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麵條有米麵、寬面、細面、刀削麵、面片、粉絲等。 炒粉麵2025 在京津地區,「炒麵」或「油炒麵」是指用植物油炒至金黃的糜子麵。 北方回民的茶湯是用牛骨髓的油炒出來的,味道更香,但熱量高。 食用炒麵時先加少量水攪拌成糊狀,再用開水沖開,叫做「茶湯」。
- 從其店名的麥字,不難猜出是屬於雲吞麵名門廣州池記麥氏一系,主打的自然是精緻小巧的細蓉雲吞麵。
- 自2015年入選米芝蓮1星級別,現由兒子何冠明主理。
- 雲吞是鮮蝦豬肉餡,包得飽滿,蝦的鮮和豬肉的豐腴相輔相成。
- 如果粟米汁是用白汁調校的話,比較 肥膩, 相對一般粟米芡汁多200kcal;反而粟米芡汁比白汁少糖及低卡, 是 個不錯的選擇。
- 雪菜肉絲米鹽份算高, 足足有1,594毫 克鈉質, 盡量不要喝湯。
- 有一次友人帶 Wincy到新記餐廳食馳名的豬頸肉芝士撈丁,我這個芝士怪當然吃得津津有味,原來自己在家中自製芝士豬頸肉撈丁也很容易。
傍晚走過超市,看到有特價的燒鴨又平又靚,立即想做火鴨絲炆米。 炆米粉應該要軟硬適中、米粉吸收了湯頭的精華、不能太濕或太乾。 所以也要選擇優質的米粉,否則會炒到又淋又碎,我Read more… 西環老字號,第2代接手後大革新,裝飾大玩老香港情懷。
炒粉麵: 第4位 咖喱雞扒飯 1,300kcal
銀針粉具嚼勁且形狀特別,舊式酒樓中常以炒銀針粉作點心,又或跟冬菇肉碎一起放湯食用。 如凍朱古力約有221 卡路里,凍奶茶則約有148卡路里。 如果一餐配湯及飲料,足足吸收了約350至400卡路里。 最重要是鹽份很高,消委會的報告曾指出坊間的湯水鹽份接近 一餐的上限,容易導致水腫。
- 食用炒麵時先加少量水攪拌成糊狀,再用開水沖開,叫做「茶湯」。
- 這道咖喱麵用上 11 款香料和八小時熬製,香濃可口,建議配以煎餅或蛋麵享用。
- 我最常用美國頂級(Prime grade)安格斯牛(Angus beef)的急凍牛頸脊,肉味濃,有油花,炒後帶甘香。
- 很多人的第一位烹飪老師都是母親,這些米芝蓮餐廳的大廚也不例外,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與五位廚師討論了他們米芝蓮特色菜餚,靈感來自於他們的母親和祖母。
比較低卡,但有高血壓或有水腫的人,千萬不要多吃,會令水腫情況更嚴重。 雪菜肉絲米鹽份算高,足足有1,594毫克鈉質,盡量不要喝湯。 對於麵食愛好者來說,飯就是一口接一口很無聊的主食,所以當然要吃可以享受多重層次樂趣的麵啊! 當然麵食不只有麵條,更有餃子鍋貼、餛飩、煎餅、饅頭包子等,變化多樣,滿足各種不同喜好的味蕾。
炒粉麵: 炒麵
到中式酒樓晚飯時,大家都愛龍蝦伊麵、乾燒伊麵,本身伊麵已經油炸處理,烹調時再加入其他配料及調味料,因而更為「濃味」;即使是上湯伊麵,熱量及脂肪亦不低,還是少吃為妙。 瀨粉是於中山的傳統麵食,以粘米為主要原料,將水加入粘米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後用火蒸熟,然後製成圓條狀的瀨粉。 瀨粉同樣可以放湯或者炒來吃,湯瀨粉和廣東燒味是好拍檔,叉燒瀨粉、燒鵝瀨粉等等是不少人的午餐或者下午茶選擇。 米粉質地柔韌富彈性,在南中國大陸、台灣以至東南亞各地皆十分流行,泰國十分有名的 Pad 炒粉麵2025 Thai(泰式炒金邊粉),所用的「金邊粉」即為從中國傳入的米粉。
以牛腩、叉燒湯麵和炸雲吞聞名,牛腩以牛坑腩製作,前一晚開始烹調處理,叉燒不單用脢頭,也以豬頸肉製作,口感特別。 潮濕的天氣,胃口總是不佳,一勺溫熱的湯,一箸爽口的麵,是這季節最佳的救贖。 香港作為美食之都,麵食也來自五湖四海,無論是地道的雲吞麵,還是從東洋而來的拉麵,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以下 15 間在《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 2021》獲得必比登推介的麵食店,都值得走一趟,了解麵食的魅力。
炒粉麵: 香港 15 間必比登推介麵食店
蝦肉的脂肪較低, 而且含有鋅質, 會幫助 增強免疫力, 亦有助修補皮膚, 但滑蛋汁會 加了不少油, 炒粉麵2025 炒滑蛋油份會更高, 每碟鈉質 多過1,000毫克, 不可多吃。 將急凍牛肉片放進0℃至4℃雪櫃解凍後,用鏡布或廚房紙抹乾水分,接着再切片,每片長約8至10厘米。 將牛肉片拌勻胡椒粉、蠔油、生抽和黃糖;之後拌勻生粉,有助鎖緊牛肉的水分,醃5至10分鐘。 炒粉麵2025 當然,如果沒時間到凍肉店,買超市已預先包裝好的火鍋用牛肉薄片,一樣可以,不過由於牛肉薄易入味,醃料需減半。
我會先將河粉放置室溫10分鐘,讓其質感變得略為乾爽,再用手將河粉逐條分開,這樣比較容易炒至條條分明。 不過,提醒大家買回來的河粉千萬別放進雪櫃,因為雪櫃會快速抽乾河粉的水分,令其變得乾硬,一炒便斷開,變成「碎濕濕」。 加水煨煮可以讓蔬菜跟肉的鮮甜釋放到湯汁中,也能讓麵條下鍋後,有足夠的水分可以把麵煮透。 加蓋燜,有助於炒麵吸收湯汁,加快麵條熟成的速度。 炒粉麵 麵條下鍋時不用急著拌炒,先放在蔬菜料上,待麵條燜熟後再拌,比較不容易黏鍋。
炒粉麵: 「炒麵」的相關搜尋
視乎各地民眾口味不同,出產的米粉在韌性、粗幼都有明顯分別,製作當地美食亦宜選用當地出品。 炒粉麵 例如台灣新竹米粉比較纖幼但韌性十足,放湯食用特別美味。 星馬地區製作叻沙所用米粉相對較粗,取其吸收湯汁的能力較強。 每逢午飯時間詢問身邊同事吃什麼時,身邊好像總有一位一定回答「麵!」粉麵彷彿令人感覺比米飯較輕盈,不少減肥女生都會在主餐時選擇粉麵代替米飯。 事實上麵的成分及製作方法各有不同,所以卡路里及營養價值亦有所差別,避免中「伏」一定要先了解清楚。
炒粉麵: 炒麵超人
提供精緻餐飲的米芝蓮餐廳,不但只在食物菜式中下功夫,其環境及服務也絕對是專業而貼心,如果你的另一半甚為重視節日儀式感,以下的精緻餐飲餐廳會幫到你。 劉森記麵家 (福榮街)雲吞麵名門,又豈止麥氏一系,擁 60 多年歷史的劉森記,同樣深受雲吞麵愛好者歡迎。 雲吞是鮮蝦豬肉餡,包得飽滿,蝦的鮮和豬肉的豐腴相輔相成。 除了雲吞外,蝦籽撈麵和豬手撈麵都享負盛名,還有放在桌上,任意取用的自製醃蘿蔔,也是很多人心頭好。
炒粉麵: 資料參考:消費者委員會 / 食物安全中心/FB@健營生活.關心你的營養師、健營物理治療及營養中心
如不懂得清理的,相信海鮮檔的師父會樂意為你效勞。 如不想開油鑊炸龍蝦的,亦可以用Read more… 炒粉麵 以粥麵作主打,乾炒牛河是招牌作之一,強調河粉用人手逐條撕開再炒,條條分明,也是米芝蓮車胎人推介餐廳。
炒粉麵: 食譜分類
九記位於中環的九記,屹立三十年,仍然深受食客歡迎,每逢午市,店外總是擠滿輪候的客人,即使要搭枱用餐,也毫不在意,為的就是一碗香醇豐腴的牛腩麵。 九記馳名的,除了清湯腩外,很多喜愛吃辣的客人還會來嘗咖喱牛腩,再配上一碗掛湯的伊麵。 在 2020 年初,店主在上環開設第二分店,名為「泰館」。 儘管這店不供應灣仔店的招牌和牛船麵,換上源自清邁的「泰北咖喱金麵」(Khao Soi)作為主打美食,店子仍然人氣不減,大受歡迎。 這道咖喱麵用上 11 款香料和八小時熬製,香濃可口,建議配以煎餅或蛋麵享用。
炒粉麵: 香港常見粉麵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以100克分量計,蝦子麵所含鈉質屬麵類之冠,達1,480毫克,意粉約含5毫克,米粉則不含鈉質。 各款粉麵中最健康之選為意粉、通粉及糙米粉,以意粉、通粉為例含較高蛋白質,升糖指數較低,食用後飽足時間比較長,有助控制體重。 不過意粉一般都配以白汁、忌廉等較高熱量及脂肪的醬汁,故大大增加其卡路里,建議選擇用香草或番茄醬的意粉。 炒粉麵 另外,根據衛生署的建議,通粉及意粉都不能煮得過腍,因為烹調時間過長會改變其升糖指數,加速身體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
炒粉麵: 炒麵疙瘩
米線、蝦子麵、刀削麵…麵食的種類愈來愈多,近年更有不少以「健康麵食」的名稱作為賣點,如淮山麵、韓式粉絲等,吸引一眾關注健康或者減肥人士轉食此類非油炸麵。 不過看似健康的粉麵暗藏致肥危機,撇除即食麵、河粉這些高熱量粉麵,素來給人健康形象的蕎麥麵原來熱量驚人,每100克(1札)約342卡,若以每碗飯250卡計算,1札蕎麥麵已接近1.5碗飯。 咖哩香氣噗鼻的星洲炒米,有爽口彈身的米粉和豐富的材料,令你垂涎欲滴。 蕎麥麵來自蕎麥,蕎麥屬全穀類,與米粉、通粉相比,蕎麥麵是高纖維的麵類,脂肪含量亦低。 在日式餐廳,拉麵一般用上豬骨湯煮成,脂肪量極高;蕎麥麵則多配以鰹魚、昆布湯煮成,相對是健康、低脂選擇。 一包即食麵約450卡路里,即近兩碗半白飯的熱量,當中更含4茶匙油,加上包裝內附上調味粉或醬油包,鹽份含量亦很高。
炒粉麵: 「麵食」的小編企劃:
意粉、全蛋麵的營養價值與通粉相似,亦屬健康之選。 當然,除了留意粉麵的選擇外,亦要小心烹調方法,炒粉麵的熱量及脂肪一般較湯粉麵高,白汁、忌廉等亦大大增加熱量及脂肪量,不宜多選。 新手炒麵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麵條炒出來之後糊爛又黏鍋。 想炒出好吃的炒麵,其實不用勤勞的一直拌炒,給麵條一點「冷靜」的時間,反而能讓它更入味又不容易黏鍋。 配番茄湯亦可,大約300kcal, 留意不要選加入了牛尾熬的番茄湯,卡路里較高。
灣仔茶餐廳,如店外招牌所示,小店以咖喱豬扒飯及乾炒牛河最耍家。 不少老饕食家也有介紹,炒粉麵飯價錢偏高,但每逢午市便見人龍,多年如是。 《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首度頒發由 Perrier-Jouët 鼎力支持的侍酒師大獎,得主是三星米芝蓮餐廳富臨飯店的侍酒師陸志文(Jacky Luk)。 年紀輕輕的他接手富臨飯店的酒單,在餐廳四十年的歷史中,創出一片新天地,也為中菜配酒的範疇,帶來耳目一新的景象。 到香港旅遊,除了要品嘗精緻的點心和創意洋溢的國際菜式,要見識香港的多元美食之美,不可錯過的還有一碗既質樸又讓人感覺親切的麵食。
炒粉麵: 牛肉炒烏冬 影片
咖喱雞扒飯,煎雞扒大大塊雞皮,咖喱的香料要用油炒香,又要加椰奶烹調,都是致肥原因;椰奶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有增加膽固醇的風險。 因炒米粉需要較多油來炒,故星洲炒米油的份較多,叉燒亦會有肥膏位,加上咖喱的香料要用油炒香,好難唔肥。 配番茄湯亦可, 大約300kcal, 留意不要選加 入了牛尾熬的番茄湯, 卡路里 較高。 我最常用美國頂級(Prime grade)安格斯牛(Angus beef)的急凍牛頸脊,肉味濃,有油花,炒後帶甘香。 我通常到凍肉店購買,因為可請店員將凍肉直接刨片,牛肉片要比火鍋用的刨得更厚一些,厚度要介乎火鍋和燒肉之間,牛肉不會過分單薄以致失去咬口,也不會太厚,讓人難以咀嚼。 炒麵,是指將麵條快炒出來的麵條食物,基本無湯,口味以鹹為主。
炒粉麵: 炒麵 (麵粉)
河粉是將米磨成粉,加水製成米漿,再蒸成薄粉皮切條而成。 河粉發明後流傳至各地,在客家稱粄條、閩南稱粿條、越南稱 Pho 等等,粗幼和主要烹調方法各有不同,但原料和製法則大致一樣。 米線和米粉大同小異但比較粗,原產自雲南,當地的獨特食法過橋米線十分有名。 相傳百多年前某個書生為求功名離家到書齋苦讀,妻子每天準備一碗米線作為午膳。
很多人誤以為將即食麵「過冷河」便可減少油份及熱量,但即食麵本身經油炸處理,即使去掉表面的油份,分別其實亦不大。 加入調味粉時,宜以三分之一至半包為限,進食時亦不宜連湯底飲用,以減少攝取鈉質。 鹽是一種媒介令麵質彈牙,故麵條本身已有鈉成分,加上使用提供的湯料或調味包湯包,每食用分量的鈉攝取隨時大幅提升。 體內積存過量鈉質,容易水腫,也可能提升高血壓、心臟問題及中風的風險。 擁有「健康」形象的不止有蕎麥麵,以蔬菜製成的麵食如菠菜麵、淮山麵同樣給人健康感覺,但是它們的熱量亦不低,以每食用分量86克的菠菜麵作例,其熱量為318卡,已高過一碗飯的熱量(250卡)。 英記麵家除了來自廣東的雲吞麵外,潮式粉麵也是香港的一大特色,不少麵店也乾脆將兩者混為一體,例如開業逾二十年,位於西環的英記。
繼蛋牛治、肉絲炒麵及芝士撈丁後又一茶記作品—乾炒牛河,在茶餐廳吃到的乾炒牛河炒出來都滿是油光,吃到最底還會見到一層油。 其實河粉本身已被油浸過,所以我們可以盡量減少油的Read more… 不要被”龍蝦伊麵”這四隻大字嚇怕怕,其實只是清潔龍蝦比較麻煩,煮伊麵的過程並不複雜。
開業逾半世紀,創辦人何洪以雲吞麵起家並打響名堂,多年來不乏政商名流捧場,牛河更有不少名食家捧場。 自2015年入選米芝蓮1星級別,現由兒子何冠明主理。 他曾透露牛河最尾會拉幾滴豬油提香,只是$108太貴。 炒麵在清朝末期傳入美國,美式英語有一個詞彙「Chow mein(英語:Chow mein)」,即為炒麵,出自台山話發音chāu-mèing,但ng在英語中演變成n。 歐美國家中餐館的「炒麵」比日本炒麵粗,配菜也粗大,油少湯多,也是用碟子裝。 撈麵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小吃,一些不重視午餐的美國人常常光顧作為中午的工作餐或是晚餐。
炒粉麵: 灑家粥麵 河粉人手撕開 (觀塘)
說香港人喜歡吃牛腩麵,相信沒有人會異議,而這間位於天后、不造作的麵店便有一群忠實的顧客。 餐牌上寫滿牛肉的不同部位,選擇多得讓人花多眼亂,當中以崩沙腩最受歡迎。 原來豉椒排骨炒麵高踞榜首,致命傷是麵經油炸,油份極高! 而且近骨位的部位較肥,脂肪較多,一碟已有1,500 kcal。 須知成年女性每日只需1,500-1,800 kcal,一碟已經用盡一日Quota。
老火湯很多時會加入豬骨、雞腳 熬製,一碗約 kal。 白湯有忌廉、牛油;紅湯可能加牛尾,油份比較高,前者一碗大約有220kcal,後者若只有蔬菜,一碗約117kcal。 有一次友人帶 Wincy到新記餐廳食馳名的豬頸肉芝士撈丁,我這個芝士怪當然吃得津津有味,原來自己在家中自製芝士豬頸肉撈丁也很容易。 芝士的選材在超市買到的片裝即食芝士及包裝芝士Read more…
生麵條要炒之前,建議燙至七、八分熟,如果怕麵條燙好之後沾黏,可以加一些油拌勻,或是沖冷水,把麵條表面的澱粉稍微洗掉。 很多人的第一位烹飪老師都是母親,這些米芝蓮餐廳的大廚也不例外,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與五位廚師討論了他們米芝蓮特色菜餚,靈感來自於他們的母親和祖母。 陳村粉生產過程較其他粉麵繁複,從前很難買到,通常店家回嘴總是:「買河粉還不是一樣!」近年名廚常常採用,陳村粉知名度大增,在粉麵攤檔買到的機會提高不少。 銀針粉為客家傳統米製麵條,在當地又稱又作老鼠粄或老鼠粉,在台灣則稱作米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