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玉振坊跟欞星門以泮水橋連接,橋後左右各有一個下馬碑,不管是普通老百姓、文武百官,甚至是皇帝都必須下馬過轎,以示尊敬。 欞星門建於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古代帝王祭天時首先祭欞星,祈求國家人才輩出,祭祀孔子也如同祭天。 孔廟建於春秋,歷經2000多年各朝代近百次的修建擴增,直到明、清時有了現今的規模。 孔廟的南北長1300多公尺、東西寬150多公尺,三路布局、九進院落,皆以一條中路為中心,呈現左右對稱的配置型態,與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廟的中路自南向北依次是萬仞宮牆、金聲玉振坊、泮水橋、欞星門、太和元氣坊、至聖廟坊、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蹟殿。
大陸很多地方值得一遊,但知名景點每每都是人潮,讓我卻步。 你照的贔屭讓我想到赤嵌樓那九隻,台南那九隻的頭像烏龜,你拍的像獸首。 市場傳出美國政府開始放行中國太陽能板進口的消息,對此中國相關企業表示,從去年第 3 季起都正常了,機構對太陽能板清關情況也持較樂觀態度。 在各地孔廟的保護利用上,完整或比較完整的文廟大部分被改做了博物館,小部分被學校或其他單位佔用,只有零星遺存的文廟處於無人管理的境地。 南宗南廟指孔子後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遷至浙江衢州而建立的衙州家廟。 北宗指留在曲阜的孔氏族人孔瑤襲封衍聖公,稱北宗。
孔廟: 假賓士疑酒駕2死 台南3/3~3/7嚴打酒駕大執法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高24.8米,闊45.78米,深24.89米,是祭祀孔子的正殿。 孔子一生整理了《詩》、《書》、《禮》、《樂》、《易》和《春秋》等著作,為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為後世歷代傳頌。 特別是孔子《論語》一書,對中國人立身處世有深遠的影響。 「金聲玉振」坊是進入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金聲是擊鐘的聲音,表示奏樂之始;玉振是擊磬的聲音,表示奏樂之終,用以象徵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 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櫺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為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太和元氣坊和至聖廟坊在櫺星門內,建於明初。 聖時門是第二道們,取孟子讚頌孔子為「聖之時者也」之意,在清代被雍正皇帝欽定為孔廟正門,碧瓦歇山頂,深紅的牆皮,杏黃的牆裏,門內古柏森森,深邃莫測。
黃偉哲表示,此次台南參展採團體作戰,聚集台南15家農會與食品業者,除有鳳梨、芒果等冷凍鮮果外,也有文旦、毛豆等加工品,現場還展示烏魚子及虱目魚等產品,吸引許多外國商社代表參觀。 黃教授列舉歷代史實,指出從漢初開始,歷朝帝王都將祭孔列為定規,而帝王祭孔旨在祈求孔子「護國脈,安民生」、保佑「文教昌明,舉國蒙慶」,這正是公共宗教的特色。 孔廟平時不開放,祭祀則由官方主持,儒士階層獲准參與,但農、工、商庶民受排斥。 一般百姓因此對孔子「尊而不親」,民間考生另往「文昌廟」燒香祈求中舉。
孔廟: 推薦文章
當時的文件提到,孔廟以山東曲阜孔廟為設計基礎,整體佈局以傳統四方格局排列,正中有大成聖殿,東西面各列四城樓,南北面按中軸線建有城門,正門設置「孔聖像」。 當時建議的建築總開支預算為5億元,當中有2億元會由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捐出,餘款則會向社會籌募。 中國曆代連續不斷的尊孔崇儒,在明代,孔廟已有1560餘座,清代孔廟有2000餘座。 這些孔廟分佈於全國各地,至今保存尚好的還有數百座,截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全國大約建造了各級學校文廟1749所。 如今遺存的文廟大約有509所,其中保存比較完整的約有60所,基本完整的約有109所,保存中心一組的約有53所,保存大成殿等零星建築的約有287所。 倖存下來的文廟和孔子廟大部分都被公佈為全國、省(市、自治區)、市(州、盟)、縣(旗)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曲阜孔子廟於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親自主持中央政府的祭孔大典,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位親自主持祭孔大典的總統,創下首例。
- 孔鯉,字伯魚,孔伋之父,宋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泗水侯,宋鹹淳三年(1267年)入祀孔子廟,明嘉靖九年配享啓聖祠,稱先賢,清雍正元年改祀崇聖祠。
- 孔廟建於春秋,歷經2000多年各朝代近百次的修建擴增,直到明、清時有了現今的規模。
- 漢武帝時,魯恭王拆除孔子故居時,發現《論語》、《孝經》等古文竹簡。
- 以前殖民地政府的「文化多元」而不重主體,積極不干預的文化政策遺留至今,使特區政府仍然缺乏和盡量避免有意識形態的取向。
- 由於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對於維護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廟便被古代帝王所器重。
- 孔廟廟門以一“全台首學”的金字橫匾做為登堂之階,在大門左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12字,莊嚴肅穆。
孔廟的位置在蓮池潭的北岸,所以從側門進來後,走向湖邊的一個大大大石牌『萬仞宮牆』,就是孔廟的起點開頭。 而一開始就考驗我的國語文,字不會念,意思也不懂。 孔廟 這次從入口的「萬仞宮牆」一路到「崇聖祠」,一起來看看每一座建築的意義與特色,順便考考大家的認識多少每處建築的獨特名字。
孔廟: 台南孔廟交通概況
三通五瓜:這是為了平衡屋簷內那龐大的壓力而設的,通即為通樑而瓜即為瓜柱,顧名思義三通是橫在屋簷下的,而五瓜是直立於三瓜上,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之壹。 屋簷:屋簷基本上分為南方以及北方兩種格式,那是因為中國廣大的地域所造成的差異,北方的屋簷是以平坦為主,而南方的屋簷則是以尾端有翹起為主(燕尾翹脊)。 今日的舊城孔廟就是以南方為主的建築,但民國之後所建造的孔廟都是以仿宋式的北方建築為主,而民國六十五年所落成的高雄市孔廟也 是屬於北方建築的型式。 文件顯示,申請地點的地盤面積約7.54萬平方米,位於以鑽石山彩虹道和龍翔道為界的土地,該地旁為啟鑽苑,故現時地盤用於存放鄰近公營房屋發展的建築材料、提供地盤辦公室及連接彩虹道和龍翔道的臨時行人通道。
孔廟: 台南精選兩天一夜~古蹟之旅
我本想拍攝幾張大成門的正面和全景相片,但鏡頭左躲右躲,就是躲不開這座石像,只好放棄拍攝。 設計師特別打造了一處Sky Garden空中花園美學館,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於空中花園中遠望古城的天際線與品味建築設計。 天步藝術、天步光影、天步樹上等房型,以磨石子和木紋地板搭配,並使用大量的檜木製成的傢俱、書桌、隔間等,使旅客在房間內就能吸收到大自然的芬多精。 台南孔廟對面的府中街(又稱孔廟魅力商圈)平假日街上的店家都會開,週末假日還會有熱鬧的市集,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創作、文創商品,還可以吃到保哥炒泡麵、二元黑輪、芋頭冰等台南的特色小吃。
孔廟: 活動相簿
欞星門東西兩旁有“名宦祠”、“鄉賢祠”、“孝子祠”、“節孝祠”。 孔廟2025 還有一古樸典雅的“明倫堂”,是儒家講習倫常之理的地方,學生在此由學官教諭、訓導,相當於府學的教室。 在明倫堂的正面牆壁上,有八塊趙孟頫體的《大學》全書遺蹟,極為珍貴,僅存4塊。 在明倫堂之後是文昌閣,樓高3層,呈塔形佈局,是孔廟的最高建築。 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歷經數次修葺,廟門以一“全台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雄渾醒目的筆力,益增莊嚴肅穆。
孔廟: 孔子廟東西廡奉祀
孔廟、孔府、孔林,它的規模宏大,也很雄偉壯麗,以前興建時一定金碧輝煌,邊走邊看,導遊的講解也非常詳細,走了一個上午,我感覺這些古蹟無法濃縮了千年儒家的文化精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也遠離的城市的喧囂。 好在鐵幕開放之後 二十多年前醒悟了, 努力追趕 。 他們還送出去愛讀書的學子 到全世界學習, 帶回來全世界的文化水平與學習成果。 如今 雖然少出國的庶民 有點嘈亂, 學術文化界 已經不是當年的 吳下阿蒙了 。 孔教學院近10年前提出,在黃大仙興建首間具規模的孔廟,選址在「居屋2020」項目之一的啟翔苑旁邊。 孔教學院近日向城規會提交文件,擬將孔廟由原先的4層,增高一層至5層,並會加設安老院舍和幼兒中心,預料孔廟會在2026年落成。
孔廟: 台南市美術館1館(原台南市警察局/原日治時台南警察署)
可能因為有明太祖的保佑,曲阜孔廟的塑像才躲過一劫。 孔廟2025 不過,推倒北京孔廟塑像的人不是紅衛兵,而是明朝的皇帝。 但在一三八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重建太學孔廟時,棄用塑像,改用木主(木製神主牌位)。 由於這並不影響皇帝在南京的祭孔活動,因此全國廢像之事就拖了下來。
孔廟: 台南孔廟藏品介紹
馬來西亞最早的孔廟是建在檳城孔聖廟中華小學裡,是由清朝駐檳城大使張弼士所創。 昔日兒童第壹天上學之前家長必帶兒女到此廟祭孔,以求前程光明。 除此之外,在馬六甲也建有孔子大廈,毎年都有舉行祭孔活動。 各地孔廟雖歷多次戰火劫難,大部分至今仍然保存下來。
孔廟: 台灣府城大南門(寧南門)
他因其两种与众不同而知名,第一因其资中人苌弘曾为孔子师,破例雕像以记其事。 第二因其庙内有全国文庙之中孔子最高、最大、最精致、最奇特的一块牌位,被誉为“中华第一牌位”。 作为礼制庙宇的孔庙多與地方官學結合,亦即所謂「廟學制」,布局主要可以分为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等形式。
孔廟: 香港城市大學
孔府為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府邸前面主要為辦公之處,包括大堂、六廳、二堂、以及三堂。 孔府大門為五檁懸山式建築,大門兩邊的對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據說出自清代大學士紀曉嵐之手,意涵孔子的後代子孫,同享孔子的福祿、世代尊榮;並評價孔子的文章道德,與天不老。 逛完孔廟之後,我們實在太餓了,再加上外面零下的溫度,讓我們必須先補充點熱量。
孔廟: 台南孔廟活動有那些?
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提学御史程富提出上奏,要求在天津设立卫学。 天津卫指挥使朱胜将住居一所施为学宫,首建堂斋、公廨,至此天津建起了第一所官办学校。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始称卫学,为天津地方教育官学和尊孔的庙宇。 孔廟2025 蓟县文庙:蓟县文庙始建于隋,位于县城西北隅,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泮池、登瀛桥、棂星门、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建筑。 此外,还有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非礼制庙宇。
北宋雍熙年间( 年)始建于县城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年)迁此重建。 资中文庙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 主体建筑及布局仿山东曲阜孔庙,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厢房、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对称分布两侧。
四配十二哲均頭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執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禮制。 殿內正中懸掛康熙皇帝題書的「萬世師表」和光緒皇帝題書的「斯文在茲」匾額,南面是乾隆皇帝題書的「時中立極」等匾額,門外正中是雍正題書「生民未有」匾額,皆雕龍貼金,精美華麗。 杏壇相傳是孔子講學的地方,位於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宋天禧二年,孔廟正殿後移擴建,以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金代始於壇上建亭。 亭為十字結脊,四面歇山,黃色琉璃瓦,內頂有雕龍藻井,絢麗多彩。 壇側幾株杏樹,每當初春時節,紅花搖拽,嫵媚動人。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搞批林批孔的運動,祭孔視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很多孔廟的文物古蹟都被破壞。 北京孔廟也由朝廷命官來管理,祭祀人員往往是皇帝本人或政府主要官員。 在古代中國,作為國廟性質的孔廟是國家的一種精神象徵。 從唐代以後,除曲阜孔廟以外,孔廟不但成為學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學校的中心地;釋奠之禮是國家大典,屬於中祀;教師的地位,透過孔子廟制而神聖化;教育理想也透過孔子廟制而具體化。 從史記可知曲阜孔廟收藏有孔子衣冠琴車書等遺物,後漢桓帝時置官管理。
左營孔廟緣起於1684年(清-康熙),原址在現在的舊城國小,期間經歷清朝、日治時代,遭遇戰爭毀損,甚至荒廢,從原有的勝景,最後只遺留「崇聖祠」;一直到1973年,才擇了現址興建現在所看到的孔子廟。 來到高雄蓮池潭,除了龍虎塔、春秋閣之外,『孔子廟』也不容忽視。 標準帝王宮殿建築,就是如懿傳裡會看到的樣子,小到侍衛住的廡房;大到妃嬪住的宮,似乎走入了清朝。
孔廟: 推薦行程
每年9月28日舉行釋奠禮,歷來都由台灣省政府主席擔任正獻官,今則改由台南市長。 台南孔廟大成殿中懸掛有清代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咸豐帝、同治帝乃至光緒帝等清帝御匾。 除日治時期有中斷外,戰後中華民國總統如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亦相繼贈匾,見證臺灣歷史與政權轉移,頗負盛名。 此次東京食品展台灣館台南展區,以400年歷史為主題,外觀以孔廟為造型,結合紅磚牆主題的展板設計,展現濃厚的台南特色,希望吸引國際採購者的目光。
孔廟: 孔子廟教育意義
欞星門外有圍牆,隔開廟(大成殿)和學(明倫堂)。 圍牆東西各有一小門,分別是禮門和義路,好象兩個小牌坊,表示着尊禮崇義的夫子之道。 欞星門前還有一個向外彎曲的半月形小池,稱為泮池,泮池上有座拱橋,也叫泮橋。 古代士子考上秀才,到孔廟祭拜後,要在泮池採摘水芹插在帽緣上,以示文才。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 ”王世贞亦稱:“太庙之有从祀者,谓能佐其主,衍斯世之治统也,以报功也。 ”中国孔庙主祀孔子,唐代以後以孔门弟子和一些历代儒学大家附祀配享。 这些配享的人不断新增,汉明帝以孔子72弟子配祀,到民国时期,达到162人,有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名号。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在当时的京城建立了第一座位于京城的孔庙。
孔廟: 活動新訊
習近平主席從擔任最高領導人伊始,便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綱領。 他明確表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建立文化自信、復興中華民族的基礎。 假如要保存以至實踐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話,便理應修建孔廟。 因為孔廟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單純是供奉孔子及其他儒家先賢的場所,更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象徵。 事實上,過往孔廟具備協助儒家學說發展及傳播之功能,同時表達掌政領導人對儒家思想的重視程度和崇敬。 由於香港一直沒有正規孔廟,港人對此認識自然薄弱。
孔廟: 孔廟
在東大成坊外北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可能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所立。 除了必點的炒泡麵外,還有許多關東煮可以選擇,配上屬台南⼝味的偏甜醬油膏,就算不是台南⼈也會愛上這味道的。 以美⾷聞名的台南,在⽂化藝術之旅的同時當然也要滿⾜味雷的享受,來到台南孔廟附近的府中街,有著許多不得不吃得美味⼩吃。 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時,移今址並擴為七間。 孔廟 現存的建築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前後九進院落。 孔廟2025 四周圍以紅牆,四角配以角樓,是仿北京故宮樣式修建的。
孔廟廟門以一“全台首學”的金字橫匾做為登堂之階,在大門左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12字,莊嚴肅穆。 形制和中国相似,不同的是,大成殿之前有拜殿,大成门前有建筑。 比较著名的有河內文廟、顺化国子监、会安文庙、海阳文庙等,還有一些新建的文廟如鎮邊文廟、鵝貢文聖廟等。 孔廟 孔廟 二战后,南北分治,北部的孔庙改作他用,南部的232座孔庙很多仍然进行祭祀活动。 此外,在大韩民国现存非礼制孔庙有12座祠堂、2座书院、3座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