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港鐵公佈,輕鐵天榮站物業項目由12月20日起招收發展意向書,12月27日下午2時截止。 [10]項目於12月27日截收意向,獲19份意向書,包括長實、新地、會德豐、金朝陽、南豐、華懋、麗新發展、嘉里及泛海等。 2015年7月16日地政總署資料顯示,天水圍輕鐵天榮站項目,涉及補地價金額15.1899億元,以總樓面約98萬2千多方呎計算,补地价每平方尺約1500元。 2013年12月19日,港鐵公布,輕鐵天榮站物業項目由12月20日起招收發展意向書,12月27日下午2時截止。 「錦田2160」項目的單位,可供1至6人入住,當中1至2人單位佔672伙、324伙屬3至4人單位、21伙為5至6人單位,另設3伙特別設計予傷健或行動不便人士。
對於招標條款大變,港鐵發言人回應,在考慮天榮站今年初招標時的市場反應,以及發展用地時輕鐵站月台設施需事先搬遷及重置的特殊要求,再考慮到現時物業市場的情況,因此與地政總署達成有關的財務協議。 消息人士透露,有別於對上一次招標列明發展商須支付26.863億元的補地價金額,是次標書只要求發展商提交其所願意支付的保證地價,實際補地價金額再由港鐵與地政總署商討,令批地過程中的彈性增加。 整個錦上路站項目的地盤面積約44.86萬平方呎,於2017年5月以83.3億元批出,當時樓面呎價約6,734元,貼近當時市場估值上限。
錦上路項目: 命名空間
該路線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7]。 柏瓏I毗鄰屯馬綫錦上路車站,將設有蓋通道連接站內雙出口,是該盤最大賣點。 項目直接受惠於港鐵屯馬綫效應,一站前往荃灣西,需時僅約7分鐘;前往尖沙咀僅需約20分鐘;前往香港站亦僅需約半小時程;中途不用轉車直達九龍東、西及新界東,而且未來更配合沙中綫,可直達港島灣仔會展站。 景觀方面,錦上路站一帶物業以低密度住宅及村屋為主,錦上路項目是區內較少有高座分層住宅大型屋苑,相信大部份單位可擁開揚景觀。 錦上路項目2025 今季焦點新盤之一的西鐵錦上路站項目,項目一期於2017年由信置、嘉華及中國海外投得,涉約2,200伙,規模屬本港買少見少的地鐵盤中甚為罕見。 項目第一期合共1,520伙,而第2期約680伙,其中1A期早前命名為柏瓏I,佔715伙,柏瓏I發展商表示,將參考附近港鐵站上蓋項目屋苑造價,預料貼近市價推售柏瓏I。
- 「錦田2160」項目的單位,可供1至6人入住,當中1至2人單位佔672伙、324伙屬3至4人單位、21伙為5至6人單位,另設3伙特別設計予傷健或行動不便人士。
- 首張價單合共168伙,當中107間屬於兩房單位,而1房及3房則各有29及26伙,另有6伙屬於首次推出的4房單位。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校長劉修妍指,政府經常強調可持續發展,卻批准興建損害環境的樓宇項目,希望政府可以身作則,拒絕有關項目的申請。
- 當中1A期柏瓏I,設2棟住宅大樓,共4座,涵蓋1至3房戶型,迎合不同買家需要,當中主打1至2房單位,合共佔全盤逾8成。
項目結合龐大交通網絡,盡享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擁大型園林會所,定成區內矚目的新地標。 而且交通便捷,項目入口連接港鐵錦上路站,擁屯馬綫及北環綫優勢,貫穿港深商業核心。 項目可於半小時內接通主要港深口岸,緊連深圳福田、南山及前海合作區 。 景觀方面,由於錦上路站一帶物業以低密度住宅及村屋為主,而項目周邊為低層建築或田地,即是錦上路站項目是區內較少有高座分層住宅大型屋苑,相信大部份單位可擁開揚景觀。 鐵路上蓋住宅項目一向大受市場歡迎,元朗錦上路站項目亦講得上是2022年的焦點新盤項目,項目除了受惠於港鐵屯馬綫,一站可到荃灣西及元朗,區內更有交通專線直達深圳。
錦上路項目: 錦上路項目 料受惠北部都會區北環綫發展
每個單位均設洗手間和煮食空間;項目另設一幢3層高的服務大樓和1座污水處理設施。 合資格的申請者需符合以下條件,包括有明確過渡性房屋需要、輪候公屋最少3年、正居於不適切居所;或低收入及急需社區支援的住戶。 申請人亦需是已申請綜援,或月入符合申請公屋每月入息及淨值限額。 錦上路項目 翻查資料,該項目由上述財團於2017年5月以83.3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6,735元。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除紅磚屋外,錦田另一消閒好去處為位於元朗錦田吉慶圍的盈匯坊。 盈匯坊佔地約2萬平方呎,距錦上路站約2分鐘步程,是條由貨櫃組成的商業街,坐落了小型playhouse、咖啡店、零食店、美甲店等等,戶外還有特色市集及園林景致。 當中1A期柏瓏I,設2棟住宅大樓,共4座,涵蓋1至3房戶型,迎合不同買家需要,當中主打1至2房單位,合共佔全盤逾8成。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九廣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將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錦上路項目: 政府指逾4,000伙過渡性房屋正動工興建 料明年第3季或之前落成
整個項目項目不設限呎限量條款,由3幢42層大樓及地庫停車場組成[1],提供約1,800個單位,預計2021年落成[2]。 該項目首階段車站月台搬遷及平整工程已於2017年1月完工,地基工程正在展開。 該項目首阶段车站月台搬迁及平整工程已於2017年1月完工,地基工程正在展开。
錦上路項目: 深水埗過渡性房屋「雅匯」可申請 提供205個單位料明年2月入伙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綫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錦上路項目2025 錦上路項目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英尺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1][22]。 現時,市場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營業,以帶動車站一帶的人流。
錦上路項目: 港鐵錦上路站第一期快將推出 全盤提供約2200伙
大堂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堂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錦上路站(英語: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元朗區錦田東匯路,鄰近八鄉,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2015年7月16日地政總署資料顯示,天水圍輕鐵天榮站項目,涉及補地價金額15.1899億元,以總樓面約98萬2千多方呎計算,補地價每平方尺約1500元。
錦上路項目: 北部都會區概念撐起
而根據規劃,未來區內將會有5個商業項目,包括酒店及商場,合共提供156.1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其中錦上路站第二期項目亦會包括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 到12月30日,港鐵公佈項目即日起推出招標,並於1月21日截標。 港鐵天水圍天榮站項目兩度流標,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2014年2月8日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透露,政府考慮把這塊地皮改為興建居屋,預計可建1,600個單位。 他表示,這種做法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上蓋發展權現屬於港鐵,若要發展,需先購回發展權。 政府雖是港鐵大股東,但港鐵是獨立上市公司,因此不敢揣測港鐵方面的取態。
錦上路項目: 元朗錦上路站旁建逾千過渡屋 首批2023年中入伙
首張價單合共168伙,當中107間屬於兩房單位,而1房及3房則各有29及26伙,另有6伙屬於首次推出的4房單位。 定價由744萬元起,最高折扣維持16%,折實價624.96萬元。 入場單位為第1座1樓B8室,實用面積352平方呎,1房間隔,折實價624.96萬元,折實呎價17,755元。 而呎價最平則為2房的7座1樓B7單位,實用面積445平方呎,折實價740.37萬元,呎價16,638元。 錦上路項目 對比於上月中旬開盤的1A期,同樣推出首批168伙,折實呎價約16,008至19,004元,是次1B期開價只高約1%。 第1B期由5座組成,全盤提供805伙,關鍵日期為2024年11月,單位實用面積由351至977平方呎,戶型首度推出4房1套連工作間單位,實用面積介乎974至977平方呎,分佈於第8、9座A1單位,設31伙。
錦上路項目: 車站改善工程
至於地政總署方面則補充,就地價而言,經考慮所接獲的標書後,如政府從港鐵得到的地價是相等或高於地政總署所釐定的底價,政府才會把土地批予港鐵。 另外,在2號月台(往烏溪沙)路軌旁並設有預留予興建北環綫月台的平台基座。 未來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及東鐵綫未來的古洞站,屆時錦上路站將會擴建,並成為屯馬綫與北環綫的轉車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終點站。 錦上路項目2025 日後北環綫亦會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再興建支綫接駁錦上路站與東鐵綫落馬洲站。 著名地點有錦田紅磚屋、日本千葉園、旦王花、蓮花犬舍、財利農場、黎氏大屋、植桂書室、南苑海鮮酒家及上村公園等。
錦上路項目: 車站命名
根據當時招標條款規定,項目須提供不少於1,652伙單位,當中的661伙的面積不可大於538平方呎。 第1期位於項目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項目地盤面積約44.9萬平方呎,規定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可建樓面約123.7萬平方呎,規定設不少於1,652伙單位,當中661伙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平方呎,限呎比例約40%。 錦上路項目2025 第1期位於計畫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錦上路項目: 招標出售
可建住宅樓面約123.7萬平方呎,當中地契要求661伙屬面積於538平方呎或以下中小型單位。 錦上路項目2025 2011年4月19日,逾百名天水圍居民及學生舉行集會,進行「向屏風樓說不」的靜坐活動,過百名參與活動的居民及該校師生高呼「港鐵屏風樓,居民無氣抖」的口號,希望政府利用該地興建社區中心,為該區居民提供更多娛樂。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校長劉修妍指,政府經常強調可持續發展,卻批准興建損害環境的樓宇項目,希望政府可以身作則,拒絕有關項目的申請。 至於生活配套,現階段購物消費最近要到一站之隔的元朗站或荃灣西站的大型商場。
錦上路項目: 目前進度:
未來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及東鐵綫未來的古洞站,屆時錦上路站將會擴建,並成為屯馬綫與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終點站。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着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著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錦上路項目: 命名空间
政府早前批出5.763億元,在元朗錦田第2160號地段(部分)及毗連政府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 新界社團聯會今日公布細節,指新社聯社會服務基金的過渡房屋項目名為「錦田2160」,選址錦田東匯路及錦匯路交界,即鄰近西鐵錦上路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項目初步計劃興建6幢4層高住宅樓宇,預料可提供約1020個,面積介乎144至288平方呎的單位,容納2751人居住。 首批590個單位最快2023年中入伙,第二批最遲2024年中入伙,新社聯的營運時間不少於5年。 設施包括面積逾13.5萬平方英尺園林及逾3.7萬平方英尺的雙會所。 至於大型商場,可選擇一站達到元朗站及荃灣西站,集齊YOHO MALL、海之戀及荃灣商場等多個大型商場。
在疫情趨紓緩下,新盤市場日漸回勇,發展商亦密鑼緊鼓部署2022年第2季(4月至6月)推盤攻勢。 第一個面世的全新盤,將會是屯馬綫錦上路站項目,為新盤戰線拉開序幕。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米,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錦上路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完整道路名稱命名的車站[3]。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佈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項目,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項目[19]。 除將北環綫主綫延伸外,當局亦提議增設北環綫支綫,由新田站向北延伸,經洲頭站前往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後,再接入重置後的深圳皇崗口岸。 北環綫主綫延伸及支綫連接古洞福田皇崗等多個商圈,便利日後通關外,同時,引流北部都會區周邊多項發展至錦上路,可見項目極具投資潛力。 而根據政府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北環綫主綫將由古洞站向東延伸,並預計增設「羅湖南」、「文錦渡」、「老鼠嶺」、「香園圍」、「打鼓嶺」、「坪輋」、「皇后山」及「安樂村」共八個車站。 另項目設有面積逾13.5萬平方呎園林,及逾3.7萬平方呎的雙會所,項目會所面積為港鐵住宅項目最大。
錦上路項目: 月台
項目位於錦河路及東匯路交界,位置毗鄰鐵路站,提供總樓面逾123.67萬平方呎。 錦上路站住宅計畫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英尺,提供約2,692伙,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英尺,建築物高限為69公尺(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為方便乘客駕駛私家車或騎自行車轉乘港鐵,車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而停車場內設有約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11];而在B出口外亦設有約200個自行車泊位的自行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錦上路站轉運站。 大廳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大廳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廳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2017年4月18日,港鐵公佈以代理人身份,代表錦上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翌日起就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招收意向[18]。
此外,政府建議建設港鐵北環綫,由現有錦上路站作為北環綫首站,接駁至東鐵線落馬洲支線新增的古洞站,形成一個環形鐵路。 因此,錦上路項目亦受惠北環綫未來發展,有利刺激錦田一帶樓價升值。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1][22]。 然而,新鴻基地產奪得天榮站上蓋物業發展權後在2015年3月提交予城規會的文件顯示,上蓋物業發展由4幢43層大樓更改為3幢42層大樓,停車場改設於地庫,以籍此增加空氣流通性及改善環境。 2022年10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發表該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擬興建中鐵綫,路線會由錦上路站開始,並會經葵涌東北部(梨木樹、石籬一帶)直達九龍塘站[15][16]。
錦上路項目: 元朗錦田南發展計劃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 – 前期工程
同時在錦田公路及青朗公路多條小巴、巴士路線,往返港九新界多個地方。 錦上路站住宅項目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呎,提供約2,692伙,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呎,建築物高限為69米(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該路綫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7]。 為了帶動錦上路站一帶的人流,港鐵在車站旁的空地設立了一個跳蚤市場,該跳蚤市場於2008年5月1日開幕,為港鐵首個以及目前唯一一個由港鐵管理的跳蚤市場[8][9]。 大堂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錦上路項目: 大堂
先講食肆,高埔村外的「天空之城美食街」,匯集多國特色食肆,包括泰國菜、西餐cafe、中菜、冰室等。 亦可沿著錦上路,前往位於上村大帽山山腳的「金疊餐廳」,餐廳特色懷舊的設計,加上招牌咸豬手,吸引不少外區客前來光顧。 同區較新型的二手屋苑有位於錦田北的爾巒及PARK YOHO,前者屬中低密度住宅,於2013年入伙,單位總數有780個。 而PARK YOHO於2015年至2017年入伙,單位總數近3,000伙,同樣位於錦田北的半新盤山水盈,亦屬低密度住宅項目,2021年入伙,但上述三大項目都相對遠離鐵路沿綫。
再者,2021年《施政報告》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概念後,帶動區內概念物業,包括錦上路站項目,令項目有望成為2022年最熱新盤。 北部都會區空間布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區,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錦上路項目2025 錦上路項目 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0,000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 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000至926,000個,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當中,此屋苑首批推出的1A期設有兩幢住宅大廈,合共4座組成,設715伙單位,提供一房至三房間隔。 設施包括面積逾13.5萬平方呎園林及逾3.7萬平方呎的雙會所。
計畫地盤面積約44.9萬平方英尺,規定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可建樓面約123.7萬平方英尺,規定設不少於1,652伙單位,當中661伙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平方英尺,限英尺比例約40%。 根據樓書資料,項目位於錦河路及東匯路交界,中文地址為錦河路29號,毗鄰西鐵錦上路站。 錦上路項目 錦上路項目2025 整個項目可興建7幢樓高16至17層高住宅大樓,戶型介乎1房至4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