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申請人輪候三年仍未能上樓,問題原來與他「問」得多有關!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2025 有公屋申請者去年發現編號較後的申請者已獲編配單位,自己遲遲仍未能上樓,曾五度作出查詢不果,遂向申訴專員投訴,結果揭發編配公屋過程的不公之處。 原來,每當有申請人查詢配屋進展時,房屋署即暫停編配單位,黎年斥「問吓都唔得」的做法不公平,有如間接懲罰查詢者。 若住戶拒絕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填報家庭入息及/或申報其家庭資產水平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若申報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無須填寫家庭入息資料及申報家庭資產水平。 在香港並無擁有住宅物業,而家庭入息和資產淨值未超出指定的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的住戶,可繼續居於其單位。
-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表示,支持房委會凍下年度公屋入息水平,以及加快推動紓緩輪候措施,紓緩基層家庭長時間輪候公屋期間面對的生活困難。
- 為爭取時間,房委會在政府「造地」的同時,已同步進行前期籌建工作,包括擬備規劃大綱、進行詳細設計、進行土地勘測及招標等,務求在土地由政府交予房委會時能盡快展開建築工程。
- 事實上,網上早已有不少申請公屋的所謂「攻略」,所以我們的資訊絶對透明。
- 麗瑤邨 新公屋麗瑤邨(英語:Lai Yiu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葵青區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佔地逾6.05公頃。
- 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綠表政策由上世紀70年代已沿用至今,政府指有助公屋流轉,平均每年可收回約3,600個單位。 但鄺球這些富有人士竟然也可申請,現時公屋、居屋等資助房屋,究竟有多少單位分配予真正有需要家庭? 政府不斷「搶地」建公屋,上屆政府決定新增房屋土地的公私營單位由六四比調高至七三比,但其實更重要的是避免資源錯配。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2025 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截至去年底有逾25.3萬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長達5.7年才可上樓,創20年新高。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新界過渡房屋入住率低 政府擬開拓客源 「輪公屋3年」比例降至六成
如入息審查不合格,公屋申請將被凍結半年,半年期滿後,申請人可在隨後一年半內提出上訴,以恢復申請,有望在二次輪候時獲編配單位。 第一,家庭申請不是採用計分制,根據現時的數據,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第二,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至家庭申請隊伍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非長者一人的申請,要儲夠分才可以上樓,由申請至成功上樓動輒要十年或以上。
但我們未敢輕言放棄,必須持之以恆,藉加大、加快供應向這個目標持續進發。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2025 另一位民建聯議員劉國勳歡迎局方設立平台,以及調低新界項目「輪候公屋滿三年」申請人比例至六成的建議,形容是「遲來的安排」。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2025 他表示房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港市民重視的議題,又指調整租戶比例屬靈活性的安排,就功能和定位而言,與簡約公屋有互相幫補的作用。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戴尚誠回應指自己有參與「睇樓團」,指出參觀者反應十分正面,有部分參觀人士更在即場填寫申請,他會考慮日後的開放日有適當安排了解各個持分者的反應。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資格入息審查程序
我現在會就房委會在公營房屋方面的工作,作一個整體的回應。 此外,對於通過查核而申請公屋資格得以保留的申請者,從查核日期起計五年之後,倘若屆時仍屬查核目標之內,需再次接受查核。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 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如輪候期間經濟收入有所改善,不妨留意二手市場放盤,若找到劈價盤,隨時可低市價一成買入,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私樓筍盤。 基於上述原因,房屋署恕难预测各申请者须等候多久才可获配公屋单位。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的入息證明
元朗唐人新村納入朗邊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大部分村民已經遷走,但有部分村民因為過去數年疫情或安置問題,一直留居。 今日(29日)上午10時許,地政署人員入村收地,明言村民今日一定要離開,明日會斷水斷電。 • 香港智能身份證副本 (年滿11歲至17歲的人士遞交兒童身份證副本,18歲或以上的人士遞交成人身份證副本)。 自「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於二○一六年推出以來,房委會已推售共約9 200個綠置居單位。 除了青富苑約160個面積較小單位外,所有推售的綠置居單位已全部售出。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查詢輪候時間 / 編配進度
而整體的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中,截至去年3月底,居於私人永久房屋的佔51%,22%為獨居人士,其餘78%與其他住戶成員同住,其中92%的30歲以下申請者均與父母同住。 另有58%人以希望獨自居住為由申請,30歲以下申請者佔比達75%;申請者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9,000元。 教育程度方面,30歲以下的申請者,高達49%擁大專或以上學歷。 截至去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為15.39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9.95萬宗。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5.6年增至5.7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由3.3年增至3.4年。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最新入息及公屋資產限額點計算?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房委會認為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試下問房署做分拆,當時我申請人由我前夫轉做我,房署話我前夫可以用同一個號碼排人。 我同前夫協議仔女跟我,直至到拎絕對離婚令先繼續排,正常就唔會直接取消。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不過不少網民稱,自然身故不會令單位被視作凶宅,未嘗不可接受,「自然走唔怕,大把老友記過身,仔女賣樓,呢個其實好嘢嚟㗎」、「一般做咗裝修翻新過就冇事」、「我個單位之前都係自然身故,咪又住咗咁耐」。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2021年 11月)
議員梁文廣詢問日後當「簡約公屋」落成後,是否仍需要硬性規定維持甲乙類租戶的比例。 政府希望取得平衡,亦會靈活調整,不排除日後一些項目純粹設定甲類租戶優先。 委員會副主席、立法會議員梁文廣關注日後當簡約公屋落成後,是否仍需要硬性規定維持甲乙類租戶比例。 戴尚誠解釋稱,一些市區項目由於有很多人申請,若沒有甲乙類租戶比例,乙類租戶可能無法申請到部分項目。 申請公屋過程其實並不繁複,只需按照正確申請程序及步驟,大家緊記要提供正確及有效申報資料文件,倘若成功遞交申請並通過初步審批之後,在審查階段才發現有些文件遺漏及錯誤,有機會需要重整申請資料,甚至被撤銷申請。 女管養權的安排;男方則須提交已獲法庭判予擁有子女管養權令副本。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房屋局料第四季推出中央平台讓過渡房申請人交表及查詢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期望政府可以推展簡約公屋的逼切度和力度,同樣處理過渡性房屋政策,認為兩者可以「並駕齊驅」。 不過,經民聯主席盧偉國不滿推展統一平台的時間表太慢:「使唔使等到第4季呀?」他指過渡性房屋是為協助不適切住房的市民盡快改善住房環境,形容「辦法總比困難多」,希望局方盡快處理。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2021年 10月)
另由於配房的先後次序須視乎申請者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分數而定,而此分數亦與申請者成功登記輪候公屋時的年齡有關;故若於某一時段內有較多較年長的申請者到達編配階段,可導致某月份某區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數較上月不降反升。 另外,房屋署向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署方於去年首季隨機抽選4,000名公屋申請者,整體回應率為77%。 結果發現,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間,新登記的一般申請者共1.92萬名,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則有9,100名,按年分別減800宗及100宗。 而截至去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中,居於私人永久房屋佔64%、因現時居所租金高昂為由申請公屋的佔46%;每月家庭入息中位數為1.27萬元。 大眾可以透過查閱每月十五日的頭條日報、AM730及英文虎報得知配屋資格審查和已接受編配公屋的資料。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申請人地址證明
戴尚誠說假如相關土地未有長遠用途,當局原則上不反對延長作為過渡性房屋,又會因應每個項目,逐一考慮。 戴尚誠又說,政府已找到土地可提供超過2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已有約7000個單位投入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另外有約14000個單位落成。 (三) 根據「富戶政策」,如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或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 5 倍或總資產淨值 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 100 倍,或選擇不作出申報(包括沒有按要求填寫申報表或提供所須資料), 均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因此,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將引用房屋條例第 19條,向他們發出 「遷出通知書」,在 2019 年 9 月 30 日終止他們在現居公屋單位的租約/暫准證。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網上查詢申請狀況
基於現時平均輪候時間的計算方法,減少申請者獲編配單位的次數,在短期內不會降低輪候時間。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2025 但在加快編配流程,讓排序較後的申請者有機會早些獲第一次編配方面考慮是否值得推行,我們會作仔細分析。 與一般家庭和長者申請人不一樣,非長者一人申請排的是另一條隊。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你的申請已經到達配房階段,房屋委員會會根據公屋申請的排序為你安排公屋編配,當你收到配房通知書時,請積極考慮接受編配單位,早日入住公屋,得享安居。 房委會通過2023至24年度最新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金額,並由今年4月1日起生效。 富戶申報安排在公屋居住滿十年的住戶,須每兩年進行一次申報。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公屋富戶-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或未有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交回填妥的申報表,或選擇不作出申報,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過去一年,儘管疫情嚴峻影響部分調查工作,因濫用公屋而成功收回單位的個案有超過300多宗。 我們亦推出了一連串打擊濫用公屋的宣傳,持續推廣打擊濫用公屋的訊息和鼓勵市民舉報懷疑個案。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調整。 2023/24年度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後,「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也會相應調整。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每年按既定機制檢討。
申請者隨後會透過已登記的電郵收到申請進度通知,他們亦可循「公屋申請填表易」,隨時查閱有關申請的進度。 房屋署發言人承認上述程序須改善,已於去年十一月推出分流措施,將查詢及投訴分開處理,若接獲公屋申請人的查詢或投訴,而又不影響其編配次序及不涉及額外編配要求,職員需於兩至三個工作天內回覆,並集中管理及緊密跟進達編配階段的個案。 不過,申訴專員公署認為投訴成立,即使房署無蓄意拖延,但程序不公。 申訴專員黎年指出,房屋署公布每月上樓情況做法可取,但當申請人作查詢時,往往未獲清楚解釋,才致投訴人有疑慮及作出投訴。 黎續說,房署每當遇到申請人的查詢,即假定申請人會提出影響編配程序的要求,暫停編配單位,可能造成不公平。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人士家庭需受公屋入息審查
為使有更多不同規模的公司可以參與房委會的各類工程,我們為承建商名冊引入不同類別,與及不同程度的申請要求,務求令一些規模相對較細的公司亦有機會列入名冊,參與一些較小型的工程。 很多謝多位委員第一時間協助澄清,亦提點我們應多向公眾解釋。 首先我要多謝各位委員在六月七日房委會周年特別公開會議上,就公共房屋政策及房委會工作發表的寶貴意見。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最高詳細資格審查及配房編號(2021年 9月)
公屋單位,特別是回收單位,很多時要作出數次編配後才獲申請者接受。 這些單位其實並非任由「空置」不作編配;相反,只是在編配的過程中,因此尚未有人入住。 公屋編配的情況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申請者的公屋選區、個別公屋選區內同一類別家庭人數的申請數目、各區新建成和回收單位的供應量、排序較前的申請者是否接受編配等,令致個別地區的申請者的輪候時間會有所不同。 申請者亦可能在不同時段因應其家庭人數的變化或申請調區而令他的輪候時間有變。 此外,除新建單位外,每年我們都會有約8 000個回收單位可供編配給輪候人士,但我們不會預知哪條屋邨在何時會出現回收單位。 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即二○二二/二三至二○三一/三二年)提供約 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同期約 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地政總署回覆查詢時表示,因應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去年已張貼通知,要求在工程範圍內的土地佔用人於限期前遷離,署方在通知期屆滿後,已多次呼籲仍未遷出的住戶盡快遷離。 其間,署方委托的社工隊一直與有關住戶保持密切溝通,為他們提供適切協助。 地政總署今日(29日)已完成清拆行動,並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轉介不符合安置補償資格而有住屋需要的人士尋求可行協助。 公屋申請|香港房屋供應短缺,公屋供應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相關推薦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3月17日)討論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下文詳細介紹最新家庭住戶入息及資產要求,以及非長者一人申請租住公屋的計分制度。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歡迎局方有關政策,她期望政府可以用推展簡約公屋的逼切度和力度,去處理過渡性房屋政策,認為兩者可以「並駕齊驅」,為有需要市民改善生活,她又向局方查詢該平台會否設立KPI。 戴尚誠認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政策,又希望政策可以讓更多市民注意有關項目,KPI方面會重視平台的使用率和申請數字,惟局方的回應引起李慧琼的質疑,她建議局方可以在下個會議提供更詳細的KPI目標。 公屋申請進度查詢 房屋局今日(28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匯報推展過渡性房屋中央統一平台,以及其他過渡性房屋宣傳工作的最新進度,並就調整甲類(輪候公屋滿3年)和乙類(其他人士)租戶比例的安排提出建議。
有委員建議房委會應該增加透明度,讓公屋申請者知道自己還需多久才可以上樓。 我想在此報告一下,現時公屋申請者已可透過多個網上平台,包括房委會的網頁、香港政府一站通、房屋署資訊通(iHousing)手機應用程式及智方便(iAM Smart),連接至「公屋申請電子服務」中的「公屋申請資料更新快」。 申請者可以憑他自己的申請編號,登入及查詢他本人的公屋申請進度。 他們得到的資料包括他是否已進入詳細審查階段、是否已達配房階段等。 一般市民亦可在房委會的網頁上得悉在四個公屋申請選區現正進行資格審查及已接受配房的大約最高編號、房委會工程項目的完成報告等。 事實上,網上早已有不少申請公屋的所謂「攻略」,所以我們的資訊絶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