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情況不算嚴重,建議先留在家中觀察孩子的整體情況,每隔 4 小孩退燒藥水2025 小時量體溫,以溫水抹身,但切勿使用酒精! 發燒時只需穿著平常的家居服,以長袖鬆身為主,容易穿上的單件衣服為佳。 MIS-C是一種免疫系統的錯亂所導致,所以是以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治療,而不是以退燒藥治療。 小孩退燒藥水2025 孩子用藥一定要聽從醫師和藥師的指導,切不可自作主張,以免引發不良後果,同時,用藥時也一定要選擇適合的藥物劑型,不宜選用成人的藥物,一方面藥物劑量不好折算,二是容易帶來不良反應。 兒童退燒藥 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麼原因便使用氯黴素、鏈黴素。 如果長期使用鏈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會對聽神經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
- 若家長或小朋友確診而暫未獲送院,須在家等候安排的話,趙醫生提醒患者要喝充足水份,可安排少食多餐,緊記切勿外出,以減低傳播風險。
- 臺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撰文指出,兒童常見的退燒藥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安佳熱以及消熱炎(又稱伊普芬、疏抑痛)。
- 他亦再次提醒家長,兒童持續2至3日發燒高於39℃是一大警號,切勿因心急退燒而自行讓病童服食布洛芬 (Ibuprofen)及雙氯芬酸(Diclofenac)等藥物,因副作用相對較多,應盡早求醫處理。
-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 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性退燒方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尤其小孩正在開始發高燒時。
- 此文一出,有許多民眾開始稱這款藥水為「兒童救命藥」、「幼兒救命神藥」等,讓不少兒醫看了很擔憂。
- 孫麗娟提及,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性退燒方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尤其小孩正在開始發高燒時。
近日Roman斷斷續續地發燒,最高燒至41°C,Toby大呼嚇死我了,立即把兒子送院治理。 小孩退燒藥水 如果小孩的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此時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升得更高。 口探是最常見的探熱方式,不過與耳探、肛探、腋探相比,量度出的溫度不一定最準確。
小孩退燒藥水: 兒童退燒藥懶人包
藥師Kiki指出,家長決定要讓孩子打新冠疫苗時,同時要記得準備,幫助小孩減輕接種後不適的物品。 藥師舉例,以現階段先施打的莫德納疫苗來說,最大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大人或許還可以忍受,但對部分兒童來說可能無法承受,有些孩子在注射完一小時就開始哀號疼痛。 兒童退燒藥 小孩退燒藥水2025 如果已經有醫生診斷過及斷定可以在家服用抗生素而唔需要收入院留醫的話,家長亦都需要留意小朋友若有以上變差症狀,需要盡快再去求診。 臨床認為小孩體溫38°C或以上屬於低燒,若39°C或以上則應前往醫院,否則拖延至41°C或以上,可能引發休克。 就像Toby一樣,她於2019年與丈夫施雋賢(Jonathan)結婚,同年12月誕下Roman,一直專心照顧家庭和兒子。
- 服用劑量是按兒童本身的體重而計算的:每次10-15mg∕kg(撲熱息痛(Paracetamol)/體重),即每一公斤體重每次需服用10至15毫克撲熱息痛(Paracetamol)。
- 不過每個醫師的用藥習慣也略有不同,洪毓棋醫師自己偏好使用足夠的藥物劑量,才能比較準確地評估病童的身體狀況和用藥效果。
- 要知道造成發燒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腸胃炎、尿道炎、鼻竇炎、甚至是便祕而發燒,而上述原因即便用最好的退燒藥,只要症狀存在,藥效過了還是會發燒。
- 如兒童發燒超過39.5度,即屬於高燒,歐陽卓表示,家長此時可使用浸過酒精的棉花,為小孩抹身降溫。
-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不幸生病,第一任務是要冷靜——這樣才可以逐點向醫生說明狀況,以便最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建議。
不過,另一種腦膜炎或是腦炎而引起的抽搐,情況相對較嚴重,需要入院治療。 小朋友發燒大多是因為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這一類的發燒通常幾天內就會自動退燒,退燒藥物只是緩解發燒所產生的身體不適,並非殺死病毒,張醫生指出最重要的還是找出病因,不要強求孩子馬上退燒或要求醫生給予強力的退燒藥。 小童退燒藥水 除非高燒不退,加上有脫水的現象,就最好送院觀察治療,並且考慮用點滴的方法補充水分。 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今日(4日)確診數字為5萬2千人,當中不乏兒童感染疫症。 小孩退燒藥水2025 由於公立醫院爆滿,病情較輕的兒童不幸中招,只能留在家中服用退燒藥控制病情。
小孩退燒藥水: 小童退燒藥水: 感冒發燒增多 醫生:別急著吃退燒藥
本港兒科醫生歐陽卓倫表示,一般小童體溫達到39.5攝氏度,才屬於發高燒,若體溫在38至39.5度之間,只需口服必理痛等退燒藥即可。 至於平安藥輪候時間1至3小時,又指由於藥房人數眾多,藥劑師團隊人手有限,他們提醒家長暫時勿WhatsApp詢問,可以直接到訪藥房購買,但最好先準備好小朋友的姓名年齡和體重,以及藥物敏感等資料,以便藥劑師計算劑量及服用方法。 持續高燒不退的患兒若單一藥物退熱不佳,可交替應用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了解所致。 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說明。
兒童退燒藥 如有任何用藥懷疑,特別是涉及 6 歲以下幼童,謹記尋求專業醫護意見。 最後,四大學會表示,一旦發現家中病童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抽筋跡象或進食困難等症狀,家長須立即召緊急救護車將病童送院求醫。 家長及照顧者應定時觀察病童情況,包括定期量度病童體温,注意他們的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及量。 並每日觀察及記錄病童有沒有增加任何症狀,以及病情是否有出現惡化情況,例如面色變蒼白及呼吸急促等。 阿斯匹靈-Aspirin在兒童會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會產生腦病變與其他神經損傷,故不可給18歲以下兒童當作鎮痛退燒藥使用。
小孩退燒藥水: 建議產品
至於自行配藥方面,TOPick詢問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的意見,他強調市民用成藥治療輕微病徵並非「亂食藥」,鼓勵家長購買三類藥物「傍身」。 洪醫師也可能一次給予家屬退燒全餐,三種退燒藥都給您,使用如下圖,同樣低,也可能是先用依普芬再用安佳熱。 普遍來說,安佳熱的退燒效果比依普芬來的弱,因此小於39度考慮使用安佳熱,大於39度考慮使用依普芬,但洪醫師也遇過小朋友反而安佳熱比依普芬好用。 其實就是電視廣告上常出現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常見商品名是「安佳熱」。 它的藥性較溫和,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但高燒比較不容易退下來。 最重要的是,「發燒期間要補充水分或電解水」,補電解水類似打點滴,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甚至補了水都吐出來,還是要堅持補水(電解水),另外,注意減少身上衣物、通風。
Omicron傳染力強,家有還未接種疫苗的孩子,令家長相當憂心。 Kiki表示,即便很多人說生病要多喝水、孩子們也因為口乾補了很多水,但嘴唇還是會呈現乾燥狀態,另外也因喉嚨痛,會因此拒絕飲食。 Kiki提到,其實小朋友還會出現結膜炎、紅疹,發病的時間點是在「慢慢退燒時會出現」,紅疹出在腿部以下,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另外則有小孩會雙眼發紅,但症狀改善時,紅眼也會消失。 吳醫生強調,大部分兒童確診後情况輕微及穩定,通常於三數天內會好轉,若蜂湧入院只會加重醫療系統負擔,有需要或疑問可透過遙距診症向醫生求助。
小孩退燒藥水: 兒童緊張易肚痛?可能患腸易激綜合症!(MameShare)
當孩子的體溫漸漸下降後,爸媽仍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繼續觀察孩子身體及精神各方面的表現,因為退燒只是症狀的緩解,而非疾病的痊癒。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藥物,但也希望爸媽別因為太害怕藥物而讓孩子因為發燒而受苦,病症若未改善就要盡早就醫。 小孩退燒藥水2025 目前常用於孩子的退燒藥物有兩類,一類是口服藥水(或是錠劑),另一類是肛門塞劑,因為使用後退燒效果出現時間不一,請爸媽們務必要注意使用的原則。 如兒童發燒超過39.5度,即屬於高燒,歐陽卓表示,家長此時可使用浸過酒精的棉花,為小孩抹身降溫。
小孩退燒藥水: 發燒的定義
若是口服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因為藥物需要經由腸胃吸收,效果比較慢,平均約三十至六十分鐘才會慢慢退燒,但效果會持續好幾個小時。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在第一版的兒童發燒衛教中指出,發燒與退燒的循環會重複發生,如果持續至少24小時以上沒有發燒,才可能代表疾病已經康復。 輝瑞疫苗的部分,許辰陽說,不良反應和莫德納一樣,絕大部分都以注射部位不適為主,少數有發紅、腫脹、搔癢狀況;全身性不良反應則有發燒、疲勞、腹痛、肌肉痠痛等。
小孩退燒藥水: 鼓勵小朋友盡快打針 感染後3個月可接種新冠疫苗
藥師千慈,台大藥學系畢業後,任職於台大醫院藥劑部,作為一個男寶的媽媽,現在肚子中也孕育著寶寶,用一個當媽媽的心,把臨床常見的藥事問題,用生活化的方式分享給同樣是爸媽的你。 小孩退燒藥水 舉例來說,10公斤的孩童最多每次服用5毫升,但每次最大劑量建議仍應小於10毫升。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說到這裡,你或者會問,那麼我們就任何情況之下都不用給孩子退燒了嗎? 這也不對,一般來說體溫在39℃以下又沒有特別不適的話,退燒藥不是必要的。
小孩退燒藥水: 兒童用量計算機
崔俊明表示,乾咳可以檸檬或蜜糖味潤喉糖紓緩,不過要注意1歲以下幼童不宜飲蜜糖,怕引致敏感,家長亦要小心幼童吃糖時噎到。 崔俊明提醒18歲以下兒童,不應服用藥物「阿斯匹靈」(Aspirin)來退燒,因有機會患上雷伊氏綜合症,流感病毒加上阿斯匹靈有關藥物而引致腦部受損。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小孩退燒藥水2025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了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兒童退燒藥 所以如果寶包發燒時使用退燒藥水,中間要間隔四至六小時再服用。
小孩退燒藥水: 退燒藥應放雪櫃嗎?
但如果體溫過高,也會有可能讓部分身體細胞遭到破壞,所以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不幸生病,第一任務是要冷靜——這樣才可以逐點向醫生說明狀況,以便最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建議。 小孩退燒藥水2025 例如,曾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匆匆趕去急診室,卻沒有將孩子的身份證明文件、曾經服用的藥物資料、病歷放在身邊,這些資料都能協助醫護更快速地處理個案,減少延誤和不必要的誤會,值得家長注意。 除非寶寶是因為注射疫苗後出現的發燒反應,否則應該帶寶寶看醫生,因現時病毒病菌眾多,為安全起見,醫生費不能省。
小孩退燒藥水: 兒童常用退燒藥有哪些?
「雖然不嚴重,但也很不舒服的!」藥師Kiki回想和孩子前陣子染疫的狀況,她分享,小朋友確診有5種症狀,包括發燒、口乾喉嚨痛、有痰咳嗽、噁心食慾下降、結膜炎,甚至出現紅疹。 他又謂,人的體溫在不同時間也有差異,通常在清晨6時最低,下午4至6時則最高,因此晚上發高燒比下午發高燒可能顯示情况更為嚴重。 如果孩子看來很不適,你可以考慮餵服適合兒童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布洛芬(ibuprofen),但不應同時間服用。 小孩退燒藥水 他續指食藥只是處理病徵,不是處理疾病,康復要靠小朋友自己的免疫力。
小孩退燒藥水: 孩子出現氣促、嘔吐,甚至昏迷,救護未到該如何處理?
身體健康的孩子,即使出現發燒亦不表示身體發生任何嚴重情況。 雖然孩子的體溫升高會令人擔憂,但發燒實際上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通常是身體抵抗感染的一種方式,然而,發高燒會使孩子不適並出現更嚴重問題如脫水等。 如有任何用藥懷疑,特別是涉及 6 歲以下幼童,謹記尋求專業醫護意見。 如體溫達到 39℃,可考慮額外加入退燒藥 Ibuprofen。 坊間眾說紛紜,甚至簡單地將 Paracetamol 和Ibuprofen 分為低燒藥與高燒藥,任何人讓兒童(特別是 6 歲或以下幼童)服用藥物前,應先向家庭醫生查詢清楚。 而且,使用 Ibuprofen 前亦要特別注意,除了有機會引致胃部不適外,也要留意患者有沒有藥物敏感。
小孩退燒藥水: 兒童醫學推薦-媽寶補給站提醒您!高燒不退還是要看醫生哦!
他強調,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都有機會令兒童出現併發症,當中最嚴重要是腦炎、呼吸系統發炎,以及可致器官衰竭的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一旦出現這些情况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例如以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控制炎症。 發燒往往是一個好徵兆,一般來說,當孩子的免疫系統抵禦傷風感冒、咳嗽和耳部感染時,便會發燒。 當感染一開始發生,身體的防禦系統便會釋放抗感染化學物質至血液中,而這些化學物質也會影響身體的溫度調節,這個溫度調節系統位於大腦中,稱為下丘腦。 小孩退燒藥水 蔡文展解釋:「所以慢慢也發現,似乎年紀越長以後,發燒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相較於年紀輕的人來講每一次病毒可能都是新的,所以免疫系統就會盡情地反應、打鬥。」所以當出現發燒的情況,不見得是壞事,代表兒童免疫反應正在努力作戰。 例如:如果38度以上,但是孩子精神活動力很好,醫生也判斷這是一般的感冒,本身沒有熱痙攣的病史,則的確可以考慮不用吃退燒藥。
小孩退燒藥水: 持續腹痛,到底發生過甚麼事?(CUP媒體)
耕莘醫院兒科部孫麗娟醫師指出,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 孫麗娟說明,若寶寶體溫高於38℃,而且發現寶寶不舒服,可以考慮給退燒藥;若寶寶雖然體溫高於38℃,但沒有不舒服,能玩能吃,就不需要退燒。 由於家長缺乏醫藥常識,兒童發燒時,便隨意服用退燒藥,實際上當孩子發燒的溫度不高時,用退燒藥是不恰當的,適當的體溫升高其實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小孩子肛門量表在38。 小孩退燒藥水2025 小孩退燒藥水 「發燒」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來做為「警訊」,表示寶寶身體有問題了,需要注意或看醫生。
小孩退燒藥水: 「退燒原則」:讓孩子舒服、治療疾病
吳醫生說,體溫持續過高才算是發燒,第一次探熱發現體溫高,應隔10至20分鐘再一次探熱,仍然過高才算是發燒。 同時,不同的探熱方式對發燒的定義也略有不同,例如探耳及脷底是37.5℃,腋下則是37℃,額頭為35.6℃,探肛就是38℃。 小孩退燒藥水 4.肛門退燒塞劑使用時機,建議超過39度以上再用,因為它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多半會在半小時內退燒。 此外發燒會增加氧氣消耗量與心臟輸出量,對於健康兒童影響不大,但對有慢性病的兒童,可能會無法承受。
小孩退燒藥水: 藥物形式
其實不單純只是抵抗力的關係讓孩子們容易發燒,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病毒也是主因之一,一般大人遇到病毒可以產生白血球與抗體來對抗,但當孩子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狀況,身體沒有足夠的抗衡因素,就很容易引起發燒。 「發燒」在兒童中極為常見,每年有40-60% 曾試過體溫上升。 而身體的正常溫度約為攝氏37度,但體溫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都有變化。
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尤其對於一些抵抗力相對較差的慢性病患童或嬰幼兒,持續反覆燒燒退退超過一般普遍小感冒的3~5 天,或發現寶寶突然不吃不喝又睡不安穩,或是平常好動的寶寶,突然變乖、一直昏睡,就該帶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了。 至於最新的變種病毒常見症狀則包括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頭痛及四肢乏力等。 小孩退燒藥水 陳俊仁分析2種常見的退燒藥糖漿,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布洛芬(Ibuprofen)。
例如小朋友嘔吐的話,要協助子女清理口中嘔吐物,以免阻塞氣道,導致窒息。
小孩退燒藥水: 發燒是症狀表現 可用以觀察病情
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性退燒方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尤其小孩正在開始發高燒時。 會出現怕冷顫抖的情形,此時請不要給予冰枕,會讓小朋友更不舒服。 衣服穿太多或夏日中暑等引起的體溫升高,才要用物理性退燒方法,幫小朋友降溫。 孫麗娟提及,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性退燒方法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反而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尤其小孩正在開始發高燒時。 因此,出現怕冷顫抖的情形,此時請不要給予冰枕,會讓小朋友更不舒服;衣服穿太多或夏日中暑等引起的體溫升高,才要用物理性退燒方法,幫小朋友降溫。 當小朋友體溫升至 37.5℃ 或以上,家長應每 4 小時讓其服用 Paracetamol(必理痛的主要成份,與另一款常見藥物 Acetaminophen 屬同一類別,家長留意別重複使用,以免出現副作用)。
常見商品名是「依普芬」、「舒抑痛」、「炎熱消」,這一類的藥物退燒跟止痛效果比較好,不過比較會有腸胃道的副作用。 顏俊宇提醒,因它和腸病毒一樣沒有套膜,所以「用酒精殺不死」,還是要用漂白水(500ppm)環境消毒才有用。 此外,也要記得常用洗手乳洗手,沒洗手前禁碰眼鼻口,以防病從口入。 小孩退燒藥水 成年人常用、氣味刺鼻、俗稱「馬尿」的咳水,具排痰作用,但不宜給予小朋友使用。 喉嚨痛、食慾下降/可給一些方便吞服食物,如:布丁,至於蜂蜜水可在1歲以上的兒童使用,因為蜂蜜水也有潤喉的功效,另外也可備兒童專用枇杷膏。 小孩退燒藥水 仍在餵哺母乳及配方奶粉的嬰兒或兒童,最合適的飲料就是母乳或配方奶粉,而清涼及經烹煮過的開水亦可以作為水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