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車站南邊的前大磡村地皮發展為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其中屯馬綫部分的車站上蓋會與發展區西邊的活水公園結合,形成文化園景大道,而車站南邊則會發展為啟鑽苑與啟翔苑及附屬商場,並於啟鑽苑與啟翔苑間提供地下通道連接車站和四美街[41],預計於2025年落成。 港鐵已於2020年9月5日開始為C出口的四條扶手電梯進行翻新工程,並於2021年1月30日完成翻新工程,工程期間C出口只供出站。 2002年,九鐵公司奪得沙中綫經營權[18],其所提交的沙中線最終方案擬稿,九鐵鑽石山站將會以一條轉乘通道接駁地鐵(觀塘綫)鑽石山站。
-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綫命名作公眾諮詢[16]。
- 至于西铁线列车将会到红磡站新2号月台清客,以不载客驶经新路段,最后驶到启德站2号月台以屯马线一期的名义继续载客前往钻石山至乌溪沙沿途各站。
-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荃灣綫、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 2022年3月1日,時值香港發生第5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表示屯馬綫因為多名車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未能執勤,令早上及黃昏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輕微調整,較正常多10多秒至半分鐘不等。
- 事實上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只須乘搭263(屯門)及269D(天水圍及元朗),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40X、43X(大水坑至烏溪沙)、46X(大圍及顯徑)、47X(沙田圍及車公廟)及49X(第一城及石門),無論走線上及所需時間均比屯馬線更直接,更有優勢。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線。 屯馬線鑽石山站 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當中包括一條連接禾寮坑至尖沙咀的鐵路線。 車站分為四層,由頂至底分別為大堂、觀塘綫月台、轉車層及沙田綫月台,呈十字形相交[10]。 隨西鐵線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線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屯門-南昌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全日通大致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屯馬線(往來屯門至南昌站)、所有輕鐵路線及所有港鐵西北接駁巴士線。
屯馬線鑽石山站: 港鐵北上優惠【問題6】羅湖或落馬洲站附近有甚麼好去處?
規劃上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的屯馬綫,是由既有的西鐵綫(2003年12月20日通車)與馬鞍山綫(2004年12月21日通車),連同居中新建的沙田至中環綫「大圍經九龍東至紅磡段」併合而成,形成一條經九龍半島連貫新界東與新界西的策略性鐵路走廊[2]。 隨2021年6月27日啟德至紅磡之間的一段鐵路通車,「屯馬綫」亦吿全面啟用,正式成為港鐵網絡的其中一條鐵路綫。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綫全線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架空電纜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三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屯門站和啟德站至烏溪沙站,及每2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啟德站。 列車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將在原來停靠的月台折返,而乘客到達紅磡站及啟德站後,需下車到對面月台轉乘另一班列車以繼續行程,事件於當天車務運作完結後完成修復並於翌日回復正常。
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 屯馬線鑽石山站 屯馬線鑽石山站 大圍至紅磡段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將馬鞍山綫從大圍伸延至紅磡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提供更直接和方便的鐵路服務。 2023年8月,無線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綫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才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綫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隨著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23]2020年底開始,屯馬綫全綫分數個凌晨非行車時間進行列車動態測試[24]。
屯馬線鑽石山站: 車站位置
屯馬綫(Tuen 屯馬線鑽石山站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8個行政區的車站[註 2],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鑽石山站(英語:)位處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大磡龍翔道、大磡道及文化園景大道,屬於港鐵觀塘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車站,觀塘綫部分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2];而屯馬綫部分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3]。
鑽石山站於1979年10月1日隨修正早期系統石硤尾至觀塘段通車而啟用,而當時車站承建商為保華建築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日,時值香港發生第5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表示屯馬線因為多名車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未能執勤,令早上及黃昏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輕微調整,較正常多10多秒至半分鐘不等。 屯馬線日常維修廠房是設於新界沙田區大圍與顯徑站之間,即港鐵現時大圍站西南面的大圍機廠及新界元朗區錦上路站與荃灣西站之間,即港鐵現時錦上路站南面的八鄉機廠,兩個機廠每日24小時運作,為屯馬線的列車提供維修服務。 2023年8月,無線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線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才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線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屯馬線鑽石山站: 港鐵北上優惠【問題5】優惠之下,從哪一個站出發最慳錢?
唯最後,在政府決定興建「車鐵兩用」的東區海底隧道以紓緩當時的過海交通問題的同時,決定暫緩東九龍綫計劃。 建議出爐後,西貢區議會認為A28線在觀塘區的走線依然迂迴,未能改變乘客對新路線行車時間過長的觀感,要求精簡走線[5]。 運輸署願意聆聽,在同年12月提出的修訂方案中,建議此路線直接取道新清水灣道往返安泰邨及牛池灣,不再途經順利邨,A26線因此在改經秀茂坪後會繞經整個四順才往返牛頭角[6]。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為了讓市民能盡早使用新建成的鐵路,政府認為有必要局部啟用「大圍至紅磡段」。
-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减城隧线班次,加上城隧线在繁忙时间经常供不应求,使不少新界西来往沙田及马鞍山乘客仍然转投屯马线。
-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大圍至鳥溪沙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45.9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大圍站至車公廟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52%。
- “全月通2(屯门-南昌)”及“全月通3(屯门-红磡)”现时售价分别为HK$525及HK$615(优惠价[32]分别是HK$410及HK$515)。
- 惟何文田站L3層一個環境控制系統房門外的名牌,曾顯示「東西綫」來稱呼屯馬綫,該字句現已被刪去,但英文簡稱「EWL」則未有移除。
- 为维持列车服务,屯马线服务断开为二部分,分别是每10分钟一班的屯门站至大围站,而大围站至乌溪沙站暂停服务。
此外,車站亦有預留結構,可供擴建更多月台,有關預留結構可以清楚見到,但有關預留結構在目前規劃下不會被使用。 由於當年設計的2號月台為中央月台,預計乘客量較多,故此2號月台的候車空間較1號月台為闊。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線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由於紅磡至大圍段以「服務經營權」形式興建,港鐵無須藉上蓋物業收益補貼施工費用。 至於何文田站的上蓋物業發展計畫,則用於補貼港鐵興建觀塘線延線的開支。
屯馬線鑽石山站: 乘客量
屯馬綫(英語:Tuen Ma Line)[2]是港鐵營運中的通勤鐵路綫之一,路綫色為啡色。 屯馬綫全綫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線,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車廠的本地鐵路線。 屯馬線(英語:Tuen Ma Line)[2]是港鐵營運中的通勤鐵路線之一,路線色為啡色。 屯馬線全線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線,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機廠的本地鐵路線。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屯馬綫全綫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綫,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車廠的本地鐵路綫。 吸引上述乘客乘搭西鐵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該些乘客開始意識到本綫能方便快捷連接市區和新界西(相比容易出現擠塞的陸路交通要道如屯門公路、荃灣路和汀九橋,本綫不受塞車影響,而且列車速度快,乘客更易預算和節省交通時間),因此在繁忙時間,乘客經常擠進本綫車廂,環境過於擠迫。
屯馬線鑽石山站: 啟用日期
同時,由於路線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線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台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屯門至紅磡段以每平方公尺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5.6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錦上路站至荃灣西站,載客率以每平方公尺四人及六人站立密度計算分別為99%及84%,載客率為所有港鐵重鐵路線中次高。 屯馬線鑽石山站 4月18日起,屯馬線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線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5月2日,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當日的列車服務延遲至早上7時30分開始,以配合屯馬線全線大型列車測試,期間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受影響的乘客。
屯馬線鑽石山站: 列車班次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線一期」[17][18];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布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線」[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線」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線」的支持度高達62%。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線命名作公眾諮詢[16]。 屯馬線鑽石山站 2023年8月,无线新闻节目《时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马线已经非常挤逼,其中于早上繁忙时间,有在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车的乘客表示平时须等待至少两、三班车才能够登车;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车的乘客表示登车后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体更发现虽然港铁指出屯马线一小时单方向最多可以开到28班列车,不过于锦上路站现场考察后发现,于平日早上繁忙时间一小时只有22班列车[42]。
屯馬線鑽石山站: 車站列表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因此分別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同年2月12日,港鐵召開記者會公佈屯馬線一期通車安排和帶領傳媒參觀新車站以及試搭列車。 1967年,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都市軌道運輸系統,其中一條被建議路線為「沙田線」,為當時建議興建的四條路線之一。 沙田線建議於沙田的禾寮坑、下禾輋、沙田中、山下圍、紅梅谷(接近現大圍站)、慈雲山、鑽石山、啟德、馬頭圍(接近現宋皇臺站)、土瓜灣、何文田、紅磡及尖沙咀設站。
屯馬線鑽石山站: 鑽石山
縱使屯馬綫通車令西鐵綫及馬鞍山綫名稱消失,但因有關路綫名稱使用多時,不少人仍然會習慣稱呼其為西鐵或馬鐵,而部分人以地鐵稱呼沙田至中環綫新建路段。 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正式通車,港鐵當日安排特別列車(用車為D397/D398)於清晨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前往烏溪沙站;而烏溪沙往啟德方向則按正常服務時間開出(5時38分;用車為D413/D414)。 屯馬線鑽石山站 同時,啟德站D出口亦在清晨5時20分率先開放予市民使用[12][13][14]。
屯馬線鑽石山站: 使用車輛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線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路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線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線的轉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另一方面,屯马线全线十分迂回,往返新界东西两端必须经过九龙,一般不会有乘客搭足全程。 虽然屯马线能为乘客提供更多转线选择(例如转乘东铁线由以往只能在大围转乘,变成可于该站或红磡转乘),部份车程可透过转线次数较少的方式往返,但并不代表所需时间因而减少[67]。 事实上新界西来往沙田及马鞍山,只须乘搭263(屯门)及269D(天水围及元朗),在城门隧道转车站转乘40X、43X(大水坑至乌溪沙)、46X(大围及显径)、47X(沙田围及车公庙)及49X(第一城及石门),无论走线上及所需时间均比屯马线更直接,更有优势。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减城隧线班次,加上城隧线在繁忙时间经常供不应求,使不少新界西来往沙田及马鞍山乘客仍然转投屯马线。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2021年9月12日 ,位于沙田围站至乌溪沙站发生讯号故障,屯马线列车班次大受影响。
屯馬線鑽石山站: 車站
同時,由於路線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台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同年2月12日,港鐵召開記者會公佈屯馬綫一期通車安排和帶領傳媒參觀新車站以及試搭列車。 港鐵表示通車日會設一列特別頭班車由啟德站開出,呼籲乘客不需急於乘搭,避免人多擠迫。 屯馬線鑽石山站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關係,會加強車廂及月台清潔,也有機會調整班次[20]。
屯馬線鑽石山站: 列車服務
2004年,九铁公司更改沙中线规划,拆分为东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其中大围至红磡段将连接九广西铁及马鞍山铁路,成为屯马线的雏形。
屯馬線鑽石山站: 沙田至中環綫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荃灣綫、東涌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2004年,九鐵公司更改沙中綫規劃,拆分為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其中大圍至紅磡段將連接九廣西鐵及馬鞍山鐵路,成為屯馬綫的雛形。 由於在 年代期間,政府曾在鑽石山設立石礦場,並大量開採建築用優貭石材,工程到八十年代未電于東墜工程而使山体一次被開採怠盡,此山已被完全剷平。 現時石礦場原址早已分兩階段關閉,早於1982年關閉的部分已發展為鳳德邨,而於1993年關閉、未完全開採部分成為慈雲山學校村及蒲崗村道公園。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A28線全程收費為$44.0[1][2],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6]。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7]。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卡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而原有接駁K16綫的優惠亦即日取消,K16綫亦於一個月後取消服務。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綫、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綫小巴81K綫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綫、702綫及專綫小巴95K綫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6月20日起,西铁线及屯马线一期合并运作,为通车前的过渡作最后准备,红磡站屯马线月台率先启用。 屯马线一期列车将会全日使用启德站1号月台清客,以不载客驶经新路段后到红磡站新3号月台以西铁线的名义继续载客前往尖东至屯门沿途各站。 至于西铁线列车将会到红磡站新2号月台清客,以不载客驶经新路段,最后驶到启德站2号月台以屯马线一期的名义继续载客前往钻石山至乌溪沙沿途各站。 4月18日起,屯马线分6至8个晚上的非行车时间进行全线列车测试,来回乌溪沙站与屯门站,自此西铁线及屯马线一期开始共用车队营运。 5月2日,西铁线及屯马线一期当日的列车服务延迟至早上7时30分开始,以配合屯马线全线大型列车测试,期间亦安排免费接驳巴士服务受影响的乘客。
屯馬線鑽石山站: 接駁交通與港鐵優惠
而原有接駁K16線的優惠亦即日取消,K16線亦於一個月後取消服務。 屯馬線鑽石山站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線被「東九龍線」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鑽石山站及港島線上環站之時,地鐵公司亦同時興建了預留位置供未來發展東九龍線使用。 唯最後,在政府決定興建「車鐵兩用」的東區海底隧道以紓緩當時的過海交通問題的同時,決定暫緩東九龍線計劃。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綫被「東九龍綫」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鑽石山站及港島綫上環站之時,地鐵公司亦同時興建了預留位置供未來發展東九龍綫使用。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因此分别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歷近三年工程,鑽石山站沙田至中環綫擴建部分於2016年6月6日平頂,是繼顯徑站及啟德站後,第三個平頂的屯馬綫車站[6];A1出口升降機、大堂升降機及扶手電梯已於2015年底起陸續啟用,卻不能直達原有車站大堂。 車站擴建範圍於2016年6月6日平頂,是繼顯徑站及啟德站後,沙中綫項目第三個平頂的車站,而屯馬綫部分已於2018年11月底完工交付。 港鐵其後在龍翔道地底展開工程,將新擴建部份連接原有的鑽石山站[34],其中A2出口的部分空間亦於2019年3月開放使用。 港鐵於前大磡村東北面地底,即原有的觀塘綫車站南面建造一個長約250至300米、寬約22至25米的鐵路站。 新舊車站由2條非付費區通道及1條付費區通道連接,其中兩側為較窄的非付費區通道;而位於中央較闊的則為付費區通道,而東南側的非付費區通道在原有的B出口通道改建。
屯馬線鑽石山站: 車站啟用
2016年1月2日,西鐵綫為配合未來東西走廊運行,開始更換運行車隊編組,將原有7卡編組逐漸更換為8卡編組行駛,期間採取混合運行模式,7卡及8卡編組同時用於運作中。 同年11月20日,馬鞍山綫所有車站完成擴建工程,所有月台由4卡長度擴建至8卡,擴建的月台部分啟用;馬鞍山綫亦於2017年1月15日起,採用與西鐵綫相似運行模式,逐漸將原有4卡編組列車更換為8卡編組列車。 2017年12月24日,馬鞍山綫完成列車編組改組,全綫改以8卡列車運行;西鐵綫亦於2018年5月27日完成列車編組改組。 1998年,政府推出《香港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及《香港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 在地鐵公司及九鐵公司2001年提交給香港政府的投標計劃書中,分別建議以獨立路綫及馬鞍山鐵路延綫的形式興建沙中綫,走綫基本與現有屯馬綫大圍至紅磡段及東鐵綫過海段重合。 有别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并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鑽石山站: 車站象徵
屯馬綫屯門至錦上路及大圍至烏溪沙段為高架橋,為了發生意外時讓乘客可安全返回地面,該等路段每隔一段距離皆建有緊急樓梯及疏散處。 三款全月通加強版只在前一個月最後7天至該月首7天發售,乘客可於月票適用範圍的屯馬綫車站非付款區客務中心、售票增值機(顯徑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購買,只收現金。 沙中綫「大圍至紅磡段」原定2015年通車[7],先延遲至2018年[8],再受宋皇臺站發現古蹟影響押後至2019年中[9],及後因應紅磡站結構問題而一再延期。 早在2018年4月4日有消息透露此綫命名為「屯馬綫」(Tuen Ma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Line)[5]。
屯馬線鑽石山站: 鑽石山綜合發展區
“全月通1(上水/乌溪沙-尖东)”、“全月通2(屯门-南昌)”及“全月通3(屯门-红磡)”是一种透过八达通来使用的月票,其月票记录在八达通的内置晶片内。 随著红磡站扩建部分的补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马线的架空电缆亦已在7月全线通电,屯马线在8月开始进行列车动态测试。 屯馬線鑽石山站2025 [23]2020年底开始,屯马线全线分数个凌晨非行车时间进行列车动态测试[24]。 由于本线全线串连了过去四个原有的重铁项目,2021年6月27日通车后,成为全港最长和站数最多的重铁路线。
屯馬線鑽石山站: 使用狀況
2023年8月,無綫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綫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才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隨着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然而,即使全綫貫通後,民間仍有不少人用通車前的網絡(分成西鐵、馬鐵及沙中綫三段)稱呼本路綫的不同部分。 房屋署於1998年8月25日宣布清拆大磡村寮屋區,清拆分8期進行,由2000年11月14日起至同年12月底完成。 目前土地為港鐵鑽石山站屯馬綫月台、公屋及綠置居項目啟鑽苑以及居屋啟翔苑。 A28線原計劃於2021年第二季投入服務並取代A29P線,但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往返機場的需求量大跌,一度使此路線遲遲未能投入服務[7]。
站內商舖、自動售票機等亦已搬遷,近A出入口的出入閘機也會轉換方向。 港鐵亦會增加站內加設3部新升降機及12條扶手電梯,以及其他新設施。 另外,港鐵提供屯馬線通車八達通車資優惠,由一期通車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止,在啟德站及/或顯徑站及/或宋皇臺站及/或土瓜灣站入閘/出閘,均享有成人HK$1及小童HK$0.5優惠[30]。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19]。 而在拥有权方面,拟建的屯门南延线预计以“地下铁路地段”形式批予港铁公司,而非由九铁公司持有[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