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買樓合同多由賣方所提供,導致部分賣方會弱化自己的違約責任,或是針對買賣雙方的違約責任之約定是不公平不平等的,這對買家來說極為不利。 比如有的開發商的買賣合同對買家有這樣的約定:“當開發商因工程問題而延期交樓時,買家不允許退房。 ”顯然,在上述條款中,關於買家的買樓約定是不合理的。
- 可見樓盤背後有政商界人士支持,但即使擁有這樣的投資者,現在樓盤還是落得「爛尾」收場,新股東是否真的如陳所說的「有實力」?
- 本文會介紹澳洲的買樓按揭詳情,包括申請條件、按揭種類、申請流程、注意事項,以及提供按揭計劃的主要銀行。
- 去年成立 koldaily 平台,積極推動年輕KOL 發展及專業認受性。
- 大陸人想法亦一樣,不過由於近年大陸很多城市都推出辣招,令到很多人已經買不到住宅,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公寓,簡單來說就是所謂商住樓。
- 新措施向通過互認或考試取得內地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專業資格的香港專業人士在廣東、廣西、福建享受的相關優惠措施,擴展至內地全境。
不僅香港人,不少本地人都有限購,不過,每個區域的情況都不同,有些較寬鬆,有些就較嚴謹。 如在珠海買家除非可提供連續繳納社保五年或個人所得稅,否則現時並不能購買當地的住宅物業,只能買入不限購和不限貸的商用物業。 據了解,這批港人小業主與村民或村委會(村小組)簽訂的為《合作建房合同》,而非內地法律認可的正式買樓合同。 業內人士指,購買內地或海外物業時存在相當風險,買賣合約不受港澳法律保障,萬一發生類似的買樓陷阱,追討賠償的過程會十分複雜。 因此港澳居民於內地及海外地方置業時需格外小心,在購買物業和簽合約前,謹慎起見最好多方打聽樓房情況,向可靠的律師索取法律意見,切不可聽信當地房地產商和中介一面之詞。 在內地,住宅產權為70年,商業用地產權一般只有40至50年產權,而商業用地在轉手時有土地增值稅的問題。
大陸買樓陷阱: 人民幣
純商業契嘅住屋,亦有較大政策風險,例如上年上海就整治左呢類「住宅」,大約係要佢地從事返商業活動,唔好住,如果撞到咁就麻煩,成個建造格局就係一個住宅,有幾多公司會去租來做office? 好似香港工廈當住宅一樣,係違契,政府唔捉就無野,捉就難搞。 不過平心而論,中山政府無錢,想收多啲稅,估佢近兩三年都唔會捉嘅。
- 但實情很多時買家預期的租金,有一部份會先被扣除租務托管公司的服務費,變相回報會較原本所知的少。
- 現在很多騙徒的手法,就是以低市場價格的樓價,以「疫情價」或「內部價」等,游說準買家把定金轉到內地代理個人帳戶上,一般來說金額不大,通常是兩至三萬元人民幣,但最後是完全失去聯絡。
- 他形容自己是「以一敵三」,但面對實力雄厚的3間公司,他不感到畏懼,認為香港法庭會還他一個公道。
- 有興趣人士,可聯絡按揭轉介機構幫忙委託香港分行進行按揭申請,該行會安排為深圳物業進行估價,並收集買家的入息資料。
胡小姐說:我們是代表大灣區大詐騙的業主,對全香港市民作出勸喻。 因為早前香港政府叫我們投資大灣區,我們響應政府的說法,相信大灣區並到那邊投資,怎知我們血本無歸,很慘。 如買家申請按揭,不動產權證書需在國土資源局進行抵押登記,並由銀行保管。 一般來說,大型發展商對於屋苑配套的規劃會比較完備,兼顧住戶交通、消費、娛樂、學校等多元需求。 另一方面,大型發展商具資金優勢,物業地段發展一般相對成熟或具潛力,如巿中心或鄰近地鐵站,無論於生活質素或投資增值方面皆較有保證。
大陸買樓陷阱: 港人廣州放盤 冇咗層樓
現時內地部分地區實施限購限外政策,惟「限外」一詞在各地的條文中定義不一。 有回鄉證的港人屬港澳台同胞類別,而非本地居民不一定包括港澳台同胞。 若該樓盤的土地有被抵押,售樓中心會懸掛橫額提醒投資者。 投資者也可到當地住房和建設局的網站查詢該樓盤的預售證。 買樓必須有預售證乃老生常談,但有預售證也不代表完全無風險。
鳳凰財經的文章還提到其它幾種在大陸購房的心理誤區,比如攢夠錢才買。 文章提醒消費者,買房不是一定要付全款,在貸款計劃適合自己的情況下,選擇貸款買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從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樓市又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 5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住宅的價格漲幅都出現收窄。
大陸買樓陷阱: 最新要聞
潘並表示,目前許多香港人前往大灣區購置房產,不僅是被9%至10%的回報吸引,也由於內地對港人限購政策有關。 他指,港人在內地一些城市購買商業用樓並無限制,但若想購買住宅也需要繳付五年個人稅,不少港人因心急而誤墮陷阱。 豈料簽約後卻發現賣方只有奇泰置業,合約中並沒有中信集團等字眼,令她深感受騙,加上示範單位為住宅裝潢,有廚房、客廳等布置,收樓前卻獲悉保稅區不能住人的重要信息,她指銷售中介及發展商刻意隱瞞重要消息。
大陸買樓陷阱: 內地買樓產權如何保障?
買家北上買新盤不熟路,首選中港兩地具信譽發展商及地產代理,揀樓前詳細瞭解樓盤資訊,摸清地方政策、物業類型及產權期限,個別地方選購一手住宅要「搖號買房」,類似香港新盤入票抽籤程式。 不久,有另一間地產代理公司致電鄧,聲稱有一名買家可以出價八十二萬元,鄧查詢該公司背景後,證實有工商執照及物業代理執照,於是轉為委託該公司放盤。 大陸買樓陷阱 按程序,買家領取新房產證後,要在今年一月五日前支付五十七萬元尾數給鄧女士,而鄧女士的舊房產證同時失效。 大陸買樓陷阱2025 據了解,80港人所購買的是所謂的「小產權」房屋,即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該類房屋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買樓合同在國土和房管局不允備案。
大陸買樓陷阱: 內地按揭利率
為避免遇上此情況,買家不能盡信中介人,在簽合約時需逐一查閱各條款,若果稍有不明白,應向律師尋求意見,毋須急於簽約。 有代理底發展商在推銷時會以「可使用面積」遊說買家,其實是指將陽台改成房間後,在套內建築面積基礎上的擴充面積,大家需要注意。 由於限購問題,港人在大灣區很多區份都不能力購買住宅物業,只能買入不限購和不限貸的商用物業,而商用樓再細分為公寓、商舖及寫字樓。 在內地,物業基座如設有酒店、商場或寫字樓便是商用物業。 而由於銀行住宅貸款已經納入全國系統,所以買家在內地有否其他按揭借貸,銀行都可以輕易查到,原則上,「全國只能限貸一套」。 大陸買樓陷阱2025 如果你不熟悉當地的物業交易程序,可嘗試透過當地的地產代理買樓。
大陸買樓陷阱: 手續繁瑣 內地買樓易 轉賣難 | 蘋果日報
而且,如果在大陸銀行辦按揭,以後就要定期匯款到大陸償還房貸,這時定必要找一間優惠的匯款公司,節省匯款手續費。 世紀21集團有限公司營業董事虞立燊舉例指,現時在中山的商品房價格約100萬人民幣,但100萬人民幣在香港連車位都買唔到,因此吸引不少退休人士或年輕人在內地置業投資。 但他指出,其實這種商品房在內地房地產市場不算受歡迎,因商品房的地契始終不是住宅,未來買家或租客都會有自己的顧慮,擔心有與住宅不同的限制。 大陸買樓陷阱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表示,示範單位有中信職員在場以及宣傳單張中有中信集團的字眼,令到消費者誤以為該樓盤是中信有份參與,他指中信集團有社會企業責任,如果該物業並非旗下集團授權的話,應該加以釐清。
大陸買樓陷阱: 大陸買樓 高層唔一定越受歡迎
不過,房產證上的物業並非銷售文件所顯示的名稱,而且文件顯示該物業使用期限將在2038年終止,換言之只剩下19年使用期。 大陸買樓陷阱 我們行內是從不沾手這種低總價高回報的包租項目,因為通常都是爛尾收場。 大陸買樓陷阱2025 最後我們建議準買家,還是選擇在香港經營有良好信譽的代理公司為佳,避免過份相信單純依靠網絡宣傳的代理,最好是能夠核實相關代理公司或代理的身份方為上策。 另外,去年發生最多問題的就是「格仔舖」和「分割式公寓」,它們都是從一個現樓商場物業,然後以「劏房」形式,分成若干小面積產權,然後重新包裝包租翻新出售。 大家要注意的是,這種產品大多已經做好產權分割,即是有獨立房產證,可以算是二手交易。
大陸買樓陷阱: 大陸購屋陷阱全攻略
從香港匯款到國內賬戶,當中涉及的匯款手續費不容小覷,尤其在大陸買樓的首期付款動輒就幾十萬人民幣。 如果想節省匯款成本,可以考慮使用電子匯款工具 Wise。 一般銀行的採用漲價匯率,即是納入了銀行運作成本和匯率浮動風險的考慮,往往比真實的市場中間匯率高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