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在古代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而文字是傳達資訊的媒介,現在都不需要了,一部有拍攝功能的相機可以取代文字來表達一切,然後上載到網絡平台與朋友分享,又有多姿多采的生活,文學的記錄功能不重要了。 如果叫人看文學,還是叫人吃飯和炒樓買股票來得好一些。 在金錢掛帥和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商業知識比文學來得重要。 覺得文學是沒用之物,到電影院看戲可以是一種社交活動,閱讀報章可以了解時事,閱讀消費雜誌可以增加與朋友同事之間的共同話題,至於文學雜誌,則沒有社交功能,不看文學雜誌也沒有影響,文學似乎是一小撮發燒友的嗜好。 香港要留住本地作家,如何為作家提供穩定收入,可謂本土文化發展的一大難題。
今趟有请依达老哥说吧——“我拿过最高的稿费,就是《东方日报》创刊时,老马来约我写稿多次,但当时我真的有许多稿约,抽不出时间。 他约了多次,诚意难却,就替他写了一个月连载小说(每天约八百字左右)。 一日,老马送来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稿酬,打开一看竟是条重得沉手的足金粗金链 (起码好几两)! 《东方日报》创刊时,许多人传说:‘马老板是用金子请依达写稿的。
香港作家收入: 香港法院還未頒禁令!《願榮光歸香港》突遭音樂串流平台下架
’听似天方夜谭,其实千真万确,也算得是最贵的一次稿酬了吧! 香港作家收入 香港作家收入 ”当年不少人,半信半疑,有说是真的,有说是依达自抬身价,如今真相豁清,谜团亦解。 作家們賺得很多,除了天文數字的圖書銷量,給他們帶來巨大財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作品被改變成電視、電影。 這個榜單上的作家收入由尼爾森公司評估完成。
要讓本土文學得以成長,社會應首先鼓勵具潛質的年青人可以提起筆桿。 例如透過不同平台讓更多有志成為作家的香港人能得以謀生,以穩定收入向創作者提供足夠養分後,再談香港日後的文化發展。 香港網絡、小說、專欄作家、獨立出版社洄水文化創辦人之一。
香港作家收入: 文學與市場的矛盾
故此,除了打賞制度,政府和出版界可以仿效傳統文學獎,如文學雙年獎、台灣文學獎、日本芥川獎等將獎項,對出色的網絡作品予以肯定,可避免小說作品因為打賞制度,而導致作品「重流量、棄品質」的情況出現。 在香港創作,成為全職作者,似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近年來,看書的人不斷減少,出版行業萎縮,作者的收入朝不保夕,許多擁有創作魂的人都難以單靠寫書搵食,只能視寫作為消遣。
- 營運商擬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申請在香港經營 VATP 所需的牌照。
- 據報道,詹姆絲在電影淨利潤中抽取了一大筆錢。
- 劉以鬯之小說《對倒》(長篇版)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完成,其於《對倒》中展示出存在主義。
- 金庸除了五六十年代在 《新晚报》《商报》写过连载外,一生只为明系刊物写稿,稿费以单行本销量计。
- 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 她在片中自稱「香港教師」,卻浮誇地表演一場「(看似)不守規矩也能入境」的大戲,已激起部分台灣人對香港人的反感,亦令香港教育界蒙羞。
內地網絡文學火熱,為作家提供發表作品無界限天地,近年湧現一批網絡作家,分享社會紅利。 去年網絡小說作者年收入排名榜:唐家三少,一億二千二百萬人民幣,名列第一;天蠶土豆,六千萬人民幣,名列第二;我吃西紅柿,五千萬人民幣,名列第三。 Kenny是一個理科生,修讀電腦專業,既非影癡,也非文青,疏於閱讀,曾經最怕作文,沒想到卻以寫作為職業! 曾做過編劇,當過動漫公司的創作總監,現時是全職作者,創作了多個暢銷兒童書系列,如《特務喜羊羊》系列、《童話夢工場》系列、《穿越夢工場》系列、《衛斯理少年版》系列⋯⋯後3個系列至今仍連載中,不時登上暢銷兒童書榜。 香港作家收入2025 香港作家馮睎乾在臉書貼文表示,這位怒撕台灣「入國登記表」的「香港教師」是一個聲稱持有香港護照的中國婦人,抖音帳號名字叫Macy。 馮睎乾在臉書上表示,這個Macy的「愛國」表演,令台灣網友議論紛紛,但很多人都不明白,撕掉表格又如何入境?
香港作家收入: 發展
這段經歷讓他進入金融圈,短短數年成為年薪500萬、操作資金達32億的頂尖操盤手,更獨創出芭樂戰法,讓他在38歲退休,享受生活,擔任全職奶爸;後來因為孩子長大不再依賴爸爸,開始跑超馬、寫書、受邀上節目等。 專長為基金、股票、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實戰、趨勢分析等。 香港作家收入2025 假如去年除完權息後進場買了10張玉山金,今年二月下旬得知最新股利政策為配發0.2元現金股利與0.4元股票股利,你知道不能直接把數字相加,必須先計算兩者的價值才能加總,我們就來一步一步計算。
香港作家收入: 香港作家網 HK Writer – 最強的寫手O2O平台
當然隨作家名氣不同、作品種類不同,收入不能直接比較,但本地網絡作家收入遠遠不及兩地,也是不爭事實。 原因為何,究其各地網絡小說平台的不同,可略知一二。 香港的網絡愛情專欄作家、獨立出版社洄水文化創辦人之一。
香港作家收入: 香港作家網
幸運的是,愛欣賞文學作品的朋友,市場上仍有一些有心人出版文學雜誌,令文學不死,現時,在書店可購買《字花》,在街上有免費派發的《特寫》,都是較嚴肅的文學,投稿亦有渠道。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香港流行存在主義[1]。 存在主義於香港,與於歐洲不同,香港主要以報刊、雜誌發展存在主義。
香港作家收入: 分類:香港專欄作家
后来转到《真报》当助理编辑,未几开始用岳川笔名撰写武侠小说,大受欢迎,倪匡横空而出。 《新报》罗斌,求材若渴,邀他写稿,一月数百,后来写《女黑侠木兰花》,第一本,千字十元,四万五千字,稿费四百五十元,在六七十年代,可说不俗,倪匡满心欢喜。 《女黑侠木兰花》销路大升,倪匡要求加稿费,由千字十元加到二十元,罗斌不吭一声。 于是小说升,稿费加,一加再加,加到千字一百元、一本四千五百,是第一本的十倍。 罗斌无奈请吃晚饭,美酒佳肴,酒过数巡,道:“倪先生,稿费侬现在是全港最高了,再加,我吃勿消了。 ”倪匡摇头如拨浪鼓,罗斌心一沉,问: “格么你要加多少?
香港作家收入: 分類:香港作家
曾經的羊格因為銷量的慘淡而自信崩潰,也因為現實不如意而考慮封筆,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他接受浸會大學採訪時説,比起傳統小說,他認為網路小說更有趣味和創意,也不受限制,還可以和網民互動。 沒有起點,沒有太多嘗試機會,目前只有個別作家自設小網站,難以支撐,本港作家就是處於這樣無奈狀況。 不由想起發生在香港的一件事,一位作家的小說被電視台的監製看中,提出買小說版權,作家非常開心,問監製可出版權費多少。 監製解釋,電視台許多觀眾,日後新書出街,定必吸引許多人買,「一蚊益咗你!」此事發生在一河兩岸的另一邊。 香港作家的收入低微,不受保護,沒有保障,不受社會及企業關注,更不用說誰來提倡,沒有當局及企業的推動,難成氣候。
香港作家收入: 朋友的香港自費出書經驗及自資出書費用?
著有《白开水》《爆竹烟花》《青红皂白》《胭脂扣》《霸王别姬》《纠缠》《秦俑》《诱僧》《青蛇》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影。 擅长写情,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情的执著追求,并融入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意蕴,所以她书中的人物独具一格,故事别出心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为她赢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誉。 1979年,亦舒小说《喜宝》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为文学评论公认的亦舒代表作。 该书主要讲述的是富家女勖聪慧热情地邀请刚认识的剑桥高材生——姜喜宝,参加自己的订婚家宴,是有意制造机会以撮合她和哥哥勖聪恕。
香港作家收入: 紙言 – 香港小說平台
19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继亦舒之后,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 她的作品善于描写都市的男欢女爱,深受年轻读者的欢迎,往往新作一出版就会登上畅销榜。 稿件寄去后不到两个星期,编辑联络我,问能否写长一点,于是我把本来的一万字多写三千字共一万三千字。 小说在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刊登,当时我也不知有多少稿费的,后来收到稿费,见竟有九十元之巨,笑得我像疯子一样。
香港作家收入: 一站式香港寫手服務O2O平台: 書本寫作, 專欄作家, 學術文章作家, 商業文章作家, 網絡寫手, 作家培訓。
網絡作家不一定收入微薄,大陸、台灣網絡作家收入之高令人咋舌。 據2018年網絡作家榜統計,大陸網絡作家「唐家三少」收入過億;而九把刀也已一早買入一幢價值2,000萬港元的豪宅。 反之香港鮮有聽聞作家致富,不少甚至處於「貧窮邊緣」。 香港作家收入 以作品賣過一千本,書本每本售價140元,每本實收8%至12%版稅計算,一部著作收入也只是10,000元左右,要全職以此作為生計實有一定困難。
這些已經穩定耕耘一段時間的作者們,平均訂購率在45%~60%,意即點進來看文章的人裡,有些人只看免費章節,而有將近半數的讀者,願意進一步閱讀付費章節。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無所事事而提筆寫作,並改筆名為「羊格」,在論壇上寫作,寫內容包括愛情、懸疑、犯罪、科幻,題材各式各樣,一寫便寫了好幾年。 2015年,21歲的羊格的網路連載小說《是咁的,我是咁的,我係間中學到做緊教畜。講起我就嬲喇……》大受好評,於是正式出版成實體書《教畜》。
香港作家收入: 藏在心裡的叫「心事」,在腦海回憶的叫「往事」只有寫在紙上的,才稱得上「故事」。紙言,一個讓所有事變成故事的地方。
以台商常見的歷年制香港子公司為例,本年度(2022/23)的稅務申報期限為8月15日。 香港作家收入 台商過往高度運用的境外公司近期陸續受到規範,繼英屬維京群島(BVI)自本年度起要求當地企業於年度申報時一併提交財務報表後,香港稅務局亦於2022/23課稅年度起取消小型企業於利得稅申報時豁免提交審計財報的待遇。 著作有《高穩定,超獲利》《我靠基金38歲退休》《我靠基金38歲退休之基金逆轉勝實戰報告》《獲利保7%的好命女投資法》《我靠基金撈錢》《不好意思,我贏了》等。 但是,如果、假設、萬一,存股核心價值減損了,我們還要視而不見地抱好抱牢嗎?
較著名例子是2017年時中大法律系學生黃于喬(中大Emilia)透過平台賣相買樓,自此平台亦於本港得到關注。 香港當代女作家,從小對文字很有天賦,未滿20歲便出版第一本小說集《輸水管森林》,擁有不同地方的讀者。 201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2018藝術家年獎」,其他作品亦獲獎無數,而今年《黑日》獲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在香港,電視台監製用一元收購作家版權,理由是拍成劇集,他日小說出版必可暢銷,這種事只能發生在香港。
香港作家收入: 作家訓練課程
武侠小说是金庸,科幻小说乃倪匡,爱情小说推依达,这是六七十年代香港文坛情况。 香港作家收入 依达十七岁凭《小情人》一书登上文坛,迅即成红作家。 《小情人》后来被拍成电影,易名《侬本多情》,自此火上加火,直闯云霄。 《小情人》属环球小说丛,四万五千字,算起来,一千字大约六七元,当年行情程计,已算不薄。 近年跟依达日日微信,成了好朋友,他一向待友如己,说要送我一个大礼,就是拆破传说已久的文坛传言。 当年盛传《东方》马老板为了请依达写稿,竟动用黄金作稿酬,是耶,非耶?
此外,他又曾於庭上作供,訛稱當時月入約8400元。 惟調查發現,他當時的收入是介乎2.1萬至77萬元,合共少報逾300萬收入。 吳文錦,38歲,報稱地產代理公司首席聯席董事。 他被控6項作出傾向並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的作為罪名,和1項宣誓下作假證供罪。 台商過往高度運用的境外公司近期陸續受到規範,以台商常見的歷年制香港子公司為例,本年度(2022/23)的稅務申報期限為8月15日。 所有香港公司不論營收大小,均須於本課稅年度進行利得稅申報時一併提交經當地執業會計師審計之財務報表。
同時,網上作家唐家三少、月關獲得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標誌傳統文學接納網絡文學,網絡作家被承認為主流文學成員,網絡文學中的網絡小說,以文學的新品牌吸引讀者上網閱讀。 香港並非欠缺人材,更多是資源無法有效分配到有潛質的作家身上,導致本港青年會以文學為志業者少之又少。 若本地新進作者能夠登上網絡平台連載作品盈利,既跳過了需要出版社投資出版的門檻,也能吸引未必能全職寫作的作家,可以在空餘時副業寫作賺取一筆外快。 隨現代網絡普及,本地作者的寫作題材不時加入大量本地元素,雖然可引起700萬人的共鳴,但同時作品卻不易外銷。 平台如Patreon,其實有利集合小眾讀者支持創作。 新手作家要變成老手,既需要天分,也需要時間歷練。
當初一次性發佈了5章,第二天就有站短,說達到簽約標準可以聯繫責編進行簽約流程。。 你得寫到字數足夠都(好像是三萬字有機會,之後還有機會),看的人多。 才可以簽約,它會自動審核,看你是否值得簽約。
簽約vip後,主要收入來源有:收費章節點擊分成,讀者打賞,網站獎勵,互動收費道具等。 作家其實在不同階段,收入方式與生活方式都會有所不同:一,謀生階段:其實目前有很多人把寫作作為自己的職業,作為生活收入的。 這個年薪過百萬其實是誇大 唐家三少在自己的博客裡面寫到,他們起點的幾個白金作家月收入過5萬是可以肯定的,網上兼職打字員賺錢其他的也多少一點,但是一年還沒有達到100萬這個數。
香港作家收入: 中國女搭機來台怒撕「入國登記表」! 港作家馮睎乾:炫耀「愛國情操」的低劣手法
1990年代以後2000年以後,旅遊文學數量日持續增多,也有不少透過現代的網上部落格最終出版成書。 各行業背景人士,包括醫護、紀律部隊、航空人員、傳播媒介甚至是外嫁外地香港女士在外國生活等,分享專門見聞。 雖則小品文文學、抒情文學、報導文學之文學水平文學價值參差,不過仍然大幅度地擴展香港文學內容範疇。 協同通信此舉旨在把握香港虛擬資產市場機遇,並為協同通信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馮睎乾解釋,持香港護照的人,早已在網路上辦了入台證,根本不用在機上再填什麼表格,自己也從未填過,而他的香港朋友,包括在中國出生的也沒有填。 香港長年被人笑稱為文化沙漠,但本港文學界別其實不乏人材。 例如有榮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首位香港作家陳浩基,有勇奪2018年誠品年度最暢銷華文作品的年輕女作家「不朽」,也有2019年勇奪台灣第四十屆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組首獎的洪昊賢。 以文漠沙漠斷言香港,無疑對這些出色的作家不公,但在香港若要本港文科學生以小說維生,卻又不免予人「乞食」印象,學生看來難如金融、醫療職系一樣有前途。 近年本地作家在外地屢獲不同殊榮,或暗示本港的作家人材,正向外一點一滴流走。
香港作家收入: 【香港搵錢】 作家如何賺錢(一個作家的普通收入)
尼爾森根據紙質書、電子書以及有聲書銷售,以及電視電影跟他們帶來的收入作為考量,再通過與作家、代理商、出版商以及其他領域專家對話後綜合得出作家收入排行榜。 榜單上作家收入統計的起止時期是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按稅前收入排列。 香港至今未見網絡小說大明星,收費小說平台建立不起來,三幾人的平台引不起注意。 有心人作了調查,得出的結論香港人不喜歡閱讀,地鐵車廂難得遇到手執書本的人,都是看手機的。 在德國、法國、英國地鐵,不少人看書,甚至泳池旁邊的帆布椅,也在看書。 據說香港人認為網上文字收費不合理,習慣享用免費閱讀,注定網絡小說收費行不通,網絡文學在香港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