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是自備單車的朋友,坐客貨車來的話,則可直接於新運路上水單車匯合中心落車。 2019年9月,此路線的丹尼士三叉戟 10.6米(ATS)均被調往64K線行走,而原屬該線的Enviro400(ATSE)則被調往此路線行走。 元朗至上水段的景點洋溢自然與人文氣息,處處流露出悠久歷史和歲月痕跡;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亦有多項歷史文化古蹟。 元朗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景點,當數南生圍;該處風景秀美,環境怡人,多年來都是深入民心的「打卡」勝地。 此外,米埔自然保護區有「雀鳥天堂」的美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亦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 相信大家讀過宋代忠臣文天祥的《正氣歌》,原來其後人居所—大夫第正是坐落此區,附近更設有文天祥公園,供遊人懷緬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義情操。
或於元朗千色滙對面帝豪海鮮酒家(即紅棉圍)乘搭大棠紅Van, 通知司機在大棠山路巴士站下車,沿小路步行約15分鐘,即可直達售票處。 元朗去上水 元朗去上水2025 77K線是新界早期開辦之巴士路線之一,其前身早於1933年地區巴士專營權制度生效前已投入服務;現時是唯一一條服務整段粉錦公路的專營巴士路線。 總結這次由上水踩單車到元朗的旅程,全程約18公里,由於要拍片及拍照,花了近4小時才踩畢。 這段單車徑確實連接到上水及元朗,但走線設計上受鄉村土地及現有公路的限制,極多斷開的位置,有些斷開的地方長到連單車徑的影子也見不到。 要在元朗還車的朋友請留意,過了博愛交匯處的隧道後,請於形點前的路口轉右去。
元朗去上水: 路線資訊
經過形點後,就踩到西鐵軌道下的元朗單車匯合中心,可以在單車店還車,完成今次的旅程。 元朗去上水2025 這個錦田河上的位置是個值得留意的觀景位,可以見到高速公路的天橋在河上縱橫交錯,而在河面上,泛起的水波中,倒映着高速公路的天橋。 元朗去上水 元朗去上水2025 離開錦田河,沿青山公路旁的單車徑續踩,落斜至一個路口,轉左入隧道可往錦田及錦上路方向,我們繼續上去上斜,已見元朗市中心的景色。
- 到青山公路洲頭段,單車徑仍然斷開一截截;有時兩截單車徑之間,只有狹窄的行人路連接。
- 及後開始改派9.7米巴士行走,主力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
- 為方便乘客辨別17線和途經粉錦公路往返元朗與上水的小巴路線18,營辦者援用行車路線相近的九巴76K線前身「17線」作路線編號。
- 現時,本線已經淪為一條「半紅不黑」的路線,而且受到鄉村人口不斷下跌、同時受紅綠小巴以車海戰術競爭,因此本線客量一直無法回復原有水平。
- 不久,會踩至一條隧道,這條會比新田那條的難度較高,因為落斜後,隧道內即有轉彎位,不宜以太高速落斜,到之後上斜出隧道,也有轉彎位置。
由於受粉錦公路路窄多彎環境的影響,九巴一直只能派出車身長度較短的巴士行走本線。 為方便乘客辨別17線和途經粉錦公路往返元朗與上水的小巴路線18,營辦者援用行車路線相近的九巴76K線前身「17線」作路線編號。 不過本線於2013年因路線重組後調低了全程車費,現時本線全程車費是來往元朗至北區中是最便宜的,能吸引「一定要搭平車」的乘客,繁忙時間有時會出現頂閘情況。 2002年4月7日,本線轉為全空調服務,改為單層巴士及雙層巴士行駛。
元朗去上水: 巴士轉乘優惠
如果沒有自備單車的朋友,可以由上水港鐵站行到上水單車匯合中心租車,路程約5分鐘。 由上水站A3出口落扶手電梯,到地面後沿新運路繼續直行,行到新運路的紅綠燈,過馬路後轉左。 元朗去上水 連接上水及元朗的單車徑在9月底正式開通,意味住全長60公里的「單車屯馬線」全線通車。 上水到元朗的新單車徑終於竣工,引起不少單車友及普通市民的興趣。 記者在通車首日實測,由上水踩到元朗,分享一些租車及踩車的小貼士,讓大家了解沿途的補給點及危險位。
初段在上水市中心的單車徑欠缺路牌,出發前請看清楚地圖及路線介紹。 沿石湖墟遊樂場旁踩,轉彎後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記得在路口轉右,上去寶石湖路旁。 受坑尾村一段屏廈路過於狹窄影響,九巴多年來只可調派短車身巴士行走276線[26]。 自開辦到2011年中,九巴一直安排三菱MK單層空調巴士(AM)為主要用車。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元朗去上水2025 元朗去上水 如何前往:乘搭港鐵到元朗站,從F出口乘坐綠色的士前往Park Nature,的士車費大約$30。
元朗去上水: 服務時間
隨著三菱單層巴士年事已高需要退役,本線部份車隊改為採用丹尼士飛鏢巴士。 雙層巴士方面,主要以丹尼士三叉戟(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SV)行駛。 元朗去上水 現時本線的主要客源,是青山公路元朗至上水一段沿線鄉村的居民,但由於沿線已有不少的紅綠小巴競爭,乘客多數是大多是在剛巧碰見本線到站或利用巴士到站時間預報系統(ETA)預算候車時間才登車,甚少會專程等候本線。 元朗去上水2025 上水開經: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洪水橋段)、田廈路、洪水橋田心路、洪天路及屏廈路。 天水圍站開經:屏廈路、洪天路、洪志路、洪元路、洪水橋田心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 此路線取道新田公路往來北區及元朗區,遠較紅色小巴及76K、77K線直接。
- 對於少踩單車又怕欄杆的朋友,這個「三重欄杆」陣都有一定難度。
- 由2011年6月1日起,6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AAU1、3、4、5、7、8)正式上掛本線,取代快將退役的三菱MK217J單層空調巴士(AM)。
- 2020年6月中起,此路線獲放寬可使用11.3米巴士行走。
- 九龍巴士77K線是香港新界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元朗(鳳翔路),現時本線仍是唯一途經全段粉錦公路的巴士路線。
- 雙層巴士方面,主要以丹尼士三叉戟(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SV)行駛。
- 即使因落馬洲轉車站於1997年啟用,本線繞經該處作配合,試圖增加客源,但是專線小巴營辦商早已看準這個市場,開辦77號線服務元朗,因此對增加客量的幫助不大。
屏廈路近坑尾村一段路面狹窄,令客量早已飽和的276線(天瑞↔上水)不適宜雙層空調巴士行走。 九巴因此開辦輔助路線276P,起訖點與主路線相同而不經屏廈路;上水方向改經天福路、朗天路、宏達路及媽橫路直接往青山公路-屏山段,而往天瑞方向則改經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及天福路往天耀路。 此路線取道新田公路往來北區及元朗區,遠較紅色小巴及76K、77K線直接。 惟屏廈路近坑尾村彎多路窄,限制此路線未能使用大型巴士疏導乘客,九巴因此分拆出不經屏廈路及博愛醫院的輔助路線276P,卻使元朗市客源轉移至276P線;加上天水圍亦有不經元朗市的276A、276B線,進一步分薄此路線客源。
元朗去上水: 服務時間及班次
政府在新田的單車徑旁,興建了一個休憩處,但入面只有長凳,沒有汽水機及廁所。 經過這段長約1.2公里、斷開很多截的「噩夢之路」後,終於見到一兩段稍長的單車徑,沿公路徐徐上斜,之後落斜,抵達一個橫過青山公路的紅綠燈過路處。 據記者計算,這處燈位的「綠公仔」連閃燈只有15秒左右,如果多人踩的話,相信單車都會塞車。 轉彎後,單車徑與青山公路並行,很快途經古洞(龍騰閣)公廁的背後,之後突然間單車徑中斷了。
元朗去上水: 元朗 – 上水段
這時候,單車徑離開青山公路旁,往右轉,沿攸壆路而行,約踩1.2公里至錦綉花園大道路口。 這段是今次行程其中一段最好踩的單車徑,一來沒有斷開一截截,二來旁邊的馬路基本上沒有車,三來景色開揚,黃昏踩的話,可以看到錦綉花園的日落。 單車徑轉彎經過新田公路橋底,沿新潭路而行,之後橫過新潭路,再轉右橫過青山公路米埔段。 這兩個過路位置都多車,而且皆沒有紅綠燈,請大家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過馬路。 這段路沿新田公路旁走,斷開的部分較少,十分暢順,終於可以一氣呵成踩大段路。
元朗去上水: 使用狀況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0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安全提示:部分單車徑路段會有較多上下坡或彎位,並共有20多個騎單車人士須下車橫過的交界處,其中一些路段需要下車推車約100米, 元朗去上水2025 請小心慢駛並留意路況。
元朗去上水: 途經
這個太陽花花海種了2萬株香吉士向日葵、還有金鑽花田、牡丹荷花、白荷花等等,信芯園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都會舉辦「向日葵種稙教學坊」每位入場人士均會獲得一包太陽花種子,讓大家都可以回家體驗種花的樂趣! 記住向日葵最盛放的開花期是7月中,記得把握時間入內打卡了。 事隔10年,本線由2012年3月13日起,一口氣換入3輛2009年4月至6月領牌,配備歐盟4型引擎的2009年瑞典斯堪尼亞K230UB型低地台巴士,取代1995年三菱MK117單層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的服務。 出到錦綉花園大道,很容易會直去經安全島過馬路,但正路其實是轉左,橫過攸壆路,再經天橋過河,然後在紅綠燈過路處橫過錦綉花園大道,再接上單車徑。 不久,會踩至一條隧道,這條會比新田那條的難度較高,因為落斜後,隧道內即有轉彎位,不宜以太高速落斜,到之後上斜出隧道,也有轉彎位置。 過馬路後,沿青山公路左側的單車徑續踩,這是一條大直路,但中途都有個位置斷開,而大直路盡頭則是隧道。
元朗去上水: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18線特色之一,乃主力行駛的車輛備有窗簾;路線編號「18」得名自行車路線相近的九巴77K線,即前九巴18線。 受坑尾村一段屏廈路過於狹窄影響,276線自開辦到2011年中,九巴一直安排三菱MK單層空調巴士(AM)為主要用車。 从元朗总站到上水大概路程13.22公里,全程约需27分钟,途经2个站点,途中不换乘,直接到达,换乘车辆线路有九巴276p路。 2020年6月中起,此路線獲放寬可使用11.3米巴士行走。 於6月26日,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17/WU3765)行走,並由翌月起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Enviro400(ATSE)。 同年8月,由於64K線獲放寬可使用領有禁區許可證及加裝樹擋的11.3米巴士行走,原屬該線的Enviro400(ATSE)則被調往此路線行走。
元朗去上水: 香港巴士大典
繼續前行,經過兩三個路口,單車徑再次出現,幾十米後,單車徑又斷開,沿行人路直行,又見單車徑,但下段單車徑目測不足50米,之後來到河上鄉路出青山公路的路口。 食完豆腐花之後,回到單車徑,繼續進發,沿雙魚河畔繼續踩,十分舒服。 不久,發現單車徑與青山公路古洞段匯合轉右,開始「噩夢之路」。 由上水單車匯合中心起計,來到這個位置約4公里,如果是帶同幼童踩單車,或者是剛學識踩單車的朋友,就建議在這個位置回頭,因為之後的路難度大增。 租完車之後,可以在練習場試車,準備好之後,就可以沿單車徑出去。
元朗去上水: 行車路線
或乘屯馬線到「朗屏」站,在B1出口轉乘K66接駁巴士到大棠山道路口下車,沿小路步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 現時,本線已經淪為一條「半紅不黑」的路線,而且受到鄉村人口不斷下跌、同時受紅綠小巴以車海戰術競爭,因此本線客量一直無法回復原有水平。 元朗去上水 即使因落馬洲轉車站於1997年啟用,本線繞經該處作配合,試圖增加客源,但是專線小巴營辦商早已看準這個市場,開辦77號線服務元朗,因此對增加客量的幫助不大。
元朗去上水: 行車時間
踏入八十年代,此路線改以利蘭勝利二型(G)為主要用車,九十年代勝利二型退役後,曾短暫改用丹尼士喝采(N)。 及後開始改派9.7米巴士行走,主力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 匯合中心內的單車店有提供元朗還車服務,最遲晚上7時還車,如果是平時少踩單車的朋友,建議選擇元朗還車。 由上水踩到元朗約18公里,路程約等於由沙田踩到大美督,需要兩小時,若果中途會在補給點飲飲食食的話,預算3至4小時會較鬆動。 由於冬天早入黑,建議大家下午5點前踩到元朗還車,所以最遲下午3時就要由上水出發。 如何前往:乘搭西鐵到朗屏站到B1出口,轉乘K66接駁巴士到「大棠山路」站下車,沿小路步行約15分鐘,直達售票處報到。
過了橋底,單車徑再出現,沿住單車徑踩,見到樓盤峻巒在對面馬路,但單車徑不用過馬路,沿青山公路走,經天橋橫過錦田河。 過了青山公路後,進入單車友不喜歡的路段,單車徑再次斷成一截截,而且每截頭尾都有減速柱及鐵柱,組成一個「柱陣」。 通過柱陣,經過米埔南路及加州花園大道的路口,沿住青山公路踩,來到一個紅綠燈過路處,過到青山公路另一邊,踩200多米後,又有一條斑馬線,過回青山公路另一邊。
出隧道後,單車徑沿壆圍車路而行,轉彎後,景色一變,畔錦田河而行,河的對岸就是南生圍。 不久,橫過一條小馬路後,單車徑出現「三重欄杆」,在短短約10米的路段,出現連續3道欄杆。 對於少踩單車又怕欄杆的朋友,這個「三重欄杆」陣都有一定難度。
2012年7月,九巴再度放寬此路線的用車限制,容許使用斯堪尼亞K230UB 10.6米(ASB)行走。 元朗去上水2025 受惠於往返元朗區與北區之間龐大客源,276線分支繁衍,各擅勝場,計有繞經洪水橋的輔助路線276P,以及不經元朗,直接往返天水圍的特快路線276A與276B。 最近很多人在其社交網絡po出大量花海照片,讓人以為在海外取景,其實它是位於元朗新田的信芯園。
沿著逢吉鄉路向南走300m,路邊停車場旁就是Thai Cow 餐廳的大門。 如何前往:在元朗可選擇乘搭公共交通前往新田小磡村信芯園,分別是276B、75、76K,另外紅色小巴17號或綠色小巴78號,於石湖圍下車亦可去到信芯園附近。 在錦田公路兩旁,隨處可見的壁畫令香港多添一條隱世風景散步徑! 步行全程需時約45分鐘,鄰近港鐵站B出口的錦田紅磚屋,再沿錦田公路,便可到達壁畫集中地。
元朗去上水: 元朗至上水段
雖然天水圍後來設有不經元朗市的276A、276B線,此路線於該區客源有所流失,但也在2019年繞經洪水橋,得以擴闊服務範圍,同時填補261P線服務時間以外往返洪水橋及上水的不足。 特快往返元朗市與北區的276P線,編制上屬276線之特別班次;當初276線開辦後不久迅即客量高企,卻受限於屏廈路不宜過長巴士通行,處理大量乘客能力被大幅削弱,故增闢不行經有關路段的輔助路線276P,方便增派大型巴士疏導乘客。 現時兩線服務範圍大致相同,分別在於276P線不經博愛醫院但繞經洪水橋,以及兩線的天水圍總站位置略有不同。
元朗去上水: 使用車輛
此路線於2002年直接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用車為九輛三菱MK117J(AM1-168)及兩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配歐盟三型引擎)。 2007年,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改派配都普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取代其中兩輛配歐盟三型引擎的同款巴士。 三菱MK117J退役後,九巴改派三菱MK217J 元朗去上水2025 9.2米(AM 元朗去上水 )。 2012年3月19日起,元朗車廠派出斯堪尼亞K230UB 元朗去上水 10.6米(ASB),而上水車廠則以丹尼士巨龍9.9米(ADS)代替。 同年8月27日,上水車廠增派丹尼士三叉戟(ATS147/KS8269)行走。
過橋後落斜,不要橫過馬路,轉左沿彩園路踩,再馬上轉左落斜,過隧道,進入上水工業區,沿彩園路旁的單車徑直踩。 踩單車的人需要先橫過彩發街,之後再橫過彩園路,過馬路時要小心大型車輛。 經過上水救護站後,單車徑轉左上橋,橫過石上河,進入其中一段風景最好的單車徑。 如果用沙田踩到大美督作比較,由上水踩到元朗的上落斜較少,耗用體能較少,但過馬路的位置更多,遇到大型車輛的機會亦較高,加上有些路面較窄,部分位置很多減速柱,需要更好的技術,而且要更加專注。 元朗去上水2025 匯合中心內有單車店、洗手間、汽水機、飲水機及長凳,但飲水機當日暫時封閉。 如果嫌汽水機太少選擇,上水港鐵站內有便利店,附近新豐路亦有大量商店。
就算不用補給及吃東西,在新田購物城入面都有個單車友必到打卡點,就是一個外貌模仿《頭文字D》藤原豆腐店的地標。 這個橋底位置沒有單車徑,行人路都非常狹窄,假期多人踩單車時,易生意外,亦會塞單車。 橫過連接公路的支路後,即可往左行,接單車徑繼續踩向元朗,但如果想去新田購物城,就要過多一條馬路,轉右橫過青山公路。 77K線開辦初期,用車主要為丹尼士柏斯(DENNIS PAX)單層巴士,用金馬Superpoise MkII[47]。 六、七十年代的用車主要為亞比安單層巴士,七十年代後期則以丹拿E/F型(D)為主要用車。
元朗去上水: 香港文匯網
休息點方面,由上水到新田的路段多補給點及廁所,例如新田購物城,但在後半段,雖然政府興建了一些休憩處,但欠缺汽水機及公廁,亦少見士多。 這段舊有單車徑十分狹窄,雖然地上都畫有來回兩線,但闊度如同單線,單車技術麻麻的朋友要留意。 橫過博愛醫院前的小商路,接回單車徑直行,通過隧道,經過博愛交匯處。 之後,政府興建了一個單車休憩處,但入面沒有汽水機及洗手間。 元朗去上水2025 離開休憩處後,單車徑中斷,續沿河邊的行人路行,經過高速公路的橋底。
吐露港的單車隧道只有單車徑而無行人路,有時假日小朋友要推車過,就會塞車,但這條隧道就有細心設計,加設行人路在旁,沒有信心上落斜的朋友可以選擇在行人路推車,又不阻踩單車上落的人。 到青山公路洲頭段,單車徑仍然斷開一截截;有時兩截單車徑之間,只有狹窄的行人路連接。 行人路就在青山公路旁,大型車輛飛快經過,而踩單車的人通常都不會下車,繼續踩過狹窄行人路,若果遇上對頭單車或行人,情況幾危險。 過了公廁後要留意,前方有個馬路路口,單車徑的方向是直去的,但如果需要補給的話,可以沿馬路轉右落斜,之後左方的是「豆美味豆花團」,提供小食、豆漿及豆腐花;可惜在疫情期間,他們暫停提供「豆腐花放題」。
元朗去上水: 服務時間
新田公路全線通車前,此路線與76K線曾是往返元朗及北區的主要路線。 惟自從九巴開辦特快路線276及276P,加上沿途受公共小巴18線競爭,錦田至元朗市一段亦與54、64K線重疊,被搶去不少乘客。 自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一部份)通車後,此路線成為粉錦公路連接錦上路站的重要接駁交通工具。 九龍巴士77K線是香港新界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元朗(鳳翔路),現時本線仍是唯一途經全段粉錦公路的巴士路線。
元朗去上水: 行車時間
這個路口車流極多,不乏貨櫃車,非常危險,但沒有燈位或者安全島,希望大家過馬路時要有耐性,小心為上。 過了河上鄉路口後,接回單車徑,但這段單車徑又是只得50米左右,在單車徑頭已經見到終點。 元朗去上水2025 這段單車徑寬闊,與馬路平行,右依石上河,左臨塱原濕地,風光如畫。 離開單車徑,接上馬路過橋,橫過雙魚河,單車徑在橋的另一邊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