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沿協天宮左方的水泥路上走,在村屋旁走過後,來到著名的——因被蛀掉而只剩外殼——空心樹。 踏上左方的木棧道後進入風水林,經過獨特的「五指樟」後,離開木棧道依路牌往分水坳方向。 前走一段,接上石砌古道上行,經過左方往珠門田及梅子林的路口後前走,及後上走至分水坳。 荔枝窩位於新界東北,面向印洲塘海岸公園和吉澳海,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客家圍村。
- 漫步海岸公園,眺望如鏡的水面,觀賞獨特的岩岸,寧靜優美。
- 過橋後來到協天宮前的大空地,可經正門進入村內參觀或在附近作補給,但多數只在假日營業。
- 現在村落還保留211間村屋,而且大多維持著三縱九橫的客家建築風格。
- 在分水坳的路口向前下行往谷埔,於林蔭下沿石砌路蜿蜒下山。
- 幾年前 Susan 返香港照顧年老父母,也和 David 合作復村大計,為復村義不容辭。
- 因為那天是星期日,太多行山人士等這小巴,班次又不算多,等了超過45分鐘,所以建議如果小巴多人,去烏蛟騰直接乘搭的士好了,免得浪費時間。
由此處出發前往荔枝窩,可以經亞笏及分水凹路線,或沿苗田及三椏村前往,行山初哥會偏好苗田路段,勝在路途好走兼景色多變。 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現在村落還保留211間村屋,而且大多維持著三縱九橫的客家建築風格。 村莊四周的自然環境得到良好保護,環境優美,生態環境類型豐富,而且生物多樣性極高。
烏蛟騰荔枝窩: 女被捕涉跨境騙案及電騙 包括一名16歲少年
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大族,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中,客家人佔341個,而荔枝窩村就是舊時最大的客家村,人口約2,000 人。 到了三椏涌,你會看見路面漸變紅色,這其實是岩石內的鐵質經氧化而造成的。 三椏灣有大片紅樹林,你可在泥灘近觀螃蟹、彈塗魚等小生物。 步行至十字路口,向左走為三椏村,在此用餐並稍事歇息;向右走到三椏村碼頭,可遠眺印洲塘灣岸景色。
這條路線位於新界東北面,遠離市區的繁忙,走進寧靜的村落,途中可觀賞到不同昆蟲、植物、地質、小溪及河流,在荔枝窩更可看到具規模的客家村落、板根及全港最粗的白花魚藤。 可以乘小巴從烏蛟騰下車,經九擔租沿山路往三椏村、荔枝窩,離開荔枝窩往谷埔上山路段比較吃力,最後沿海邊步行至鹿頸乘小巴,沿途看到對岸深圳一帶。 由香港鄉郊基金舉辦的「村落深度遊 –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開始接受報名! 由2023年3月28日- 4月25日逢星期二開團,每次名額只限12人。 由荔枝窩出發,坐船到三椏村碼頭,航行時間約15分鐘,然後由導賞員帶大家走訪三椏村約1小時,包括海上遠眺印洲塘景色、認識村內三個圍嘅歷史、欣賞粉紅色沉積岩海岸同紅樹林。 導賞完結後自由安排午餐和自由活動,回程可選擇坐返快艇或自己步行回荔枝窩。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較高難度的短斜路
在分水坳的路口向前下行往谷埔,於林蔭下沿石砌路蜿蜒下山。 接上水泥路,經過谷埔公廁後於路口左走,途中看到谷埔的大片田野和村屋,不久走至海旁。 沿海邊的水泥小徑左走往鳳坑,遠眺對岸深圳高峻的梧桐山,山下的高樓也成鶴立的雞群。 走過鳳坑的堤壩來到鳳坑村的路口,往右走一段後,踏上梯級上行至鳳坑郊遊點後下行,經過燒烤場後沿海岸走到士多的空地,接上右方的行車路走至新娘潭路,再右走往鹿頸路的小巴站完成行程。 一是,往荔枝窩的船只得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有,由馬料水三號梯台開出,由大學港鐵站步行往馬料水碼頭約 15 分鐘。
三椏村距離荔枝窩村約四十分鐘步程,如果從烏蛟騰步行至荔枝窩邊便會經過此景點。 三椏灣的奇特地質也吸引不少人前往,例如海邊的暗紅色岩石、紅樹林間木棧道。 環繞荔枝窩村修建的自然步道長約1.2公里,包含多個生態景點,貫穿風水林、田野、溪流、白花魚藤林和紅樹林等多種生態環境。 由碼頭登岸,沿著岸邊小路前行,不久便見到荔枝窩村的牌坊,再穿過一片綠蔭,即來到荔枝窩廣場。 鶴山寺(觀音廟)、協天宮(關帝廟)和1920年代成立的小瀛學校建於廣場前方,廣場左側是小瀛故事館,對面則有涼亭和古砲。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
沿路繼續行,就來到一個廣場,廣場旁有涼亭,而在小瀛學校舊址前,會有村民售賣農產品及小食。 福利茶室除了有餐蛋麵、豆腐花等郊野士多常見食物外,還有炒粉炒飯、蒸炒海鮮、客家小菜,是很多行山人士午膳的地方。 通常由烏蛟騰行到三椏村都要兩小時,若果不想光顧福利茶室,可以在十字路口續往荔枝窩方向行,經過電話亭及公廁後,就行到合益蜂場,食物種類跟福利茶室差不多。 大家可以由大埔墟港鐵站出發,在商場買齊補給及去廁所後,就可以搭車入烏蛟騰。 交通方面,每日都有專線小巴20R入烏蛟騰,但班次較疏,在周日及公眾假期,就有巴士275R到烏蛟騰,班次較密。 入烏蛟騰的路程幾遠,至少要搭半小時,大家搭車時可以小睡片刻。
此外,荔枝窩亦提供了重要的生境,共錄得八個品種的真紅樹及全港覆蓋最廣的日本大葉藻床;而銀葉樹林、白花魚藤及空心樹都是極富特色的物種。 故此,荔枝窩是一個具傳統、文化、歷史及生態研究價值的地點。 因為這裡是是船灣郊野公園內多條郊遊路線的三個主要起訖點之一,路徑可通往三椏灞、荔枝窩、鎖羅盤、榕樹凹及谷埔等地。 可在起步前,先向三椏涌方向行,只需步行20、30分鐘,便會發現10多棵拼排的楓樹,不需攀山涉水,亦不怕小朋友體力不支,輕輕鬆鬆即可看到滿滿的紅楓葉。 走入有400多年歷史的烏蛟騰村,映入眼中的是一棟棟的青、棕色瓦頂的兩層房子群立於農田之間,充滿鄉土氣息。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全平路舒服行山
經過約4小時的路程,終於去到荔枝窩,村內有不少古老建築,如協天宮、鶴山寺及小瀛學校舍等,不過更引人入勝的,是這裏的樹。 村民依照風水學說,在村後種植了風水林,樹林以半月形環抱村莊,配合周遭的環境,打造了「枕山、環水、面屏」的獨特景觀。 烏蛟騰荔枝窩2025 自然生態方面,近海邊有片香港最古老、面積最大的銀葉樹林,以及難得一見的巨型白花魚藤樹林。 Blogger媽媽搭東鐵去到大埔墟站,再坐小巴20R去 烏蛟騰 。 因為那天是星期日,太多行山人士等這小巴,班次又不算多,等了超過45分鐘,所以建議如果小巴多人,去烏蛟騰直接乘搭的士好了,免得浪費時間。 到達 烏蛟騰 ,要向右邊方向的九担租開始行,才會見到自然環境生態及靚景,如果行左邊直接去荔枝窩,只有好斜的山路樹境,境色天淵之別。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行山路線】烏蛟騰起步行到鹿頸 路程長但有士多美食補給
過橋後來到協天宮前的大空地,可經正門進入村內參觀或在附近作補給,但多數只在假日營業。 烏蛟騰荔枝窩 或可於大空地的小瀛學校的右方,沿小徑走出海邊,遠眺吉澳海一帶後折返﹝前走往鎖羅盆﹞。 會見到一些木柱或石柱建築,好靚好得意好特別,一般行山徑好少見到。
烏蛟騰荔枝窩: 親子行山 大埔墟站轉車往烏蛟騰
直去 荔枝窩 ,幸好有帶行山必備小食 — 燒賣。 康文署網站設有《行山樂》網頁,以推廣遠足運動,促進市民投入健康生活。 網頁介紹了香港44條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線,除了文字介紹,亦製作了縮時短片,可以令大家對有關路線有個基本認識。 根據漁護署的資料,全球逾60種紅樹,香港就有其中8種,全都集中在荔枝窩,沿著荔枝窩自然步道,可找到鹵蕨、桐花樹、海欖雌、木欖、海漆、銀葉樹、秋茄和欖李。 烏蛟騰荔枝窩 村中的大樹也是古樹名木,細葉榕、秋楓樹和樟樹也被列入古樹名冊。 走著走著,一間小屋傳出陣陣柴火味,原來老村民 烏蛟騰荔枝窩2025 Susan 正蒸製客家傳統茶粿,每次有船,她都會開班授徒,有時教幾個,群情洶湧時可教廿人,大人細路夾手夾腳做茶粿,仿如大師班。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一日遊|景點4. 風水林空心樹
這一帶樹木茂密,植物種類豐富,而且是多種蜻蜓、豆娘、蝴蝶及魚類等生物的棲身地,故一路走來不難見到昆蟲和野果。 烏蛟騰荔枝窩 而香港九大石澗之一的苗三石澗,源頭亦位於九担租與上苗田之間,因此沿路走有澗溪相伴,加上周邊的綠林美景,景色相當怡人。 其中一處溪澗在水深位置,還設了梅花樁,以防溪水漲溢,不少遊人卻當遊樂設施玩。 沿荔枝窩自然步道前行,途中看到擁有粗大根部的銀葉樹的古老樹林,欣賞百花魚藤的游龍飛舞,如回歸原野。
烏蛟騰荔枝窩: C1 東北環走訪烏荔
烏蛟騰原名烏蛟田,附近的問路石上仍有「烏交田」的刻字。 相傳此地又稱作烏龜田,惟因「烏龜」一詞的俗語含貶義,故以「蛟」代「龜」,取其「騰蛟起鳳」之意。 荔枝窩村內奇樹叢生,每棵大樹皆有其故事,是難得一見的自然景點。 你可看到一棵樹齡過百的秋楓樹,雖然樹身有逾十個空心洞,樹幹中央更有一個大洞,但依然生機勃勃,故被譽為「空心樹王」。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粉紅色的石
上下兩路皆可達三椏村,上路要上落山,較辛苦,而下路就緩緩向下為主,較輕鬆,所以今次路線就行右邊取下路。 這段路樹蔭多,十分舒服,經過上苗田及下苗田兩條荒廢村落。 路上需要橫過石澗,但澗道不闊,又多踏腳石,只要小心翼翼就過得到,難度不高。 全程收費為80元,由荔枝窩、吉澳或鴨洲登船收費為60元,三歲以下小童免費。
烏蛟騰荔枝窩: 康文署推介行山路線: 大埔烏蛟騰—荔枝窩—鹿頸
不過,最好還是周末假日去,那些士多說不定會在閒日休息,而且入烏蛟騰的巴士只在紅日服務。 在宋伯士多的路口轉左,沿海邊的村徑行去鳳坑村,欣賞沙頭角海的景色,遠眺對面的深圳。 烏蛟騰荔枝窩 望住海景,由谷埔行多30分鐘,就行到鳳坑,那裏有公廁,還有間盈佳茶座。 荔枝窩是著名的客家村落,有近400年歷史,居民以曾氏及黃氏為主。 沿海邊村路走,不久行到一個分岔口,轉左往梅子林及蛤塘,我們就轉右去荔枝窩村。 烏蛟騰荔枝窩 烏蛟騰荔枝窩 這段路屬於荔枝窩自然步道,其中一部分是「懸空棧道」,路旁常見資訊牌,跟大家介紹沿途的生態環境。
烏蛟騰荔枝窩: 起點:大埔墟站轉車往烏蛟騰
這條行山路線全長15公里,對新手而言屬於長線,但也是新手可以嘗試的長途路線。 一來全程上山不多,只有荔枝窩往谷埔一段較辛苦,二來沿路多補給點,萬一不夠水都有地方買,三來體能不足的話可以在荔枝窩搭船走。 烏蛟騰荔枝窩2025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沿住鋪好木板的山徑,行到在二戰時差點被日軍砍掉的五指樟,之後落樓級,在路口轉右,往分水凹方向行。 荔枝窩是今次路線的中途退出點,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有一班船在下午3時半由荔枝窩碼頭開往馬料水,如果打算在荔枝窩搭船的朋友,記得留意時間。 由烏蛟騰到三椏村再到荔枝窩,其實沒有很多上斜的路,但離開荔枝窩往谷埔就要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