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5分鐘) 小巴:在柴灣站小巴總站(新翠商場) 16M,同樣地於水壩前下車(大潭道),沿著旁邊的樓梯可到水壩。 (大約5分鐘) 自駕或的士:沿著大潭道經過水壩,到國際學校、童軍中心轉入,行到盡頭會有個露天泊車地方,再走幾分鐘就到達。 去大潭水塘,可以有兩個方法前往,一個由鰂魚涌出發,經柏架山道自然徑上;另一個由黃泥涌水塘出發,經紫羅蘭山徑去水塘。
像採訪當日,主菜有慢煮羊肉,一道菜有齊羊腿和羊扒,前者低溫慢煮1.5小時,然後煎至金黃色,後者則與紅酒和蔬菜焗成,還有附上一支羊骨,啜出羶香精華;香煎三文魚則配上冰島蝦和大量蔬菜,味道清新有層次。 食材選取不拘一格,一部分來自法國,海鮮和水果購於樓下街市,香料則從後花園自家種,如非宗教關係,David 大潭水塘泊車 建議大家不要隨便要求更換食材,因為他為你預備的,已經是最好。 喜歡香港大自然的朋友,邀請你加入探索香港大自然Facebook群組。 ⚠️ 在這裏需要走到對面,沿着車路走大約5分鐘,由於沒有行人路,敬請注意道路安全。 大潭篤水塘水壩外觀雄偉,具12條有裝飾護牆及應付溢流的大型溢洪道。
大潭水塘泊車: 港島大潭水塘行山路線及注意事項
不過大家有無留意係石澳揸過去赤柱個陣會經過一個水壩頂呢? 其實呢個就係擁有多年歷史,係法定古蹟之一既大潭篤水塘水壩啦。 今次小編就帶大家由壩頂碌到壩底,見識一下水壩磅礡氣勢。 以下為大家整理了6條輕鬆行山路線推介,即使平時沒有常做運動,甚至很少行山、體力一般都可以輕鬆挑戰,最適合跟朋友或小朋友一起舒展筋骨!
- 我沿着這條路往大潭中水塘壩壩頂,然後經過紫崗橋到達淺水灣,需時大約1小時。
- 粉嶺有多條行山路線,如康文署推介的:鶴藪沙羅鳳園遊。
- 建議先參觀抽水站,不然,回程時可能會忘記了抽水站這景點沒走進去。
- 在龍脊行山,能飽覽石澳、大浪灣及南中國海一帶的景色:近處有無敵的海景,如同一面明鏡;遠處有一座座小島,如同星羅棋佈。
- 位處最北的大潭上水塘水壩,是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起點。
- 隨著山徑走,鬧市的喧囂慢慢消失,此時你可以沉浸於大自然的美景和聲音之中,享受無比放鬆的恬靜時刻。
- 位於粉嶺大欖郊野公園的河背水塘,也是一項為了灌溉新界西北農田而修建的水利工程。
不少明星如周潤發、劉嘉玲、容祖兒、胡杏兒等經常出沒龍脊,行山的話可能好有機會「野生捕獲」他們! 大潭水塘泊車 大潭水塘泊車 在龍脊行山,能飽覽石澳、大浪灣及南中國海一帶的景色:近處有無敵的海景,如同一面明鏡;遠處有一座座小島,如同星羅棋佈。 元荃古道位於大欖郊野公園,是清朝鄉民往來元朗和荃灣的道路;「元」指元朗,「荃」指荃灣。 走進元荃古道,試幻想自己是一個古代的鄉民,扛著收穫的農作物用3小時走到市集,以換取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大潭水塘泊車: 古蹟
於港鐵鰂魚涌站A出口右轉,沿英皇道步行約250公尺,便會抵達柏架山道,柏架山道自然徑的起點就在你的右邊。 水塘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其中大潭篤水塘的四座英式石橋最為人所熟識。 石橋建於1907年,以花崗石建造,呈拱形結構,由上窄下寬的巨柱承托,而橋頂亦設飛簷裝飾。 2009年,四座石橋連同其他水塘建築物被列為法定古蹟。 記得有一次坐上電單車經過大潭道的這條單線路,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水塘,波光粼粼,感覺是在水塘中間穿越,美得恍如置身於瑞士的湖區。
轉彎上斜,有時間左轉到大潭篤原水抽水站、高級員工宿舍、煙囪等。 電影《寒戰II》中,劉傑輝(郭富城飾演)與張國標(李治廷飾演)合作一幕曾在此取景,到訪前可查詢開放時間。 與大潭中水塘水壩不同,這條水壩上裝有多盞街燈,除了日間,有不少攝影師專程於晚間到場拍攝,為求拍攝到大水在燈光映照下傾瀉而出的美色。 這裡沒有像大潭篤水塘水壩的圓拱形溢洪水道, 在雨季水塘滿溢時, 水就在水壩頂流出, 堤壩變成了瀑布。 這水壩在1977年基於水壩的安全理由, 將溢洪道降低了3米, 因而造成壩頂中間向下陷的形狀。 早在路過 石橋(8)之前, 大潭水塘泊車2025 有一個路口, 那就是往大潭中水塘的路, 在大潭中水塘可以眺望石橋(8)。
大潭水塘泊車: 【大潭水塘行山】新手輕鬆行大潭水塘 鰂魚涌出發路線教學(附時間/交通詳情)
雖然能與同行的健全朋友入內一起進餐,但該處並沒設置涼亭供遮蔭,「好天曬,落雨淋」,實為美中不足。 交通方面也是一個問題,現時輪椅使用者必須乘坐巴士才能到達水塘入口,但上車和下車站的行人道約有半級標準樓梯那麼高,是否能越過需視乎輪椅重量而定。 此外,流動式的傷殘人士洗手間衛生欠佳,不宜坐著使用。 於黃泥涌水塘公園巴士站下車後,沿油站旁的樓梯上大潭水塘道,經過黃泥涌水塘繼續往陽明山莊方向走。
- 其實呢個就係擁有多年歷史,係法定古蹟之一既大潭篤水塘水壩啦。
- 此路線除了可以暢遊歷史古跡,了解香港水塘的歷史,亦可欣賞水塘內和附近優美的景色,是一條頗具特色的行山路線。
- 坐擁南區如詩如畫美景的海洋公園,依山而建,主要分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以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
- 當遇上雨季,係壩底重可以見到流水湧出,好似瀑布既美景,令人目不暇給。
- 大潭水塘行山路線2023
- 行程以景色宜人的淺水灣泳灘作結,感受清涼海風之餘,更可以到海邊露天餐廳享用美食,非常圓滿。
元荃古道難度不大、風景極佳,很適合一家大小行山。 走到涼亭,能欣賞到遠處的建築、雄偉的青馬大橋;而在觀景台,還有機會看到夕陽西下的難忘景象。 走約45分鐘就到達藍地水塘,道路都不難走,一般的運動鞋已能應付,藍地水塘一望無際,在樹木和湖水下一片綠,令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大潭水塘泊車: 輕鬆行山路線3. 香港仔水塘
當局先後在1897至1917年間增建大潭副水塘、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以應付需求,而第一期所建的水塘則改稱為「上水塘」,以資識別。 大潭水塘泊車2025 聽說在附近有一條小路可以去到潭崗飛瀑下游看瀑布。 早前很多人前往潭崗飛瀑下游泳和嬉水,但其實潭崗飛瀑是大潭水塘的水源,屬於集水區內,所以目前己封閉。 往大潭篤方向走,會經過大潭水塘紅磚屋小路的入口。
大潭水塘泊車: 香港4條輕鬆水塘行山路線2-5小時看盡山水好風光
新手入門的行山路線有荃灣的菠蘿壩、元朗的元荃古道、粉嶺的河背水塘、石澳的龍脊、大埔滘松仔園、港島的大潭水塘。 行山永遠是香港人假日最愛的活動,因為花費少,但回報高,只需要花上數小時,就能收獲美景。 最近天氣漸暖,最適合去水塘行山,遇上好天時藍天加碧水,絕對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風光。 以下和大家介紹4條水塘行山路線,大多是簡易行山路線,2至5小時就可以走畢全程。
大潭水塘泊車: 香港遊車河
在 這 裏 , 不 時 可 以 聽 見 赤 麂 及 豹 貓 的 叫 聲 ; 靈 活 的 赤 腹 松 鼠 , 則 常 在 樹 上 穿 梭 往 來 。 其 他 經 常 出 沒 的 哺 乳 類 動 物 包 括 針 毛 鼠 、 箭 豬 、 鼬 獾 、 果 子 狸 、 小 靈 貓 等 。 大潭水塘行山路線2023 | 大潭水塘水務文物徑 | 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喺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係香港島食水嘅主要來源,統稱為大潭水塘群。 在大潭郊野公園站下車後,沿著行人道往大潭童軍中心方向稍稍下降,在行人道落差較低處走回馬路。 越過閘口,沿著大潭水塘道先後經過四道古橋,走至大潭中水塘水壩對面的大潭篤水塘燒烤區四號場,最後沿路折返。 最後在終點巴士站前方行人道落差較低處返回行人道乘車。
大潭水塘泊車: 行山路線 4. 港島石澳:龍脊
公 園 內 的 渣 甸 山 , 可 說 是 觀 賞 維 多 利 亞 港 迷 人 景 色 的 最 佳 位 置 , 無 怪 乎 港 島 徑 及 衛 奕 信 徑 均 途 經 此 處 大潭水塘泊車2025 。 公 園 範 圍 包 括 四 個 水 塘 , 這 些 水 塘 是 港 島 早 期 食 水 供 應 的 主 要 來 源 。 在 寧 靜 的 郊 野 公 園 內 , 仍 可 發 現 一 些 高 射 砲 台 、 彈 藥 庫 及 機 槍 堡 等 戰 爭 遺 跡 。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大潭水塘泊車2025 戰 時 , 英 軍 與 日 軍 曾 在 這 裏 激 戰 , 漫 天 烽 火 。 在 這 兩 個 山 崗 , 既 可 北 望 遠 眺 維 港 兩 岸 的 繁 華 景 色 , 更 可 向 南 俯 瞰 大 潭 水 塘 及 集 水 區 的 山 光 水 色 , 真 正 南 轅 北 轍 。
大潭水塘泊車: 陽明山莊 LIFESTYLE MAGAZINE
飽 覽 優 美 的 風 光 後 , 便 要 隨 陡 斜 的 山 徑 下 坡 至 大 風 坳 大潭水塘泊車2025 , 接 柏 架 山 道 離 開 。 進入這條條石橋前,左手邊有路可前往大潭中水塘水壩。 我沿着這條路往大潭中水塘壩壩頂,然後經過紫崗橋到達淺水灣,需時大約1小時。
大潭水塘泊車: 路線:
大潭中水塘水壩建於1904年至1907年間,為最早期建成的水壩建築之一,為香港島的供水系統增加了約7.4億公升用水。 原建築物完工70年後,基於安全理由,水壩溢洪道的全段降低了三公尺,造成現時壩頂輕微內凹的外貌,別具特色。 大潭水塘泊車 這條坡度平緩的水泥路徑輕鬆易走,吸引不少鄰近居民和遠足人士。
大潭水塘泊車: 歷史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分別建於1889、1907及1917年,是港島早期食水供應的主要來源。 二次大戰期間,附近一帶的植物曾遭嚴重破壞,經漁護署多年努力植林,那裡的翠綠景觀得以復修。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這路線,大多數人都是由黃泥涌峽起步至大潭篤水塘,沿途是落山斜路。 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大潭水塘泊車 呢條路再向上行,就可以見到文物徑既其他景點,需時大約三小時。
石橋架於水塘及引水道之上,不受樹木遮擋,是全段路途上最能欣賞到大潭篤水塘景色的位置,大家可以預留時間,在這裡與已運作逾百年的水塘及以花崗石拱形構造的石橋合照。 荃灣最出名的郊區是城門郊野公園,於1977年劃定,是香港首個郊野公園。 城門水塘原是一項水利工程,是為了紓緩港島的食水需求壓力而修建。 大潭水塘泊車 現時則是初級行山人士的首選,這裡自然物種繁多,尤其有多個品種的蝴蝶。 除了城門水塘,城門郊野公園的景點還有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因昔日盛產鳳梨,而得出此名。
大潭水塘泊車: 鰂魚涌
大潭水塘環境優美舒適,塘水翠綠寧靜,看著平靜的水塘,令人心曠神怡。 大潭水塘泊車 湖光山色加上有不少歷史遺跡,加上大潭水塘家樂徑路線平坦,很合適親子活動。 這條石橋附近有幾棵紅葉樹,但是我看到的時候紅葉已經掉落了,只剩下少許。 大潭篤水塘有多項法定古蹟,除了大潭篤水塘紀念碑外,其餘可赴大潭水務文物徑尋找。
大潭水塘泊車: 香港資訊
繼續走大潭水塘行山路線約20分鐘,大家會到達大潭篤水塘燒烤區4號場。 在這裡,大家除了能夠使用燒烤爐與餐桌等設施燒烤和用膳,亦可以在附近遠眺大潭中水塘水壩。 想到大潭水塘行山,就由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乘14號巴士(嘉亨灣-赤柱炮台)到大潭郊野公園落車。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及 大潭篤水塘水壩,在落車站車尾方向右邊有一路口,沿路往下走便可到達。 由大潭郊野公園出發,浴大潭水塘路走,見到公廁向右轉,再直行,約走15-20分鐘即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沿著繼續大潭水塘道北行,大潭水塘行山路線途中會經過3條屬於法定古蹟、已具115年歷史的石橋。
花崗岩石橋建於1907年,非常有歷史價值,去到記得打卡! 不過這裡沿路都沒甚麼補給,大家要帶定足夠的水啊。 交通:錦上路西鐵站或元朗市出發,搭小巴71號,河背村總站下車,向後山行約5分鐘即可見到一條大直路通往水塘。 大潭水塘行山路線2023 | 大潭水塘泊車2025 大潭水塘水務文物徑 | 陽明山莊旁邊有多個郊遊徑入口,記住唔好去錯,今次目標係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嘅大潭水務文物徑。
水塘落成後3年Daniel Jaffe在英國去世,後來灣仔的謝斐道(Jaffe Road)以他命名紀念。 時至今日,大潭篤水塘已改為全自動運作,再沒有職員需要於宿舍留宿,但擁有紅磚牆、中式瓦片、木窗和平圓拱頂的抽水站員工宿舍仍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打卡留念、欣賞古建築之美。 在水壩旁邊小小的休息區有紅葉樹(楓香樹), 還可以看到大潭副水塘全景, 包括大潭副水塘水掣房、大潭上水塘 石砌輸水道。
大潭水塘泊車: 行山路線 4. 港島石澳:龍脊
從小路進入,會看到外觀保留完整的大潭水塘紅磚屋,紅磚屋曾是守衛水塘的警察宿舍,現時已荒廢和封閉。 這個路線會看到水塘不同的景色和很多特色的石橋,之後會一一介紹。 只前往大潭篤水塘的話交通極之方便,排洪時景色一流,吸引到不少人到來打卡。
為 了 適 合 市 民 不 同 的 需 要 , 又 在 鰂 魚 涌 闢 有 一 個 為 晨 運 人 士 而 設 的 晨 運 園 地 。 至 於 衛 奕 信 徑 第 一 、 二 段 , 則 可 謂 縱 走 整 個 大 潭 郊 野 公 園 及 其 鰂 魚 涌 擴 建 部 分 。 首 段 由 赤 柱 峽 道 出 發 , 經 孖 崗 山 、 紫 羅 蘭 山 , 至 黃 泥 涌 水 塘 , 沿 途 可 觀 賞 到 優 美 的 海 灣 風 光 。 沿 金 督 馳 馬 徑 亦 設 立 了 一 條 二 千 五 百 米 長 的 鰂 魚 涌 緩 跑 徑 , 南 起 柏 架 山 道 , 北 達 北 角 賽 西 湖 。 在 緩 跑 徑 北 面 起 點 附 近 , 設 有 一 個 觀 景 點 , 遊 人 可 在 此 欣 賞 港 九 東 部 的 全 景 。
大潭水塘泊車: 歷史
沿 港 島 徑 第 六 段 , 由 柏 架 山 道 出 發 , 登 上 大 風 坳 , 繼 而 南 行 下 坡 , 便 可 走 進 這 片 綠 色 天 地 , 湖 光 山 色 盡 收 眼 底 。 大潭郊野公園茂樹群山環抱,水壩旁平靜如鏡的水塘湖面映照著山水倒影,美如世外桃源。 於1888年建成的大潭上水塘水壩,與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共四個水塘組成的大潭水塘群,為香港島居民供應飲用水。 位處最北的大潭上水塘水壩,是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起點。
大潭水塘家樂徑簡單易行,中途亦有部份小路往可以前往探索,整個山頭附近有很多路線可以選擇。 大潭水塘泊車 大潭水塘泊車 大潭水塘泊車 慢慢走邊看歷史遺跡,邊拍照,簡簡單單可以輕鬆玩上大半天。 乘搭新巴14號或城巴314號線(只於夏、秋季運行),大潭水塘行山路線於大潭郊野公園站下車,即可抵達大潭郊野公園南門。 於旁邊的公廁梳洗或方便過後,即可開始沿大潭水塘道開始行程。
陽明山莊的設計理念是要為住客提供一個綜合性的高尚生活空間,集豪華住宅、無與倫比的餐飲、娛樂及消閒設施於一身。 1981年,僑福企業向政府購入大潭郊野公園地皮,動工興建陽明山莊。 屋苑的住宅單位、會所、以及各項休閒及度假設施分階段完工,及至1988年秋天,陽明山莊迎來首批住客。 而整個項目,包括18座住宅大廈、平台及會所設施,則正式於1989年夏天落成開放。 前往起點交通:大埔墟站乘28K小巴或72 、72A、73A或74A在「松仔園」下車,下車後,旁邊就是松仔園。
其實路既左面係水壩,右面係港島唯一既紅樹林,泥灘上面重可以見到小蟹爬行添。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期 間 , 區 內 植 物 受 到 嚴 重 破 壞 , 荒 山 處 處 。 戰 後 , 經 過 當 局 有 系 統 地 進 行 植 林 工 作 , 成 功 地 將 瘦 瘠 的 荒 山 , 大潭水塘泊車2025 變 為 翠 綠 的 茂 林 。 其 中 最 普 遍 的 樹 木 品 種 , 是 既 能 耐 乾 , 亦 可 防 風 的 台 灣 相 思 及 愛 氏 松 。 公 園 內 的 山 丘 上 及 山 谷 中 , 亦 長 有 天 然 灌 木 , 冬 天 有 大 頭 茶 盛 放 , 而 在 春 日 則 可 看 見 杜 鵑 吐 艷 。
大潭水塘泊車: 香港資訊
大潭水塘位於大潭郊野公園,1883至1917年間,為解決19世紀末香港人對飲用水不斷上升的需求而建設的。 大潭水塘泊車2025 這裡同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黃泥涌峽是日軍登陸地,戰時爐灶是香港人用來應付日軍入侵的設施,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是難民疏散區的總部……大潭郊野公園內的渣甸山,是觀賞維多利亞港迷人景色的好位置。 粉嶺有多條行山路線,如康文署推介的:鶴藪沙羅鳳園遊。 這路線比較著名的景點是鶴藪水塘,有一座石橋,橋的倒影映在水塘中,如同一幅畫。 鶴藪水塘還有燒烤場及露營營地,行山後可以在這裡燒烤或者露營。
大潭水塘泊車: 香港遊車河
其實文物徑既其他景點都非常吸引,但要留意呢條徑並唔係兜一圈既路段,有揸車黎就要行返轉頭拎車啦。 黃泥涌水塘公園的前身是建於1889年的黃泥涌水塘,是香港歷史上第三個建成的水塘,當時位處黃泥涌峽大潭水塘道。 水塘其後改建為全港第一個水上公園,並於1986年開發予公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