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室內空氣污染可能同樣糟糕 – 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家中。 室內空氣污染可能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例如哮喘、喘鳴、結膜炎以及濕疹等。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但奧斯陸透過全面系統的性的政策,引領著全球節能減碳的風潮,讓愛地球不再只是口號。 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西部,擁有無數明媚山水的群島,魚資源豐富,漁業是挪威世世代代的經濟支柱 ── 直至發現了海底的「黑色黃金」。
- 在1982年8月3日,Blindern曾觀測到的最高溫紀錄是34.2°C(94°F)。
- 挪威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在辦公室、學校以及醫院的放射科擺放室內植物的影響,結果發現這樣做以後,人們咳嗽、頭疼和疲倦的現象減少了。
- 這幾年,養室內植物蔚然成風,特別是在新冠封鎖期間,許多人希望能改善居家環境,把「大自然」請進來,全球室內植物的銷售量也因此迅猛增長。
- 目前挪威軍分4種軍種:皇家陸軍,皇家海軍,皇家空軍以及國土防衛隊。
- 自2015年選舉之後,市議會裡最大的兩個政黨為工黨和保守黨。
- [12] 這一高增長率主要和國際移民的流入和高生育率有關,但也離不開國內人口流動的影響。
[23]有2.4%信奉伊斯蘭教,2%的人信仰其他宗教。 2016年,挪威修改憲法,移除挪威國教會的國教地位。 面積為385,054平方公里(包括冷岸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 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 海岸線非常曲折,長2.1萬公里(包括峽灣),多天然良港。 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縱貫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約占全境2/3以上。
挪威環保: 健康與自然:綠地如何讓你身心受益、增強免疫力?
例如,有一項研究顯示,在60個有高濃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辦公室中引進盆栽植物可以把這些化合物的水平降低了50-75%。 但所缺少的是綠植在家中或辦公室也有這樣作用的證據。 然而,它的確鼓勵了一系列有關植物吸收化學物質潛能的研究。 挪威環保 專家研究的這些空氣污染物中最令人擔憂的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 即使市府積極面對氣候議題、改善空氣品質、大幅獎勵電動車、取消上千個路邊停車格,但市民依舊認為還不夠,希望市區內的車輛能再少一點。
體育場在1987年和1997年還舉辦過歐洲女子足球錦標賽決賽,以及2002年歐洲U19足球錦標賽。 [90] Røa IL是奧斯陸唯一的女子足球聯賽隊伍。 每年,國際青年足球賽挪威杯在埃克貝格萊塔和城市中的其他場地舉行。 奧斯陸有霍門科倫國家體育場和Holmenkollbakken,後者是挪威主要的冬季兩項和北歐滑雪項目場地。
挪威環保: 城市名字起源
1993年5月,在美國的主導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這裡簽訂了著名的《奧斯陸協議》。 另外,奧斯陸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地,每年的頒獎儀式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 挪威環保2025 另外,上訴庭一樣認同案件對於當代和後代子孫的生活環境展現重要原則,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因此裁定綠色和平及「自然與青年」不須為挪威政府支付訴訟費用。 奧斯陸警方稱,從保安人員那裏獲悉此事後,警方已抵達國家博物館,3人沒有成功,但玻璃畫框上有膠漬,未有報告稱畫作有受損。 這3名女子是芬蘭、丹麥和德國的公民,目前已遭逮捕。
奧斯陸世界音樂節給那些在自己國家聞名、但在挪威不出名的明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奧斯陸室內音樂節在每年的八月舉行,世界級的獨奏家聚集在奧斯陸進行表演。 在歐洲最大城市排名中,以註冊公司數量為指標,奧斯陸排名第五。 奧斯陸是歐洲重要的航海工業和航海貿易中心,是許多航運企業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級的航運公司、船舶經紀公司和海上保險經紀公司。 奧斯陸也是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聯盟執委會的跨文化城市項目的試點城市。 北歐常常給人環保、進步、自由的印象,例如挪威的塑膠瓶回收率高達97%,電動車市場占比傲視各國,但您知道嗎?
挪威環保: 經濟
根據挪威統計局的年度報告,在2015年,奧斯陸有647, 676名永久性居民,其中628, 719人居住在主城區。 在整個城市區範圍內有942, 084名居民,[35] 而距市中心100公里(62英里)以內整個大奧斯陸地區,估計有177萬人口。 在克里斯蒂安尼亞周邊有許多自給自足的郊區城鎮,許多工人住在相對便宜的木製房屋中。 在1686年火災後,圍繞城市的堡壘被拆除,而城市外圍建造起了新的奧斯陸主教座堂。 1736年,奧斯陸廣場上的集市搬遷到了鄰近主教座堂的地方,即現在的Stortorvet。
若以考量選舉,怕失敗會讓政績難看,一般人可能會訂出簡單模糊的目標。 但奧斯陸市府卻正面迎戰,確定基準和目標後,精算未來4年的年度碳預算。 瓦勒倫加,奧斯陸閃電和斯基德贏得過挪威聯賽和杯賽,而Mercantile和Frigg贏得過杯賽。
挪威環保: 又對名畫下手 挪威環保示威者企圖用膠水把自己貼在《吶喊》上
以排名居榜首的挪威,國家政策2030年的目標即是達成碳中和、運具電動化稅賦誘因極為領先、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也是全球第一、產業準備度排名居首。 挪威是產油國,卻也已經成為再生能源的出口大國;清潔技術廠商數量居冠、在碳捕捉與貯存技術領域的投資金額最高。 北歐挪威日前推動徹底的塑膠瓶回收政策,挪威政府針對確實貫徹環保的企業給予環保稅獎勵,同時鼓勵消費者回收塑膠瓶,結果讓該國的塑膠瓶回收率到達 97% 。 如此亮眼成績也因此吸引中國與美國等國家前往取經。 挪威今年 9 將舉行國會大選,現時在野的工黨是今年大熱。 偏左的工黨長久以來支持發展挪威北部的石油,以增加在偏遠地區的就業機會,且工黨已表達支持羅弗敦附近三個海域的環評研究。
挪威環保: 氣候、生態、社區、經濟:4 個理由反對油田開發
布拉努薩博士說, 例如,多肉植物比較容易養,雖然看起來賞心悅目,並基本不需要太多打理。 布拉努薩博士對莫斯利醫生表示,那些生長快速、需要多澆水 、生理活躍的植物通常效果更佳。 她說,比如「一些像和平百合(peace 挪威環保 lily,也稱和平蓮等)以及綠蘿之類的植物」。 如果你本來就喜歡植物,可能早已經注意到,在有植物的空間感覺更舒適、呼吸更深,並能感受到自然所帶來的鎮靜效果 – 已經有這方面的研究支持這一觀點。 挪威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在辦公室、學校以及醫院的放射科擺放室內植物的影響,結果發現這樣做以後,人們咳嗽、頭疼和疲倦的現象減少了。 挪威環保2025 但如果不可能,也可以通過室內植物來淨化空氣,它是一種既有效、又自然的方式。
挪威環保: 氣候、生態、社區、經濟:4個理由反對油田開發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淨零是一個艱鉅的旅程,台灣必須跳脫高碳產業的舒適圈,才能藉由從低碳創新的能量中找到未來低碳優勢的新座標。 KPMG安侯建業指出,儘管低碳轉型長路漫漫,但分析結果仍有樂觀看待的訊號。 此次已有9個國家在法規中明訂淨零目標,還有10個國家發表淨零減排的目標。 挪威環保2025 研究中更發現多數受調國家在2005年至2018年期間都減少了排放量,且多數國家成效顯著。
挪威環保: 挪威靈魂:石油與自然之爭
城市居民慢慢地取得了一定的參政權力,從1730年開始,克里斯蒂安尼亞實行了「選舉十二人團制度」,被選出的市民將在市議會中具有一定影響力。 它被森林和田野所環繞,許多種類的動植物生活在其中。 奧斯陸市鎮內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森林和水域,使得實際人口密度達到了5, 221.6人/平方公里。 城市核心區的形狀像是一個被植被茂密的丘陵所環繞的砂鍋,許多河流從丘陵中流出,經過市區匯入奧斯陸峽灣。 2020年1月23日,國際通訊社以「挪威北極石油訴訟 綠色和平上訴失敗」為題,報導奧斯陸上訴庭的最新判決。 若不仔細看,以為4年來數十萬北極守護者的努力付諸流水,但判決背後的深遠意義,絕不是一句「雖敗猶榮」那麼簡單。
挪威環保: 氣候
繼 2015 年您我與全球 800 萬環境守護者成功阻止 SHELL 撤回北極鑽油計畫,感謝有您再次攜手,使「讓石油成為歷史」的願景邁進一步。 不過,此次風波也反映各大石油企業並未放棄把自身利益凌駕全人類福祉之上,目前 Equinor 挪威環保 在加拿大、阿根廷、英國等地,仍有意開採更多石油。 雖然威斯汀油田一直在 Equinor 發展計畫之中,然而因開發成本高達上千億挪威克朗(約 3,084 億新臺幣),業者並未執行開發。 直到挪威政府因應新冠疫情,向企業提出巨額稅務寬免,令開發計畫死灰復燃。
挪威環保: 挪威奧斯陸開先河 明年起大眾運輸零碳排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人們一直在為城市的擴展方向爭執不休,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878年確定的城市邊界內部已經沒有多少可供建設的地塊了。 合併奧斯陸和阿克爾市鎮的想法被提出,但一開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支持這個主意。 隨著城市建設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更多的人開始轉變看法。 挪威環保 到了二戰,1940年,德國佔領丹麥後攻佔了奧斯陸及各重要城市挪威全境淪陷,1945年才光復。 最終,阿克爾市鎮於1948年1月1日併入奧斯陸,這使得奧斯陸的城市面積增加了108%,人口數增加了46%(超過13萬人)。 21世紀初,奧斯陸的人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使其成為了當時全歐洲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挪威環保: 植物如何淨化空氣?
奧斯陸是14世紀挪威受到黑死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在15和16世紀其人口和經濟狀況又經受了進一步的衰退。 1838年1月1日,克里斯蒂安尼亞成為了一個市鎮。 挪威環保2025 在1814至1905年間瑞典-挪威聯盟時期,克里斯蒂安尼亞行使挪威首都的功能。 儘管在19世紀以前,克里斯蒂安尼亞在歐洲範圍內只是一座小城市,但從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這座城市開始高速發展。
挪威環保: 氣候正義之路顛簸難行,第一仗宣告敗訴…
二次大戰中被納粹德國的威瑟演習行動佔領,德國在挪威設立挪威總督轄區,吉斯林為總督。 挪威環保 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德國人打算利用挪威重水工廠生產重水用於製造原子彈,但被盟軍摧毀。 德國軍事控制挪威全境直至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駐挪德軍解除武裝。 此次「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受評的國家共32個,包括歐洲11國;北美2國;中美與拉丁美洲4國;亞太10國及非洲2國;中東地區3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