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輕鐵是一條輕軌鐵路,全長31.75公里,自1988年起服務元朗及屯門兩區。 12條路線中有8條途徑元朗區,其中705、706服務天水圍新市鎮,761P行走元朗至天水圍新市鎮,610、614及615行走元朗新市鎮至屯門區,751行走天水圍新市鎮至屯門區。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1條只在部分時間服務的短途路線(751P)則在天水圍新市鎮服務。
- 除了提供全日或半日任食燒烤,可以品嘗到超過30款的燒烤食物,還有更豐富的大欖串燒及流水蝦放題!
- 除此之外,部分地區(如天水圍及各鄉村)設有流動圖書館的服務,由流動圖書車前往該些地區提供限時的借閱及歸還服務。
- 場內同時設有大型卡拉OK、英式桌球、街機、電動麻雀、Switch遊戲機及多款Board Games,時限為4小時。
- 燒烤場分為海景燒烤爐BBQ和海邊獨立屋BBQ,可以欣賞無敵海景及日落,相當有氣氛。
- 元朗區的第一個大型屋苑是位於南生圍的錦綉花園,第2個是新元朗中心。
燒烤場最近 與魚市場合作,每天有新鮮海鮮例如白鱔、有殼帶子、烏頭、紅鰂魚、黑鰂魚、脆肉鯇片等運到,$30/起,抵食! 任食BBQ收費$128起,有廿多款食物任食,包括牛、豬、雞扒、金沙骨、雞翼、魷魚翼、墨魚咀、各款丸類、腸類和蔬菜等。 食完玩埋今年才開業的釣魚釣蝦場,除了一個數萬呎的大型漁塘外,更重本打造全港首個恆溫釣蝦場和天幕燒烤場地。 於2003年開業的大欖燒烤,臨近清幽寧靜的大欖涌河,佔地過萬呎~店內最吸引的地方之一,就是有長達40米的流水蝦河道,內裡有每日新鮮運到的大頭蝦,活潑生猛,大隻肥美,即夾即燒! 除了提供全日或半日任食燒烤,可以品嘗到超過30款的燒烤食物,還有更豐富的大欖串燒及流水蝦放題! 2.5小時任食新鮮生猛的流水蝦、紐西蘭羊架、熊本一口牛、黑椒牛仔骨等高質串燒食物,多達50種,超正~另外,若想擁有單獨空間,大欖燒烤亦設有燒烤小屋,但因疫情關係,目前暫停開放。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2023推介1.屯門大欖燒烤場流水蝦+串燒放題 2.5小時任食
這兒除了有動物農莊供小朋友免費參觀外,更是一個大型遊樂場,設有滑草場、水上單車、水上大滾筒、飄移三輪車、跳彈床等等。 食物方面,主要供應燒烤套餐,有金沙骨、雞全翼、黑椒牛扒等十多款食物。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難得一大班朋友眾首一堂,很多時候都會想玩足全日,西貢海灣會的BBQ場會是不錯的選擇! 皆因位於大網仔路的沙灘旁,客人可先到海邊玩水上活動,玩到餓再到燒烤場大吃一餐,更可帶寵物入內。 最吸引是燒烤場佔地達25,000呎,十分闊落,有戶外座位可以吹吹海風。
主要菜式包括霸王小籠包, 京式賽螃蟹, 尖椒皮蛋, … 大欖燒烤場推出流水蝦及串燒放題,提供時令海鮮及接近60款串燒,燒烤食品種類多樣。 其中最特別的是,有長達40米的流水蝦河道,顧客可以即夾即燒,適合一班朋友燒烤,一邊玩樂,一邊燒烤。 美孚燒烤場的食物一向口碑不錯,選擇種類多,最平$138就可以任燒任食4小時,無限時都只是$158有交易,還要包開爐費,相當划算。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屯門 小欖燒烤樂園
內銷之餘,港產稻米也出口,「元朗絲苗」象徵本地米的輝煌歲月。 不過,到60年代後期,部份種米維生的原居民移民外地,老一輩無力再耕種,年輕一輩又不願種田,元朗絲苗成為絕響。 元朗區內設有不少旅遊景點,其中南生圍的美景不僅吸引雀鳥,近年亦吸引不少市民,趁假日到來觀鳥拍照及野餐。 而大棠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紅葉茂盛,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郊區的大型屋苑除了1980年代落成的錦綉花園外,尚有1990年代初落成的加州花園及加州豪園,位於近米埔的和南生圍。
朗邊中轉房屋曾是元朗區唯一的中轉房屋,位於元朗新市鎮以西,近屏山,鄰近朗天路,在元朗市中心的邊緣,已於2016年開始封閉準備清拆,2017年完成拆卸。 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全港18區中最年輕的地方。 不過近年區內有不少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已取代傳統罪案較嚴重的油尖旺區,成為全港罪案最多地區,貧窮率因而上升,《2015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分析該區貧窮率為16%。 大批以穿着白衫的黑社會人士,持有攻擊性武器追打元朗穿着黑衣及參加反修例到元朗抗議的市民,並襲擊路過的居民及列車乘客,事件造成至少45人受傷,當中包括孕婦,傷者中1人危殆,5人重傷,引起國際關注。 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屯門曾咀骨灰龕場扮大學 原來勁猛鬼!詭異靈異片瘋傳+當年招聘廣告極心寒
大草地上放風箏,旁邊設有公共燒烤場,天氣好的話,晚上更可以觀星賞月,適合喜歡自備高質美食的朋友,寵物小孩都可以盡情放電。 隱世山莊的戶外BBQ地方不算很大,多人燒烤的話,十分熱鬧。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隱世山莊的燒烤設備完善,有大帳蓬、有背椅子、大圓桌,場地整潔企理。 在食物方面,韓燒有多款肉扒、蒙古羊扒、肥牛片、腩肉片和蔬果串;重慶燒有肉串、雞翼串、魷魚翼、蜆肉串等;港式燒烤有各款醃肉、雞翼、腸丸類,亦可預訂炭燒乳豬和海鮮,如大元貝、鮮帶子和聖子皇等。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大埔 大美督嘉年華燒烤
元朗區的第一個大型屋苑是位於南生圍的錦綉花園,第2個是新元朗中心。 由於元朗新市鎮的發展計劃沒有改動元朗市中心的用地規劃,所以大型屋苑只在市中心周遭建立。 這些新型及半新大型屋苑相繼落成入伙,漸漸改變元朗的面貌和人口結構。 天水圍新市鎮的樓宇幾乎全屬住宅,除沒有工業區外,商業用地也十分少,主要是住宅區中的商場及2間酒店。 住宅主要是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大型私人屋苑嘉湖山莊、慧景軒和柏慧豪園等由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發展項目,樓宇一般樓齡不高。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推介2023|BBQ 12間 白石燒烤/龍鼓灘/冷氣房/任食6小時|區區搵食
大欖燒烤佔地過萬呎,其中有長達40米的流水蝦河道,跨越整間餐廳,內裡放置每日新鮮運到的大頭蝦,更特意引入兩種尺寸的大蝦,一款大隻肥美,一款鮮甜膏多,在河道內同樣活潑生猛,要花點力氣才能夾到。 除了燒烤,隱世山莊還有兩個Party Room可以包場,一個可容納15人,一個可容納25人,房外有個大露台,有點渡假屋的感覺。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烤場推介 – 大欖燒烤場:流水蝦+串燒燒烤放題 詳情
會所是會員制的,入會後,除燒烤場外,還可以享用狗狗會所、食坊及酒吧設施。 燒烤場提供三十多種風格不同、口味各異之多元化之美食。 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場地可客納2000人,適合團體聚餐,場內更設撈金魚池、吹氣彈床及遊戲機等娛樂設施。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2023推介4.元朗隱世山莊 冷氣勁 燒鵪鶉蛋棉花糖
餐廳提供三款燒烤套餐「秋日Chill饗燒烤盛薈」、「Chill滋味燒烤美饌套餐」及「Chill極致海陸空活海鮮燒烤套餐」,方便快捷提供環球海陸美饌,是懒人燒烤的度假燒烤場。 位於天水圍的嘉湖吉吉燒分店,最特別的就是臨近湖畔,環境清幽,顧客可自備或租用釣魚道具,享受即釣即燒的樂趣! 每位$150起,就能任食6小時的燒烤,場內供應超過30款的食物,包括黑椒牛仔粒、麻辣雞翼及豬頸肉等。 另外,相比美孚總店,這裡設有更多娛樂設施,如彈跳床及各種游戲攤位。 隱世山莊燒烤(前身大旗嶺樂園燒烤火鍋) 為集合 燒烤 及 火鍋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於一身之大型樂園,位處於元朗大旗嶺村(尚悅對面),毗鄰大型屋苑:尚悅、 蝶翠峰及朗晴居,環境清幽,可同時容納 人。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推介6. 大尾篤麥師傅燒烤場 跳彈床+即燒乳豬
場內BBQ同樣設有任食,食物方面, 韓燒有腩肉片、韓式豬腸、韓式豬皮、蒙古羊扒等等;重慶燒有香辣雞腎串、羊肉串、蜆肉燒等多款串燒;而港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式燒烤則有蜜味金沙骨、咖喱雞中翼等多款醃肉。 上水燒烤樂園是新界自助燒烤場的一個不錯選擇,去元朗BBQ場去得多,一於來上水這個大面積BBQ樂園享燒烤樂。 上水燒烤樂園佔地三萬多尺,地方寬敞,而且食物種類多達三十多款,連飲品的選擇都多過人。 香港政府曾於1999年討論於洪水橋建具環保概念的新市鎮,不過由於收地的進度緩慢,加上當時樓市瞬息萬變,對住宅需求明顯減低,所以在2003年時原則上已擱置有關研究。 直至2007年於施政報告再被提起,但實際能供應土地發展的時間已推遲到2024年之後,預期提供約6萬個單位,並增設屯馬綫洪水橋站服務當區。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2025 位於天水圍新市鎮發展區東北面的預留區已建成公共屋邨。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2023推介8. 大埔有機農莊BBQ 360度自動旋轉燒烤
大尾篤最人氣燒烤場,靈魂人物是被網民形容為燒烤界一代宗師「麥師傅」,在燒烤界打滾三十多年,偶爾會落場教食客燒烤秘技。 現半退休,燒烤場由兒子主理,主力供應任食,詳情按此。 現半退休,燒烤場由兒子主理,主力供應任食燒烤,亦可以加錢柯打其他美食,推介原隻燒乳豬(要預訂) 及燒風鱔。
元朗鳳麒路大旗嶺村148號: 燒烤場推介【6】尖沙咀露天BBQ放題 睇日落夜景兼唱K
元朗區也是三條主要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匯處。 同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港鐵屯馬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前稱九廣西鐵及在2007年12月2日前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其車廠八鄉維修中心設於八鄉。 港鐵在元朗區共有4個站,增設1站,分別為洪水橋站、天水圍站、朗屏站、元朗站和錦上路站。 現在,乘搭港鐵往返元朗區和九龍美孚站只需約20分鐘。 在二十年代,深灣一帶之村民在海邊築基壆,用以抗拒潮水,這些被基壆圍繞之範圍稱為「基圍」,亦是魚塘的前身。 三十年代,山貝村附近的鄉民開始建造魚塘,並利用雨水來沖淡塘中土壤所含之鹽份,使塘水適宜飼養各種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