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方法一般先從西貢市中心到白腊村的白腊灣沙灘,再在附近租借水上活動用品。 不過要注意白腊灣沙灘到火石洲路程約5公里,較考驗體力,雖然中段會經伙頭墳洲和橫洲,不過出發前都最好衡量一下個人能力,免遇危險。 想前往綠蛋島的朋友可以從相思灣出發,在附近的士多或水上活動用品租借處租艇出發。 行有餘力的可以順帶到附近的吊鐘洞欣賞香港的海蝕洞穴的自然景觀。 另外要注意綠蛋島上並沒有補給站或小食亭,去前最好自備乾糧等,以備不時之需。
它的外形無論是航拍還是側拍的角度,都仿似一隻綠色蛋黃的荷包蛋,故而命名為綠蛋島。 那附近的海水更因清澈透亮而譽為「玻璃水」,不少網民都將它和日本沖繩相比,所以又有「香港沖繩島」這別稱。 甕缸群島 甕缸群島景區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嘅金鐘岩組成。 西貢地質公園2025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嘅風浪衝擊,因此形成獨特嘅外觀,沿岸遍佈懸崖峭壁及海蝕穴、海蝕拱。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好去處6. 鹽田梓
故此以西貢墟與對面海兩社區所組成的西貢市中心選區,可以用來估算西貢市的人口。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19],西貢市中心選區人口9,623人,是整個西貢區議會所有選區之中,人口最少的一個選區。 西貢市位處鄰近地區各鄉村的中心,所以附近的地區亦稱為「西貢」。 西貢有「香港後花園」之稱,有陽光與海岸,有異國情調,海水清澈,當中西貢蛋島甚至被譽為「港版馬爾代夫」,是香港難得的近郊假日好去處。
- 西貢鹽田梓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直至近年經活化及復修,大家可以假日參加導賞團,參觀傳統製鹽方法。
-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 香港開埠初年來往西貢一般只能利用海路,直到1940年代日佔時期日軍興建西貢公路連接至清水灣道,最初只有單車徑般闊度,1955年才擴闊至現有闊度。
- 西貢火山岩園區中嘅六角形岩柱群及海岸侵蝕地貌吸引咗唔少人專程到去一覽依個大自然奇景。
- 此外,該館職員均精通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可為市民和各地遊客提供最
- 橋咀洲
- 相反西貢市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範圍,與西貢市中心選區剛好接近。
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設立,西貢區社區中心營運的火山探知館位於西貢市海 濱公園,交通方便,易於到達。 其展品內容包括全球和香港的六角形岩柱 及其形成過程、火山學的基本知識、火山構造、火山噴發方式、板塊邊界 類型,以及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火山的岩石標本和香港地質公園景點介紹等。 另外,為方便市民和遊客實 地觀賞香港地質公園各景點的地質特徵,該館亦提供多元化的地質導賞團 報名服務,務求帶給每位參加者豐富的體驗。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地質公園遊
如欲前往鹽田梓,可以在西貢碼頭步行約10分鐘至沙下灣,並租賃附近水上活動中心的橡皮艇及其他器具。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公佈新界各村的原居民、居民選民數字,但西貢墟內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仍有舉辦原居民村代表選舉去估計,西貢墟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居住。 但是香港水上人並未納入新界原居民的法律定義之中,故此難以準確估計西貢墟有多少人口及其祖先,於1898年之前已經居住西貢一帶。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該處是西貢區最主要的已建區,因此區內重要公共設施,如西貢政府合署、西貢街市等亦位於此。
-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觀看,但不建議走入。
- 想前往綠蛋島的朋友可以從相思灣出發,在附近的士多或水上活動用品租借處租艇出發。
-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 –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位於滘西洲北部,佔地一百五十八公頃,由香港賽馬會發展及管理。
這S形的扭曲,估計是在 1.4 西貢地質公園2025 億年前,因岩柱在破火山口內仍未完全固結時,再受到地震或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 細看S形的裂隙,更發現啡色的酸性火山岩中,看到深灰色的玄武岩。 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行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好去處8. 三星灣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相片及繪圖等解說,完全可以自遊自助,不需導賞員亦能夠長知識。 西貢市作為中文地名較少人使用;現代中文「市」多指城市,較少指《康熙字典》所指的市集。 而英文名Sai Kung Town,意譯應為西貢鎮,但西貢墟並未視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值得一提,西貢墟別稱西貢市中心,而西貢墟、西貢對面海所在的區議會選區,亦名叫西貢市中心,但英文名為Sai Kung Central。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美食3. 小滿定律 Law of Yogurt
原來香港在 1.4 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正是因這一系列的火山活動,形成圖中壯麗的六角岩柱群,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岩,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西貢地質公園 近年,西貢市陸陸續續進駐了許多特色小店及精品小食,集中在西貢海濱公園、舊墟、宜春街及市場街一帶,漸漸發展出一個充滿歐陸風情的悠閒文化。 西貢地質公園2025 想歎歎冷氣感受下異國風情,近西貢碼頭附近有一間酷啡咖啡,在充滿異國情調的西貢街頭,餐廳裝修頗有本地色彩,入面有提供各種輕食、漢堡包,肚仔較餓亦有其他套餐供選擇。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鹽田梓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直至近年經活化及復修,大家可以假日參加導賞團,參觀傳統製鹽方法。
西貢地質公園: 主頁>> 西貢地質之旅 >>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地質公園遊客中心
香港於1.4億年前曾經是火山地帶,火山爆發時形成了大量的六角柱石,而這些六角柱石現在還遺留在西貢東部的糧船灣。 有一些六角柱岩的位置就成為了萬宜水庫東壩的旅遊勝地,雖然東壩可以坐車前往,但其實東壩的六角柱岩只是其中一部,更多的六角柱岩位於的萬柱海岸,就需要行山路前往。 而香港嘅世界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除了感受人文風情,島的周邊有一片紅樹林也是熱門景點。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好去處1. 西貢市中心壁畫街
西貢市亦有兩個主要公眾碼頭,有定期和租賃的船隻,前往西貢海的多個島嶼。 西貢地質公園2025 西貢墟附近設有碼頭,受到避風塘所保護,停泊有不少香港僅餘的蜑家戎克船(即中國帆船)。 果洲群島 西貢地質公園 果洲群島位於外海由南果洲、北果洲、東果洲,以及多個小島和石排組成,長期受到風浪侵蝕,形成各種奇特嘅海岸地貌,當中包括斷崖、海蝕拱及各種奇形怪石。 其中以北果洲嘅六角形岩柱最為壯觀,同時北果洲直徑達 2 米以上嘅六角形岩柱亦係園區內最大嘅。
西貢地質公園: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如果恰好遇上潮退,會看到一條連接着橋咀島和橋頭島的連島沙洲。 連島沙洲是由於沿岸漂移,使岸邊的沙石堆成沙咀,兩島的沙咀隨時間發展不斷延長,最後形成沙洲。 同樣在北果洲南端上,這裡有兩組不同方向的裂隙,令六角岩柱沿節理先從底層外端開始滑入海中,然後再是頂層的岩石,加上受到浪侵蝕及風化,而形成迴旋的形態。 在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就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它與海蝕洞及海蝕柱的形成相同,同樣是受猛烈的風浪衝擊而成,只是侵蝕的程度不同。
西貢地質公園: 西貢總覽
西貢素有「香港的消閒花園」的美譽,一直是深受遊客及本港居民歡迎的旅遊地點;近年更以作為海鮮美食中心見稱。 此外,萬宜水庫東壩亦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嘅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嘅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從萬宜水庫出發,到破邊洲及萬宜地質步道,於西貢海鮮街享用海鮮午餐,然後乘船到鹽田仔參觀聖若瑟教堂及鹽 田文化遺址。 火石洲是地質公園的其中一部份,它的地貌特徵奇特而壯麗,擁有大面積的六角形節理岩柱,世界罕見! 另外還會看到大排狹窄水道和受海水侵蝕而成的欖灣角洞(因此洞形似關刀,又名「關刀洞」),吸引不少人划艇前往。 另外西貢亦有巴士和小巴路線通往北潭涌、黃石碼頭和海下灣等西貢鄉郊地方。
西貢地質公園: 香港獨木舟地點:西貢橋咀島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觀看,但不建議走入。 由於西貢人口並不多,一般都是靠巴士和小巴來往,主要集中來往港鐵彩虹站、鑽石山站、坑口站、烏溪沙站,乃市區進入西貢的中轉站。 香港開埠初年來往西貢一般只能利用海路,直到1940年代日佔時期日軍興建西貢公路連接至清水灣道,最初只有單車徑般闊度,1955年才擴闊至現有闊度。 而早年立墟時存在的油麻莆村、灰窰下村,早已消失[20],村民改為居住多層大廈。 兩者現僅存於地名油麻莆、灰窰下(位於西貢墟灰窰里)。 榮獲米芝蓮一星的勝記酒家,店鋪設有魚池,海鮮每日新鮮運到,並有多款套餐以供選擇。
西貢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
再者西貢一帶漁農業式微,據稱西貢一帶的村民部分已於1960年代到如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地出國謀生[20]。 然而基於來往香港市區的交通因道路發展而變得方便,吸引不少外來人口遷入,當中不少為外籍人士[21](非華裔人士)。 而華人(統計不分籍貫)則佔90%或 8,698人[19],比全港平均值92%略低[22]。 西貢地質公園2025 相反西貢市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範圍,與西貢市中心選區剛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