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審定推出的優質高産新品種還包括764個玉米品種、51個棉花品種。 具體來看:審定通過15個籽粒機收品種,覆蓋三大主産區,籽粒含水量平均為23.7%,同比下降0.56個百分點;耐密品種選育初現苗頭,鄭原玉333、鄭品玉608等品種在西北種植密度每畝可達6000株以上。 審定通過纖維品質優質I型和II型品種26個,佔比達到51%;生育期小于110天且品質不低於Ⅱ型的短季棉品種2個,可用於黃河流域棉區麥後直播棉種植和長江流域棉區擴種油菜茬口銜接。 國家品審委負責人介紹,圍繞加強高油大豆品種培育和大面積單産提升,國家品審委日前對外發佈《國家級大豆品種審定標準(2023年修訂)》。
之所以會有此差異,李文立說明,台灣的番木瓜是鮮食用,中南美洲、東南亞有鮮食及入菜,台灣番木瓜的採收成熟度高是因為運輸距離短,從農場到消費者手上所需時間短,可以採熟風味更好。 國內木瓜栽培以台農2號為主,品質佳,果皮細緻光滑,其成熟度以果溝較紅者為佳。 木瓜品種介紹2025 木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蛋白分解酵素,故在中國素有「萬壽果」之稱,多吃可延年益壽。 農委會表示,木瓜肉色鮮紅,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主要來源),是橙類含量的5倍左右,超出人體每日的必需攝取量,是一種對身體很有幫助的水果。 農委會說明,「台農2號」是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在民國60年以「泰國種」和「日陞種」雜交育成的一代雜交種。 國人對番木瓜的喜好相當兩極,鐵粉和黑粉毫無灰色地帶,但有的人不吃完熟的番木瓜卻可以接受未熟的青木瓜。
木瓜品種介紹: 特權背後的血槽姐 中國仍是階級社會
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育種並提出申請的“西子3號”是其中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介紹,經檢測,“西子3號”在區域試驗中的糙米鎘含量為每千克0.000至0.098毫克,低於每千克0.2毫克的國家限量標準。 “作為秈型常規稻品種,‘西子3號’可在長江中下游做雙季晚稻種植,將有利於部分受重金屬污染的地區解決‘鎘大米’問題,提升我國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木瓜品種介紹2025 優質綠色水稻、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産大豆——近日,農業農村部發佈品種審定公告,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品審委)根據《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審定通過了1304個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種。 木瓜(Papaya)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墨西哥,至今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都能隨處可見。
習見栽培供觀賞,果實味澀,水煮或浸漬糖液中供食用,入藥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 而擁有「萬壽果」美稱的木瓜,也曾被世界衛生組織評選為最營養水果之一,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不過,農委會提醒,因木瓜性質偏寒,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人要特別留意。 果實含有豐富木瓜酶,維生素C、B及鈣、磷及礦物質,營養豐富,果實含大量豐富的胡蘿卜素、蛋白質、鈣鹽、蛋白酶、檸檬酶等。 果實長圓形、卵形或洋梨形,單果重1-2.5千克,成熟時果皮由綠變黃,肉厚、肉質軟滑,為橙黃色或紅色。 木瓜品種介紹2025 種子未成熟時白色,成熟時黑色,外種皮有皺紋,種皮外有一層透明膠質的假種皮包圍。 橙寶木瓜是台灣農試所花費6年時間研發之新品種,果實碩大,每顆重約1.2公斤,熟成後外皮金黃討喜。
木瓜品種介紹: 木瓜基本介紹
因此,吃木瓜可以幫助消化、清理腸胃,減少胃腸病的發生。
- 例如冬天市場常會有無子木瓜,是因為在夏季開花期遇高溫、多雨,導致木瓜果實成熟時常會發生無子或少子的情形。
- 國家品審委負責人介紹,圍繞加強高油大豆品種培育和大面積單産提升,國家品審委日前對外發佈《國家級大豆品種審定標準(2023年修訂)》。
- 鮮食用的番木瓜,挑的時候要注意顏色和香氣,王仁晃說明,果皮帶點果粉、果溝轉為均勻橙橘色者佳,且果型要整齊、無擦壓傷,靠近蒂頭處能聞到香氣者更好。
- 《本草綱目》稱為「石瓜」,其形似瓜,其堅如石,故名。
- 《本草綱目》稱為“石瓜”,其形似瓜,其堅如石,故名。
對農民來說,日陞種雖然單價高,但單位面積的收入遠不及台農2號,且台農2號恰巧符合國人的食用偏好。 木瓜品種介紹 李文立則表示,台農1號的產量更高,但國內消費者更青睞台農2號的風味。 番木瓜就像童話故事中傑克種下魔豆,發芽後會不斷向上生長。
木瓜品種介紹: 木瓜有哪些營養素及功效?
邱展臺表示,番木瓜是單幹直立、無限生長的植株,只有受到危害才會長出分枝,以種子栽培後約2個月,長成的苗可以種植到田間,種下後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再掛果約4個月可開始採收,「從此木瓜終生都可以不斷開花結果。」不過,結果位置也會隨著植株長高而一年比一年高。 木瓜品種介紹 番木瓜俗名「木瓜」,農委會表示,台南為最大產區,次為屏東、高雄、雲林、嘉義及南投等地,而台灣地區木瓜栽培品種,最初以外來之蘇魯1號及日陞品種為主,1971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育成台農1號、台農2號及台農3號等3個優良品種。 邱展臺表示,國內外番木瓜的採收時機也有差異,國內會等到果溝轉色幾天後才採收、催熟,國外則不催熟,剛轉色或果皮全綠狀態下就會採收。
- 此次審定通過米質達到國標1級優質米品種50個,較上年增加6個;兼具高産、優質、綠色的“三好品種”28個,同比增加6個。
- 邱展臺說明,春夏秋冬的番木瓜口感不同,春天的瓜口感帶點韌性、冬天的瓜果皮顏色淡又帶點微苦,夏季的瓜產量最高,秋季的瓜最甜、最好吃,關鍵在於秋天的日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強、晚上呼吸作用比夏季時弱,因此醣分可以累積。
- 之所以會有此差異,李文立說明,台灣的番木瓜是鮮食用,中南美洲、東南亞有鮮食及入菜,台灣番木瓜的採收成熟度高是因為運輸距離短,從農場到消費者手上所需時間短,可以採熟風味更好。
- 另外,木瓜肉色鮮紅,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主要來源),是橙類含量的5倍左右,超出人體每日的必需攝取量。
而木瓜在台灣有4大熱門品種,其中,以「台農2號」佔全台栽培面積90%為最多。 兩性株果實長橢圓型,雌株果實近橄欖球型,果肉紅色,低溫期肉色較淡,肉厚,肉質細膩多汁,適合採收青木瓜。 其中台農2號因其果形大小適中,果肉呈橙黃色,糖度高,風味佳,可全年生產,也是具外銷潛力的經濟果樹,台農2號也與日陞、紅妃成為目前市面常見的木瓜品種。
木瓜品種介紹: 農業知識入口網
李文立表示,番木瓜的葉子是螺旋角度生長,且為了追逐陽光,越後面長出的葉子會補空隙,「長在前一片葉子的正下方就會變成無效葉」。 王仁晃說明,木瓜植株的葉柄長,從90公分至160公分都有,透過葉柄的伸展,讓葉子分層吸收陽光,而每一片葉子和前一片葉子的黃金夾角為137.5度。 木瓜品種介紹 農委會指出,木瓜富含維生素A、B、B1、B2、C、多種礦物質(鐵、鈣、鉀)、蛋白質、木瓜酵素、纖維質及有機酸等。 其中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高,是西瓜及香蕉的5倍,更達到衛福部「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倍以上。
木瓜品種介紹: 常見問題
目前市面上也常見的「日昇木瓜」(日陞木瓜) 木瓜品種介紹 其實是台農二號的媽媽,它有淡淡花香沒有臭味,但是果實較小、產量較少,甜度很高,平均大約可達15Brix(糖度單位)。 木瓜品種介紹2025 目前台灣種植量最多的品種為「台農二號」佔全台產量90%以上。 果形長、碩大,平均一顆重達1公斤,甜度大約11~12Brix(糖度單位)。
木瓜品種介紹: 「台灣神飲是誰」1飲品推爆:喝20年也不膩
農糧署指出,一般在市面上看到的長條形的木瓜是兩性瓜,比較少見的是圓形的雌瓜。 事實上,木瓜依花性不同分別有兩性株、雌株及雄株三種。 木瓜(粵拼:muk6 gwaa1;學名:Carica papaya),又叫萬壽果(maan6 sau6 gwo2),中山石岐話又嗌芒果(mong1 gwo2),係木瓜科木瓜屬嘅常綠灌木或喬木仔,原產美洲熱帶地區,而家喺全球嘅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都可以搵到。 另外,買回家後未熟果不能冷藏,要放置於室溫下,等按壓果梗端附近已軟化,或是果實完全轉色後即可食用,且木瓜軟熟後要儘快吃完或暫時放冰箱冷藏,才不會容易腐壞。
木瓜品種介紹: 木瓜
起初農民認為麻煩、成本會提高,但隨著防治方式見效,目前網室栽培已成全國主流,而且「全世界只有台灣這麼做」,因為台灣的果園彼此之間距離短,容易傳染得病。 直到1954年起,農試所鳳山分所陸續引入蘇魯1號、日陞種木瓜等品種做育種,台灣木瓜才開始出現在餐桌上。 邱展臺表示,這兩個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種,蘇魯1號至今仍常出現在東南亞農地上,日陞種則是歐美國家最喜歡的番木瓜類型,國內目前市佔率最高的台農2號木瓜便是以日陞種為父本育成。 木瓜一般高2-3米的大型灌木,因為其不堅實所以亦有人認為是草本植物。 木瓜品種介紹 雄花的花型小,花瓣基部筒狀;兩性花按雌蕊、雄蕊發育的情況又分爲雌型兩性花、雄型兩性花和長圓形兩性花等3種,以長圓形兩型花發育的果實最好。
木瓜品種介紹: 栽培技術
此次標準修訂提高了品種DNA指紋差異要求,推動解決品種同質化問題,同時提高了品種産量、品質要求以及品種抗病性要求。 木瓜品種介紹2025 木瓜品種介紹 數據顯示,此次審定通過17個高油高産大豆新品種,佔比達到1/5,畝産最高達到240公斤,含油率最高達到22.97%,同時篩選推薦了7個適合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大豆品種。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審定品種情況看,相關作物品種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這些品種推廣應用將有利於持續提升我國糧食大面積單産和品質水平。
木瓜品種介紹: 木瓜農藥「普拔克」容許值高歐盟千倍?防檢局澄清
李文立說明,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提到木瓜,「這個木瓜才是傳統說的萬壽果」,此種木瓜是薔薇科木瓜屬下唯一物種,原產於中國,又名光皮木瓜,食用口感偏酸,至今在中國還能看到。 番木瓜是因為從西洋傳入,被前人加上「番」做區別,現在通稱為木瓜。 農業農村部表示,國家品審委按照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安排部署,正組織持續推進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整治,不斷規範品種審定試驗,同時加快修訂小麥、棉花品種審定標準,多措並舉為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提供有力品種支撐。
木瓜品種介紹: 台灣果醬再獲世界大獎!兩位職人榮獲世界柑橘果醬日本大賽獎項,盼台灣自辦國際賽事
如果想改善失眠,可試試吃根香蕉,不過記得別挑熟透的吃,以免血糖陡升、反而睡不著。 1.食用:大部分供應鮮果日常食用之外,最著名是木瓜牛奶飲料,還有可以做蔬食,炒、煮、醃或加工製成蜜餞等各種食品。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另外,木瓜肉色鮮紅,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主要來源),是橙類含量的5倍左右,超出人體每日的必需攝取量。 Β胡蘿蔔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對身體非常重要,能有效對抗破壞身體正常細胞與使人體加速衰老的游離基離子(radical ion),故木瓜也有防癌抗老化的效果。
木瓜品種介紹: 品種介紹
木瓜台農二號為「泰國種」和「日陞種」雜交育成的商用品種,為台灣最主要之栽培品種,佔全台栽種面積約90%以上,其植株生長強健,開花早,結果部位低。 兩性果為長梨形,平均果重約1100公克,果皮濃綠,果肉紅色艷麗,水分多,味道芳香,糖度平均12°-13 Brix,豐產,每株年產量約40-60 公斤,兩性株畸形果百分率低,惟不耐病毒感染,宜利用網室設施栽培。 亞興種苗的台農二號木瓜為選定優良性狀之兩性木瓜株,利用高效率微體繁殖專業技術大量生產優質種苗,以達每株苗性狀均一且皆為兩性株,其根系強壯,結果率高,品質優良且產量高,深受栽培者喜愛。 「日陞」為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於1967年自夏威夷引入,純化後於1970年正式推廣,具早熟性,其開花期早,果型豐整光滑,果肋、果溝不明顯,極少畸型果。 雌果近圓型,兩性果梨形,肉紅鮮豔,糖度高,氣味芳香清逸,品質優良,唯果實小,平均果重約400公克,產量低,節間較長,容易徒長,需重肥,抗病性和耐寒力較弱,僅適合高屏地區網室栽培。 台灣種植番木瓜多以網室栽培,王仁晃解釋,1975年出現木瓜輪點病重創國內番木瓜,而後發現病毒是透過蚜蟲傳播,鳳山分所王德男研究員便開始向農民推廣網室栽培。
邱展臺說明,番木瓜是更年性果實,意思是成熟過程中呼吸作用速率與乙烯產生量會突然上升,「後熟的風味會明顯不同」,例如:轉色及香氣,都會在此時出現。 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年外銷3至5公噸的木瓜種子,數量是所有作物種子中最多的,產值超過2億,其中近半是出口至印度、兩成出口至巴西。 木瓜品種介紹 出口至巴西的是台農1號,邱展臺說明,台農1號風味較重、果型大,台灣人不喜歡,「但國外認為這才是木瓜」,台農1號在巴西、瓜地馬拉、宏都拉斯都能看到。 木瓜品種介紹 木瓜品種介紹 農糧署表示,種子數量取決於木瓜性別、氣候環境及植株生長勢等因素造成。 例如冬天市場常會有無子木瓜,是因為在夏季開花期遇高溫、多雨,導致木瓜果實成熟時常會發生無子或少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