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税人只須如常填報2022/23課税年度利得税和個別人士報税表,税務局會在評税時作出寬減。 至於在法例通過前已發出的2022/23課税年度税單,税務局會安排重新評税,納税人無須提出申請或向税務局查詢。 在若干課税年度內,個人入息課税能否減少你的税款,將視乎你在該年度的入息和扣除額而定。
- 舉例,如果你第一年供樓,銀行借貸息率為現時H按1.5厘,攤長30年還款期,每100萬元貸款額的利息則為14,416元。
- 如果你後悔使用,或後悔沒有使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可於六個課稅年度內向稅局提出更改。
- 若第六至十年繼續申索,「扣稅額」開始跌穿每年少於二萬。
- 倘若個人入息課稅計算比分開計算的稅款更高,稅務局會自行分開計算「最優惠納稅人」方案。
- 在《2017財政預算案》,政府再由15個課稅年度,延長至20個課稅年度,扣稅上限100,000元。
- 如已婚人士未清楚合併報稅是否優惠,建議夫婦二人可照樣填選合併報稅,稅務局會因應個別情況,給納稅人最優惠的計算。
雖然一般租約會列明由業主負責繳交管理費,但該筆管理費不能用作扣稅,業主所支付的其他支出,如地租、管理費、裝修費、維修費、收租開支、佣金和保險費,都不能被扣除。 舉例,如果你第一年供樓,銀行借貸息率為現時H按1.5厘,攤長30年還款期,每100萬元貸款額的利息則為14,416元。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倘若業主堅持加息周期才使用「扣稅額」,息口又要上升幾多,第六至十年的「扣稅額」才可跟首五年「扣稅額」看齊呢? 答案是樓按要攀升至2.75厘,亦即較現息口有16%升幅才可以。 但當然,若業主有換樓打算,樓價愈貴,供款額愈多,理應利息支出也相應提升,都是應否保留日後使用的考慮因素。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什麼是「居所貸款利息扣稅」?
如果C女士已選擇個人入息課税,税務局會按對她較有利情況,以分類評税方式分別發出薪俸税及物業税評税通知書,並在評税主任附註欄內註釋。 P先生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可少付税款$36,000(即$36,000 – $0)。 因為以這方式評税,居所貸款利息和個人免税額都可從利潤中扣減。 2018/19課稅年度開始,稅務局容許夫婦在個人入息課稅中分開報稅,但要注意,當你選擇分開報稅後,稅局只會幫你的選擇計算分開報稅的最低應繳稅款,而不會主動比較分開計算或共同計算,哪款較為划算。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要留意的是,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納稅人須于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發出日期起的 1個月內填妥及交回稅務局。
- 你可在此了解香港税制的地域來源徵税概念,以及此概念對公司董事、僱員、於中國內地工作及新來港人士的影響,並說明申請全部或部分豁免徵税的適用情況。
- 若你及配偶是以合併方式評定薪俸税,則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時,必須由你們二人共同申請。
- 可能你會說,各人處境不同,加上有其他「個人進修開支」、「認可慈善捐款」等扣稅額度,我又可以怎為自己評估?
- 在每個課稅年度,根據物業的應評稅淨值以及標準稅率計算,將會得出物業稅的金額。
- (註)2022/23年度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可獲寬減百分之一百的税款,每宗個案以6,000元為上限。
- 提交報稅表時,你無須提交證明文件,但必需保留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發出的收據,紀錄為期6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便稅務局日後抽查時可呈交查驗。
在這個情況下,你也無謂白白浪費「居所貸款利息」的配額了。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收租業主,他們獲取租金收入後,也需要在扣除差餉等雜費支出後,在「物業稅」以及「個人入息課稅」之中二選一來報稅。 如你有上述狀況,在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可填上申請個人入息課稅,個人入息課稅評稅會把你應繳付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的入息合計,然後用個人薪俸稅的計算方式評稅。 此計算的好處是可盡用所有可扣稅支出和免稅額,減輕個人報稅負擔。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申請個人入息課税的期限
香港物業稅稅率,下文簡稱「物業税」,是按出租物業在該課税年度的「應評税淨值」,以「標準税率」計算,當中涉及修葺及支出的標準物業稅免稅額。 課稅年度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直到翌年的3月31日為止。 基本上,簡言之物業稅就是當扣除掉壞賬和差餉後,將租金收入總和作「八折」(當作修繕和支出的標準物業稅免稅額),該餘額就是應評稅淨值。
賺取佣金的僱員,可能須給其他人支付佣金,才可賺取有關入息。 只要能夠符合「完全、純粹及必須為產生該評稅入息」的條件,這些佣金開支便可獲准扣除。 不過, 納稅人須向本局提供佣金開支的性質和佣金收受人的詳盡資料。 檢視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税率前,可先了解怎樣計算你的應繳税款。 本文還列出標準税率及臨近須按標準税率繳税的每年入息水平。 如你及配偶或任何一方有資格選擇個人入息課税,且兩人均擁有根據《税務條例》須予評税的入息,你可與配偶共同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標準税率
由於業主無需連續使用,故為求發揮到最高的慳息效果,不少業主也會選擇在加息周期下申請。 不過你亦可以放心,即使你選擇了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稅務局的電腦會再自動以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分開計算稅款並作出比較,最後亦只選用對你最有利的方式評稅! 所以,你只要正確申報所有收入、支出和扣稅項目,稅務局的系統並不會讓你多繳稅款。 你須申報你的所有薪俸收入、獨資業務的利潤、出租全權物業的租金,以及申索扣除及免稅額。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在2018/19年度,陳先生的薪俸入息為332,000元,陳太太獨資擁有的B公司的應評稅利潤為200,000元。 陳先生夫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他們沒有繳交任何2018/19課稅年度的暫繳稅稅款。
假如你在有關年度已婚並已獲給予已婚人士免稅額則不能同時享有基本免稅額。 建議的寬減只適用於2022/23課税年度最後評税,並不適用於該年度的暫繳税,納税人仍須依時繳付該暫繳税。 如你撤回就某課税年度作出的選擇,則除非税務局局長認為容許再次選擇屬適當,否則你不可就同一課税年度再次選擇個人入息課税。 合夥業務H的2018/19最後評稅及2019/20暫繳稅因按兩級制利得稅率課稅將可節省 $300,000。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業主揀「物業稅」定「個人入息課稅」最慳稅?
C女士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可少付$45,900(即$57,600 – $11,700)税款。 因為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税,她可從收入中扣減為賺取租金收入而支付的按揭利息及個人免税額。 由於你每年的入息和扣除額未必相同,所以你在今年申請個人入息課税有利,明年申請則未必有利。 但你不需為此煩惱,若你在任何年度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並非有利,税務局會自動以你最有利的情況來計算你的税項並向你發出税單。 只因「個人入息課稅」會將所有收入合併,按「累進稅」稅階計稅。 「累進稅」最高邊際稅率,比起一般標準稅率為高,因此要視乎收入多少而決定。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已婚人士免稅額
若你和你的配偶都有應課薪俸稅入息,而合併評稅能減省你們整體的應付稅款,你和你的配偶可以選擇合併評稅。 一般而言,如夫婦其中一方的入息少於他/她應得的免稅額,採用合併評稅對這對夫婦應該有利。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申索人應能證明,申索扣除的有關開支都是必須招致的,否則便不可能從受僱工 作產生入息。 單純是社交應酬的費用 並 非「完全及純粹」 為產生入息 而 招 致,因 此不會獲准扣除 。 任何應酬都必須由申索人證明是與業務洽談有直接關係而必須招致的,所保存的記錄不但 要列出這些費用的詳情和接受款待人士的姓名,更要載明有關 業務的性質。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香港物業稅稅率是多少?物業稅的計算方法?
實務上,假如你於報表上填選考慮以個人入息課稅形式報稅,稅務局會因應情況計算最優惠方案。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倘若個人入息課稅計算比分開計算的稅款更高,稅務局會自行分開計算「最優惠納稅人」方案。 除了居所物業貸款利息可扣除外,出租物業的按揭利息亦可申請扣除,你可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以申索扣除,但可扣除的利息款額不可超過每一出租物業的應評稅淨值。 而在非出租期間 (例如空置) 的利息支出,不會獲得扣除。 如符合指定條件,可申請從薪俸稅入息或個人入息課稅入息總額中,扣減就你在香港境內的住宅及與有關住宅相同的發展物業內的車位,所繳付的居所貸款利息,最高可扣除 HK$100,000。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支出及開支
除了「基本免稅額」外,因政府還會提供不同「免稅額」及「扣除額度」,最常見就是「供養父母免稅額」,所以即使你的年薪高於289,140元,你都可能未必需要用到「居所貸款利息」扣稅。 如想初步了解及計算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的結果,可使用稅務局製作的稅款計算機,以協助你計算你應繳的稅款。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香港有限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須由香港執業會計師進行審計。 而稅務局要求有限公司依照經核數的財務報表,連同利得稅計算表報稅。 不,你無需在提交報稅表時附上任何證明文件來支持你的扣除開支。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個人免稅額
有關的寬減只適用於2020/21課稅年度最後評稅,並不適用於該年度的暫繳稅,納稅人仍須依時繳付該暫繳稅。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已繳交的暫繳稅會用以支付2020/21課稅年度最後評稅的應繳稅款及2021/22課稅年度的暫繳稅稅款。 有關建議的要點和執行細節,請參考以下資料,當中包括常見問題的答案和說明上述建議如何讓納税人節省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税款的示例。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業主可能會問,我應該如何從物業稅、個人入息課稅中選擇評稅基準?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父母免稅額可以多人攤分嗎?
原本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可分別報稅及按各自適用的稅率評稅。 但個人入息課稅則可以讓納稅人合併以上三項稅種報稅,並因此可善用免稅額及薪俸稅的累進稅率評稅,從而令納稅人或有機會能獲得整體的稅務寬減。 如果你有應課利得税及/或物業税的入息,那麼個人入息課税可能為你提供税項寬減。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利得稅 – 所有開支可全數扣除(一)?
申請如獲批准,該局一般會就繳税日期後未清繳的税款加徵附加費。 你可透過此網頁了解僱員的税務責任,包括是否須要繳付薪俸税、提交相關表格,以及如何通知税務局更改通訊地址。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2025 除非你並未向當局提出反對、或申請緩繳暫繳稅並已收到該核准的稅款數額,否則你都應該在繳稅日期或該日前清繳評稅通知書上列出的稅款。 於2022/23課税年度,L先生的獨資業務被評定虧損$100,000。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個人入息課税 是否可減輕税務負擔
何先生夫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他們沒有繳交任何2018/19課稅年度的暫繳稅款。 納稅人如符合資格並打算申請個人入息課稅,可填妥2020/21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的第7部。 只有薪俸入息而沒有營業利潤和租金收入的人士,無須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薪俸稅的寬減上限以每個個人計算;如果已婚人士與配偶是合併評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10,000元。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採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考慮因素:
自2019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税年度(即2019/20及其後的課税年度),你繳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及作出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獲税務扣除。 自2019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税年度(即2019/20及其後的課税年度),你為自己及/或你的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下認可產品而繳付的保費可獲税務扣除。 你可扣除捐贈給認可慈善團體,或捐贈給政府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
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問題1: 課稅年度內的「入息」有幾高才值得申報?
例如,對於申索扣除汽車交通開支的個案,在衡量申索 的扣除額是否合理時,本局會考慮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和的士服務的提供。 如你在任何課稅年度內供養一名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的家屬,你便可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如果受供養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年度內全年連續與你同住而並無付出十足費用,你亦可享有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務局提供不少交稅方法,你可以透過電話、互聯網、「繳費靈(PPS)」、「轉數快(FPS)」、銀行自動櫃員機、郵寄、電子支票或電子本票付款。 財政司司長建議自 年度起在《博彩税條例》(第108章)下向香港賽馬會徵收每年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税」,為期5年,而原有博彩税税率不變。 財政司司長建議由2023/24課税年度起提高子女免税額。
陳太太在個別人士報稅表內申報B公司應按兩級制利得稅率課稅,原因是該業務沒有任何有關連實體或沒有其他有關連實體選擇就2018/19課稅年度以兩級制利得稅率課稅。 納税人如果須同時繳納薪俸税和利得税,他/她的薪俸税和利得税税款都可獲得寬減。 納税人如果有營業利潤或租金收入,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寬減額須按個人入息課税的税款計算,這或會與不選擇個人入息課税所得的不同,最終寬減額須按每一個案的實際情況確定。 J先生選擇個人入息課税要多付税款$11,600(即$62,360 – $50,760)。 因為按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須將全部收入以累進税率計算税款。