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chool專訊】位於天水圍的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稱方中)於2002年創校,素來校風純樸,一直秉承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辦學理念,以基督教價值為核心,透過學校傳道服務,注重學生在身、心、靈各方面均衡發展。 方潤華中學 該校近年積極優化教學設備及完善課程,加入STEAM創新科技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更主動學習,裝備自己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學校於去年慶祝創校二十周年校慶,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體現出獨有的「方中人」精神。
【OpenSchool專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學習若能配合與時並進的完善教學設備,定能事半功倍。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為學生構建舒適和設備齊全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在學術、體藝、身、心、靈等多元發展,啟發學生全方位潛能,助他們規劃人生、追尋夢想。 學校期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成,日後步出校園走進社會,可以發揮所長,既能自立,也能立人。 STEAM ROOM內擺放電車公司與校方合辦的「電車車身設計比賽」優勝作品模型。
方潤華中學: 天水圍現址
升國旗儀式後,由羅勤忠校長致歡迎辭,並以生動有趣的影片回顧學校百年的發展。 典禮最後在學生多個精彩絕倫的文藝表演中結束,嘉賓隨即前往STEAM ROOM參加開幕儀式。 方潤華中學2025 方潤華中學2025 方潤華中學2025 嶺南大學的「中醫推廣領袖」,以及來自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二中)的「中醫樂齡健康大使」獲頒發證書及服務獎狀。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 着重訓練語感 自編教材玩「妙探尋兇」
- 在剛過去的暑假,方中獲邀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參觀及交流,學生得到在該校就讀的柯馨怡校友熱情款待,在她及其他友伴的帶領下,了解到內地中醫藥課程的學習模式,在交談中認識到中醫行業的發展和最新情況。
- 嶺南大學的「中醫推廣領袖」,以及來自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二中)的「中醫樂齡健康大使」獲頒發證書及服務獎狀。
-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 吳校長亦提到,方中致力關顧學生成長,透過「優秀方中人獎勵計劃」,欣賞和鼓勵學生做到自律自愛、學術表現進步、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努力嘗試不同課外活動,藉此表揚方法引導他們正向發展,拓闊眼界,包容別人和明白自己的不足,從而繼續努力向上。
- 學校全新設立的STEAM ROOM設備完善,除設有3D打印機及虛擬實境(VR)等裝置外,室內還設有一棵「生命樹」。
對於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校方亦會盡力透過各種資助協助,務求讓所有學生也有平等的學習機會,發揮創意。 ChatGPT去年一炮而紅,熱潮席捲全球,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關注,特別是使用人工智能學習所衍生的抄襲和原創性問題。 校慶活動包括由學生演出的原創音樂劇《Rain, the Dreamer》;於元朗劇院大堂展覽場舉行的二十周年校慶視覺藝術展覽;以及校慶啟動禮暨InnoHub開幕禮等。
方潤華中學: 學校各具自家特色彈性十足 小學重校本課程 適應課程助融入
學校校園面積寬廣,除了一般校園的設施如籃球場、圖書館,更見設於主教學大樓的「非一般」校園設施,如校史館方濟軒、小聖堂、綠化長廊、屋頂花園,甚至設練舞室和有蓋劇場。 念慈中學舊校舍位於土瓜灣靠背壟道,於1981年落成,佔地2,117平方米,設有18間課室及少量特別室[7]。 香港有 方潤華中學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在「體重管理與靜脈曲張」公開講座上,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中醫診所)的兩名註冊中醫師以中醫角度講解體重管理和防治靜脈曲張的方法,並示範以木質三角雀作穴位按摩。 1993年方潤華幼子方文雄由美國回港發展,逐步接棒成為協成行掌舵人,帶領公司發展邁向新的台階。 隨着香港金融業發展,協成行把握機遇與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華資地產企業於1972年同期掛牌上市,每股作價1元,集資共達1億元。
聯課活動包括學術、服務、體育、宗教及興趣類等,在體育方面,校方提倡一人一運動。 吳校長指,「每名中一新生選擇參與一項運動項目,在每逢周五設的課後運動時段中練習,從中訓練耐力和運動能力,亦可強身健體。」另外,就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現,設立「方中人才庫計劃」,特別揀選學術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為他們在品德、課外活動方面提供指導和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各方面達到更高階的發展。 林副校長表示:「班級經營就是讓學生透過參與班本及級本活動,提升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令他們在中學階段的成長中有全面發展。」至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她指校方希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因此透過課程規劃,優化教學計劃,以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為自己訂立個人的學習目標,繼而在學習歷程上進行自我監察、調節和反思。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學校重視以生命影響生命,透過老師在前線言傳身教,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及建立積極人生觀,從而回饋社會、造福人群。
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
方中四年前開始在中二級開辦「創意教育科」,本學年更全面推展至整個初中,內容涵括創新科技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機械人、智慧城市、互聯網技術及電子科技。 課程由方中老師規劃及編寫,着重訓練學生的創意思維、應用能力和解難能力,同時亦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主動性,勇於研發和實踐精神。 高中實行分組教學,學生按能力分組,師生比例為1比10至20,有效照顧學生不同需要。 余老師說:「以往教學生作文,老師可能着重修正文法錯處,而我校施行小班教學,讓老師可花時間訓練其思考及組織能力,一對一跟學生詳細地分析講解他們的文章。」另外,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方中亦提供對應支援,例如開辦課後拔尖及鞏固課程;又設免費網上平台,鼓勵學生課後自學。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行各業利用創新科技提高工作效率是大勢所趨,可見未來社會更需具創新思維的人才。
成立僅五年的校園電視台獲獎超過一百項,近年聯同「奮青創本視」指導學生製作以「科技共融」為題的迷你劇《蒙面大叔》,入圍第十五屆釜山國際兒童青少年電影節及哥本哈根網絡電影節2020——青年組,成績彪炳。 方潤華中學2025 香港學生日常接觸真實英語語境的機會比較少,但英語是通往世界的大門,學生打好英語基礎有助日後的學習及發展。 方中為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及興趣,特別增加資源,多增聘一名外籍老師,提升師生比例,又在課程內容、語言環境及活動上花了不少心思。 英文科主任余俊烈老師表示:「坊間的書本較難引起學生學習樂趣,因此我們特意設計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貼地』教材,學生會覺得特別有趣,大大提升學習動力。」另外,近年初中課程加入閱讀、英語藝術及戲劇元素,學生透過故事和話劇學習西方文化,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 法。
方潤華中學: 中學分區名單
吳校長表示「方中人」特質滲入各級發展目標中,務求每位學生經歷六年中學生涯後,能發展個人潛能,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從而回饋社會。 英文科又舉辦海外交流團,讓學生到紐西蘭、美國的友校交流,擴闊視野,提升英語水平。 方潤華中學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於11月18日舉行「學生中醫樂齡計劃」成果分享會,以表揚嶺大學生及中學生關愛社群、積極參與2023年度「學生中醫樂齡計劃」的中醫社區推廣服務和「中醫樂齡健康大使」培訓工作坊。 活動吸引了近300人參加,他們來自多間長者服務單位,也包括中學生和嶺大學生。 除了校本課程,方中亦舉辦多元化STEM課外活動,例如推行「創科精英培訓計劃」、成立「機械人天地」及「STEM特工隊」,培育有志在STEM方面發展的學生。 另外,又帶領學生參加海外遊學交流團,參觀與創科有關的地方和機構;舉辦午間活動,如「分子料理工作坊」、「立體繪圖及立體打印」、「無人機編程體驗工作坊」等;學校更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增廣見聞,方中學生早前更獲得「理工大學產品設計賽2019」智能家居組別季軍。
方潤華中學: 教學情況
我們一貫秉持「嚴而有愛」的原則培育學生,因我們亦相信嚴格而合理的要求可讓學生培養自律自主,最終達到自我完善。 另一方面,方中亦積極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創意和審美能力。 每年會舉辦「電腦繪圖班」、「時裝設計工作坊」、「陶瓷班」等活動,又開放空間讓學生創作,在校園內處處可見學生繪製的美麗壁畫,使學生樂在其中,也增加了歸屬感。 在師生多年的努力下,方中成功培育出新一代的藝術家——當代青年藝術家呂華及本地插畫家黎特,更有不少學生大學畢業後,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 方潤華中學2025 另外,方中校園電視台,讓學生初嘗擔任主播、編劇、監製及演員的滋味,透過製作影片,發掘及培訓他們的多元特質。
方潤華中學: 優化設備 提升教學效能
現時不少學校都注重生涯規劃,讓學生在中學階段訂定個人目標,從而確立人生方向。 方中除了傳統的選科輔導、升學講座等活動外,亦透過不少職業指導和體驗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能力和發掘個人興趣,為擇業作出思考和定下路向。 吳校長指,學校近年有不少畢業生加入中醫行業,校方特別邀請他們回校分享,發現不少學生都對中醫藥感興趣,亦因此開始在相關方面引入不同的學習體驗。 學校近年與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合作的「學生中醫樂齡計劃」,讓學生透過活動,學習傳統中醫知識,成為健康大使,與地區長者分享養生之道。 方潤華中學2025 在剛過去的暑假,方中獲邀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參觀及交流,學生得到在該校就讀的柯馨怡校友熱情款待,在她及其他友伴的帶領下,了解到內地中醫藥課程的學習模式,在交談中認識到中醫行業的發展和最新情況。 學校未來亦會繼續探索與內地不同中醫藥大學合作的機會,安排學生參觀考察和交流,增強同學對此行業的職業輔導。
方潤華中學: 方潤華中學時代
為慶祝校慶,校園內各處均設立攤位遊戲,例如在籃球場設立了「生涯規劃大富翁」遊戲及「英文咖啡廳」、教學大樓的不同樓層則設有「中華文化區」、「科學區」、美術科及宗教科設立的攤位。 此校歷史可追溯至1980年開辦的中華基督教會念慈中學,至2002年遷入現址,並由特殊學校轉為常規文法中學。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在師資方面,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全校教師總人數為70人,其中86%擁有教育文憑、99%擁有學士資格、46%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44%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27%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14%年資5年至9年、59%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方潤華中學: 校慶啟動禮回溯百年發展 STEAM ROOM設計意義深遠
據學生導賞員解釋,適逢本年香港電車公司成立120周年,遂與同有百年歷史的書院攜手舉辦慶祝活動,一方面通過該校師生投票,選出得獎作品,另一方面讓學生趁此機會走出校園,接觸社會,讓其設計能化身電車的外衣,遊走於香港大街小巷。 為進一步實踐Reaching out to Serve 方潤華中學2025 的主題,校方更有意邀請嘉諾撒修會位於九龍區的小學家長及學生,免費乘搭該部電車,藉以增加他們對香港島的認識。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及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機會,學校運用資源額外增聘英文教師,亦有兩名外籍英語教師於小息、午間及放學舉辦多元化活動及拔尖鞏固課程,並於特定學科推行「英語延伸教學活動」。
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十年創新計劃 培育未來創科人才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資訊。 方潤華中學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方潤華中學2025 學校創立逾百年歷史,校友網絡龐大,且不少校友熱衷於回饋母校,對學校提供多元化服務,如校友師友計劃等。
方潤華中學: 師生攜手 並肩同行 培育豐盛生命 全人發展 學會學習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吳俊雄校長表示,學校除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外,亦關注他們的全人發展。 學校從多方面培育學生成為良好公民,以實踐其校訓:「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心、與神同行」的意義。 除了創新科技教育外,方中的十年計劃亦將「促進自主學習」和「強化班級經營」列為重點。 古副校長指出,學校為推動STEAM教育,數年前已開設創意教育科,該科的核心課程除基礎編程、電子組件模組、繪圖軟件、鐳射雕刻及立體打印的基礎知識外,還與其他學科合作,加入科學、數學及設計的元素,令內容更豐富和完整。 他補充指,「創意教育科採用主題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從解難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主動研發及實踐的精神。」為配合自主學習,校方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讓學生能夠透過流動裝置,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順應電子學習發展的趨勢。
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環境創建成就 夢想開拓未來
近年来,学院将发挥职成教教研室资源优势,加大对改革案例的培育和指导,接下来将积极推广优秀案例经验,带动全市中职院校加大改革创新步伐。 警方今日(13日)早上約10時接報,指元朗公園南路一學校一名51歲甘姓男職員在校內暈倒,人員到場後該男子仍未回復清醒,送往博愛醫院救治,其暈倒原因仍待調查。 據了解涉事的是元朗公立中學,事主須轉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救治,情況危殆。
《香港01》向該校查詢,校方證實是事主為該校教師,今早因突然不適而入院,或需要做手術,希望他盡快康復。 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的「學生中醫樂齡計劃」由田家炳基金會贊助,於2020年初展開。 在2023年,該計劃已服務了屯門、元朗和葵青區逾200名學生及過千名長者。 隨著念慈中學於2004年完成遷校,舊址隨即交予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的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並於一年後遷入,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8]。 方潤華中學 方潤華先後榮獲第四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國家民政部頒授「中華慈善獎」、國內外15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或榮譽院士、14個城市頒授榮譽市民及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金紫荊星章等。
吳校長表示,音樂劇以一名方中舊生追尋夢想的經歷為藍本,將「熱愛生命,追尋夢想」的正面訊息廣傳社區。 這次演出經方中師生精心製作,無論是舞台、道具、化妝及燈光等,都是由師生負責,台前幕後逾200人參與,對學生來說是寶貴的經驗。 另外,校慶視覺藝術展覽則展現學生在素描、水彩、繪畫、雕塑、混合媒介、電腦繪圖及時裝設計等多方面的藝術才華,展出時期得到區會友校及參觀者欣賞,讓視藝科同學能走出校園,在更廣闊的平台展示藝術成果。 方潤華中學2025 校慶多個活動除得到老師指導外,都由學生統籌和積極參與,展現了學校上下團結一致,是學生發揮才能和學習的好機會。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稱方中)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英文科除正規課程外,特別重視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課程設計別出心裁,自製的校本教材「貼身」好玩,又鼓勵學生線上看影片閱讀,寓學習於娛樂。 着重訓練語感 方潤華中學2025 自編教材玩「妙探尋兇」 方潤華中學2025 方中最近兩年,初中英文科進行校內課程改革。 學習和教學策略:校方注重協助每個學生達至良好的學業水平,並提供足夠空間,讓學生發展多元能力。
方潤華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51歲男教師校內突暈倒 昏迷送院情況危殆
吳校長指方中未來將會繼續在創新科技中發展,亦會繼續透過特色中醫課程、方中人才庫及優秀方中人獎勵等不同的計劃,致力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發展電子學習、正向教育及班級經營等策略,從而提升學與教效能,為社會培育更多具備「方中人」特質的良好公民。 方潤華中學2025 學校積極推動福音事工,與中華基督教會天約堂緊密合作,透過恆常早會、學生祈禱會、學生團契、宗教週會、節期崇拜、校園牧者訓練、信仰小組、福音營及區外宗教活動,為學生提供屬靈生命探討與分享的機會,助學生建立互相尊重、關愛別人的精神,身體力行,服務社區,反思生命的意義。 「我們希望所有方中的學生都懂得感恩和關愛身邊人,亦可在生活中活出『方中人』具備的特質。」吳校長所提及的『方中人』特質,是指學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具備「愛神愛人」、「堅毅鑽研」、「自律自主」、「探索求真」及「逆境自強」特質的良好公民。
隨着念慈中學於2004年完成遷校,舊址隨即交予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的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並於一年後遷入,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8]。 方潤華中學2025 据悉,本次2023年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的遴选旨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鼓励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其遴选结果也是省教育厅对县市区进行职教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审含量高,要求严苛,经各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优秀典型案例40个,典型案例54个。
方潤華中學: 元朗區的中學
方中教育與時並進,積極推展STEM教育,培訓學生的創意、溝通、合作、解難、獨立思考和駕馭科技的能力,助學生面對未來挑戰。 辦學宗旨:學校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直屬學校,秉承區會以結合傳道服務精神為宗旨,使學生在學校悉心培育下,身、心、靈三方面能得到均衡發展。 學校全新設立的STEAM ROOM設備完善,除設有3D打印機及虛擬實境(VR)等裝置外,室內還設有一棵「生命樹」。 學校素來重視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生命樹」的根葉各部均呈現了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與嘉諾撒修會的精神,亦與現今政府所提倡的價值教育不謀而合。 室內天花上標誌了S(Success)、T(Teamwork)、E(Enthusiasm)、A(Achievement)、M(Memories)等字詞,寄寓校方對學生的期許: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洪流中,學生仍能保持良好的價值觀,持守正道。 校慶開放日啟動禮暨STEAM ROOM開幕儀式,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甘寶維副主教、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港澳區會長黃佩玲修女擔任主禮嘉賓,參加典禮的還包括一眾校友及嘉賓二百多人,當中包括教育局灣仔及離島區總發展主任文惠妍女士、該校前校長李永援修女、區綺婷修女及余家碧修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