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在2018年的「全球教學創新大獎」中榮獲兩個獎項,表揚大學在服務學習和領導才能相關的科目,憑創新的教學法成功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文憑試考生除可透過Jupas申請入讀教資會資助課程,還有自資課程及指定專業/ 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課程。 冼雅琳表示,不論是資助抑或自資學士課程,皆受政府的資歷架構保障。 「具體選擇學科,學生可考慮幾項因素:興趣、職志規劃、對工作的期望。也可能有其他次要因素,例如校園環境、學費、宿舍安排等。」她認為一切皆以學生的想法先行。 乙同學:選擇能力 大學選科建議2025 我認為能力在考慮大學選科時是最重要的。
總括而言,我覺得大學選修的科目一定一定要是自己真心喜歡的,要是自己做的決定。 將來你讀得很辛苦的時候,你可以想起自己當初選這門科的原因,讓你有動力繼續努力下去。 吳又表示,今屆文憑試遇上疫情,同學的放榜成績與個人預期成績或有較多機會不同,同學宜做好多手準備。 此外,現階段是聯招面試的高峰期,如同學認為本身分數不太理想,就更需要做好準備,因為面試可加分,有助提高獲取錄機會。
大學選科建議: 文科出路比理科窄?
「例如我們公司這個月派出五位具有優異英語文能力的同仁參加美國亞馬遜論壇,替公司取經。」鍾文雄說。 大學選科建議 為此,不少大學紛紛搶攻機器人相關人才培育,開設跨領域學程、帶領學生參加國際賽事等等,為吸引學生就讀,也為培育學生能在未來資訊科技發展潮流下站穩步伐。 系統會透過學生的取態與各職業工作性質、範籌、價值觀、薪金、要求等,計算互相匹配程度,預判最適合測試者的20個JUPAS學科。
- 徐立之(前香港大學校長) 香港很多父母、學生都過於實際⋯⋯現在能找到好工的科目,明天可能找不到。
- 學生在選填志願科系時,不免會參考該科系畢業後的職涯發展和薪資待遇是否具有未來性,鍾文雄表示,「不過這是會改變的。」例如現在多語人才需求,外文系學生越來越吃香;中文系看似沒有特別專長,但它其實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能夠訓練學生具備邏輯思考、理解和表達能力。
- 理大的領袖及個人發展課程為計算學分的必修科目,每年吸引超過2,000名學生參與,培育他們成為未來的環球領袖。
- 在現今社會中「通街都係大學生」,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讀大學呢?
- [3] 由於各課程的計分方法各有不同,如計算科目的數目、各科的比重等,令各院校公佈的入學分數難以互相比較。
- 興趣能夠推動學生在大學四年主動學習,令大學生活過得愉快且有意義,亦能令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從 教育部的統計數據來看,從85學年度開始,企管系、資管系年年占據學生數前三名;而電機系、資工系則分別從89、93學年度開始穩居前五名;至於會計系從81至105學年度,年年都在前十名榜上。 有關各行各業與海外後援會,除部分已經成立,美國、日本僑界後援會將配合侯友宜訪日、訪美行程安排造勢,其他農漁工商各種職業與社會團體也將陸續遍地開花。 樓主說,自己選科從一開始已犯下大錯,「就係覺得一定要讀大學,唔讀大學好核突」,最終為進大學「死都揀咗1科自己根本唔係好鍾意嘅科讀」,現時回想才發現是自尊心作祟,若當時願意重考,或選讀副學士學位,或能「用另一條路入返自己想讀嘅科」。 作者為香港大學二年級生,秉承 “work hard, play hard”的宗旨。
大學選科建議: 文科出路 — 大學學科選擇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的2021年公佈的數據,以香港8大的學士學位畢業生平均年薪,計算出每個科目的月薪,讓各位考生做個參考。 正值準備文憑試(DSE)的考試季節,中六考生當然會盡他們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在這個「一次定生死」的DSE公開考試中脫穎而出,取得好成績;但同時亦要苦惱大學Jupas選科一事,擔心選科出錯,會影響前途。 在現今社會中「通街都係大學生」,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讀大學呢?
伏科定義因人而異,不過要是你本身的職業是「兒子」或「女兒」,那麼其實任何科目對你而言也不伏,可以放心盡情憑興趣選科。 「SSSDP 資助計劃」或「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資助的課程,列出的學費,仍未扣除有關資助金額。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冼雅琳表示,該計畫與現行的「校長推薦計畫」有所不同,如後者按學校的人數比例來劃分名額,前者則是每所學校劃一設兩個名額。 首先, 大二上下學期已經各有五門必修了, 再多找一門外系的必修課來當一般選修就夠重了, 常見的選擇像是經原, 中會, 成管會等等. 大三可以繼續去修外系的比較高年級一點的必修課, 或是修五選二跟二選一的其它課, 這些是程度比較適合的. 黃信復也說明,今年招生名額4萬2479名,較去年增加3129名、增幅約8%,各招生管道回流名額總計2萬0017名,其中有1.7萬多名是申請入學的回流名額,分發入學招生名額較去年增加5582名,大幅提高約38.7%。
大學選科建議: 升學顧問服務
對此,有網友在Dcrad上發文指出,「大學不是職訓所,只有爛人沒有爛系」,不管讀什麼科系,都應該互相尊重,文章一出,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大學選科建議 大學選科建議 【DSE/JUPAS/大學/8大/神科】DSE 7月20日放榜,同學們要根據自己成績去排大學聯招(JUPAS)選擇。 不少同學選科時都心大心細,除了個人興趣之外,也會考慮一下出路及「錢途」。
根據您在「我的文憑試」輸入的成績,被各聯招課程取錄的可能性有異,按院校分類,不同取錄可能性的課程數目分佈列於下表。 該名大學生於Dcard討論區以「我當年放榜犯下的錯」為題發文,表示4年經歷放榜的他「做咗好多好愚蠢嘅決定」,希望與應屆考生分享自己的故事,作為反面教材,「千祈唔好犯下我當年嘅錯誤」。 他指自己是文科學生,當年DSE成績比預期差,最佳5科成績為「唔嗲唔吊」的21分,「勁嘅U入唔到,但又未至於讀唔到U嘅程度,所有強制計3科主科分嘅U我基本上都入唔到,只能揀計best 5嘅大學」。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大學選科建議: 大學申請入學缺額5年新高/專家:肇因去年分發入學低分高就
大學是讓同學開始認識自己,尋找人生目標和生命意義的地方;是幫助年輕人發掘潛能,開創前路的地方。 大學教育正好提供一個黃金機會,讓同學裝備自己以迎接生命中個人、倫理和社會的種種挑戰⋯⋯理想的大學是將年輕人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揮,讀書只是一部分,也要努力讀,但不要花太多時間於你無意義的事。 一個系開的課, 可以粗分為必修跟選修, 而在臺大資管系, 這些大學部同學能選的選修課, 也通通都是研究生也可以修的. 所以很顯然地, 這些系上開的選修課, 是比必修難 (可能很多) 而且假設同學們都已經修完相關的必修課了~ 因此, 大二就修系上選修無異於越級打怪, 即使是大三修, 我認為都太早. 當然例外也是有, 不過我們系規劃在大三上修資料庫跟網路, 這兩門課是幾乎所有資訊類選修課的基礎, 所以大三修系上選修, 還是勉強了點.
大學選科建議: 了解子女 家長有責
至於取得17或18分的考生能否獲大學取錄,關鍵在於考生選科的配搭及科目比重。 小編之所以喺呢篇文章列到不同大學、不同學科嘅收生要求,係因為小編撰寫呢篇中三選科策略之前,自己都做咗資料搜集。 因為大學嘅科學、理科、醫療相關嘅科目,大部分都要求同學高中嗰陣修讀 Phy、Chem、Bio 當中至少一科理科。 如果真係要話理科出路較廣的話,小編覺得中三選科揀讀理科,比起高中揀讀文科,俾到同學嘅額外出路就只係大學嘅理科而已。 小編身邊嘅朋友,有唔少都係中學讀文科出身 大學選科建議2025 (甚至一科理科都冇讀) ,同樣可以入到好好嘅大學學科、大學畢業後搵到收入可觀嘅工作。
大學選科建議: 大學四年如何讀出「千萬價值」?知名作家何則文點出5大關鍵:先學會榨乾你的學校
雖然學生的能力能使他較順利地修讀某科,但我認為個人的興趣和熱情能填補能力的不足,故興趣仍然凌駕於能力。 除此之外,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大學科目與未來的職業也並非單一的對應關係,故選科時前途的重要性應是最低。 而且若選讀了一科表面有前途但自己沒有興趣,也讀得吃力的科目,只會事倍功半,甚至要轉系、退學,也無法達到所謂有前途的結果。
大學選科建議: 理大八大學院 提供多樣化的學科選擇 香港理工大學
丙同學:選擇前途 大學選科建議2025 我認為前途在考慮大學選科時是最重要的。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大學已成為一個為社會培育專業人才的專才訓練所。 大學修讀的科目與未來職業、前途和收入密切掛鈎,讀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專業資格,提升個人競爭力,以增加日後得到高薪厚職和優厚前途的機會。
大學選科建議: 高中生選擇大學科系,要先考慮興趣還是出路?台大生一面倒這樣答
此外,新計畫同時着重學生學術及非學術的表現,「如與STEM相關的課程,會特別看重如數學等學科成績。」獲計畫取錄的學生,在文憑試放榜前就會收到通知。 冼雅琳指,首年計畫有一百四十一個學士課程參與,學生可在網上找到課程的收生要求。 有網友表示「秒選週休三日,這個我做到老都甘願」、「文書領四萬屌打一堆人還能週休三日,你不去我替你去」、另外也有網友認為「如果短時間有經濟壓力就下面那份,沒有接上面那份然後斜槓」、「秒選2,錢比較多距離又比較近」,多數網友認為,還是要看原PO本身的經濟條件和對未來的人生目標。 我不是說辦活動跟休閒不重要, 我是在說大家都修太多課了啊~~~~ 六門就已經很多了, 五門我都覺得很 OK 呢, 絕不是修課修得少就是不認真.
大學選科建議: 香港大學
理大教育著重於達致學生預期的學習成果,並將教學和評估與之緊密聯繫。 我們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習成果的數據,並持續依實證結果改進教學,以確保學生的整個學習歷程切合預期的成果。 我們致力推動混合式網上教學,為全球的學習者與教育工作者提供靈活而富彈性的平台,作為終身學習與交流知識的渠道。
大學選科建議: (a) 出路因素
目前已有中學使用RightPick增加選科資源,幫助學生自行排列JUPAS選項。 不時聽到有大學生慨嘆揀錯科,所以DSE考生在JUPAS選科上要非常審慎,但大學科目眾多,要揀選最適合自己的科目難度頗高。 現在終於有JUPAS選科智能系統幫手,涵蓋全港11間大學362 個JUPAS學科,可於15分鐘內分析可配對最適合自己的20個學科,系統現限時開放免費試用。 12月9日便是來屆JUPAS網上申請系統遞交入學申請的最後限期,唔少來屆DSE考生都煩緊點揀科。
徐立之(前香港大學校長) 香港很多父母、學生都過於實際⋯⋯現在能找到好工的科目,明天可能找不到。 做為我們系上歷史最悠久的選修課, 資安一直都會吸引一部份大三的同學, 但資安技術很顯然地建立在網路跟資料庫技術上 (加解密演算法當然就沒有啦), 大三上就去修, 太早了. 至於軟開, 很顯然地它也假設大家懂資料庫跟系統分析與設計, 並且有一定的開發經驗, 也不宜太早修. 另外是 Information Retrieval 跟 Data mining… 算了反正大三以下也簽不到 XD. 管理類的話, 反正都是以五管的其中兩三個做基礎, 也不適合太早修. 又到了新學年開始前的選課日啦~ 在此我想用自己的經驗和觀察給同學們一點選課上的建議.
與專家對話後,謝馨慧表示,目前傾向文憑試放榜後繼續升學,並會就選科諮詢師長意見,又認為一旦成績不足以入讀心儀科目亦可修讀其他相關學科日後再轉系,而考慮未來就業路向時會看重工作穩定性和收入。 她又稱,未來希望成為「斜槓族」,以及樂意接受「數碼轉型」,以免被社會淘汰。 蘇建峯則認為,文憑考生毋須因為自己的成績而在放榜當日太過徬徨,因為現時有很多的升學途徑,加上副學士的大學升學率都很高。 他指出,與其升讀沒有興趣的大學學科,倒不如考慮一個有興趣的副學士課程,然後嘗試升讀大學。 同學在選擇大學學科時,除要留意課程本身外,大學的理念、硬件配套及其他校園活動亦是重要考慮因素,理大積極鼓勵學生全人發展,除本科知識外亦應涉獵不同方面,同時注重藝術、體育、文化等方面的經驗與交流,更鼓勵學生抓緊機遇挑戰各種新嘗試,讓學生更有所得益。 沈祖堯(前中文大學校長) 前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曾言「教育是把一切所學忘掉後而仍然剩下來的東西」,教育不是(也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塑造生命。
想想我們系吧, 選修都比必修難, 那外系的選修當然也絕大多數都比他們系的必修難啦~ 再怎麼樣也是留到大四再修. 大學會於各學期開學前為學生預先註冊指定科目,並安排學生於網上選科時段選擇自行註冊科目。 舉個例子,同學數理方面麻麻、討厭數字的話,小編唔建議你讀物理 Physics, 因為你會讀得好辛苦。 有興趣/可能/唔排除會讀理科、醫療學科嘅你可以先讀住化學 (Chem) 或者生物 (Bio) 嘅其中一科、或者兩科都讀曬先。
大學選科建議: 延伸閱讀》時事趨勢影響科系熱門度 你知道什麽科系不退流行嗎?
若你錯過了網上選科時段,你仍可於學期首兩星期的「增修/減修科目時段」嘗試註冊未完成自行註冊手續的科目,及更改課堂組別。 郭台銘包括今天在內,近3個月第三度到南投縣,南投縣長許淑華都同場參加,國民黨籍縣長支持總統人選意向是否跟黨意不同? 許淑華表示,總統人選仍然是全力支持黨提名的侯友宜,今天的城隍遶境是地方活動,大家不分黨派參加,相信黨中央也能理解。 黃信復表示,位於彰化的私立明道大學自112學年度起停招,招生簡章上原刊列之該校9系組均不再招生,調整後今年共有61校1838個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 除前述以凝聚黨內為主的輔選活動外,國民黨還會向外延伸,利用舉辦茶話會、客廳會以及婦女家戶拜訪等型態,對外拓展社會支持面,爭取選民認同,並傳達黨的競選訴求,各級地方黨務幹部與小組長,也會劃分責任區進行拜訪。
蘇建峯就建議學生先認清自己的興趣及目標,多利用身邊的資源作不同嘗試,例如參加各種學校活動。 黃首茗作為過來人,明白不少學生因為校內提供的資訊不足而選錯科,因此RightPick邀請教師顧問團隊協助,包括文科老師及理科老師。 黃首茗亦邀請人力資源公司顧問提供專業意見,人力資源公司擁有不同種類數據,例如不同學系畢業後入行的工作及薪酬,亦有所有工種和職業的平均月薪和需求,幫助學生作出職涯規劃分析,得出同時滿足升學興趣及職涯發展方向的選項。 每個學院均提供別出心裁的大學學科課程以供選擇,讓同學發揮潛能,掌握實用技能,以應對現今社會與世界所面對的挑戰。 大學選科建議 選擇大學學科前,同學可先瀏覽理大網站,細閱招生簡章,了解各個大學學科相關的資訊,再選擇心儀學科。 大學選科建議2025 大學選科建議2025 理大提供的學科包括應用科學及紡織、工商管理、建設及環境、設計、工程、醫療及社會科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以及人文學,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教人員任教。
大學選科建議: 教育
考分會主任黃信復表示,今年最低的登記標準仍落在「英文、數學A、數學甲」這個採計組合,此3科合計23級分以上之考生才可參加登記,建議考生可參酌近兩年系組最低錄取成績,並將100個志願填滿,爭取更多機會進入理想校系。 而查詢校系分則,例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銘傳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計算機應用組等是採計「英文、數學A、數學甲」。 「選熱門不如選熱情。」內湖高中輔導室主任許豔秋也表示,要從未來職涯想像回推目標科系,再以科系要求的學科能力,反推高中時應累積的經歷能力。 學生在選填志願科系時,不免會參考該科系畢業後的職涯發展和薪資待遇是否具有未來性,鍾文雄表示,「不過這是會改變的。」例如現在多語人才需求,外文系學生越來越吃香;中文系看似沒有特別專長,但它其實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能夠訓練學生具備邏輯思考、理解和表達能力。 「和企業連結度高的科系,深受一類組學生歡迎。」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表示,一類組在選志願科系時,除了商管相關,能夠考取專業證照如會計系、法律系,是學生首要考慮目標。
大學選科建議: 相關文章
傳統思想下,唔少人認為讀文科出路窄、讀理科出路闊,因而蜂湧去讀物理 Physics、化學 Chemistry、生物 Biology 等等嘅科目。 例如長榮大學去(2017)年便新設健康照護、東南亞相關科系和無人機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北醫大首創食品安全學系、政大設立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在在呼應環境、政策發展趨勢。 大學選科建議 「越來越多大型企業以多益英語測驗(TOEIC)作為職缺門檻。」例如不少企業開出管理職至少要有TOEIC 720分以上英語文能力,多數銀行儲備幹部也都設有英語門檻,以確保人才具備流利的英語溝通能力。 對此,勞動局表示,當天派員前往科慕公司訪視,是為瞭解其公司實際資遣情況、督促遵守法令、提供求職轉介及申請失業給付等資源,都是為了協助勞工,絕非協助科慕公司補件,請相關人士不要曲解市府保障勞工的措施與目的。 樓主的勸世文獲網民大讚實用,不少過來人也有共鳴,紛紛建議考生們忠於興趣,勿因「錢途」或他人的期望而白白花時間於不感興趣的「水泡科」,「呢個年代咩嘢機遇都有,最重要都係1個人心態同人品」、「考試只係1張紙,唔好俾佢限制到」。 他建議每一位等待放榜的同學做一個成績預估,包括每一科成績及整體最佳五科有多少分。
依照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平臺」資料,民國111年批發及零售業,每人每月總薪資水準落在45,420元~55,952元之間,考量這二間公司皆位在物價相對親民的中南部,待遇符合薪資水準,怎麼選擇全看原PO的人生規劃和未來目標。 至於其他科學、理科、醫療相關嘅大學學科,雖然部分科目未必將高中理科列入必讀嘅入學要求,然而同學高中修讀理科,理科科目有機會喺大學入學計分嗰陣,佔較高嘅比重,令同學更容易受心儀學系取錄。 兩位更分享了對未來就業趨勢、未來職場需要具備的能力、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等議題分享意見。
大學選科建議: 商科出路
除了國內科技公司,如Google、Apple等公司發展同樣也影響資訊科技領域的人才供需,而近年來大數據、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各種新科技也帶出龐大商機。 可見一類組以企管、資管、會計,二類組以資工、電機等科系最為歷久不衰。 將這五個科系抽絲剝繭來看,和「專業度」、「企業需求」及「資訊科技發展」脫不了關係。 順帶一提,UCAS每年有多個不同的截止日期,同學要小心注意,遞交的時候所有的文件必須齊備,並需要以信用卡繳交有關的UCAS申請費,方才在網上成功遞交。 院校排名並重|在衡量一間院校的時候,院校排名亦非常重要,顯示該院校在各個科目及教育質素,亦相對有保證。 80後RightPick創辦人黃首茗有感過去2年學生與老師交流減少,不少學生缺乏JUPAS選科或升學方向的支援,故去年開始與中學教師團隊及人力資源顧問,共同研究可供學生自行分析選科方向的人工智能系統,至今年9月正式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