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疫情期間當局進行封區強檢時,便發現有不少空置的公屋單位沒人應門,租戶或者是另有居所,或者是長期不在香港。 房署上年度共查核了逾13,000宗個案,並因租戶濫用或違反租約等原因收回約1,300個公屋單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可見情況的嚴重程度。 根據房署定義,常見濫用公屋行為包括空置單位(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於單位)、分租或轉租單位、在單位內進行不法活動(如聚賭或藏毒等)、將單位用作非住宅用途(如營商或貨倉等)及虛報入息或婚姻狀況等資料。
早前一名年僅29歲的公屋單身申請人士,因隱暪擁有248萬元存款未有申報,被法院裁定虛假陳述罪成,判囚14日緩刑兩年。 公屋虛報資產 房委會表示,過去5年就公屋租戶及申請人,因虛報資料而被控「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一共發出了約970張傳票,當中成功被檢控的傳票數目約880張,成功檢控率超過90%。 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協議)一個月內),戶主及所有成員亦必須主動向房委會申報。
公屋虛報資產: 虛報資產後果
任何家庭成員如自願退出公屋戶籍,可用書面提出删除戶籍要求。 公屋虛報資產 若其遷出證明屬實(藉證明文件、家訪,或其他方式),戶主會獲邀辦理删除戶籍 的手續,以及出示他所持的租約以便作出更改。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又再延長,根據房委會最新數字,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再增加至6.1年,比去年底公布的5.9年再增加逾2個月。
- 運輸及房屋局則回覆指,過去五年房委會就公屋租戶及申請人,因虛報資料而被控「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一共發出了約970張傳票,當中成功被檢控的傳票數目約880張,成功檢控率超過90%。
- 房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而根據2016年12月通過的修訂「富戶政策」,如公屋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不論其家庭入息為何,均須遷離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 該名申請人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了《房屋條例》第26(1)(c)條而被檢控,並於較早前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 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在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時表示,已經向首批約8.8萬戶、住滿2至8年的公屋住戶派發申報表格,申報表格會直接放入住戶信箱。
- 如申請因不符合資格而不被接納,申請人可在符合一切申請資格後,重新遞交申請表。
消息又指,有關做法是聽取議員及社會人士意見,特別有聲音希望政府可以在市區提供更多單位,並積極考慮善用空置校舍。 根據最新方案,將來約9成3簡約公屋單位,位於市區或擴展市區及屯門。 公屋虛報資產2025 消息人士表示,改裝的5間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成本每個單位約為50萬元。 屯門小欖樂安排項目則減少約800伙至4,200伙,消息人士表示,這是聽取當區居民及區議會的意見後作出的調整。
公屋虛報資產: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在新措施下,租戶須每兩年申報有否持續居於單位,並已遵守與居住情況相關的租約條款,例如沒有將單位分租或轉租等。 公屋富户政策|公屋入息及資產申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公屋「富户政策」,容許公屋住戶在入息及資產超出限額之後,以交較多租金方法續租,不過一旦超額太多,住戶就需遷出。 公屋虛報資產2025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公屋虛報資產2025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有公屋申請人在填寫申請表時,作出虛假陳述,隱瞞擁有超過248多萬元存款,本周一(20日)被九龍城裁判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判囚14天並緩刑兩年。
- 房署上年度共查核了逾13,000宗個案,並因租戶濫用或違反租約等原因收回約1,300個公屋單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可見情況的嚴重程度。
- 現時公屋比起不少私樓的間隔更加實用,周邊生活配套設施亦相當吸引,餐廳、醫療、超市和街市等設施應有盡有,大部分交通便利,有的更加坐落在港鐵站附近或名校網,因而每年都揭發出不少虛報資料意圖渾水摸魚的申請個案。
- 在庭上作供時,她又表示她的哥哥告訴她只需要申報當時的收入。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 房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 法庭認為上訴人在涉案申報表上「刪除了『有』及沒有填上其他資料」表示她知道這一項目的性質和存在。
- 再加上,房屋署於今年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回收公屋成效顯著。
「富戶政策」下獲豁免申報的租戶 ,無須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只需申報居住情況。 一名公屋申請人於2021年3月的審核會面時申報他並無擁有物業,其後經調查揭發,該公屋申請人案發時擁有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一個住宅物業。 該名申請人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了《房屋條例》第26(1)(c)條而被檢控,並於較早前在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 法庭今日判處被告監禁14日(緩刑12個月)及罰款2000元。 若果住戶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觸犯《房屋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3個月。
公屋虛報資產: 公屋富户政策2023|10. 虛報資產後果
上訴人刻意地在每月收入一項填上「N/A」,如果上訴人「無知」和被「錯誤教導」,她為何不填寫「0」。 因此,法庭深信上訴人是知道她虛報的作為; 公屋虛報資產 公屋虛報資產2025 及(二)就忽略提供入息申報表指明的詳情的傳票(即申報自己並無擁有任何房產),上訴人聲稱由於沒有租金收入,她認為不需要填寫物業資料。 但在庭上作供時,上訴人說沒有留意申報表的其他細節和填表須知。
房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而根據2016年12月通過的修訂「富戶政策」,如公屋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不論其家庭入息為何,均須遷離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除此之外,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每兩年申報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若期間租戶家庭狀況有變,不論其居住年期,須每兩年申報住宅物業、資產及入息,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必須遷出其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則回覆指,過去五年房委會就公屋租戶及申請人,因虛報資料而被控「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一共發出了約970張傳票,當中成功被檢控的傳票數目約880張,成功檢控率超過90%。 發出的傳票中,約有360張與虛報工作收入相關,但無備存進一步分類數字。 當局又指,過去五年有約1,100宗公屋申請因提供虛假資料而被取消。
公屋虛報資產: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2)
房屋署表示,一名居住於葵涌邨的公屋居民,在2018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並無擁有香港住宅物業,以及其家庭總資產淨值不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該家庭資產上限224萬元)。 公屋虛報資產2025 其後經調查揭發,該公屋居民案發時擁有一個香港住宅物業一半業權,加上銀行存款及投資,家庭總資產淨值約947萬元,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被房屋署檢控。 房屋署昨日公布,早前發現有26人申領輪候公屋現金津貼涉作虛假聲明,包括入息超出限額,或隱瞞擁有住宅物業等資產,現已取消他們申請公屋的資格,並轉介警方跟進。 公屋虛報資產2025 個案顯示的虛報情況,恐怕只屬冰山一角,當局有必要就現時逾24萬公屋申請進行系統性排查,避免被虛假數字誤導而造成建屋資源浪費,並騰出寶貴的公屋輪候位置予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公屋虛報資產: 相關
不過,在減少伙數後,單位呎數並不會因此改變,所有「組裝合成」建築法建成的「簡約公屋」項目均有其標準尺寸。 事實上,公屋供應緊張,不少基層一屋難求,輪侯時間愈來愈多。 屋屋署及房協一同收緊政策,無疑可以打擊濫用公屋的情況,回收的公屋數量必然會超過以前的,務求多管齊下的增加公屋供應,縮短輪侯時間。 答:公屋申請由遞交表格開始,直到最後的配房程序,整個申請流程共有7個階段。 如申請因不符合資格而不被接納,申請人可在符合一切申請資格後,重新遞交申請表。
公屋虛報資產: 相關文章
倘若戶籍內並無戶主的在生配偶,有關的租約亦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但他們須接受「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包括入息及資產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以釐定他們批出新租約的資格及應繳的租金水平。 除屋邨辦事處執行日常租約管制工作外,我們亦成立了「善用公屋資源分組」,打擊濫用公屋。 「善用公屋資源分組」除處理懷疑濫用個案外,並會嚴格審查公屋租戶及各類資助房屋計劃申請人士的入息和資產申報,以防止公屋資源被濫用。 公屋虛報資產 《房屋條例》列明,申請公屋時作出虛假陳述,最高可被罰款50,000元和監禁6個月。 房署發言人昨日亦表示,蓄意提供虛假資料或漏報資料以騙取現金津貼,最高可被判入獄14年。 公屋虛報資產 然而,近年被法庭裁定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的個案,幾乎清一色判緩刑,罰款金額亦低。
公屋虛報資產: 資產申報三步曲
房委會發言人今日(11日)表示,房委會早前通過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將於2023年12月8日實施。 勤美(1532)集團也已啟動「勤美之森」二期土地開發案,稍早通過與旗下的全國大飯店、璞真建設簽訂合建契約書,以合建分售方式進行開發。 舜元建設近年推案均廣受好評,包括台中市區規模最大的豪墅社區「舜元獨立森林」;另外住宅大樓案「舜元睦森林」、「舜元知茵」、「舜元知了」等,均全面完銷。 面對網民激烈討論,事主亦在影片下留言回應「這世上沒有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讓你如夢初醒的,只能是那一段至暗的經歷。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欣賞不了你的人或事身上,我始終相信自己好了一切都會好」。 公屋虛報資產 又安慰網民「始終相信苦難是暫時的,低谷是暫時的,寒冬過去必有暖陽,一些事的發生其實是在磨礪和鍛煉你,怎麽面對怎麽做完全看你自己的心態。」。
公屋虛報資產: 香港仔
原有的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屯門第54區項目增加約440個單位,小欖樂安排項目單位數量減少約800個。 公屋虛報資產2025 政府將就第二批簡約公屋項目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決定不再推展上水蓮塘尾項目,改為改裝5間位於觀塘,九龍灣及黃大仙等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並新加入位於馬鞍山恒光街的項目,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供應目標維持不變。 至於第二批項目所需的工程總撥款,可調低近17億,由原來估算的約115.3億元,降至約98.4億元。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房委會認為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她表示,20多歲時曾任職代購,更成功賺到100萬元。 但是及後因投資失利反蝕300萬元,指「因為賺到錢了嘛,聽朋友說投資泥頭車,倒虧300萬。太年輕的話,憑運氣賺到的錢,真的會憑你的實力去虧掉」。
公屋虛報資產: 網民留言:這麼便宜?
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無條件地批予在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配偶可無需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而申請成為該單位的新戶主。 根據《房屋條例》的規定,任何人士若明知而向房委會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罰款$50,000及監禁6個月。 房委會修訂「富戶政策」是為了妥善分配資源予較有迫切需要的申請者,在「富戶政策」之下,入息及資產超出限額的住戶,需要繳交更多租金或遷出公屋。 公屋具津貼性質,租金廉宜,加上不少「發迹」公屋戶更視公屋單位為風水屋,不願放棄單位,有超級富戶更瞞報入息及資產。
公屋虛報資產: 最新入息及公屋資產限額點計算?
若租戶嚴重違反租約濫用公屋,我們將不予警告,終止其租約。 公屋虛報資產 因違反租約條款而被終止公屋租約的前租戶及其18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由終止租約日期起五年內,不合資格申請公屋。 房屋署會主動向住戶發出申報表,住戶須在限期內,填寫每名家庭成員的全部收入,並申報資產淨值有否超逾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
公屋虛報資產: 相關推薦
房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虛報資產2025 今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10宗。 收到申報表的住戶在申報時,需要同意並聲明所申報的資料屬實。 當局不排除會比對資料,核實住戶申報的內容,因此呼籲住戶要如實申報。
公屋虛報資產: 香港文匯網
為了防止濫用情況及有效運用公屋資源,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中特別要求房署除了恒常抽查的五千戶外,額外再增加抽查五千個單位,核實住戶有否瞞報及漏報情況。 房署指涉案申請人在去年7月向房署遞交公屋申請表,申報只擁有銀行存款約2.7萬多元,其後房署在同年九月的調查中,揭發該申請人刻意隱瞞另一間銀行的綜合理財戶口,涉款248萬元,被控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 申請人最終被判處被告罰款1.3萬元及監禁14天,緩刑24個月。 此外,因未符合「轉換戶主政策」或「富戶政策」下而遷出單位的租戶,若有暫時住屋需要,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暫居期上限由現時12個月縮短至4個月,期間房協不會為租戶重新評估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