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條例草案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他的辦公室法律顧問李偉強在會上指,條例草案列明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職的受薪人士或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均沒有資格根據主席、副主席、 由各書院的書院校董會或院監會提名產生的委任成員等方法獲委任或被選舉。 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所在中國内地設立分校、參與中國聯招程序的香港專上學院。 2010年2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研議在龍崗區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90][91]。 經內地教育部批准,現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簡稱「港中深」[92],于2014年开始招生[93]。
報告亦提出「教師治校」的原則,認為教師有權參與有關大學發展和校務有關的決定。 張宇人指,大部份議員支持中大的議員校董要比現時的3席多,草案已經是「中間落墨」,維持3席。 他又提到有人將議員校董和校友評議會校董的席數相提並論,認為「有少少抬高自己,壓低議員身價」,強調立法會議員代表全港700萬市民,監察公帑運用。
中大書院比較: 學院與課程
期間,防暴警察向校園發射多枚催淚彈及防暴子彈,而示威者則投擲汽油彈、汽油彈、體育弓箭還擊,有學生被槍傷後聲言若警方再不撤退則「炸吐露港」。 中大書院比較 中大書院比較2025 [317][318][319]雙方由早上起對峙,情況直至黃昏才緩和。 大學通識科中大希望同學可以學到主修以外嘅知識,所以設有通識科,佔十份一大學學分。 有人當係比機會自己喺Major以外輕鬆下,有人當係屈靚Grade,睇你點睇啦。
- 管浩鳴說學生最大的責任是接受教育,他們當然可為切身利益包括食堂質素等表達意見,校方應滿足他們。
- 其中信興的雙人房面積為15平方米,包括衣櫃、書枱等傢俱,共用廚房、浴室等設備。
- 本身是泌尿科專科醫生的何子樑,亦曾捐出逾億元予中大醫院設立泌尿外科中心等重要設施,以及捐贈1,000萬元予中大的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等。
- 對許多中大畢業生來說,在書院結識的友伴,書院宿舍內的某次促膝長談或熾熱討論,都是日後回憶的重要片段。
- 書院設有各種計劃,以培養創新及企業精神,並推動德育、環境保護及身心健康等特色活動。
- 修例內容包括由本科生及研究生各選出1名代表加入校董會。
- 正如所有其他香港的大學,大學校監(或監督)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另設校長一職。
中大校董香樹輝接受《香港01》查詢時表示,陸觀豪是最資深的中大校董之一,至少服務廿多年。 香樹輝則指,在現時環境,原因相信大家都知曉,又相信只有陸觀豪本人能決定自己在校董會的去留。 中大書院比較2025 中大校評會校董楊于銘在社交網站上載相片,顯示7月15日仍是校董的陸觀豪,在今日8月3日已消失於校董名單上。 《香港01》曾聯絡陸觀豪查詢為何其名字消失於校董會名單上,他只表示:「無事、無事」即掛線。 新聞系校友還包括在2000年10月27日訪問江泽民是否“钦点”董建华连任香港行政长官,引起江泽民大声斥责“too 中大書院比較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的香港記者張寶華。
中大書院比較: 活動
梁美芬續稱,立法會和大學既是互相推進亦是互相監督的關係,可惜校方最高的決策者的段崇智,從來無出席過草案委員會。 自己在中大的不同階段以不同的身份住過校內和校外,個人感受就是,能住校內住校內。 大學本科四年很關鍵,特別是高年級臨近畢業,要忙找實習/工作/讀研/讀博……校內氣氛夠純粹,能更加專心投入(當然你要頹在宿舍那也沒辦法)。
- 陸觀豪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主修統計學),並持有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 張宇人補充說,3名議員校董中,應該要有1人負責監察中大醫院的財務狀況和運作,亦不是短時間的工作。
- 香港中文大學也是香港各所高校中,具有最多港科院院士的機構,其經常參與頂尖的科學研究。
- 「四舊」分別為 崇基學院丶新亞書院丶聯合書院以及逸夫書院,四間書院都是90年代間成立,而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新亞書院更是於1949年已經成立。
- 方案公佈後,上千名中大校友及相關人士發起聯署,反對三名立法會議員提出的草案,要求以2016年重組校董會方案為基礎提出修訂,包括將立法會議員的席位由3席減至2席[352]。
2008年,創新科技中心更把大學科研成果接觸面伸展至國際海外的展覽當中,如在意大利舉行的R2B 2008國際展覽會,就是一次與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及業界接觸交流的好機會。 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是大學與業界溝通的橋樑,中心鼓勵雙方作多方面交流,並促成合作,使得大學研究成果用諸於社會。 學術學院(Faculty)方面,目前八所成員為: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及法律學院。 除了八所學術學院外,中大還設有一所研究院,提供多項修課式及研究式碩士及博士課程。 學術學院下設有專業學院(School)、學系(Department)及相關部門。 報告並沒有建議採用哪個方案,但指出贊成採用學科本位制的人佔多數。
中大書院比較: 特色設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獲多名學術巨匠加入授課、研究,教授包括當代中國政府的國師郑永年。 於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之中國政大陸有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學府。 英文名: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於1965年成立,在1994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並於2006年起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學院秉承服務社會提供優質持續專業教育的使命,配合著香港發展步伐及不同行業人士的進修需求,課程日趨多元化,2005至06年開設的課程約2000項,學生人數逾40,000人。
10月25日,中大表示,在校董會會議上,成員聆聽校長段崇智就形象更新工作之匯報後,決定同意校長的建議,將大學的正式校徽恢復為此前沿用的版本,這意味官方正式宣布棄用第五代校徽。 [19][20][21] 10月27日,校方將正式標誌中更新版校名的紫色蒙納黑體字體亦改回黑色楷體字體。 至此,正式校徽及標誌均回復到自2008年起採用的第四代版本。 有份提出私人草案的校董成員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在會後指,條例草案回應教資會的高等教育報告,留意到其他已完成校董會重組和精簡的院校運作順暢,預期中大校董會改組後,效果和其他大學的不會有太大差別。 他續指草案尊重中大的特色,特別書院制的特色,書院內有代表,有比較均衡的參與,議員校董則協助整個社會去監督大學管治。
中大書院比較: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至於週會,崇基學生一個學期需參加四次,聯合及逸夫則是三次;新亞兩次;和聲一次;伍宜孫有開學禮及閉學禮;善衡、晨興、敬文則沒有任何週會。 中大書院比較2025 週會的內容是多是開學禮及名人演講,期中逸夫及新亞的內容通常較有趣。 宿生會的主要作用是「聯繫宿生感情,增強舍堂歸屬感」,會搞不同活動,如糖水會、夜話、層聚、團年飯等聯誼性活動。 有的宿舍會有舍堂「傳統文化」,活動和形式雖有不同,但都以團結宿生為首要目的。 港大另有所謂「仙制」,「仙」即senior,是宿舍年資較高的宿生,傳統來說,新鮮人要對聽從「大仙」、「老鬼」等輩。
中大書院比較: 中文大學入口檢查站爆爭執 5人被捕
有中大學生認為該雕塑在不少同學心中屬於「地標」,對雕塑已建立深厚感情,不論大學迎新活動或社運等,都會以此為聚腳點,但在無先兆下被倉皇移走,連「道別儀式」都沒有,令人失望。 亦有學生認為此舉反映政權不容許保留香港人的記憶[349]。 9所成員書院(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有30幢宿舍,連同醫學院所提供的宿位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8,400個宿位。 學生事務處轄下的國際生舍堂(前身為教職員宿舍五六苑,以及職工宿舍;前者採用高級公務員宿舍標準興建)於2005年啟用,可容納42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換生。
中大書院比較: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CUSCS)
管浩鳴補充指提出意見同表決權是兩件事,大學應該聆聽所有持份者聲音,但學生有表決權可能引起對立。 管浩鳴說學生最大的責任是接受教育,他們當然可為切身利益包括食堂質素等表達意見,校方應滿足他們。 管浩鳴關注到嶺南大學校董會沒有學生代表,中大校董會方案卻有,問到有關理據。 他續指外國有例子,有需要才邀請學生會來參與,又指部份會議內容若有學校人員、學生在場,會窒礙討論。 張宇人回應指,中大校董會2009、2016年的改組方案都有考慮加入學生代表,討論到今年的方案都沒有排除學生代表,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校董會意見都比較一致要保留學生代表,最大困難在於判斷學生應該知道的內容,表示理解管浩鳴的擔憂。
中大書院比較: 香港都會大學續推彈生收生安排 失手考生迎更多出路
書院制度旨在讓同學可以形成一個個緊密的小群體,並使師生之間能有更密切的交流。 不少中大畢業生都形容書院制度下的住宿生活、書院聚會、高桌晚宴甚至是海外交流的機會都是他們在中大期間最難忘的回憶。 由於有不少曾經於遵理補習的補同學都考入中文大學,更向小編反映想了解更多中文大學宿舍文化特色,所以本文將會詳細解釋九大書院各自的特色,讓同學更為了解中大獨有的書院生活。 條例草案委員會主席梁美芬指記得討論嶺大校董會修例時候管浩鳴都提出過,校董會不應加入學生代表。
中大書院比較: 書院巡禮:新亞書院 New Asia College (NA)
以往,曾有來往大學站和香港教育學院的校巴行駛,中文大學英文研究與教育(中大和教院合辦)的主修生可以免費乘搭,唯此安排已於2008年連同課程取消,目前只供教育大學學生(教大開放日時可供公眾乘搭)使用。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定期如英國兩大高校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般舉辦學術和體育的「兩大對抗賽」,包括香港兩大校長盃足球賽[246]、香港兩大划艇賽[247]、辯論比賽[248]。 錢、唐、張諸位先生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華民國為正朔。 1949年,把新亞書院的校慶定於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之日,並在新亞書院高掛中華民國國旗,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香港政府教育司署於1960年禁止新亞書院於中華民國國慶兼校慶期間高掛中華民國國旗,是為著名的「國旗事件」。 翌年,新亞書院便將校慶由10月10日改成9月28日孔子誕辰日。 新儒學八大家中多數是新亞書院教授或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如哲學系的劉述先教授)。
中大書院比較: 排名聲譽
其他新亞書院的教授還包括霍韜晦、李天命[52][53]。 方案公佈後,上千名中大校友及相關人士發起聯署,反對三名立法會議員提出的草案,要求以2016年重組校董會方案為基礎提出修訂,包括將立法會議員的席位由3席減至2席[352]。 針對聯署意見,劉國勳表示草案在一年前就意見提出,當時中大校董會已知悉,也無人反對。 劉又指不能以2016年方案為基礎,因為中大自2016年起發生不同事件,有必要加強公眾監督[354]。 鄧家彪在批評中大校方積極游說三名校董議員外的不少立法會議員成立法案委員會,詆毀草案並要求修訂[355]。
中大書院比較: 大學管治架構
其後有份參與聯署的特首政策組副組長關家明主動撤回有關聯署,稱要避免事件引起反映政府立場的不必要疑慮[356]。 之後,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許漢忠、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也宣佈退出聯署[357]。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包括「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等組織,而傳媒報道的「中大學生會」通常是指「幹事會」。 以上組織皆由「代表會」負責監督,但其組成方式與前三者不同,前三者由中大學生投票選出(選舉由代表會舉辦),代表會則由按書院直選的民選代表和每所書院學生會會長及代表會主席擔任的當然代表組成。 2017年,中大學生會成立「司法委員會」,司法委員由司法委員推薦小組遴選、代表會提名、學生會會長委任。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為香港第一等級大學,學生代表香港幾乎所有領域的精英。
中大校董會改組爭議持續,草案通過後會有兩名學生透過選舉加入校董會。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管浩鳴指,提出意見同表決權是兩回事,有表決權可能引起對立,大學應該聆聽所有持份者聲音,但學生最大的責任是接受教育,質疑為何可以加入董事會。 崇基學院於1951年由香港基督教教會代表創辦,為本地首所基督教中文專上學院,以切合當年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 崇基學院提倡文理兼備的教育,並舉辦極受歡迎的遊學團及海外學習計劃。 2019年11月香港三罷行動中,以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為主的示威者與香港警方在校園發生激烈衝突,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一重大事件。
2023年8月1日,中大校董會以會議討論改組草案細節,校董會主席查逸超在會後向記者表示內容包括校董會法定人數及過渡安排[356]。 查又對三位議員繼續推動中大校董會改革表示歡迎,但透露會議未就草案進行表決[356]。 中大書院比較2025 不過據消息人士指出,有份聯署的中大副校長(行政)、校董會秘書吳樹培在會議上被認為有違中立、「僭越」校董會主席權力制訂議程,故決定即時停止其參與校內改組工作,並需要在5日內向校董會提交報告[358]。 中大書院比較2025 中大書院比較 與此同時,中大校長段崇智接連請假,缺席法案委員會的三次審議會議[359]。 2021年12月24日清晨約6時,矗立於校園逾11年的民主女神像,在毫無預告及無先兆下,突然被校方拆除運走。 中文大學校方發表聲明表示,大學從未准許該雕像於校園展示[348]。
中大書院比較: 香港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
管浩鳴認為,如果不讓學生代表的校董表決,有可能觸動學生神經,所以認為直接讓他們表達意見就可以。 他又說外國大學下級諮詢過程,讓大學生提出意見,不代表校董會提供一個席位就代表諮詢。 2010年9月起,陸觀豪又出任有限寬頻獨立非執行董事。
中大書院比較: 大學辨識
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一所書院,成為該院的一分子。 每所書院都是獨樹一幟的,有各自的文化,但匯聚在一起,卻塑造了中文大學的精神面貌。 中大書院分「四舊」同「五新」,「四舊」指四間歷史較耐嘅書院,人數較多,活動、文化、傳統發展都成熟,但設施一般較舊;「五新」係五間新嘅書院,大約只有十多年歷史,設施又新又齊全,較少傳統同習俗,自由啲。 書院絕對會影響你部份嘅大學生活,不論圈子定生活模式,所以入中大想要咩生活都豐儉由人㗎!
中大書院比較: 大學 Ocamp 房Game 大全
最後,每個書院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活動,如果大家希望在大學生涯參與不同的活動,認識不同的朋友,就要加倍留意! 相對於舊書院,可能新書院的活動,未必發展得那麼成熟,但活動就各有特色,視乎你喜歡比較多人的活動,還是少人參與的活動。 中大書院比較 【Now新聞台】有關改組中文大學校董會的立法會法案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中大校長段崇智再度缺席,多名議員質疑他刻意逃避。 校董會主席查逸超透露曾書面要求他出席,認為他有責任到立法會解說。
中大書院比較: 書院比較表 (年份、院訓、學生人數、宿位)
晨興書院、善衡書院及敬文書院為三所進行「全宿共膳」政策的書院。 其中,夏鼎基運動場是每年4月舉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體育科實習考試指定試場。 正如所有其他香港的大學,大學校監(或監督)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另設校長一職。 作為一所書院聯邦制的大學,一般人或會對中大的行政架構並不太清楚。
中大書院比較: 香港各中學的校長評選
教學日除設有穿梭校巴,亦有轉堂校巴行駛,共有10條路線(其中一半車輛由交通處派出,其餘車輛則由陽光巴士及強記旅運承辦,部分外判車輛由交通處司機值乘;以往外判車隊全部由強記旅運承辦,而勝興運輸亦曾經與強記旅運承辦穿梭校巴服務)。 大學賓館現設於昆棟樓,兼作研究生宿舍;而原先的大學賓館,已重建成伍宜孫書院(一座保留,易名如日坊;二座拆卸重建成書院東翼)。 位於大學校園中央的保健路的“大學保健處”,提供一系列醫療服務,包括門診、身體檢查、專科、護理、配藥、化驗、物理治療和牙科服務。 除大學總館外,有三所為學科圖書館:醫學、法律及建築學特別圖書館。 而新亞、聯合及崇基亦各自擁有一所內藏跨學科讀物的分館。
陸觀豪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主修統計學),並持有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他曾在1992年10月8日至1995年7月31日期間,出任香港立法局委任議員,也是香港工商專業聯會董事。 2021年10月7日,中大學生會於其 Facebook 專頁宣布,考量學生最大利益下,決定解散學生會,代表會所有代表請辭[301][302]。 慶祝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55周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音樂會,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校友會(校友會)將於2020年8月24日(星期一),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合辦一場音樂會。 屆時,音樂系師生校友聯同鄺勵齡、吳智誠、盧思泓、楊偉傑、陳璧沁、盧厚敏、葉詠媛、劉卓熙等一眾校友,組成不同小組、中樂團、合唱團、管樂團以及管弦樂團,演繹古今中外的非凡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