脈診的方法及把脈的位置
腳上因為地心吸引力,它可能跟重力有關係,自然血流到下面。 它不要花很多的能量,就流到腳上面去。 這個地方它和心臟在同一個位置上,在這個地方的脈氣,應該就是脈反映臟腑的功能狀況,更接近於臟器的功能。 宗氣的狀況,所以脈氣準確。 寸口診脈法,首先看寸口的部位。
寸關尺位置: 脈象種類
你要脫掉衣服,脫掉褲子,去診他的脈不方便。 特別是古人,拘於禮,不好。 暴露的部位,頭上的脈管跳動,都沒有這個手上的,脈搏跳得明顯。 跳得明顯的有一個人迎脈,是跳動明顯,摸的話,可以明顯得摸到,頸總動脈。 但是這個地方跳動明顯,又有個什麼問題? 摸的時候,這個地方容易產生一種瘙癢感。
寸關尺位置: 診斷學 第 41 講 筆記
《傷寒論》常用,一個是診寸口脈。 寸口脈當然是候臟腑的情況。 除了寸口以外,第二個是診趺陽脈。 在足背,足的背部這個地方。 足陽明胃經這個地方是趺陽脈。
寸關尺位置: 診斷學 第 41 講 筆記
这个位置的脉动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及“尺脉”。 中医师以手通过触、摸、压等动作,直接感应这些位置所带出脉动,并配合四诊(望、闻、问、切)断症。 某些藥物也會影響診脈準確性,臨床上應予以鑒別,四診合參。
寸關尺位置: 中醫脈診的方法及把脈的位置
由三部九候,到張仲景的是寸口、趺陽、太谿三個部位。 全身其他地方都不看了,看一個部位。 橈骨莖突內側,橈動脈的這段動脈。 寸關尺位置 診這個地方來診察疾病的方法。
寸關尺位置: 脈象種類
由此知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 脏腑定位,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 肾脉元在左尺申,膀胱是腑常相应。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右关认。 右尺配三焦,此为初学入门。
寸關尺位置: 位置
這個部位,從這個地方的解剖部位看,這是我們現在的理解,它是個理想部位。 這個部位的血管循行部位,它比較固定。 其他的地方摸的時候,可能周圍有些皮下脂肪,肌肉,邊界可能就摸不太清楚。 同時,我們說診脈部位,理想的部位,從什麼地方去找? 頭上去找,暴露的部位是理想的吧?
這就是古人說大約是這麼一些理由。 具體說說三句話,“脈之大會,脈會太淵,候宗氣也(能夠候,反映宗氣的盛衰)。 實際上,我們現在來看這個脈,這是古人這些說法,那些原文,我們應該可以看得懂,理解。 學過《中基》應該可以理解,那我們現在理解這個脈什麼的,它是最理想的診脈部位。
應得尺內一寸,尺脈,我們診尺脈是診多少? 這一尺裡面取它的一寸長的地方,那麼從關到魚際是一寸,我們是取的多少? 所以前後,從寸、關、尺,應該取脈取多長的部位,一寸九分,這個一寸九分,不是用皮尺,或者角尺可以量得到的,它是同身寸。 一尺裡面取它的一寸,前面大約是一寸,一寸裡面取它的九分。 所以從魚際到尺側是一尺一寸。 寸關尺位置 我們前面取九分,後面取一寸。
兩手橈骨頭內側橈動脈的診脈部位,稱為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 少數人有反關脈,定位與一般寸口定位不同。 寸關尺位置2025 寸關尺位置2025 人迎、趺陽,有一個人迎、有一個趺陽,他還講到“握手不及足”,就是按足部的脈,足上面還有一個。 所以“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 寸關尺位置 寸關尺位置 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
這個是我們現在臨床上用的。 實際上用得最多的是講臟。 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 小腸的病就是一定是在左尺上,或者右尺上。
脈能反映身心狀況,並能反應病人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是早期診斷和預防醫學重要的診斷指標。 这把尺子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它的测量精度还相当高。 这样,左右手的寸关尺,就相当于把身体分成了六份,每一部脉,都对应着身体上一个特定的部位。 我们留意体会一下,这段脉跳的感觉啊。 你会发现,它至少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首先,脉在跳,那它跳的力量是大还是小? 是那种硬梆梆的很有力,还是软绵绵的很柔弱。
寸關尺位置: 中醫脈診的方法及把脈的位置
前面就是寸,後面就是尺。 裡面又分為浮、中、沉。 每一個部位,看它輕輕的,和中等度的用力,重度的用力。 三候,這樣又形成了一個三部九候。 這個三部九候和我們第一個診脈法,遍診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實異。 名稱都叫做三部九候,但是這個是寸口的三部九候,那一個是全身的三部九候。
左心主血,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隧道,故次附之;右肺主气,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运化,故次附之。 分之日气、日血、曰脉,总之惟脉运行气血而已。 寸關尺位置2025 是以气血盛脉盛,气血衰脉衰,气血和脉平,气血乱脉病。
具體是什麼分候的部位,也不是從古到今,一說就定板,也是經過了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而形成的。 這裡面也就是說,它分候的部位,還是有一點分歧。 臟腑,五臟六腑嘛,五臟沒有什麼分歧,心、肝、腎、肺、脾、命,沒有分歧,分歧在六腑上,有點分歧。 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那應該是在右手的關脈上。 那麼肝應該是在左手的關脈上。 六腑裡面還有小腸、大腸;膀胱是跟著腎走的,在下焦,這肯定沒問題。
它主要是根據了五行相生。 就是我們講的五行相生,和氣機的升降。 陰陽、氣血的理論來配屬的。 前面我們講的,就是得出這麼個結論來。
别着急,下面的图片,看一眼就明白了。 清晨空腹把脈最準確,因爲干擾最少,此時人還未開始工作,飲食未進,氣血未擾,因而較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 但現實層面上來説較困難,故一般建議在就診中醫前 3 小時避免飲用咖啡濃茶之類即可。 診脈的時間至少有 寸關尺位置 50 次跳動為佳。 寸關尺位置2025 這兩種分法,一個是按寸、關、尺來分,心肝腎肺脾命,一個是按輕、中、重來分,心肝腎肺脾命,兩個方法。 我這已經講了兩個方法了。
寸關尺位置: 脈象種類
由於經驗的積累,長期這個地方最好,就選擇了這個地方。 按我的理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之所以說什麼脈之大會,脈會太淵,宗氣盛衰,那是根據中醫學理論,去作理論闡述的一個問題。 寸關尺位置2025 如果我說這個頭上診脈最好,假設我說這個耳門前面。
寸關尺位置: 什麼是寸關尺?
就強調了診趺陽和太溪。 趺陽是足陽明胃經的部位的,循行部位的一個穴,脈搏跳動,所以它是診胃的。 我們人以胃氣為本,實際上就是強調後天的重要性。 太溪脈是強調先天的重要性,是足少陰腎經所經過的部位。 所以現在對於危重病人,病情很重,再摸摸看看趺陽脈還有沒有?
寸關尺位置: 診斷學 第 41 講 筆記
脈搏最明顯,經驗最豐富,那我同樣可以用這個道理去解釋。 道理是都可以去解釋的。 我們現在只說這個地方,經驗最豐富,最理想;所以來解釋它的時候,就說脈之大會是對的,這個地方最明顯。 候宗氣是對的,它是能夠反映心臟,宗氣的盛衰。
寸關尺位置: 位置
除了這個分法以外,還有一種分法,就是不分寸、關、尺,而是按照輕、中、重來分。 右手,按右手不是按寸、關、尺來分,而是按輕、中、重來分。 輕輕地按右手的脈,這是肺;中等度的按右手的脈,這是脾,重力按右手的脈,也還是腎。 就是命門,這樣一個分法。 寸關尺我們已經講過了,寸在什麼地方? 寸關尺位置2025 寸、關、尺,一共一寸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